《电工基础》教案(第1~5章)

更新时间:2023-08-27 10:4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电工基础》教案(第1~5章)

星期

课题

1.1 认识电工实验实训室

授课 班级

课时

2

总课时

1.认识实验实训室中的交、直流电源。 教学目标(含知识、 能力、情感等目标) 2.了解电工基本仪器仪表和常用电工工具。 3.明确电工实验实训室操作规程,树立规范操作职业意识。

能力训练任务

参考资料及教具

步骤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如图 1.1 所示的常用 实验实训室场景或常用的实验实训台,让学生对 今后经常打交道的实验实训场地和设备有一个 感性的认识,对本课程形成初步认识。 二、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1、电工实验实训室电源配置 电源配置: ①双组直流可调稳压电源。 ②3~ 24V 多挡低压交流输出。 ③单相交流电源。 ④TTL 电源。⑤三相交流电源输出。 2、常用电工仪器仪表和电工工具 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电流表、电压表、万用 表、示波器、毫伏表、频率计、兆欧表、钳形电 流表、信号发生器、单相调压器等。常用电工工 具:老虎钳、尖嘴钳、斜口钳、剥线钳、螺丝刀、 镊子、电工刀、试电笔等。 3、电工实验实训室操作规程 实验实训室操作规程: ①实验实训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按规定的 时间进入实验实训室,到达指定的工位,未经同 意,不得私自调换。 ②不得穿拖鞋进入实验实训室,不得携带食 物进入实验实训室,不得让无关人员进入实验实 训室,不得在室内喧哗、打闹、随意走动,不得 乱摸乱动有关电气设备。

教法、学法及活动

时间 分配

《电工基础》教案(第1~5章)

星期

步骤

教学内容 ③任何电气设备内部未经验明无电时,一 律视为有电,不准用手触及,任何接、拆线都 必须切断电源后方可进行。 ④实训前必须检查工具、测量仪表和防护 用具是否完好,如发现不安全情况,应立即报 告老师,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电器设备安装检 修后,须经检验后方可使用。 ⑤实践操作时,思想要高度集中,操作内 容必须符合教学内容,不准做任何与实验实训 无关的事。 ⑥要爱护实验实训工具、仪器仪表、电气 设备和公共财物。 ⑦凡因违反操作规程或擅自动用其他仪器 设备造成损坏者,由事故人作出书面检查,视 情节轻重进行赔偿,并给予批评或处分。 ⑧保持实验实训室整洁,每次实验实训后 要清理工作场所,做好设备清洁和日常维护工 作。经老师同意后方可离开。 三、课堂小结 1.电工实验实训室电源配置。 2.常用电工仪器仪表和电工工具。 3.实验实训室操作规程。

教法、学法及活动

时间 分配

作业

练习第 1、2 题

目标达成分析

课后反思

《电工基础》教案(第1~5章)

星期

课题

1.2 安全用电常识

授课 班级

课时

2

总课时

1.知道安全电压等级、人体触电的类型及常见原因。 教学目标(含知识、 能力、情感等目标) 2.了解防止触电的常用保护措施。 3.了解触电现场的正确处理及电气火灾的防范措施与扑救。

能力训练任务

参考资料及教具

步骤 一、导入新课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及活动

时间 分配

张某家新买了一台饮水机,因家中的三孔插 座被其他家用电器占满,只剩下两孔插座,张某 就把饮水机自带的三线插脚改装成了两线插脚 使用。接上电源,饮水机开始工作。在使用的过 程中,有一天,张某的儿子用手触摸到饮水机外 壳时而触电身亡。你能说说张某儿子触电的原因 吗?如何才能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 二、讲授新课 1:安全电压 触电:当人体的某一部位接触到带电的导体 (裸导体、开关、插座的铜片等)或触及绝缘损 坏的用电设备时,人体便成为一个通电的导体, 电流通过人体会造成伤害,这就是触电。当通过 人体的电流超过 50mA 时,便会引起死亡。安全 电压:规定 36V 及以下电压为安全电压。在金属 架或潮湿的场地工作,安全电压等级还要降低, 应采用 24V 或 12V。 2:触电类型与防护措施 常见触电类型: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 电压触电。常见的触电防范措施:正确安装用电 设备、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 和电气设备的保护接零等。

《电工基础》教案(第1~5章)

星期

步骤

教学内容 3:触电现场的处理与急救 当发现有人触电,必须用最快的方法使触 电者脱离电源。然后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 进行相应的现场救护。脱离电源的方法:可用 “拉”“切”“挑”“拽”“垫”五字来概括。 、 、 、 、 现场急救方法:当触电者出现心脏停跳、无呼 吸等假死现象时,可采用胸外心脏挤压法和口 对口人工呼吸法进行救护。 4:电气火灾的防范与扑救 触点防范措施主要有正确安装用电设备、 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电 气设备保护接地。 三、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安全电压。 2.触电类型与常用防护措施。 3.触电现场的处理与急救。 4.电气火灾的防范与扑救。

教法、学法及活动

时间 分配

作业

练习第 1、2、3 题

目标达成分析

课后反思

《电工基础》教案(第1~5章)

星期

课题

2.1 电路与电路图

授课 班级

课时

1

总课时

1.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2.理解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及其特点,明确家用电路中预防短路的 教学目标(含知识、 能力、情感等目标) 常用方法与措施。 3.学会简单电路图的识读与绘

制。

能力训练任务

参考资料及教具

步骤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结合手电筒的开、关过程及其现象,引导学 生明白手电筒电路实际上就是一个最简单的直 流电路。如图 2.1 所示,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 内容。

教法、学法及活动

时间 分配

图 2.1 实际电路

二、讲授新课 1: 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1>.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源、负载和传输环 节。 2>. 各部分的作用: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负载也称为用电器或用电设备,是把电能转换成 其他形式能量的装置;传输环节是构成电路通路 的部分。 2: 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及其特点 电路通常有三种工作状态,即通路、断路和 短路。通路是指正常工作状态下的闭合电路,此 时电路中有电流;断路也称为开路,此时电路中

《电工基础》教案(第1~5章)

星期

步骤

教学内容 没有电流,即 I=0;短路时,电源提供的电流比 正常通路时大许多倍,严重时会烧毁电源和短 路内的电气设备,因此,不允许电源短路。 3: 电路模型与电路图 解释电路模型与电路图的基本概念。 三、课堂小结 1.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2.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及其特点。注意: 不允许电源短路。 3.电路模型和电路图

教法、学法及活动

时间 分配

作业

练习第 1、2 题

目标达成分析

课后反思

《电工基础》教案(第1~5章)

星期

课题

2.2 电流及其测量

授课 班级

课时

2

总课时

1.理解电流的基本概念与定义,掌握电流的常用单位。 教学目标(含知识、 能力、情感等目标) 2.学会区分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 3.明确测量直流电流的方法与步骤。

能力训练任务

参考资料及教具

步骤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演示小灯泡实验电路,如断开开关, 电路中无电流,小灯泡不亮;合上开关,电路中 有电流通过,小灯泡亮。从而让学生明白小灯泡 的亮暗,是与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大小有关,进而 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电流及其测量。 二、讲授新课 1: 电流的基本概念与定义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 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的移动方向为电流的方 向,自由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参考 方向与实际方向:为计算方便常先假设一个电流 方向,称为电流的参考方向。电流大小的定义: 电流的大小等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通 过这些电荷量所用时间的比值,用 I 表示,即

教法、学法及活动

时间 分配

I=

q 。电流的常用单位:安培(A) ,还有毫安 t

(mA) 、微安(µA)。常用电流的类型:电流通常 分为直流电与交流电。直流电又可分为恒稳直流 电与脉动直流电

。 2:电流的测量 测量直流电流的方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 项。测量直流电流一般用直流电流表,也可用万 用表的直流电流挡代替电流表进行测量。

《电工基础》教案(第1~5章)

星期

步骤

教学内容 电流表使用时应注意:①与被测电路串联; ②注意电流的极性。 使被测电流从电流表的 “+” 接线柱流进, “-”接线柱流出;③选择合适的 量程。电流表选用量程一般为被测电流的 1.5~ 2 倍,若事先无法确定被测电流的大小,量程的 选择一般应从大到小,直到合适为止;④防止 短路。 万用表测直流电流时应注意挡位与量程选 择开关应选择在直流电流区的合适位置。其他 注意事项同电流表。 三、课堂小结 1.电流的形成、方向、参考方向与实际方 向、电流大小的定义、常用单位与类型。 2.直流电流的测量方法、操作步骤与注意 事项。

教法、学法及活动

时间 分配

作业

练习第 1、2、3 题

目标达成分析

课后反思

《电工基础》教案(第1~5章)

星期

课题

2.3 电压及其测量

授课 班级

课时

2

总课时

1.理解电压、电位、电动势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常用单位。 教学目标(含知识、 能力、情感等目标) 2.掌握电压与电位之间的关系,电源电动势与端电压之间的关系。 3.明确测量直流电压的方法与步骤。 4.了解常用电池及其应用。

能力训练任务

参考资料及教具

步骤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教师演示小灯泡实验电路。如在小灯泡安全 使用范围内,分别用完全相同的 2 节 1.5V 电池 串接后供电和其中的 1 节 1.5V 电池供电,让学 生观察小灯泡亮度。进而引导学生明白小灯泡的 亮度与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即电源提供的电 压)大小有关,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电压及其测量。 二、讲授新课 1: 电压与电位 电压的定义式:A、B 两点间的电压 UAB 在 数值上等于电场力把正电荷由 A 点移到 B 点所做 的功 WAB 与被移动电荷的电荷量的比值。即

教法、学法及活动

时间 分配

U AB =

W AB q 。电压的方向:规定电压的方向由

高电位指向低电位,即电压降低的方向。电压的 单位是 V(伏) ,通常还有 kV(千伏)和 mV(毫 伏) 。在电路计算时,若事先无法确定电压的真。 实方向,常常先假定电压的参考方向。电位:电 路中某点的电位就是该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电压, 规定参考点的电位为零。电压与电位之间的关系 电压就是两点间的电位差。在电路中,A、B 两点 间的电压等于 A、B 两点的电位之差,即

U AB = V A VB

《电工基础》教案(第1~5章)

星期

步骤

教学内容 2: 电源电动势与端电压 电源电动势通常标在电池的外表面;电动

势的大小:等于电源力把正电荷从低电位(负 极)移动到高电位(正极) ,克服电场力所做的

教法、学法及活动

时间 分配

E=功 W,与被移动电荷量 q 的比值。即

W q 。

电源两端的电压称为电源的端电压。当电源开 路时,电源的端电压 U 在数值上等于电源的电 动势 E,即 U=E;当电源工作时,电源的端电 压 U 在数值上小于电源的电动势 E,即 U<E。 3:电压的测量 测量直流电压的方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 项。测量直流电压一般用直流电压表,也可用 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挡代替电压表进行测量。 电压表使用时应注意:①与被测电路并联; ②注意电压的极性。直流电压表的“+”接线柱 接电压的正极, “-”接线柱接电压的负极;③ 选择合适的量程。电压表选用量程一般为被测 电压的 1.5~2 倍,若事先无法确定被测电压的 大小,量程的选择一般应从大到小,直到合适 为止。 万用表测直流电压时应注意挡位与量程选 择开关应选择在直流电压区的合适位置。其他 注意事项同电压表。 三、课堂小结 1.电压与电位。 2.电源电动势与端电压。 3.电压的测量。 4.常用电池及其应用。

作业

练习第 1、2 题

目标达成分析

课后反思

《电工基础》教案(第1~5章)

星期

课题

实训项目一万用表的基本操

授课 班级

课时

2

总课时

1.熟悉指针式万用表面板各部分组成及其功能。 教学目标(含知识、 能力、情感等目标) 2.掌握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电流及电阻的方法与步骤。 3.学会万用表测直流电压、电流及电阻时的正确读数。

能力训练任务

参考资料及教具

步骤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如何区分新旧电池从中引出本节课的学习 内容——万用表的基本操作。 二、讲授新课 1: 认识指针式万用表面板 MF47A 型指针式万用表主要分为刻度盘和 操作面板两部分。操作面板上主要有机械调零旋 钮、电阻调零旋钮、挡位与量程选择开关、表笔 插孔等。万用表操作前的准备:①将万用表水平 放置;②机械调零;③插入表笔;④电气调零; ⑤使用完毕后转换开关的放置。 2:直流电压与电流的测量 万用表测直流电压的操作步骤:①选择挡位 与量程。转换开关应旋至直流电压测量区,量程 的选择一般为被测电压的 1.5~2 倍, 若事先无法 确定被测值的大小,量程的选择一般应从大到 小,直到合适为止。②与被测电压并联。红表笔 接高电位端,黑表笔接低电位端。 万用表测量直流电流的操作步骤:①选择挡 位与量程。转换开关应旋至直流电流测量区,量 程的选择一般为被测电压的 1.5~2 倍, 若事先无 法确定被测值的大小,量程的选择一般应

从大到 小,直到合适为止。②与被测电流串联。电流从 红表笔流进,黑表笔流出。

教法、学法及活动

时间 分配

《电工基础》教案(第1~5章)

星期

步骤

教学内容 3:直流电阻的测量 万用表测电阻的操作方法与步骤:①选择 倍率。测量电阻时,转换开关应旋至电阻测量 区,倍率的选择应以测量时指针在刻度盘的中 间位置为标准。②电阻调零。每次选好或更换 倍率后,测量之前必须进行电阻调零。电阻调 零操作方法同“电气调零” 。③测电阻。用万用 表的红、黑表笔分别接被测电阻的两端。 4:正确读数 (1)测量直流电压与电流时的读数 读数时,一般刻度盘与量程选择开关配合 进行。测量直流电压与电流时,应该看刻度盘 中从上至下的第二根标尺,其左端为“0” ,右 端为满量程,标有“250、50、10”三组量程。 标尺上共标有 50 小格、10 大格,选择哪一组量 程读数方便,具体要看挡位与量程选择开关所 选择的位置。正确的读数步骤:①根据挡位与 量程选择开关所处位置,明确满量程的值;② 计算每小格所代表的值;③明确指针所指的格 数;④计算测量值:测量值=指针所占格数× 每小格所代表的值。 (2)测量电阻时的读数 测电阻,应该看刻度盘中最上方的第一根 标尺,其左端为无穷大“∞” ,右端为“0” ,并 且标尺刻度是不均匀的。电阻的测量值=刻度 数×倍率。

教法、学法及活动

时间 分配

作业

目标达成分析

课后反思

《电工基础》教案(第1~5章)

星期

课题

实训项目二 万用表测直流电压与电流

授课 班级

课时

2

总课时

1.学会根据原理图在面包板上搭接简单电路。 教学目标(含知识、 能力、情感等目标) 2.熟练掌握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与电流的操作过程与方法,并能正 确读数。

能力训练任务

参考资料及教具

步骤

教学内容 一、直流电压的测量练习 1.测干电池两端的电压 测电池两端电压的操作方法与过程,并把测 量结果填入规定的表格中。 注意:挡位与量程选择开关旋至直流 2.5V 挡较合适。 2.测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 测直流电源输出电压(6V)的操作方法与过 程,并组织学生进行测量。并把测量结果填入规 定的技训表中。 注意:挡位与量程选择开关旋至直流 10 V 挡较合适。 二、直流电流的测量练习 直流电流的测量练习 电流 1.搭接小电路 2.测电路中的电流 三、实训小结 总结用万用表测直流电压与电流的操作步 骤、注意事项及收获与体会,并检查任务完成情 况、仪器仪表的使用情况、安全文明操作以及团 队协作精神。

教法、学法及活动

时间 分配

《电工基础》教案(第1~5章)

星期

步骤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及活动

时间 分配

作业

目标达成分析

课后反思

《电工基础》教案(第1~5章)

星期

课题

2.4 电阻及其测量

授课 班级

课时

2

总课时

1.理解电阻的含义,会利用电阻定律计算导体电阻的大小。 2.学会常用电阻器的识别,掌握色环电阻器标称阻值、允许误差的 教学目标(含知识、 能力、情感等目标) 识读,理解电阻器额定功率的含义。 3.掌握万用表测直流电阻的方法与步骤,了解使用兆欧表测绝缘电 阻及用电桥对电阻进行精密测量的方法。 4.了解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及其在家电产品中的应用。

能力训练任务

参考资料及教具

步骤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或实物展示“220V 100W” 与“220V 40W”的两个普通白炽灯,让学生仔细 观察灯泡中灯丝的粗细, “220V 100W”的白炽灯 灯丝相对较粗,教师进而分析灯丝电阻与灯丝的 粗细有关,从而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电阻及 其测量。 二、讲授新课 1:电阻与电阻定律 电阻:当自由电子在导体中作定向运动时会 受到阻碍,表示这种阻碍作用的物理量称为电 阻。 电阻的单位是 (欧姆) 常用的还有 k (千 , 欧) 、M (兆欧) 。电阻定律:实验证明,在温度 不变时,一定材料制成的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 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这个规律称为 电阻定律,用公式表示为: R = ρ

教法、学法及活动

时间 分配

L 。导体的电 S

阻与温度有关,通常情况下,纯金属的电阻随温 度的升高而增大;有的合金如康铜和锰铜的电阻 与温度变化的关系不大;碳和有些半导体的电阻 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电阻器 (1)常用的电阻器外形

《电工基础》教案(第1~5章)

星期

步骤

教学内容 (2)电阻器的主要参数 电阻:当自由电子在导体中作定向运动时 会受到阻碍,表示这种阻碍作用的物理量称为 电阻,用字母 R 表示。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符 号是 , 常用单位还有 k (千欧) M 和 (兆欧) 。 电阻定律:在温度不变时,一定材料制成的导 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 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 R = ρ L 。导体的电阻S

教法、学法及活动

时间 分配

与温度有关,通常情况下,纯金属的电阻随温 度的升高而增大。有的合金如康铜和锰铜的电 阻与温度变化的关系不大。而碳和有些半导体 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常用电阻器一般 可分为固定电阻器、可变电阻器和敏感电阻器 等。电阻器的主要参数:标称阻值、允许误差 和额定功率。电阻器阻值常用的表示方法有直 标法、文字符号法和色标法。 3:电阻的测量 (1)万用表

测电阻 (2)单臂电桥测电阻 (3)兆欧表测绝缘电阻 三、课堂小结 1.电阻与电阻定律。 2.常用电阻器。 3.电阻器的主要参数。 4.电阻的测量。 5.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在家电产品中的应用。

作业

思考与练习 P32

目标达成分析

课后反思

《电工基础》教案(第1~5章)

星期

课题

实训项目三 万用表测电阻

授课 班级

课时

1

总课时

教学目标(含知识、 能力、情感等目标)

1.熟悉万用表测固定电阻器的基本操作,并会正确读数。 2.学会万用表测电位器、光敏电阻器阻值的变化。

能力训练任务

参考资料及教具

步骤

教学内容 一、各种电阻器的识别 小灯泡两端的电阻是固定电阻。电位器有三 个端,其中 1、3 端之间的值是固定的,1、2 或 2、3 端之间的电阻是可变的。光敏电阻器的阻值 会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 二、测小灯泡电阻和色环电阻器 每次选择倍率后必须进行电阻调零。 三、测电位器和光敏电阻器的阻值 电位器的三个端点不要搞错。 测电位器标称阻值及阻值变化情况操作步骤: ①选择合适的挡位与倍率。 ②测标称阻值。万用表的红、黑表笔分别接 电位器的“1、3”两个管脚进行测量,并正确读 数。 ③测阻值变化情况。万用表的红、黑表笔分 别接电位器的“1、2”或“2、3”两个管脚,同 时旋转电位器的旋钮,观察万用表指针的变化情 况。

教法、学法及活动

时间 分配

《电工基础》教案(第1~5章)

星期

步骤

教学内容 测光敏电阻器阻值变化情况操作步骤: ①选择合适的挡位与倍率。 ②测阻值变化情况。用万用表的红、黑表 笔分别接光敏电阻器的两个管脚,然后用黑纸 片慢慢靠近光敏电阻器,直到完全挡住光照为 止。 在这个过程中,仔细观察万用表指针的变 化情况。

教法、学法及活动

时间 分配

作业

目标达成分析

课后反思

《电工基础》教案(第1~5章)

星期

课题

2.5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授课 班级

课时

1

总课时

1.学会用欧姆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含知识、 能力、情感等目标) 2.理解电阻的伏安特性。 3.会区分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了解其典型应用。

能力训练任务

参考资料及教具

步骤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通过展示 1—2 个具体实例让学生自 主练习,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回忆并复习初中已 学过的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二、讲授新课 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在电阻电路中,电路中 的电流 I 与电阻两端的电压 U 成正比,与电阻 R 成反比,这就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部分电路欧 姆定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I = U 。R

教法、学法及活动

时间 分配

注意

:欧姆定律的变式 R = U 并不表示电阻I

的阻值会随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而改变,也不会 随通过电阻的电流变化而改变,此公式只是说明 电阻的阻值可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与通过 电阻的电流大小来进行计算。 2:电阻的伏安特性 通过图形展示线性电阻(如固定电阻器)和 非线性电阻(二极管)两端电压与通过的电流之 间的关系图,并讲解线性电阻与非线性电阻的特 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zj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