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章每课同步练习题汇编(含两套题)

更新时间:2023-04-12 15:1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同步练习题

合格性考试 (20分钟·70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1.在观察了多种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形成、动物受精卵的分裂,以及许多动物组织发育过程的基础上,德国的魏尔肖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B.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

C.一切动物组织的构成基础都是细胞

D.运用完全归纳法得出了这一结论

2.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对生命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B.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C.细胞是构成所有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D.任何生命活动都必须在细胞内进行

3.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而病毒不是的理由是( )

①细胞是细胞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病毒是生物,因为其可以单独生活

③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④多细胞生物必须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是罗伯特·虎克和施旺

B.细胞学说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

C.细胞学说论证了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

7 / 9

D.科学发现需要科学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5.下列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与“你所在学校”相当的是 ( )

A.一片草原中所有的生物

B.池塘中所有的鲫鱼

C.夏威夷群岛

D.小河中的一只变形虫

6.膝跳反射活动的完成说明多细胞生物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依赖于( )

A.单个细胞的活动

B.人体各系统的配合

C.神经细胞独立活动

D.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配合

7.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B.由细胞→个体,体现了细胞生物个体发育历程

C.个体→种群→群落,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D.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体现了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

8.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心脏的搏动是通过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来完成的。上述事例说明( )

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通过生物体来完成

C.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复杂性

D.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9.下列有关生命系统各种结构之间相互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不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联系

B.个体水平以上层次和以下的层次之间没有关系

C.各层次间层层相依又各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D.生命系统各层次间是不能演变和进化的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5分)

10.(12分)根据如图所示的显微结构回答:

7 / 9

7 / 9

(1)绿眼虫和变形虫都属于________(填“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由此也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

(2)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上来看,在一条小河中:所有的衣藻构成________,绿眼虫和变形虫等所有生物构成一个________,整条小河构成一个__________。

(3)观察分析下列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图解(以刺槐为例):叶肉细胞→叶→刺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在以上生命系统层次中:

①属于器官层次的是________。

②能完整地表现出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层次的是__________。

③一片刺槐林在生命系统中应属于__________层次。

11.(13分)如图所示为某池塘内部分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生物__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群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池塘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的生物为_____________。

(3)该池塘中,水草与鱼具有的生命系统层次方面有何差异?_______________。

等级性考试 (10分钟·30分)

1.(6分)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 ( )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

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2.(6分)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C.H7N9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

D.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

3.(18分)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自身所需要的一切生命活动。请完善下面探究草履虫对刺激反应的实验方案: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草履虫对外界刺激__________反应,能__________有利刺激,而__________有害刺激。

(3)实验观察:准备草履虫培养液、放大镜、显微镜、3支试管、镊子、4片载玻片、清水、肉汁、小盐粒。

①把每个载玻片上的甲、乙两个液滴连起来,观察草履虫的变化,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镊子取少许盐粒,放入3号载玻片甲侧液滴中,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滴管取肉汁滴入4号载玻片的乙侧液滴中,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合格性考试 (20分钟·70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1.【解析】选D。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A正确;“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先前存在的细胞来源于更先前的细胞,因此现代生物的细胞都是远古细胞的后代,B正确;动物体的组织器官都是由细胞组成,C正确;科学家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了这一结论,D错误。

2.【解析】选D。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A正确;新细胞都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B正确;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正确;细胞与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交流过程不是在细胞内进行的,D错误。

3.【解析】选C。细胞是细胞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因此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①正

7 / 9

确;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不能单独生活,只有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②错误;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③正确;多细胞生物必须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④正确。

4.【解析】选D。细胞学说是由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后来魏尔肖对细胞学说进行了补充,A错误;细胞学说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B错误;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细胞是由细胞发育而来,C错误;科学发现需要科学思维和实验的结合,D正确。

5.【解析】选C。“你所在的学校”与夏威夷群岛相似,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草原中的所有生物构成群落;池塘中所有的鲫鱼构成种群;小河中的一只变形虫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

6.【解析】选D。膝跳反射是最简单的反射,该反射活动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和骨骼肌细胞共同配合完成,可以说明多细胞生物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依赖于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配合。

7.【解析】选B。除病毒外,其他生命系统结构层次都建立在细胞之上,故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A正确;由细胞→个体,体现了高等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历程,对于单细胞生物,其个体由一个细胞构成,故细胞→个体不能体现单细胞生物个体发育历程,B错误;个体→种群→群落,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C正确;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体现了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D正确。

8.【解析】选A。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说明植物叶片由叶肉细胞等组成,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动物心脏的搏动是通过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来完成的,说明心脏主要由心肌细胞组成,且动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即二者共同说明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9.【解析】选C。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包括生态系统层次,而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A错误;生命系统各结构层次是层层相依的,又各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B错误、C正确;细胞是生物圈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原始的单细胞生物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演变为今天多种多样的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5分)

10.【解析】(1)绿眼虫和变形虫都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单细胞生物,也可以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一条小河中所有的衣藻构成种群,绿眼虫和变形虫等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群落,整条小河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7 / 9

(3)叶属于器官层次;在生命系统各个层次中,细胞是能完整地表现出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层次;一片刺槐林在生命系统中应属于生态系统层次。

答案:(1)单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3)①叶②叶肉细胞③生态系统

11.【解析】(1)该池塘中的生物有浮萍、水绵、鱼、水草、虾以及微生物。池塘中除了以上生物外,还有其他生物如衣藻等,所以图中生物不能构成群落。

(2)该池塘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单细胞生物只有一个细胞,也可作为一个个体。

(3)该池塘中,水草没有系统层次,而鱼有系统层次。

答案:(1)浮萍、水绵、鱼、水草、虾以及微生物不能池塘中还有其他生物

(2)单细胞生物

(3)水草没有系统层次,而鱼有系统层次

等级性考试(10分钟·30分)

1.【解析】选B。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为细胞,原子、分子、元素、无机物、有机物均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C错误;人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B正确;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较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超出了个体结构层次的范畴,D 错误。

2.【解析】选C。生命系统中的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三个层次,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A错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B错误;H7N9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必须在寄主的活细胞内完成,是离不开活细胞的,C正确;蛋白质和核酸属于大分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错误。

【实验·探究】

3.【解析】(1)提出问题:草履虫怎样对刺激作出反应?

(2)作出假设,需要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背景。结合实验目的,思考草履虫对刺激作出反应的各种情况,经概括提出本探究实验的假设:草履虫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够趋向有利刺激,而躲避有害刺激。

(3)①把每个载玻片中的两个液滴连起来,观察草履虫的变化,发现均无明显变化。②盐粒溶于水,浓度变高,对草履虫来说是有害刺激,所以草履虫向乙侧液滴运动,从而躲避有害刺激。③肉汁对草履虫来说是有利刺激,草履虫向乙侧液滴运动。④由此得出结论:草履虫能通过运动躲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

7 / 9

7 / 9

答案:(1)草履虫怎样对刺激作出反应 (2)有 趋向 躲避 (3)均无明显变化 草履虫向乙侧液滴运动 草履虫向乙侧液滴运动 草履虫能通过运动躲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同步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一些细胞,①~⑥是有关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要将图甲中低倍镜视野转化成图乙中高倍镜图像,所列A 、B 、C 、D 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①向右上方移动玻片②向左下方移动玻片③转动转换器④转动细准焦螺旋⑤转动粗准焦螺旋

A .②④③

B .③①⑤

C .①③④

D .①⑤④

2.以下生物中都不含染色体的一组是( )

A .蛙、衣藻、蓝藻

B .大肠杆菌、念珠藻、酵母菌

C .发菜、乳酸杆菌、蓝球藻

D .艾滋病病毒、真菌、细菌

3.利用显微镜观察固定装片,能够看到细胞核的是( )

A .蓝藻

B .大肠杆菌

C .玉米叶肉细胞

D .流感病毒

4.用显微镜观察葫芦藓叶的装片时,为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

A .目镜5×,物镜10×

B .目镜10×,物镜15×

C .目镜5×,物镜40

D .目镜10×,物镜40×

5.2009年在全世界爆发流行的甲型H1N1型流感是由H1N1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它与大肠杆菌最明显的区别是

A .无成形的细胞核

B .无细胞结构

C .无细胞壁

D .无遗传物质

6.发菜细胞群呈黑蓝色,状如发丝。生菜是一种绿色植物。下列属于发菜和生菜的相同点是()

A .是真核生物

B .含有叶绿体

C .有核膜

D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7

.如下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乙

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

B.观察乙、丙图像时,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分别是⑥⑤

C.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然后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D.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操作顺序为:转动转换器→移动装片→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光圈

8.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①蓝藻②酵母菌③草履虫④小球藻⑤水绵⑥青霉菌⑦葡萄球菌⑧大肠杆菌

A.①⑦⑧B.①②⑥⑧C.①③④⑦D.①⑤⑥⑦

二、非选择题

9.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就所学生物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生物中,与禽流感病毒H7N9有明显区别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大肠杆菌②发菜③蓝藻④酵母菌⑤霉菌⑥HIV ⑦水绵⑧SARS病原体⑨细菌

某研究小组在培养甲型H7N9病毒时,应选用的培养基是:____(A、富集各种有机物的培养基;

B、活鸡胚细胞),说明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3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进行分析、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7 / 9

7 / 9

①甲、乙、丙3种细胞最可能取自哪类生物?

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

A .洋葱

B .兔子

C .蘑菇

D .蓝藻

②细菌的细胞结构(图1)和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图2)在光学显微镜下比较,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细胞的________性。

10.图中表示在低倍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请据图回答:

(1)

图中表示的细胞_______(填“是”或“不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理由是__________。

(2)现欲换用高倍镜仔细观察这些细胞。调换高倍物镜观察前,要使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_________方移动。

(3)调换高倍镜后,物像模糊不清,这时应调节________________。

(4)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及其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

A .标本的面积放大了400倍

B .标本的体积放大400倍

C .标本的长度或宽度放大40倍

D .标本的长度、宽度均放大400倍

(5)若在显微镜下的视野内观察到的图像是“p ”,则玻片上的实际图像是__________。

A.p B .q C .d D .b

(6)下列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生物是__________,所观察到的细胞中________(填“有”

或“无”)原核细胞。

A.变形虫 B.SARS病毒 C.衣藻 D.草履虫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C

【解析】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的操作步骤是: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①向右上方移动玻片→③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④调节光圈以调亮视野→⑤调节细准焦螺旋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在高倍镜下不能用粗准焦螺旋。

分析题图:甲和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两个视野,甲与乙相比,乙的放大倍数大,所以从甲到乙,是从低倍镜观察转换到高倍镜观察。乙位于甲的右上方,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所以要将乙移到视野的中央,应该还向右上方移动玻片,再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故选C。

2. C

【解析】蛙、衣藻都是真核生物,含有染色体,A错误;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含有染色体,B 错误;发菜、乳酸杆菌、蓝球藻都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C正确;真菌是真核生物,细胞中有染色体,D错误。

3. C

【解析】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细胞核,A错误;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细胞核,B错误;玉米叶肉细胞是真核细胞,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核,C正确;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存在细胞核,D错误。

4. A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宽放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

5. B

【解析】病毒无细胞结构,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有细胞结构,二者均有遗传物质。二者主要的区别是有无细胞结构。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6. D

【解析】A、发菜属于原核生物,A错误;

7 / 9

B、发菜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叶绿体,B错误;

C、发菜属于原核生物,不含核膜,C错误;

D、发菜和生菜都是自养型生物,都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正确。故选D。

7. D

【解析】①②是目镜,目镜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③④是物镜,物镜的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因此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A正确。物镜与玻片之间距离越大,放大倍数越小,乙图是低倍镜下的物像,丙图是高倍镜下的物像,则观察乙、丙图像时,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分别是⑥⑤,B正确。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乙转为丙时,即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下,选择镜头长的物镜③,高倍镜下需要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C正确。从低倍镜到高倍镜的步骤是: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和反光镜→转动细准焦螺旋,D错误。

8. A

【解析】蓝藻属于原核生物,①符合题意;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②不符合题意;草履虫属于真核生物,③不符合题意;小球藻属于真核生物,④不符合题意;水绵属于真核生物,⑤不符合题意;青霉菌属于真核生物,⑥不符合题意;葡萄球菌属于原核生物,⑦符合题意;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⑧符合题意。①⑦⑧符合题意,②③④⑤⑥不符合题意。故选A。

二、非选择题

9.(1)①②③④⑤⑦⑨ B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只能在活细胞内进行生命活动(2)①A B D ②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差异

【解析】(1)大肠杆菌、细菌、发菜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酵母菌、霉菌和水绵都是真核生物; HIV和SARS病原体都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与禽流感病毒H7N9有明显区别的是①②③④⑤⑦⑨

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活细胞,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培养病毒时应选用活鸡胚细胞。(2)①甲有核膜和细胞壁,能进行光合作用,是植物细胞;乙有核膜没有细胞壁,是动物细胞;丙无核膜有细胞壁,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蓝藻,分别对应A、B、D

②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这是细胞的差异性10.(1)不是图中细胞有细胞壁(或人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

(2)右上

7 / 9

(3)细准焦螺旋(4)D (5)C (6)ACD 无

【解析】(1)图示中的细胞接近正方形,说明有细胞壁,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图中表示的细胞不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2)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即物像在视野的右上方,实物在视野的左下方。可见,调换高倍物镜观察前,要使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3)调换高倍镜后,若物像模糊不清,这时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这里的“放大倍数”是指对观察物像的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可见,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及其含义为:标本的长度、宽度均放大400倍,A、B、C均错误,D正确。

(5)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因此在显微镜下的视野内观察到的图像是“p”,则玻片上的实际图像是“d”,A、B、D均错误,C正确。

(6) 变形虫、衣藻和草履虫均为单细胞的真核生物,在光学显微镜下均能观察到,而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综上分析,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生物是A、C、D,所观察到的细胞中无原核细胞。

7 / 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c6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