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赛基于组态王的钻床监控软件设计论文

更新时间:2024-05-09 03: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毕业设计报告(论文)

报告(论文)题目: 基于组态王的钻床监控 软件设计 作者所在系部: 电子工程系 作者所在专业: 自动化 作者所在班级: B08222 作 者 姓 名 : 冯赛 作 者 学 号 : 20084022319 指导教师姓名: 蔡文龙 完 成 时 间 : 2012年6月日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教务处制

1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理工类) 学生姓名: 冯赛 专 业: 自动化 班 级: B08223 学 号:20084022319 指导教师: 蔡文龙 职 称: 讲师 完成时间: 2012.6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基于组态王的钻床监控软件设计 教师科研纵向课题( )课 题 横向课题( ) 题目来源 教师自拟课题(√) 学生自拟课题( ) 总体设计要求及技术要点: 本课题以组态王为开发平台,设计一个钻床监控人机界面,本课题监控的数控钻床可进行两坐标移动,能够在程序控制下自动完成柱状工件表面的钻孔。同时,将各项相关技术合理运用,以达到最优化设计的目的。主要内容包括: 1.新建工程项目 2.监控画面制作 3.对I/0设备进行管理 4.对变量进行定义 5.动画连接 6.对组态王和plc进行通讯参数设置 7.观看钻孔画面进行监控 理论研究( ) 应用研究( ) 题目类型 应用设计(√) 其 他( ) 注:请直接在所属项目括号内打“√” 工作环境及技术条件: 计算机一台,组态王软件一套(演示版),S7-200PLC 1

工作内容及最终成果: 1.设计基于组态王的钻床监控人机界面 2.组态王和S7-200PLC进行通讯,观察运行效果 3.完成论文编写工作。 时间进度安排: 1.第七学期第6周~第15周,查阅资料,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文献翻译。 2.第七学期第16周~第17周,开题报告审阅、答辩。 3.第八学期第1周~第4周,分析钻床监控系统的监控要求,画出总体流程图以及做出上位组态王人机界面各个参数整定和按钮的设置。 4.第八学期第5周~第7周,进行下位系统的组态和单元整定,分配下位PLC资源,确定控制、采集标签。 5.第八学期第8周~第11周,完成组态王和PLC的通信,以通过组态王和PLC来完成对钻床的监控和控制。 6.第八学期第12周~第15周,做出使用说明书,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2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

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设计(论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设计(论文)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本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归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所有。本人遵循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有关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规定,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本人同意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可以公布非涉密毕业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特此声明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冯赛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基于组态王的钻床监控软件设计

1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

摘 要

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以数控为特征的现代化钻床在生产中广泛应用。本设计采用基于组态王的钻床监控系统, 可以准确的对所需加工的零件进行钻孔, 它不仅大大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而且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课题设计的数控钻床可进行两坐标移动,能够在程序控制下自动完成柱状工件表面的钻孔。此系统主要通过组态王人机界面进行监控,然后通过组态王与PLC通信来达到控制钻床的目的。

关键词: 组态王 监控 钻床 PLC

I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

Abstract

Using the drilling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Kingview, can be accurate to the required processing parts for drilling, this not only greatly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operator, but also greatly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The design of CNC drilling machine can carry out the two moving coordinate system, the procedure can automatically completed under the control of cylindrical workpiece surface drilling. This system mainly by Kingview man-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then by Kingview and PLC communication to control drilling purposes.

Key words:

Kingview monitor Drilling machine PLC

II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

目 录

第1章 绪论 .................................................................................................................................................... 1

1.1 课题背景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 1 1.2 组态软件 ............................................................................................................................................ 1 1.3 S7-200系列PLC ................................................................................................................................ 2 1.4课题的建立以及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3 第2章 组态软件及组态王 .............................................................................................................................. 3

2.1 组态软件产生背景 ............................................................................................................................. 3

2.1.1组态软件在我国的发展及国内外主要产品介绍 ................................................................. 4 2.2 组态软件的功能特点 ........................................................................................................................ 6

2.2.1 数据采集方式 ........................................................................................................................ 6 2.2.2 脚本的功能 ............................................................................................................................ 7 2.3组态王简介 ......................................................................................................................................... 7

2.3.1组态王特点 ............................................................................................................................. 7 2.3.2组态王与智能仪表通信 ......................................................................................................... 8 2.3.3建立动画连接 ......................................................................................................................... 8 2.4小结 ..................................................................................................................................................... 8 第3章 组态王与西门子S7-200PLC的通讯 .................................................................................................. 9

3.1组态王的通讯机制 ............................................................................................................................. 9 3.2组态王与S7-200的PPI通信方式 ................................................................................................... 9 3.3 组态王与S7-200的MPI通信方式 ................................................................................................ 10 3.4 组态王与S7-200的自由口通信方式 ............................................................................................ 10 3. 5组态王与S7-200的Profibus-DP通信方式 .................................................................................... 11 第4章 组态王在钻床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 13

4.1 系统组成 .......................................................................................................................................... 13 4.2系统配置特点 ................................................................................................................................... 13 4.3系统功能 ........................................................................................................................................... 13 4.4小结 ................................................................................................................................................... 13 第5章 钻床监控界面设计 ............................................................................................................................ 14

5.1建立工程 ........................................................................................................................................... 14 5.2定义外部设备及其配置 ................................................................................................................... 15 5.3定义数据变量 ................................................................................................................................... 16 5.4图形界面的设计 ............................................................................................................................... 18 5.5建立动画连接 ................................................................................................................................... 20 5.8运行调试 ........................................................................................................................................... 21 第 6 章 总 结 ............................................................................................................................................ 22 参考文献 .......................................................................................................................................................... 23 致 谢 .......................................................................................................................................................... 24

III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

基于组态王的钻床监控软件设计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近些年来,国内外钻床工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以数控为特征的现代化钻床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大型回转体类零件,其上需加工很多孔。用普通机床对其加工往往会遗漏,而小型数控加工中心则难以对其进行加工,数控钻床专门适合对这一类零件进行钻削加工。它不仅大大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而且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至今日, 数控钻床又有了很大的进步。不过这种进步仅是在原来基础上的技术进步, 还谈不上是质的飞跃。但从这些技术上的进步已可看到数控钻床今后的发展趋势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将成为无人看管的生产机器。将来的数控钻床精度会非常高, 速度也非常快,很适合钻小孔和盲孔。

随着微处理器、计算机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控制已扩展到了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现代社会要求制造对市场需求作出迅速的反应,生产出小批量、多品种、多规格、低成本和高质量的产品,为了满足这一要求,生产设备和自动生产线的控制系统必须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本课题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设计基于组态王的钻床监控软件,它不仅可以满足批量生产,而且生产的产品低成本、高质量,适应对市场做出迅速地反应。

数控钻床在汽车、机车、造船、航空航天、工程机械等行业应用广泛,可完成钻、扩、绞、攻丝等多道工序,适用于孔间距离有一定精度要求的零件的生产。课题设计的数控钻床可进行两坐标移动,能够在程序控制下自动完成柱状工件表面的钻孔。同时,将各项相关技术合理运用,以达到最优化设计的目的。

1.2 组态软件

如何对一个系统进行有效管理和应用,而又不必有过多投入,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应用和发展。减小一些硬件投入,软件实现硬件功能。这就产生了“组态”这种技术,它充分利用了计算机技术,又对硬件进行了有效管理。同时也减小了一些硬件投入。以这

1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

种“组态”技术为依托,人们发明了“组态”软件。组态软件构成网络可以联网,它兼容性比较强,不像专业PLC构成网络。它与Internet联网不大容易。组态软件可以充分利用电脑资源。基于kingview组态软件污水处理系统正是这样的一个例子。根据课题设计要求,我查阅了大量相关文件,收集组态王相关资料,分析各种人机界面设计的问题,掌握了供水系统的基本设备和工作情况。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组态软件是亚控公司开发的组态王6.53版本。

组态软件是指一些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专用软件,它们是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层一级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使用灵活组态方式,为用户提供快速构建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功能、通用层次软件工具。组态软件应该能支持各种工控设备和常见通信协议,通常应提供分布式数据管理和网络功能。组态(configuration)意思就是模块任意组合,采用组态技术构成计算机系统硬件设计上,除采用工业PC机外,系统大量采用各种成熟通用I/O接口设备和现场设备,基本不再需要单独进行具体电路设计。这节约了硬件开发时间,更提高了工控系统可靠性。软件设计上采用成熟工控开发工具软件,它为用户提供了多种通用工具模块,用户不需要掌握太多编程语言技术(不需要编程技术),就能很好完成一个复杂工程所要求所有功能。

工控组态软件集成了图形技术、人机界面技术、数据库技术、控制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使控制系统开发人员不必依靠某种具体计算机语言,只需可视化组态方式,就可完成监控程序设计,降低了监控程序开发难度。组态软件均具有良好扩展性、兼容性,软件结构开放,可接受各种形式数据格式。同时,支持硬件类型也十分广泛。工控组态软件出现,使大型工业控制系统组态编程变十分简单、容易,工程设计人员不用再设计那些复杂应用程序(如I/O driver等)。工控组态软件功能包括数据库生成、历史库生成、图形生成、报表生成、顺序控制功能、连续调节功能。目前有许多工控组态软件。例如:Intouch、Fix、Citech、WinCC、Controx(开物)、Force control(力控)、组态王。

1.3 S7-200系列PLC

西门子公司的SIMATIC S7-200系列属于小型可编程序控制器,可用于代替继电器的简单控制场合,也可以用于复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S7-200系列PLC共有5种基本型号的CPU模块,即CPU221、CPU222、CPU224、CPU226、CPU226XM,控制点数可以从10点扩展到248点。其中,CPU221无扩展功能,适于用做小点数的微型控制器,CPU222有扩展功能,CPU224是具有较强控制功能的控制器,CPU226和CPU226 XM适用于复杂的中小型

2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

控制系统。所有型号的CPU在内部都集成了1个(CPU221、CPU222、CPU224)或2个(CPU226, CPU226XM)通讯口,该通讯口为标准的RS485口,可在三种方式下工作,即PPI方式、MPI方式和自由通讯口方式。另外,S7-200可通过增加EM277模块接入Profibus-DP网络,通过CP243-1通讯模块连入工业以太网,通过CP243-2模块使其成为AS-i主站。

1.4课题的建立以及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课题使用组态王开发数控钻床上位机监控软件、PLC控制系统作为下位机,上位机和下位机通过CP5611板卡进行通信,同时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上、下位机均拟采用硬件冗余的方案,完成数控钻床系统的控制与数据采集。首先,根据要加工的零件的要求,来设计监控系统的各个参数和各种按钮。然后,根据从下位机采集来得信息,来确定要加工的零件的类型,进而来向下位机传送信息。最后,下位机根据从上位机传来的信 息,通过PLC的编程来来控制电机,进而控制钻床来达到目的。

第2章 组态软件及组态王

2.1 组态软件产生背景

组态软件,一般英文简称有三种,分别为:HMI/MMI/SCADA,对应全称为:Human and Machine Interface/Man and Machine Interface/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中文翻译为:人机界面/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软件。目前组态软件的发展迅猛,已经扩展到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和控制一体化,远程诊断和维护以及在互联网上的一系列数据整合。

“组态”的概念是伴随着集散型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简称DCS)的出现才开始被广大的生产过程自动化人员所熟知的。在工业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过程中,PC(包括工控机)相比以前的专用系统具有的优势日趋明显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PC技术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各种相关技术已臻成熟;由PC构成的工业控制具有相对较低的拥有成本;PC的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丰富,软件之间的互操作性强;基于PC的控制系统易于学习和使用,可以容易得到技术方面的支持。在PC技术向工业制领域的渗透中,组态软件占据着非常特殊且重要的地位。

3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

组态软件是指一些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的专用软件,他们是在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层一级的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使用灵活的组态方式,为用户提供快速构建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功能的、通用层次的软件工具。组态软件应该能支持各种工控设备和常见的通信协议。并且通常应提供分布式数据管理和网络功能。对于原有的HMI(人机接口软件,Human Machine Interface)的概念,组态软件应该是一个是用户能快速建立自己的HMI的软件工具,或开发环境。在组态软件出现之前,工控领域的用户通过手工或委托第三方编写HMI应用,开发时间长,效率低,可靠性差;或者购买专用的工控系统,通常是封闭的系统。选择余地小,往往不能满足要求,很难与外界进行数据交互,升级和增加功能都受到严重的限制。组态软件的出现,把用户从这些困境中解脱出来,可以利用组态软件的功能,构建一套最适合自己的应用系统。随着它的快速发展,实时数据库、实时控制、SCADA、通讯及联网、开放数据接口、对I\\O设备的广泛支持已经成为它的主要内容,随着技术的发展,监控组态软件将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

2.1.1组态软件在我国的发展及国内外主要产品介绍

组态软件产品与80年代初出现,并在80年代末期进入我国。在90年代中期之前,组态软件在我国的应用并不普及。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国内用户还缺乏对组态软件的认识,项目中没有组态软件的预算,或宁愿投入人力物力针对具体项目做长周期的繁冗的上位机的编程开发,而不采用组态软件; 2.在很长时间里,国内用户的软件意识还不强,面对价格不菲的进口软件(早期的组态软件多为国外厂家开发),很少有用户愿意去购买正版;

3.当时国内的工业自动化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水平还不高,组态软件提供了对应大规模应用、大量数据进行采集、监控、处理并可以将处理的的结果生成管理所需的数据,这些需求并未完全形成。

随着工业控制系统应用的深入,在面临规模更大、更复杂的控制系统时,人人们逐渐意识到原有的上位机编程的开发方式对项目来说是费时费力的、得不偿失的,同时,MIS(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和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rgratedManufacturing System)的大量应用,要求工业现场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更详细和深入的数据,以便优化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个环节。因此,在1995年以后,组态软件在国内的应用逐渐得到了普及。下面就对几种组态软件进行分别介绍。 1.In Touch:Wonderwarede的In Touch软件是最早进入我国的组态软件。在80年代

4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

末、90年代初,基于Windows3.1的In Touch软件曾让我们耳目一新,并且In Touch提供了丰富的图库。但是,早期的In Touch软件采用DDE方式与驱动程序通信,性能较差,最新的In Touch7.0版已经完全基于32位的Windows平台,并且提供了OPC支持。

2.Fix:Intellution公司以Fix组态软件起家,1995年被爱默生收购,现在是爱默生集团的全资子公司,Fix6.x软件提供工控人员熟悉的概念和操作界面,并提供完备的驱动程序(需单独购买)。Intellution将自己最新的产品系列命名为iFiX,在iFiX中,Intellution提供了强大的组态功能,但新版本与以往的6.x版本并不完全兼容。原有的Script语言改为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并且在内部集成了微软的VBA开发环境。遗憾的是,Intellution 并没有提供6.1版脚本语言到VBA的转换工具。在iFiX中,Intellution的产品与Microsoft的操作系统、网络进行了紧密的集成。Intellution也是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组织的发起成员之一,iFiX的OPC组件和驱动程序同样需要单独购买。 3.Citech:CiT公司的Citech也是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产品。Citech具有简洁的操作方式,但其操作方式更多的是面向程序员,而不是工控用户。Citech提供了类似C语言的脚本语言进行二次开发,但与iFiX不同的是,Citech的脚本语言并非是面向对象的,而是类似于C语言,这无疑为用户二次开发增加了难度。

4.WinCC:Simens的WinCC也是一套完备的组态开发环境,Simens提供类似C语言的脚本,包括一个调试环境。WinCC内嵌OPC支持,并可对分布式系统进行组态。但WinCC的结构较为复杂,用户最好经过Simens的培训以掌握WinCC的应用。 5.组态王:组态王是国内第一家较有影响的组态软件开发公司(更早的品牌多数已经湮灭)。组态王提供了资源管理器式的操作界面,并且提供了以汉字作为关键字的脚本语言支持。组态王也提供多种硬件驱动程序。

6.Controx(开物):华富计算机公司的Controx2000是全32位的组态开发平台,为工控用户提供了强大的实时曲线、历史曲线、报警、数据报表及报告功能。作为国内最早加入OPC组织的软件开发商,Controx内建OPC支持,并提供数十种高性能驱动程序。提供面向对象的脚本语言编辑器,支持ActiveX组件和插件的即插即用,并支持通过ODBC连接外部数据库。Controx同时提供网络支持和WevServer功能。

7.Force Control(力控):大庆三维公司的Force Control(力控)从时间概念上来说,力控也是国内较早就出现的组态软件之一。只是因为早期力控一直没有作为正式商品广泛推广,所以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大约在93年左右,力控就已形成了第一个版本,只是那时还是一个基于DOS和VMS的版本。后来随着Windows3.1的流行,有开发出了16

5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

位Windows版力控。但直至Windows95版本的力控诞生之前,它主要用于公司内部的一些项目。32位下的1.0版的力控,在体系结构上就已经具备了较为明显的先进性,其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其基于真正意义的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的三层结构,而且其实是数据库结构可为可组态的活结构。在1999-2000年期间,力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最新推出的2.0版在功能的丰富特性、易用性、开放性和I\\O驱动数量,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在很多环节的设计上,力控都能从国内用户的角度出发,即注重实用性,又不是大软件的规范。另外,公司在产品的培训、用户技术支持等方面投入了较大人力,相信在较短时间内,力控软件产品将在工控软件界形成巨大冲击。

其他常见的组态软件还有GE的Cimpicity,Rockwwell的RSView,NI的Look Out,PCSoft的Wizcon以及国内一些组态软件通态软件公司的MCGS,也都各有特色。

2.2 组态软件的功能特点

目前看到的所有组态软件都能完成类似的功能:比如,几乎所有运行于32位Windows平台的组态软件都采用类似资源管理器的窗口结构,并且对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各种资源(设备、标签量、画面等)进行配置和编辑;都提供多种数据驱动程序;都使用脚本语言提供二次开发的功能,等等。但是,从技术上说,各种组态软件提供实现这些功能的方法却各不相同。从这些不同之处,以及PC技术发展趋势,可以看出组态软件未来发展的方向。

2.2.1 数据采集方式

大多数组态提供多种数据采集程序,用户可以进行配置。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驱动程序只能由组态软件开发商提供,或者由用户按照按照某种组态软件的接口规范编写,这对用户提出了过高的要求。由OPC基金组织提出的OPC规范基于微软的OLE/DCOM技术,提供了在分布式系统下,软件组件交互和共享数据的完整的解决方案。在支持OPC的系统中,数据的提供者作为服务器(Server),数据请求者作为客户(Client),服务器和客户之间通过DCOM接口进行通信,而无需知道对方内部实现的细节。由于COM技术是在二进制代码级实现的,所以服务器和客户可以由不同的厂商提供。在实际应用中,作为服务器的数据采集程序往往由硬件设备制造商随硬件提供,可以发挥硬件的全部效能,而作为客户的组态软件可以通过OPC与各厂家的驱动程序无缝连接,故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前采用专用格式驱动程序总是滞后于硬件更新的问题。同时,组态软件同样可以作为服务器为其他的应用程序(如MIS等)提供数据。OPC现在已经得到了包括Interllution、

6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

Simens、GE、ABB等国外知名厂商的支持。随着支持OPC的组态软件和硬件设备的普及,使用OPC进行数据采集必将成为组态中更合理的选择。

2.2.2 脚本的功能

脚本语言是扩充组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因此,大多数组态软件提供了脚本语言的

支持。具体的实现方法可分三种:一是内置的类C/Basic语言;二是采用微软的VBA的编程语言;三是有少数组态软件采用面向对象的脚本语言。类C/Basic语言要求用户使用类似高级语言的语言书写脚本,使用系统提供的函数调用组合完成各种系统功能。应该指明的是,多数采用这种方式的国内组态软件,对脚本的支持并不完善,许多组态软件只提供IF...THEN...ELSE的语言结构,不提供循环控制语句,为书写脚本程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微软的VBA是一种相对完备的开发环境,采用VBA的组态软件通常使用微软的VBA环境和组件技术,把组态系统中的对象以组件方式实现,使用VBA的程序对这些对象进行访问。由于Visual Basic是解释执行的,所以VBA程序的一些语法错误可能到执行时才能发现。而面向对象的脚本语言提供了对访问机制,对系统中的对象可以通过其属性和方法进行访问,比较容易学习、掌握和扩展,但实现比较复杂。

2.3组态王简介

组态王(Kingview)是由北京亚控公司开发,在PC机上建立工业控制对象人机接口的一种智能软件包,它以Windows2000/WindowsXP/WindowsNT中文操作系统作为其操作平台,充分利用了Windows图形功能设备,界面一致性好,易学易用等特点,具有功能完备的人机接口界面和面向对象的图形开发环境,便于高效,快捷地把整个工艺过程构成监控界面,以动画的形式显示各个控制设备的状态,在报警和历史趋势方面的功能,方便了对系统的监控,具有较强的网络功能。组态王图形界面开发功能使用方便,对 I/O设备广泛支持。它所使用PC机开发的系统工程,比以往使用专用机开发的工业控制系统更具有通用性。大大减少了工控软件开发者的重复性工作,还可以运用PC机丰富的软件资源进行二次开发。

2.3.1组态王特点

组态王软件特点:包括了大量常用硬件的驱动程序,使繁杂的硬件接口方面的工作由组态王软件去完成,用户只需简单安装驱动的程序,并按指定格式读取或输出数据即可,无须在控制过程中去考虑硬件的使用和设置,因此,用户在使用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与本硬件相关驱动及使用说明,并按指定方式配置,设置变量,才能顺利地实现数据的读取和

7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

输出。

2.3.2组态王与智能仪表通信

组态王支持多种通信方式:串口通信、数据采集板、DDE通信、人机界面卡和网络模块。

数据库是组态王最核心部分,是联系上位机和下位机的桥梁。在数据库中存放的是变量的当前值,构造实时数据库需要定义相应的外部设备及数据变量。在定义数据库变量时,只要把I/O变量连接到外部设备上,按照设备安装导向的提示就可以完成设备的配置工作,就可以和组态王交换数据了。

2.3.3建立动画连接

动画连接就是建立画面的图素与数据库变量的对应关系。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使现场信号动态地反映到图形界面上,从而实现图形的动画效果。如对吹灰器进行动画连接,当吹灰器开启时,用绿灯显示,吹灰器停止运转时,用红灯显示。建立动画连接时,用到了大量的命令语言进行程序编制,通过对程勋的编写,很好的完成了画面动态显示。

2.4小结

本章简述了组态软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发展历史及近况,并介绍了市场上的各种组态软件的基本情况及北京亚控公司生产的组态王的基本情况。

8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

第3章 组态王与西门子S7-200PLC的通讯

3.1组态王的通讯机制

组态王把每一台与之通讯的设备看作是外部设备,为实现和外部设备的通讯,组态王内置有大量的设备驱动作为外部设备的通讯接口。在开发过程中,只需根据工程浏览器提供的“设备配置向导”,一步步完成连接过程,即可实现组态王和相应外部设备驱动的连接。在运行期间,组态王可以通过驱动接口和外部设备交换数据,包括采集数据和发送数据或指令。组态王的驱动程序采用ActiveX技术,每一驱动都是一个COM对象,这种方式使驱动和组态王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从而保证运行系统的高效率,如图1所示。因此,组态王可以与一些常用I/O设备直接进行通讯,如可编程控制器(PLC)、智能模块、板卡、智能仪表等。组态王与I/O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采用五种方式:串行通讯方式、DDE方式、板卡方式、网络节点方式、人机接口卡方式。 图1 组态王与外部设备通讯示意图

3.2组态王与S7-200的PPI通信方式

PPI(Point-to-Point)是西门子专为S7-200系列开发的一个通讯协议,为主/从协议,PC机为主站,S7-200为从站。该方式下有两种硬件连接方法,一种是使用PPI电缆将PC机串口和S7-200的通讯口相连,采用串行通讯方式。另一种是PC机通过CP5611通讯卡与S7-200相连。在第一种方式下,使用PLC编程软件STEP 7-Micro/WIN32安装通讯硬件,在“SET PG/PC Interface”对话框中配置PC/PPI cable,选择Interface Parameter Assignment为PPI,并设置PPI参数默认值,双击通讯框中得刷新图标后建立与S7-200的通信连接。在第二种方式下,将CP5611卡安装在PC机的插槽中,用连接带缆将CP5611

9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

卡与S7-200的PORT口相连,安装STEP 7-Micro/WIN32和STEP 7 V5.0 +ServicePack5(或STEP 7 V5.1+ServicePack 2),运行PG/PC-interface parameterisation,将用户界面配置为CP5611 (PPI)方式。这两种方式的上位机组态王的设置基本相同,首先使用“设备配置向导” 定义外部设备,分别选择西门子S7-200系列PPI通信和西门子S7-200系列通讯卡通信,并设定如下通信参数:波特率9600bps,数据位8位,停止位1位,偶校验。在设定PLC地址时,两种方式有所不同,前者将PLC地址设为默认地址2。后者采用“PLC地址.2”地址格式,小数点前的数字为有效地址PLC的地址(即站号),小数点后为数字2,所设定的地址范围为2.2~126.2,其中PLC的地址可通过编程软件STEP 7-Micro/WIN设置来实现。

在组态王的“数据字典”中定义相关变量,选择变量类型为I/O型,并选择连接设备,指定所访问的寄存器名及寄存器类型。注意,组态王只支持V寄存器,如果要监控Q、I、M寄存器,可以先在PLC程序中将Q、I、M寄存器传至V寄存器,组态王通过对V寄存器的操作来实现对Q、I、M寄存器的监控。另外,组态王不支持直接以I/O离散变量的定义,需以字节(BYTE)形式存取,每一BYTE类型(8个BIT位)对应8个开关量的输入或输出状态,即BYTE的0~7位分别对应输入或输出的0~7开关量通道,如果要显示或控制某一开关量通道的状态,可以使用组态王提供的BIT()或BITSET()函数进行取位或置位。在制作好的监控画面中,将画面的图素与定义的变量建立“动画连接”,在TouchVew中运行,即可建立实时通信,得到一个反映工业现场的监控画面。

3.3 组态王与S7-200的MPI通信方式

MPI(Multi-Point)为多主站的通信方式。在西门子公司的可编程控制器、操作员界面和编程器上的集成有MPI口,可与PC机、S7-200建立小型的MPI网。由于S7-200只能作为MPI从站,所以装有组态王的PC机与S7-200仍为主/从协议。PC机通过MPI卡(如CP5611通讯卡)接入MPI网中作为主站。其通信设置和使用与前类同。

3.4 组态王与S7-200的自由口通信方式

自由口通讯方式是S7-200的一个很有特色的功能。它是一种通讯协议完全开放的工作方式,不受PPI协议的限制,是PPI方式的一个补充。在该方式下的通讯口的协议由外设决定,PLC通过程序来适应外设。从而使得S7-200系列PLC可以与任何具有通讯能力的并且协议公开的设备相通讯,即S7-200可以由用户自己定义通讯协议。

10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

在与组态王采用自由口协议方式通讯时,为主从的问答方式,装有组态王的上位机为主呼方,下位机S7-200为应答方。亚控公司提供了使用STEP 7 Micro/WIN编写的自由口通讯的PLC初始化程序,该梯形图程序通过接收中断和发送中断以及发送指令(XMT)控制通信口的操作,其默认的PLC通讯端口为PORT0,地址为2,波特率9600bps。若要更改通讯端口、地址和波特率,可在STEP 7-Micro/WIN编程软件中将中断程序6(INT_6)中XMT指令的PORT 0口改为所用端口,并在系统块中进行相应更改;将VW8(存放PLC的地址的寄存器)传送PLC的实际地址值;波特率设置可通过更改SMB30的值,该寄存器是自由口控制寄存器,用于存放自由口控制字节。

在使用亚控的PLC初始化程序具体操作时,首先用PC/PPI电缆将PC机的串口与S7-200的通讯口相连,当CPU为226时,有两个通讯口:PORT0和PORT1,应选择PORT0与组态王进行通讯,因为此时使用PORT1通讯不上。在PC/PPI电缆上有DIP开关,用于设置通讯的波特率,此处设为9600bps,与SET PG/PC intererface中的设置一致。使用PLC编程软件STEP 7-Micro/WIN32安装和设置PC/PPI电缆,建立计算机与S7-200的连接后将亚控公司提供的自由口通讯的初始化程序下传至PLC中去。在组态王中定义外部设备为西门子S7-200系列编程口通信,并设定如下通信参数:波特率9600bps,数据位8位,停止位1位,无校验,设定PLC地址为默认地址2。其它操作与前相同,运行TouchVew,则可建立组态王与S7-200的自由口通信方式。

3. 5组态王与S7-200的Profibus-DP通信方式

Profibus-DP是用于分布式的I/O设备高速通信的一种协议,该协议定义了主站和从站,支持单主或多主系统,各主站间为令牌传递,主站与从站间为主/从传送,主站周期地读取从站的输入信息并周期地向从站发送输出信息。

S7-200可通过增加EM277 Profibus-DP扩展模块的方法支持Profibus-DP网络协议,作为DP从站。使用Profibus-DP协议方式S7-200和组态王通讯时,需要通过OPC方式来实现,组态王不再提供直接的DP驱动,其中西门子提供OPC Server,组态王作为OPC Client进行数据通讯。具体配置过程为:

(1) 将CP5611通讯卡安装在PC机中,并根据硬件安装向导安装卡的驱动程序,用Profibus-DP通讯电缆将CP5611卡与EM277通讯口相连,CP5611作为DP主站。 (2) 在PC机上安装Simatic net 6.0软件,它用于组态整个Profibus-DP网络。软件安装后,首先选择SIMATIC NET→Settings→Configuration Console,在PC Station中添

11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

加OPC Server程序及CP5611通讯卡;然后使用SIMATIC NET→Settings→Commissioning Wizard→PC Station Wizard创建项目和虚拟PC Station;更改硬件组态时,在弹出PC Station 的配置图中添加EM277的GSD文件后,设置CP5611卡的地址和通讯波特率及协议模式,此处我们将CP5611卡的地址设为1,通讯波特率设为1.5M,协议选择DP,并将CP5611卡操作模式选择设为DP Master;在HW Config窗口的DP Master 总线上添加EM277模块作为DP从站,双击总线上的EM277模块设置其地址(要求与实际模块的拨码设置一致) ,此处我们设为2,并为EM277建立数据交换区,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交换区大小;在SET PG/PC Interface设置为S7ONLINE(STEP 7)→PC internal(local), CP_L2_1:→CP5611(PROFIBUS);然后将以上配置信息下载到虚拟PC站中,如图2所示:

图2 Profibus-DP硬件组网界面

(3) 通过西门子提供的OPC Server程序读写PLC中的的数据。用鼠标点击SIMATIC NET→Profibus→Softnet Profibus→OPC Scout\,进入OPC Server的项目配置环境;在OPC Server中用鼠标双击\,新建一个组名,双击创建的组则可打开\,此时可看到在配置网络过程中选择的协议;双击“DP”项,在OPC中作相应的定义。定义完毕后,运行OPC Server程序,则可通过Profibus-DP总线协议和PLC建立连接。

(4) 用组态王读取OPC Server中的数据。在组态王中选择OPC.SimaticNET建立OPC服务器,在“数据字典”中定义变量,变量为I/O型,连接设备为OPC服务器,即OPC.SimaticNET,寄存器中可直接引用OPC中所定义的所有变量元素;在制作好的画面上建立变量的动画连接并运行组态王,则组态王可通过OPC与S7-200通信。

12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

第4章 组态王在钻床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钻床的应用非常广泛,组态王软件集监视和控制于一体,操作方便,运行稳定很好的实现了钻床系统自动化一体管理要求。

4.1 系统组成

本控制系统是应用于钻床的钻孔过程中,用组态王开发数控钻床上位机监控软件、PLC控制系统作为下位机,上位机和下位机通过CP5611板卡进行通信,同时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上、下位机均拟采用硬件冗余的方案,完成数控钻床系统的控制与数据采集。首先,根据要加工的零件的要求,来设计监控系统的各个参数和各种按钮。然后,根据从下位机采集来得信息,来确定要加工的零件的类型,进而来向下位机传送信息。最后,下位机根据从上位机传来的信息,通过PLC的编程来来控制电机,进而控制钻床来达到目的。

4.2系统配置特点

下位数据采集可以通过PLC完成,西门子公司的S7-200就可以,上位机采用组态王开发监控画面并进行监控,以实现实时控制和动态监控。

4.3系统功能

运行方式:自动运行和手动操作结合,实现自动监测。

用户界面:系统设置号各个控制按扭,然后通过采集信息来操作。

实时监控:该画面监控了钻床钻孔的实时X、Y坐标,也可以根据监控对X轴进行补给,来达到精度准确目的。

加工零件:该系统主要对需要加工的某些固定的零件进行监控。

4.4小结

本章主要讲述组态王在钻床监控系统中相关作用,因为本课题设计只是要求完成上位机即组态王监控界面的任务,故本文接下来主要讲述组态王界面的设计,并不会涉及太多下位机的介绍。

13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

第5章 钻床监控界面设计

5.1建立工程

开发人员每接受一个应用组态王的课题,都要单独的建立一个工程文件夹,把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放在这个工程文件夹中 ;

在组态王工程浏览器中建立新工程—钻床监控系统如图:

1.在工程管理器中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工程”命令,或者单击工具栏的“新建”按钮,出现新建工程对话框,如图5-1所示

2.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新建工程向导之二”对话框输入新建工程所在目录,如图5-2所示

14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

3.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新建工程向导之三”对话框,输入工程名称和工程描述如图5-3所示:

5.2定义外部设备及其配置

组态王把那些需要与之交换数据的硬件设备或软件程序都作为外部设备使用。外部设

备包括PLC、仪表、模块、板卡、变频器等。按照通信方式可以分为:串行通信(232/422/485)、以太网、专用通信卡(如CP5611)等。

只有在定义了外部设备之后,组态王才能通过I/O变量和它们交换数据。

设备配置就是完成组态王与PLC之间的设置。组态王可以读取PLC监测到的设备运 行状态、模拟量采样数据等信息,根据这些实时数据,在屏幕上动态显示钻床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生故障报警信息,系统即显示明显报警画面,像PLC发出相应动作指令,保存并记忆故障发生的时间、方位和原因等原始数据,还还可根据客户需求保存历史数据、定时、实时打印数据。

组态王对设备的管理是通过对逻辑设备名的管理实现的,具体讲就是每一个实际I/O设备都必须在组态王中指定一个唯一的逻辑名称,此逻辑设备名就对应着该I/O设备的生产厂家、实际设备名称、设备通讯方式、设备地址、与上位PC机的通讯方式等信息内容。本次采用的较为常见的PLC产品,只需简单配置即可实现组态王和PLC设备的通讯。图

5-4设备配置

15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

5.3定义数据变量

数据可以描述工控对象属性,数据库是组态王的核心部分,工业现场的生产状况要以动画的形势反映在屏幕上,操作者在计算机前发布的指令也要迅速送达生产现场,所有这一切都是以实时数据库为中介环节,所以说数据库是联系上位机和下位机的桥梁。在TouchVew运行时,它含有全部数据变量的当前值。变量在画面制作系统组态王画面开发系统中定义,定义时要指定变量名和变量类型,某些类型的变量还需要一些附加信息。数据库中变量的集合形象的称为数据词典,数据词典记录了所有用户可使用的数据变量的详细信息。

组态王定义的各种数据变量读取现场PLC的实时数据,为界面的动画连接提供数据源,变量的基本类型共有两种:内存变量、I/O变量。IO变量是指可与外部数据采集直接进行数据交换的变量,如下位机数据采集设备(如PLC、仪表等)或其他应用程序(如DDE、OPC服务器等)。这种数据交换是双向的、动态的,就是说:在组态王系统运行过程中,每当I/O变量的值改变时,该值就会自动写入下位机或其他应用程序,每当下位机或应用程序的值改变时,组态王系统中的变量值也会自动更新。所以,那那些数据变量都要设置成I/O变量。

内存变量是指那些不需要和其他应用程序交换数据、也不需要从下位机得到数据、只在组态王内需要的变量。比如计算机过程的中间变量,就可以设置成内存变量。

工程浏览器中左边的目录树中选择“数据词典”项,右侧的内容显示区会显示当前工程中所定义的变量。双击“新建”图标,弹出“定义变量”属性对话框。组态王的变量属性由基

16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

本属性、报警配置、记录配置三个属性页组成。采用这种卡片式管理方式,用户只要用鼠标单击卡片顶部的属性标签,则该属性卡片有效,用户可以定义相应的属性。

在本课题中一号机共定义了十二个数据变量,现分别叙述如下:

启动按扭一号机:变量类型是I/O离散型,寄存器是M2.7,数据类型是bit,只写; 停止按扭一号机:变量类型是I/O离散型,寄存器是M3.1,数据类型是bit,只写; 对刀按扭三号机:变量类型是I/O离散型,寄存器是M3.4,数据类型是bit,只写; 运行状态一号机:变量类型是I/O离散型,寄存器是M0.7,数据类型是bit,只读; 当前行一号机:变量类型是I/O整型,寄存器是V54,数据类型是LONG,读写; 当前行一号机:变量类型是I/O整型,寄存器是V58,数据类型是LONG,读写; X间隙补偿一号机:变量类型是I/O实型,寄存器是V62,数据类型是LONG,读写; 钻孔速度一号机:变量类型是I/O实型,寄存器是V86,数据类型是SHORT,只写; 钻孔停留时间一号机:变量类型是I/O实型,寄存器是V88,数据类型是SHORT,只写; 钻孔深度一号机:变量类型是I/O实型,寄存器是V614,数据类型是LONG,只写; 工件规格一号机:变量类型是I/O整型,寄存器是V540,数据类型是SHORT,只写; X零初值一号机:变量类型是I/O实型,寄存器是V610,数据类型是LONG,读写 如下图即为定义变量的界面:

图5-5 定义I/O离散型变量

17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

图5-6 定义I/O整型变量

5.4图形界面的设计

组态王提供了丰富的组图资料,在图库中就可以找自己要用的图案,然后对这些图形进行编辑,本课题设计一个钻床监控界面,该界面可分为三个部分,现在一一介绍。

首先,该人机界面用到了图库里面的按扭开关,我们可以在图库找到我们需要的按扭,不需要自己重新建立新的按扭,因为图库里内嵌了丰富的动画连接和逻辑控制,工程人员只需把它放在画面上,做少量的文字修改,就能动态控制图形的外观,同时能完成复杂的功能。

其次,我们用到了工具箱里面的菜单选项,建立一个菜单,菜单文本定义为:菜单规格,如图5-7:

命令语言如下: if(Menuindex==0)

{\\\\本站点\\工件规格1号机=0;} if(Menuindex==1)

{\\\\本站点\\工件规格1号机=1;} if(Menuindex==2)

18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

{\\\\本站点\\工件规格1号机=2;} if(Menuindex==3)

{\\\\本站点\\工件规格1号机=3;} if(Menuindex==4)

{\\\\本站点\\工件规格1号机=4;} if(Menuindex==5)

{\\\\本站点\\工件规格1号机=5;} if(Menuindex==6)

{\\\\本站点\\工件规格1号机=6;} if(Menuindex==7)

{\\\\本站点\\工件规格1号机=7;} if(Menuindex==8)

{\\\\本站点\\工件规格1号机=8;} if(Menuindex==9)

{\\\\本站点\\工件规格1号机=9;} if(Menuindex==10)

{\\\\本站点\\工件规格1号机=10;} if(Menuindex==11)

{\\\\本站点\\工件规格1号机=11;} if(Menuindex==12)

{\\\\本站点\\工件规格1号机=12;} if(Menuindex==13)

{\\\\本站点\\工件规格1号机=13;}

图5-7 菜单文本定义

19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

最后,根据需要监控的信息和需要向下位机传输的信息设置文本。最终界面:

图5-8 监控界面

5.5建立动画连接

动画连接画面的图形对象和数据词典的数据变量之间建立一种关系,当数据词典里的变量的值发生改变的时候,在画面上会呈现一定的动画效果,或者有操作人员对画面进行操作,进而实现远程控制。动画连接的引入是设计人机接口的一个突破,它把工程人员从重复的图形编程中解放出来,为工程人员提供了标准的工业控制图形界面,并且由可编程的命令语言连接来增强图形界面的功能。图形对象与变量之间有丰富的连接类型,给工程人员设计图形界面提供了极大地方便。组态王系统还为部分动画连接的图形对象设置了访问权限,这对保障系统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图形对象可以按动画连接的要求来改变颜色、尺寸、位置、填充百分数等。一个图形对象又可以同时定义多个连接。把这些动画连接组合起来,应用程序将呈现出令人难以想象的图形动画效果。如下图:

20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

图5-9 动画连接界面

5.8运行调试

运行调试是为了检查组态画面与实际污水处理系统的双向通讯功能,检测实际的控制效果。运行调试期间,除了调试系统以满足工艺要求外,还要对系统测试以保证日后安全可靠的运行。按照流程,需要将系统所有功能逐一测试,对于关键的运行参数进行记录备案,这也是系统交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系统通过安全稳定的试运行阶段,将进入正式运行。正式投入运行的系统具有:有好人机界面、动态显示工作流程;安全可靠、容错性强,系统具备超限警报等保护功能;完整的数据记录,灵活的数据查询和曲线分析功能。

5.9小结

21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

第 6 章 总 结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熟练的掌握了组态王的应用,同时我也了解到了钻床的控制的各个过程。

组态王系统是中文界面,具有人机友好、结果可视化的优点。对用户而言,操作简单易学且编程简单,参数输入与修改灵活,具有多次或重复仿真运行的控制功能,可以实时地显示参数变化前后系统的特性曲线,能很直观的显示控制系统的实时趋势曲线,这些很强的交互能力使其在自动化控制的实验中可以发挥理想的效果。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得到了很多老师和同学的热心帮助,在这里我要一一向他们表示感谢。首先我要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蔡文龙。从毕业设计开始到最终答辩,蔡老师一直严格要求我们,为我们安排了合理的进度时间,避免了由于时间紧张而出现的慌乱的发生。为了能使我们按时顺利的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蔡老师每周都会抽出时间进行答疑,而且在整个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蔡老师都会耐心给我讲解工艺设计及夹具设计,争取最佳方案,加深了我对钻床监控系统的理性认识。正是在蔡老师有效的指导下,我的毕业设计得以圆满完成。最重要的是我从中学到了蔡老师严谨、创新、好思的精神,我相信这几个月来他对我的教诲一定会使我终身受益。

其次我要感谢我们系部的所有老师、同学,尽管他们不是我的指导老师,但是还是很乐于帮助我解决问题,感谢他们为我提供了毕业设计的场所以及无私的帮助。

在此我要向这几年中教授给我知识的诸位老师们表示由衷的感谢,正是各位老师对我的教导,我对基础知识有了扎实的了解,从而顺利地完成这篇毕业论文的撰写;不仅如此,大学的生活,学科教师以及各位其他方面的老师给予我的还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许多许多人生中为人的道理,这将对我的一生都产生深厚的影响。

最后,衷心感谢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阅本论文的老师。

22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廖常初. PLC编程及应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北京亚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组态王KingView 60A培训教程,2003 3.朱善君.可编程序控制系统原理、应用、维护.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李景学,金广业.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系统设计方法.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 5.王宇.PLC电气控制与组态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5月1日 6.北京亚控自动化软件有限科技公司.组态王编程手册,1999 7.OMRON PLC编程手册

8.覃贵礼,何小阳,高瞻.基于组态王Kingview6.53在仿真机械手控制系统中的实现,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西门子有限公司.SIMATIC 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CPU22X系统手册 10.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指南 上海科普出版社

11.Kevin Collins,PLC Programming forIndustrial Automation,Exposure Publishing( 2007) 12.John R. Hackworth , Frederick D. Hackworth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Programming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Prentice Hall (April 21, 2003)

23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

致 谢

大学生活一晃而过,回首走过的岁月,心中倍感充实,当我写完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

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感慨良多。

首先诚挚的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蔡老师。蔡老师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他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论文题目制定时,他首先肯定了我的题目大方向,但是同时又帮我具体分析使我最后选择组态王污水处理这个具体目标,让我在写作时有了具体方向。在论文提纲制定时,我的思路不是很清晰,经过老师的帮忙,让我具体写作时思路顿时清晰。在完成初稿后,老师认真查看了我的文章,指出了我存在的很多问题。他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审查、修改我的论文。在此十分感谢郭老师的细心指导,才能让我顺利完成毕业论文。还有教过我的所有老师们,你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感谢四年中陪伴在我身边的同学、朋友,感谢他们为我提出的有益的建议和意见,有了他们的支持、鼓励和帮助,我才能充实的度过了四年的学习生活。

24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单

姓名 系别 指导教师 设计(论文)题目 郭速学 王忠新 班级 电子工程系 职称 教授 B07222 学号 专业 设计(论文)起止时间 基于组态王的人机界面设计 20074022221 入学时间 自动化 2010.3.24~2011.6.19 2007.9 指导 教师 评语 成绩1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评阅 验收 小组 评语 成绩2 评阅人签名 年 月 日 答辩 小组 评语 成绩3 答辩小组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综合 评定 成绩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注:综合评定成绩=成绩1*0.3+成绩2*0.3+成绩3*0.4

2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gb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