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3-11-12 17:0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缙云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10月学情调研

高三语文试卷

命题人:郑龙 施丽光 樊丽春 校对人:朱赛英 考试时间:2015年10月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友谊(yì) 顷刻(qǐnɡ) 绯闻(fěi) ...B.沏茶(qī) 矿藏(cánɡ) 戏谑(xuè) ...C.雾霾(mán) 趑趄(zī) ..D.迤逦(lǐ) 笑靥(yè)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哈尔滨某街道为百名老人佩带“扶我卡”,旨在为路人化解“扶还是不扶”的内心纠结,却也反过来映照出司空见惯的道德焦虑。

B.环顾四周,我看到连绵起伏的慌山野岭,看到寂静空旷的天空中,一行大雁浩浩荡荡地向西飞去。

C.去年11月,亚努科维奇决定拒绝同欧盟签署一项重要的贸易协议,同时倾向于同俄罗斯建立更紧密的关系,这激怒了乌克兰的亲欧人士。

D.公民社会,因为不倚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坐,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姚贝娜走上歌唱的道路,与她从小就受到家庭的熏染是分不开的,要知道,她的父母都是..从事音乐工作的。 B.土壤污染常常要通过土壤样品分析、农作物检测、人畜健康的影响研究等环节才能确定,从..

产生到发现危害所需时间较长。

C.美国的人权发言完全是胡编乱造,毫无根据,解决不了自己成堆的人权问题,却在这里对其他国家的人权问题指手画脚。 ....

D.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我们不必为曾经犯过的错误而在心里一直耿耿于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大阅兵不仅聚焦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更吸引了全球华人的关注,其中欧美很多主流媒体都对中国阅兵进行了报道。

B.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是继续背着历史包袱不放,还是与过去一刀两断,最终要由日本自己来选择。

1

崭露头角(lù) .大放厥词(jué) .称心如意(chèn) .铩羽而归(shā) .

亲昵(nì) .

闷热(mèn) .

C.人工湿地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以结构与功能相协调为原则,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不再受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

D.奥巴马对2016年大选心灰意懒,声称不会成为民主党最终总统候选人做太多宣传,并且承认自己像辆破车一样有些“叮当作响”。

5.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答话,不超过20字。(3分)

有一次,德国柏林空军俱乐部举行盛宴招待空战英雄,一位年轻的士兵在斟酒时不慎把酒泼在了乌戴特将军的秃头上。顿时,士兵悚然,全场寂静。这位将军倒是悠悠然,他轻轻拍了拍士兵的肩膀,说:“ 。”

话音刚落,全场爆发出响亮的笑声。人们紧绷的心弦松弛下来了,宴会保持了热烈欢乐的气氛。

6.依据下面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内容合乎事理。(3分) 示例:不经意间母亲变老了

那刻满沟壑的脸庞 皱纹的年轮在 肆无忌惮地疯长

7.请结合下面两个图表,简要说明我国夕阳产业的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6分)

图表一 :我国夕阳产业现状 图表二:我国老年人口消费规模 现状: (4分) 建议: (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在西方)随着涂鸦艺术的影响越来越大,涂鸦逐渐引起了各方人士的关注,一些艺术经纪人、学院派艺术家也参与进来,将艺术性渗入其中,涂鸦艺术慢慢弱化了其反叛性,变得风格化。在各方人士的参与中,专业涂鸦团体纷纷出现,涂鸦艺术甚至进驻画廊、博物馆,由“民间艺术”转变成为“雅艺术”,供人投资、收藏,涂鸦艺术在西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迎来了它的“辉煌期”,但“辉煌”是以丧失其生命力为代价的。

比如涂鸦艺术家基思·哈林成为时尚界的被选择者,他的涂鸦符号被大批印刷在T恤衫、水

2

杯上,涂鸦者于是变成了时尚设计师。后来,路易·威登(LV)出品了一款涂鸦手袋,标志着涂鸦艺术这种以“不合作”、“挑衅”、“反叛”著称的艺术被招安,乃至被消费成为可能。后来涂鸦艺术成为嘻哈文化(Hip-Hop)四大元素(其他为说唱、街球和街舞)之一,“草根艺术”演变成为时尚文化的标志。正是在嘻哈文化传入中国的时候,涂鸦艺术也传入了中国。

袁越在《嘻哈文化发展史》“前言”中谈到两个问题:嘻哈文化在西方本是草根文化,但在中国成为了时髦文化;嘻哈文化在传入中国时被阉割掉了涂鸦艺术。其实在中国,涂鸦艺术很大程度上也是时尚文化的代名词,涂鸦艺术在中国的真正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

与西方涂鸦艺术相比较,中国涂鸦艺术基本尚处于发端阶段,现在几乎没有前景可言。体制以及与之对应的公共空间的不允许,艺术家反叛意识的缺乏和艺术想象力的缺失,使中国涂鸦艺术成为无源之水。未经发展,已经被市政规划、官方意识、商业运作所操纵,基本丧失了发展可能性。真正草根阶层的偶尔涂鸦,尽管经过策展人的眼睛和运作被提升到了“艺术品”层面,但仍有揠苗助长乃至无中生有的嫌疑。

近年来中国城市街头的也出现了一些涂鸦作品,但大部分艺术水准不高,在艺术风格上更多的是对国外涂鸦艺术的模仿,与中国关系并不大。中国为什么不可能产生自己的涂鸦艺术?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公共空间的禁忌。在中国,政府对地铁、广场、街道等公共空间都有严格规定,不允许胡涂乱画。即使出现几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涂鸦者,可能也要忌惮现在经常引起公愤的城管执法者的暴力执法。即使在城管执法者不能触及的公共空间,涂鸦者仍然需要考虑警察执法的不合常规性。此外,中国的公共空间往往是体现政绩的主要依托物,在这些禁忌的限制下,公共空间变成大型涂鸦场所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除此之外,涂鸦艺术本身也有冒犯公众意愿的因素,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问题。比如,巴黎政府每年也要出巨资来清理这些涂鸦者的笔迹,警察每年会出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对付这些神出鬼没的令人头疼的艺术家。

二,创作者反叛意识的缺乏。涂鸦艺术最核心的精神——反叛性为中国涂鸦者所缺乏。正如上文袁越所说,中国受众更多将嘻哈艺术视为一种时髦文化,而无视其草根性。多数中国涂鸦者也是这样看待涂鸦艺术的,丧失了反叛性的涂鸦艺术更多的是一种装饰画,现流行在798、酒厂、宋庄、重庆黄桷坪的涂鸦艺术多属此类。

三,创作者艺术原创能力的不足。在目前的艺术教育体系下,学生的涂鸦艺术原创能力明显不高,这和中国动画片的艺术水准为何不高有相似性。虽然不少基本功不错的创作者可以画出漂亮的图形,也好像有自己的风格,但他们的作品始终难以摆脱别人的影子。尤其是大量以卡通人物、西方字母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作品,与欧美涂鸦书法、日本卡通漫画有着直接联系,艺术风格上基本上没什么创新,所描画的内容也无涉时局,基本上是放大版本的墙上装饰画。

迄今为止,在中国公共空间创作过涂鸦作品的知名艺术家是张大力。尽管作为权宜之计,其很多作品是涂鸦在废旧或者即将拆迁的建筑物上,但仍有一些作品出现在立交桥、地下通道等墙面上,并在当时引起了热议。中国涂鸦艺术的发展将如何?前景依然不明朗,或许中国根本就不需要涂鸦艺术。 (选自刘礼宾《中国需要涂鸦艺术吗》,有删改)

3

8.根据文意,下列表述不属于中国涂鸦艺术“现在几乎没有前景可言”的理由的一项是 A.体制以及与之对应的公共空间的不允许,艺术家反叛意识的缺乏和艺术想象力的缺失,使中国涂鸦艺术成为无源之水。

B.被市政规划、官方意识、商业运作所操纵,未经发展,就基本丧失了发展可能性。 C.嘻哈文化在传入中国时被阉割掉了涂鸦艺术。在中国,涂鸦艺术很大程度上是时尚文化的代名词,丧失了反叛性。

D.政府不提倡,甚至打压涂鸦艺术。政府对地铁、广场、街道等公共空间都有严格规定,不允许胡涂乱画。涂鸦者也忌惮城管执法者的暴力执法。 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西方,艺术经纪人、学院派艺术家的参与,将艺术性渗入涂鸦中,涂鸦艺术慢慢弱化了其反叛性,涂鸦艺术也由“民间艺术”转变成为“雅艺术”。

B.中国的公共空间往往是体现政府政绩的主要依托物,是不允许被胡涂乱画的,公共空间变成大型涂鸦场所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C.多数中国涂鸦者无视涂鸦艺术的草根性,在中国城市街头出现的一些涂鸦作品,大部分艺术

水准不高,更多的是对国外涂鸦艺术的模仿。

D.虽然出现过在立交桥、地下通道等的墙面上涂鸦并在当时引起热议的张大力,但中国涂鸦艺术前景依然不明朗,事实上中国根本就不需要涂鸦艺术

10.文中说中国涂鸦“创作者艺术原创能力的不足”,说一说产生这一情况的原因。(3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石榴花

季羡林

①我喜爱石榴,但不是它的果,而是它的花。石榴花,红得锃亮,红得耀眼,同宇宙间任何红颜色,都不一样。古人诗云:“五月榴花照眼明。”著一“照”字,著一“明”字,而境界全出。谁读了这样的诗句,而不兴会淋漓的呢?

②在中国,确有大片土地上栽种石榴的地方,比如陕西的秦始皇陵一带。从陵下一直到小山似的陵顶上,到处长满了一棵棵的石榴树,气势恢宏,绿意满天。可惜我到的时候,已经过了开花的季节。只见树上结满了个头极大的石榴,累累垂垂,盈树盈陵。可惜红花一朵也没有看到,实为莫大憾事。遥想旧历五月时节,花照眼明,满陵开成一片亮红,仿佛连天空都给染红了。那样的风光,现在只能意会神领了。

③在我居住最久的两座城市里,在济南和北京,石榴却不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济南南关佛山街的老宅子,是一所典型的四合院。西屋是正房,房外南北两侧,各有一棵海棠花,早已高过了屋脊,恐怕已是百年旧树。春天满树繁花,引来了成群的蜜蜂,嗡嗡成一团。北屋门前左侧有一棵石榴树。石榴树本来就长不太高的,从来没有见过参天的石榴树。我们这一棵也不过丈八高,但树龄恐怕也有几十年了。每年夏初开花时,翠叶红花,把小院子照得一片亮红。

④院子是个大杂院。我们家住北屋。南屋里住的是一家姓田的木匠。他有两个女儿,大的乳

4

名叫小凤,小的叫小华。我决不迷信,但是我相信缘分,因为它确实存在,不相信是不行的。缘分的存在,小华和我的关系就能证明。她那时还不到两岁,路走不全,话也说不全。可是独独喜欢我。每次见到我,即使是正在母亲的怀抱里,也必挣扎出母亲的怀抱,张开小手,让我来抱。按流传的办法,她应该叫我“大爷”,但是两字相连,她发不出音来,于是缩减为一个“爷”字。抱在我怀里,她满嘴“爷”、“爷”,乐不可支。

⑤这时正是夏初季节,石榴花开得正欢。有一天,吃过午饭,我躺在石榴树下一张躺椅上睡午觉。大概是睡得十分香甜。“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可惜,诸葛亮知道,我却不知道。不知道睡了多久,我朦胧醒来。睁眼一看,一个不满三块豆腐干高的小玩意儿,正站在我的枕旁,一声不响,大气不出,静静地等我醒来。一见我睁开惺忪的眼睛,立即活跃起来,一头扎在我的怀中,要我抱她,嘴里“爷!”“爷!”喊个不停。不是别人,正是小华。我又惊又喜,连忙把她抱了起来。抬头看到透过层层绿叶正开得亮红的石榴花。

⑥以后,我出了国。在欧洲待了十一年以后,又回到祖国来,住在北京大学中关园一个单元里。我床头壁上挂着著名画家溥心畲画的一个条幅,上面画的是疏疏朗朗的一枝石榴,有一个果和一枝花,那一枝花颇能流露出石榴花特有的照眼明的神采。旁边题着两句诗:“只为归来晚,开花不及春。”多么神妙的幻想!石榴原来不是中原的植物,大约是在汉代从中亚安国等国传进来的,所以又叫“安石榴”。这情况到了诗人笔下,就被诗意化了。因为来晚了,所以没有赶得上春天开花,而是在夏历五月。等到百花都凋谢以后,石榴才一枝独秀,散发出亮红的光芒。 ⑦我那时候很忙,难得有睡懒觉的时间。偶尔在星期天睡上一次。躺在床上,抬眼看到条幅上画的榴花,思古之幽情,不禁油然而发。并没有古到汉代,只古到了二十几年前在佛山街住的时候。当时北屋前的那一棵石榴树是确确实实的存在物,而今却杳如黄鹤早已不存在了。而眼前画中的石榴,虽不是真东西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世事真如电光石火,倏忽变化万端。我尤其忆念不忘的是当年只会喊“爷”的小华子。隔了二十多年,恐怕她早已是绿叶成荫子满枝了。奈之何哉!奈之何哉!

⑧然而,到了今年,奇迹却出现了。一天早晨,我站在阳台上看池塘中的新荷,我的眼前忽然一亮,“万绿丛中一点红”。我连忙擦了擦昏花的老眼,发现石榴树的绿叶丛中有一个亮红的小骨朵儿。我又惊又喜。我们的石榴树有喜了,它不是黄的了。我在大喜之余,遍告诸友。有人对我说:“你要走红运了!”我对张铁嘴、王半仙之流的讲运气的话,一向不信。但是,运气,同缘分一样,却是不能不信的。说白了是运气,说文了就是机遇。你能不相信机遇吗?

⑨说老实话,今年确是有一些连做梦都想不到的怪事出现在我的身边。求全之毁,根本没有。不虞之誉却纷至沓来。难道我真交了好运了吗?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现在是收获得太多,而给予得太少,时有愧怍之感。我已经九十晋二,富贵于我真如浮云了。我只希望能壮壮实实地再活上一些年,再做一点对人有益的事情,以减少自己的愧怍之感。我尤其希望,在明年此时,榴花能再照亮我的眼睛。

11.第③段写石榴花用了什么手法?这段文字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答:

5

12.请举一例说说文中多处使用古诗的好处。(3分)

答: 13.依据文章内容,概括“我”的特点。(4分)

答: 14.请简要赏析第七段中的画线句子。(3分)

答: 15.作者在文章开头就表达出对石榴花的喜爱之情,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喜爱石榴花的原因。(6分)

答: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胡人衣食之业不著于地,其势易以扰乱边境。何以明之?胡人食肉饮酪,衣皮毛,非有城郭田宅之归居,如飞鸟走兽于广野,美草甘水则止,草尽水竭则移。以是观之,往来转徙,时至时.

去,此胡人之生业,而中国之所以离南亩也。今使胡人数处转牧行猎于塞下,或当燕、代,或当上郡、北地、陇西,以候备塞之卒,卒少则入。陛下不救,则边民绝望而有降敌之心;救之,少.

发则不足,多发,远县才至,则胡又已去。聚而不罢,为费甚大;罢之,则胡复入。如此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 ..

陛下幸忧边境,遣将吏发卒以治塞,甚大惠也。然令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以便为之高城深堑,具蔺石,布渠答,复为一城其内,..

城间百五十岁。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调立城邑,毋下千家,为中周虎落。先为室屋,具田器,乃募罪人及免徒复作令居之;不足,募以丁奴婢赎罪及输奴婢欲以拜爵者;不足,乃募民之欲往.者。皆赐高爵,复其家。予冬夏衣,廪食,能自给而止。郡县之民得买其爵,以自增至卿。其亡.

夫若妻者,县官买与之。人情非有匹敌,不能久安其处。塞下之民,禄利不厚,不可使久居危难..

之地。胡人入驱而能止其所驱者,以其半予之,县官为赎其民。如是则邑里相救助赴胡不避死非以德上也欲全亲戚而利其财也此与东方之戍卒不习地势而心畏胡者功相万也。以陛下之时,徙民实边,使远方无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亡系虏之患,利施后世,名称圣明,其与秦之行怨民,相去远矣。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候备塞之卒 候:窥伺 . B. 具蔺石,布渠答 具:准备 . C. 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 中国:中原地区 .. D.人情非有匹敌,不能久安其处 匹敌:妻子 ..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美草甘水则止 B. 乃募罪人及免徒复作令居之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今君乃亡赵走燕 .. C. 乃募民之欲往者 D. 家室田作,且以备之 .. 客有吹洞箫者 越国以鄙远 ..

6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胡人扰边塞与胡人过着游牧生活有关,现在应该让他们转到塞下靠近燕、代的地

方去。

B.作者在文中分析了皇帝面对胡人扰乱边塞的两难境地:不救,会失去边境百姓的归服之心;

救,则力不从心。

C.作者认为大量征调东方的军队去守边卫塞困难重重,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应该实行“徙

民实边”的政策。

D.作者提出了在边塞地区建立城邑、修筑民居、优抚徙民、奖励驱胡者等措施,并且认为这

是对后世有利的事。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如是则邑里相救助赴胡不避死非以德上也欲全亲戚而利其财也此与东方之戍卒不习地势而心畏胡者功相万也。

2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救之,少发则不足,多发,远县才至,则胡又已去。(4分)

译文:

(2)然令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之能。(3分)

译文: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题。(7分)

杂 诗

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撽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注】①披轩:开窗;②嗷嗷:哀号声;③局:局促;④块:孤独;⑤壮齿:少年。 21.这首诗在抒情上,先后采用了 和 的表现手法。(2分) 2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选自《中庸·第一章》) 【注】①中节:符合法度。

23. 这一段材料主要阐述了孔子的“ ”思想。(2分) 24.请根据材料,谈谈你对儒家“修身”的理解。(3分)

答:

7

⑤①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千呼万唤始出来, 。转轴拨弦三两声, 。(白居易《琵琶行》) (2)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 , 。(司马迁《报任安书》) (3)青山隔送行, ,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 。

(王实甫《长亭送别》)

(4)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 。(《季氏将伐颛臾》) (5)人生得意须尽欢, 。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落霞虽美,却是单调的,凭借孤鹜的齐飞,向人们展示了自己的美丽;孤鹜虽美,却是落寞的,凭借落霞的背景,成就了一幅灵动的画面。社会、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vl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