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选后中国的国际形势

更新时间:2023-07-25 22:1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2年世界大选后,各国新的领导人对中国的态度与中国在大选后所面临的国际形势。

大国战略和大国关系的新调整

2012年,俄、法、美、日等大国先后经历了大选,纷纷开启了重要的政治变革新时期。围绕各自的核心利益,各大国均着眼未来加紧谋篇布局,深入调整内外政策,不断扩大并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牵动着大国关系的调整和演变。

俄罗斯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未来几年将是决定俄罗斯命运的关键阶段”。当前,俄罗斯国内政策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是如何继续推进俄罗斯的改革和创新, 从根本上解决俄罗斯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改变其国民经济严重依赖原料市场的不利状况,加快从资源型经济模式向创新型经济模式转变的步伐,推动并保持俄罗斯经济社会的稳步健康发展,顺利实现其一贯追求的“俄罗斯振兴”的构想。要成功实现这一宏伟构想,俄罗斯外交的首要目标就是“为国家长久稳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不断提高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发挥俄罗斯的国际影响,“以强大自立确保受到尊重”。2012年3月4日,俄罗斯总统选举正式揭幕。参加竞选的有代表统一俄罗斯党的普京、代表公正俄罗斯党的米罗诺夫、代表自由民主党的日里诺夫斯基、代表俄罗斯共产党的久加诺夫以及无党籍的普罗霍罗夫等。

普京以得票64.26%的压倒性多数取得选举的完胜,于5月7日正式就任,第三次入主克里姆林宫,任期为六年。再次成为俄罗斯总统的普京,面对欧美经济前景令人堪忧的状况及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对俄罗斯不友好的态度,采取更加务实的立场,调整了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国的关系,力图抓牢独联体,积极发展对华关系,使俄罗斯的外交更具主动性,以便能最大限度地维护俄罗斯的核心利益。面对西方需要俄罗斯的资源与市场,俄罗斯需要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资金的客观现实,俄罗斯巧妙推行了与西方大国“斗而不破”、“疏欧远美”的政策,不仅与美国维持着不冷不热的状, 在对待叙利亚的问题上,俄罗斯与美国的立场大相径庭,在所谓人权问题上两国更是针锋相对、毫不妥协。与此同时,俄罗 斯与欧洲的关系也难有起色。

虽然普京就任总统后首轮出访的国家包括了德国和法国,但在两国仅逗留了一天。面对欧盟特别是德国的所谓人权问题批评,俄罗斯更是进行强力驳斥,导致俄罗斯与德国的关系进入到俄罗斯媒体所称的“冰河时代”。俄罗斯与日本的关系也很微妙,尽管2012年两国来往比较频繁,但由于两国之间长期存在的领土争端与安全利益矛盾,决定了俄罗斯与日本的关系不可能真正走近,有时还存在恶化的可能。与“疏欧远美”的态度恰恰相反,俄罗斯对中国的政策却十分积极。普京就任总统之后,进一步重申并强调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是俄罗斯外交最优先的方向,中国成为普京首访国家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国家。俄罗斯与中国在叙利亚、伊核、朝核等问题上的相近立场及建立多极世界格局的共同主张,为进一步巩固两国战略伙伴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012年4月22日,法国总统大选首轮投票开始,拉开了法国大选的序幕。经过激烈角逐,代表社会党参选的奥德在第二轮中以获得51.67%的选票战胜了现任总统萨科齐(萨科齐获得48.33%的选票),成为法国新一任总统,于5月15日正式就职。面对法国公共债务居高不下,经济增长持续低迷,失业率高,主权债务评级遭到下调等一系列问题,奥朗德在就职演说中,对内强调将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团结全体法国人结束纷争、恢复信心,承诺要“尊严及简约治国”,并以“希望”带领国家。对外则强调要为欧洲的发展开辟新道路,在面对欧洲债务危机时法国人要有信心,要积极发挥法国优势,让欧洲重新走上经济增长轨道,走出危机。同时也强调,法国要为世界的和平做出贡献。在欧洲,奥朗德十分 重视与德国的关系。

其就职典礼刚刚结束,奥朗德就火速前往德国,首次正式会晤德国总理默克尔,希望能够消除两国在欧洲经济政策上的分歧,维护法国和德国在诸多问题上的一致。奥朗德作为左

2012年世界大选后,各国新的领导人对中国的态度与中国在大选后所面临的国际形势。

翼领导人,在外交上将会遵循戴高乐主义路线,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与美国在一些问题上拉开了距离。在与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关系问题上,奥朗德主张在坚持“互利互惠”原则的基础上加强联系。就法国和中国的具体关系而言,尽管奥朗德未访问过中国,却明确希望与中国建立良好关系,其获胜后会见的第一个外国驻法使节就是中国驻法大使。奥朗德就任法国总统再次开启了左翼执政的时代,必将对法国的内政外交以及欧洲的政治风向产生重要影响,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国际形势的发展产生影响。

目前,美国要解决的内政外交问题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然是“一个中心,两场战争,三个重点”。“一个中心”就是要以解决国内经济问题,创造就业,振兴经济为中心。 “两场战争”就是要力争尽快从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泥潭中脱身,迅速消除这两场战争带来的不利影响。“三个重点”就是要以解决巴以冲突、朝鲜核问题和伊朗核问题为外交重点。对于美国总统奥巴马而言,2012年11月的大选是在有惊无险的情况下取得圆满结果的。通过激烈的、马拉松式的竞选,奥巴马以332张选举人票对罗姆尼206张选举人票完胜了共和党总统候选人。2013年1月21日,奥巴马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57届总统,开始了第二个任期。

面对膨胀的财政赤字及经济复苏缓慢等严峻的国内问题和全球经济不景气、美国全球影响力有所下降、伊核朝核等地区热点问题的日趋复杂,可以预见,奥巴马第二任期的内政外交将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危机和考验,其外交政策的调整和走向也必将对整个世界和大国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奥巴马外交政策的基本面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仍然会把外交的重点放在亚洲,继续加快战略东移,强化与亚洲盟国的关系,实现对潜在战略竞争对手的防范与遏制,最大限度地维护美国的霸权。在美俄关系上,不冷不热、忽冷忽热、总体稳定仍然是美俄关系的基调,但由于美俄两国政治安全方面的矛盾有所上升,围绕人权问题、伊核问题、叙利亚问题等的争斗将很难避免。在美欧关系上,尽管美国在对待欧洲债务危机的问题上与欧洲各国存在分歧,对欧洲应对危机的做法也十分不满,导致美欧之间也出现矛盾与隔阂,但基于美欧之间广泛的共同利益,营造良好氛围并不断改善关系是美欧关系发展的主流。

在美日关系上,为顺利实现其战略东移的目标,扩大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和掌控力,进一步强化美日关系已成为必然。在美中关系上,鉴于美中两国经济关系的日益密切、相互尊重和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合作的不断加强,美中两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因此,尽管美国战略东移步伐的加快使美中关系增加了许多摩擦和不信任,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偏袒日本也使中国十分不满,但美中关系发展的基本面不会有大的变化,仍然将是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中有合作,合作是主流。

近几年来,日本政局一直动荡不安,政府替换频繁,不仅严重影响着日本的经济政治发展,也引起世界、特别是亚太各国的广泛关注。

日本众议院大选是日本的总选举,超过半数的政党或执政联盟可以组阁。在一般情况下,众议院第一大政党的党首可任首相。2011年9月上台的野田佳彦政府,在内忧外患、毫无建树的情况下苦苦支撑了一年多。2012年12月16日,日本第46届众议院大选,日本民主党仅获59个席位,在大选中惨败。经过激烈竞选,日本自民党赢得本届众议院480个席位中的294个,自民党获得压倒性胜利。2012年12月26日,自民党党首安倍晋三就任日本第96任首相。上台后的安倍面对着一个充满挑战、危机重重的日本,因而他把自己组建的内阁称为“危机突破内阁”。在国内,安倍面临振兴经济、灾后重建、改善民生、缩减政府赤字等诸多严峻问题。国际上则面临日本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有所下降,日韩、日美关系日趋复杂,日中关系因钓鱼岛纷争跌至冰点等严峻挑战。日本如果不能较快地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对日本、对亚太甚至对整个世界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此,安倍强调要以全球视野开展基于综合实力、保护国家利益的战略性外交,加强日美同盟关系,从大局出发处理日中关

2012年世界大选后,各国新的领导人对中国的态度与中国在大选后所面临的国际形势。

系,并明确表示日中关系对日本来说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但与此同时,安倍在岛争问题、历史问题、修改宪法并把自卫队建成国防军等诸多问题上又表现出十分强硬的态度,无助于由于钓鱼岛之争所造成的日中两国紧张关系的缓和与改善。安倍政府这些相互矛盾的政策和主张十分令人怀疑、担忧和不安。

目前,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亚洲地区形势发展的主流,这非常有利于亚洲继续保持全球经济新崛起的发展引擎,有利于亚洲不断扩大自身的国际影响。但由于历史和 现实的原因,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不同,亚洲各国对各自核心利益的思考也存在差异,亚洲地区国家间的矛盾仍然存在,有时还会有所激化。地区热点问题特别是领土海洋权益争端有所升温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客观写照。鉴于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政治中地位不断提升,重要性日益凸现,世界各主要力量纷纷加大了对亚太地区关注和投入。美国在实现战略东移的过程中,深入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巩固同日本、韩国等盟友关系,强化亚太军事部署。

积极加强同缅甸、柬埔寨等地区国家关系。同时大力推进“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谈判,力图在扩大对亚太地区政治影响的同时,也强化经济影响。欧洲明显也加大了参与亚太事务的力度。欧盟及德国、法国、英国等领导人纷纷访问亚太国家,力图拉近欧盟各国与亚太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欧盟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希望从条约的层面来提升相互关 系。俄罗斯首次在外交优先排序中将亚太置于欧美之前,充分体现了俄罗斯对亚太地区的高度重视和全球战略重心的转移。普京等俄领导人密集访问亚太国家,与新西兰、越南商签自贸协定,积极参与东亚峰会等区域合作。东盟国家大力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力图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影响。

中国、日本、韩国签署了投资协定,启动自贸区谈判,希望通过加强合作来共同应对挑战。这一切,表明了我国的周边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情况日趋复杂化。 面对当今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相互交织、彼此联动的发展趋势,我们一定要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正确判断、明确形势、立足创新,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je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