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更新时间:2024-04-08 01:30: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某公路桥梁1#桥墩基础设计

1.1 设计任务

本设计对象为某公路桥梁,该桥梁的上部结构设计已经完成,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完成桥墩基础与地基的设计与验算。要求同学按给定的条件完成相关的设计和计算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综合分析设计资料,对三种常用的桥梁基础类型(刚性扩大基础、桩基础和沉井 基础)的技术合理性进行比较,选择较为合理的基础方案(限于课时,本次课程设计不考虑造价因素,拟采用桩基础)

2.对选定的基础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包括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和构造钢筋等的配置)。 3.将以上全部成果整理成设计计算书。

设计计算书应手写。整个计算书应满足计算过程完整、计算步骤清楚、文字简明、符号规范和版面美观的要求,计算书用A4 纸张,和设计资料部分一起装订成册,图纸采用A3幅面手绘图纸,而且应该表达正确、布局合理和尺寸齐全。课程设计结束时应将计算书和图纸一起交指导老师评阅。

1.2 设计资料

1.2.1 工程概况

该桥梁系某公路干线上的大桥(双车道),线路位于直线平坡地段。该地区地震烈度较低,不考虑地震设防问题。桥梁及桥墩部分的设计已经完成,该桥梁上部结构为20 米钢筋混凝土装配式T梁桥,其桥墩、盖梁结构如图1-1所示。 1.2.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冲刷深度:最大冲刷线为河床线下1.5m 处;

地质条件:(1)地基土上层为硬塑粘性土,其地基土的比例系数为m=10000kN/m4; 桩周土极限摩阻力τ=60kPa;地基土平均有效重度γ'??8.0kN/m

3

(2)中层为中密细砂夹砾石,m=15000 kN/m4,桩周土极限摩阻力τ=55kPa;容许承载力 [σ0]??220kPa;地基土平均有效重度γ??8.0 kN/m(已考虑浮力) (3)下层为中密粗砂,m=30000 kN/m4,桩周土极限摩阻力τ=70kPa; 容许承载力?σ

0

3

???? 280kPa;地基土平均有效重度γ

' ??10 kN/m(已考虑浮力)。

3

按无横桥向的水平力(漂流物、冲击力、水压力等)计算。 1.2.3 设计标准

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桥面净宽:7+2×0.75m

图1-1 桥墩及盖梁图

1.2.4 材料

钢筋:盖梁主筋用Ⅱ级钢筋,其它均用Ⅰ级钢筋;

混凝土:盖梁用C30,混凝土弹性模量Eh=3.0×107kN/m2;墩柱、系梁及钻孔桩用 C20,混凝土弹性模量Eh=2.6×107kN/m2。 1.2.5 设计荷载

(1)两跨恒载反力 N1=915kN(n为学号最后两位数) (2)盖梁恒载反力 N2=196kN(n为学号最后两位数)

(3)系梁恒载反力 N3=91kN(n为学号最后两位数) (4)一根墩柱恒载 N4=265kN(n为学号最后两位数) 作用于桩恒载反力N恒为: N恒= N1+N2+N3+N4=1467kN (5)活载反力 1)两跨活载反力

N5=615kN (汽车荷载 双列) (n为学号最后两位数); 2)单跨活载反力

N6=446kN (汽车荷载 双列) (n为学号最后两位数); 由N6在纵桥向引起的弯距M=146kN·m

3)制动力T=45.00kN,作用在支座中心,距桩顶的距离为6.197m 4)纵向风力

由盖梁引起的风力:W1=4.95 kN,对桩顶引起的力臂为5.45m; 由墩柱引起的风力:W2=4.65 kN;对桩顶的力臂为2.45m; 1.2.6 设计中用到的参数

桩基础采用旋转钻孔灌注桩,为摩擦桩。计算出的桩长取整数(精确到m),计算单桩容许承载力时,桩入土深度影响系数λ=0.70~0.85,孔底沉淀层厚度影响的清底系数取mo=0.7~1.0,深度修正系数取1.5~10.0。 1.2.7设计成果与要求:

(1)确定桩的长度,进行单桩承载力验算。同组人员的设计桩径、桩长不得全部相同。

(2)桩身强度计算;求出桩身弯矩图(用座标纸A4画),确定桩身最大弯矩值及其相应截面和相应轴力,配置钢筋,验算截面强度; (3)计算主筋长度,螺旋钢筋长度,钢筋总用量; (4)用A3图纸手绘出桩的钢筋布置图。 1.2.8 设计依据及参考书:

1.《结构设计原理》叶见曙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2.《基础工程》王晓谋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3.《桥梁计算示例集》(桥梁地基与基础)赵明华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7.赵明华主编,徐学燕副主编.基础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李克钏主编,罗书学副主编.基础工程.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jr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