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更新时间:2023-05-01 21:3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读一读,请找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

..的一项是(3分)( D )

A.商酌.(zhuó) 鄙.夷 ( bí ) 恣.睢( zì ) 攥.着( cuán )

B.嚼.食( jué ) 栖.身(qī )怔.怔(zhèng ) 煞.白(shà ) C.可汗.(hán) 拮据.(jù ) 食讫.(qì ) 抽噎.(yē ) D.撅.断( juē ) 嗔.怪( chēn ) 妖娆.( ráo ) 纨绔.( kù )

2、辨一辨,请找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

....的一项是(3分)( C )

A.淋淋漓漓对答如流莫明其妙弥足珍贵

B.面面厮觑歇斯底里侍才放旷诲人不倦

C.温声细语狼狈不堪惟余莽莽精血诚聚

D.惟惟连声顿失滔滔重蹈复辙斩钉载铁

3、识一识,请找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 A )

A.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B.近阶段,毒黄瓜、瘦肉精、塑化剂……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

....般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惴惴不安。

C.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字,许多学生不以为然

....,觉得这些问题不必较真,长大了自然会解决。

D.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

....好几遍,可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份证。

4、找一找,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3分)( C )

A.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

B.客房内均设有闭路电视,国际国内直拨电话、音响,房间酒吧等应有尽有。C.“红色经典”是指新中国建立初期以讴歌中国革命、讴歌中国共产党,表现革命

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为主题的作品。

D.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人不否认,素质教育使整个校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A融合和交流互换,B句式杂糅,D多重否定不当,去掉否认前的“不”)

5、排一排,按照顺序排列下列语句,使之成为完整的一段话(3分)( B )

①我们离不开这维持生活的“海水”,到“陆地”上去生活。

②正所谓“学海无涯”。

③如果跳出这个“海洋”,到“陆地”上去生活

④我们正像一群群鱼儿在茫茫的知识之海中跳跃、嬉戏,在知识之海中出生、成长、生活。

⑤我们就会被无情的“太阳晒死”。

A.②④③⑤① B.②④①③⑤

C.①②④③⑤ D.④③⑤②①

6、填一填,请根据语境在①②处分别填写一个句子,将材料补充完整。(4分)

古人所说的“俯而学,仰而思”,实际上说的是一个“怎么学”的问题。“俯而学”,就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说要树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细细揣摩,穷追不舍,否则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仰而思”,就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读书,读死书,不善于观察生活、读思结合,最终是无法达到读书的真正目的的。

示例:沉下心去深入学习,潜心钻研(2分);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放眼观察周围的事物,理论联系实际(2分)

7、综合性学习(11分)

Iphone6的推出再一次在中国市场上引起热潮。越来越多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沦为了手机的“奴役”,“手机依赖症”成为了新型流行病。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互联网上就有那么一群“斗士”,对网络曝光的各种不公平、不正当行为表示愤慨,然而,当把心思全都放在那块小小的屏幕上时,人们却忽略了身边渐渐老去的父母、嗷嗷待哺的孩子和朋友、邻居、同事……

材料二:晒美景、晒美食、晒萌娃、晒乖宠、晒工资、晒账单、晒奇遇……自从有了手机社交网络,似乎就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晒的。

材料三:理疗师克斯汀·劳德表示,很多人用手机时脑袋及身体会前倾,这导致脊柱顶部的神经受挤压,头痛、脖颈僵硬、疲惫的感觉在所难免。

材料四:有网友感叹:“拜读了太多的人生警句,突然发现不知咋活了;了解了太多的养生之道,突然发现不知咋吃了;欣赏了太多的摄影美图,突然发现不知咋拍了; 知道了太多一生中值得去的地方,感觉这一生简直就是白活了”。

(1)请结合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手机依赖症”的不良影响有哪些?(4分)

示例:1、沉浸于虚拟空间,在现实生活中情感麻木;2、精神浅薄化、文化快餐化成为了生活的主流。3、缺乏锻炼,影响健康。4、垃圾信息膨胀带来自我的迷失(个性的丧失)

(2)材料四中,网友在提问平台里道出了自己的疑惑,这也是大多数网友的困惑。作为平台管理人,请你为该讨论平台拟写一句宣传语,让更多的人一起参与进来,积极应对“手机依赖症”。要求:必须使用一种修辞方法。(4分)

示例:不要让人生被手机啃食得干干净净;不玩手机一堂课,收获知识一辈子(言之成理2分,使用修辞2分)

(3)当手机阅读成为主流趋势,“传统阅读危机”已经席卷全中国。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仅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少得可怜。请根据上述材料内容,结合自身实际经验,谈一谈怎样才能解决“传统阅读危机”。(3分)

1、通过自我约束减少不必要使用手机的次数,

2、多在现实生活中积极与人交谈,多读书、多看报,从多种来源获取信息知识

3、阅读过程中深度思考,学会分辨信息真假好坏。(答到2点得3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默写(10分)

8、请按要求默写诗歌(一空一分))

(1)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蓬山此去无多路,(李商隐《无题》)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臂悬敝筐。(白居易《观刈麦》)

(7)在唐代诗人王维《使至塞上》中,表现大漠奇特壮美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8)在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现了极具异域风情的宴请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颂武判官归京》)

(1)浑欲不胜簪(2)水何澹澹(3)青鸟殷勤为探看(4)城阙辅三秦(5)玉盘珍羞直万钱(6)右手秉遗穗(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8)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9-12题。(15分)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

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1、请找出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相同

..的一项是( B )(3分)

A.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司马迁《陈涉世家》)

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

B. 功宜.为王(《司马迁《陈涉世家》)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C. 若.为佣耕(《司马迁《陈涉世家》)

仿佛若.有光(陶渊明《桃花源记》)

D. 吴广以.为然(《司马迁《陈涉世家》)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12、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请你结合选段,作简要分析。

偶然性:因暴雨断道而误期限(2分)必然性:秦朝统治法峻刑严,“天下苦秦久矣”。陈胜等误了期限按秦法都要斩首,这迫使他们为求生,不得不转戈反秦。(2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20分)

世界(节选)

铁凝

即使在梦里,年轻的母亲也知道要过年了。她将要与她的婴儿同行,去乡下的娘家团聚。

就这样,母亲怀抱着婴儿乘上一辆长途汽车。许久许久,城市已被远远地抛在

了后边,而乡村却还远远地不曾出现,铅样的天空锅似得闷住了大地和这辆长途汽车,这长久的灰暗和憋闷终于使母亲心中轰地炸开一股惊惧。她想呼喊,但随即母亲便觉出一阵山崩地裂般的摇撼,她的头颅猛然撞在车窗玻璃上,玻璃无声地粉碎了,母亲和婴儿被抛出了车外。

母亲在无边的黑暗里叫喊。当一道闪电凌空划过,母亲才看见脚下的大地正默默地开裂,这是一种绝望的开裂。这便是世界的末日吧?母亲低下头,麻木地对她的婴儿说。借着闪电,她看见婴儿对她微笑着。

只有婴儿能够在这样的时刻微笑吧?只有这样的婴儿的微笑能够使母亲生出超常的勇气。她知道她必须以沉默来一分一寸地节约她所剩余的全部力气。她终于奇迹般地从大地的裂缝中攀登上来,她重新爬上了大地。天空渐渐亮了,母亲的双脚已是鲜血淋淋。她并不觉得疼痛,因为怀中的婴儿对她微笑着。

年轻的母亲怀抱着她的婴儿在破碎的大地上奔跑,旷野没有人烟,大地仍在微微地震颤。天空忽阴忽晴,忽明忽暗,这世界仿佛已不再拥有时间。母亲抬眼四望,苍穹之下她已一无所有。她把头埋在婴儿身上,开始大声地嚎啕。

婴儿依旧在母亲的怀中对着母亲微笑。

婴儿那持久的微笑令嚎啕的母亲倍觉诧异,这时她还感觉到他的一只小手正紧紧地无限信任地拽住她的衣襟,就好比正牢牢地抓住整个世界。

婴儿的确抓住了整个世界,这世界便是他的母亲;婴儿的确可以对着母亲微笑,在他眼中,他的世界始终温暖、完好。

婴儿的小手和婴儿的微笑再一次征服了嚎啕的母亲,再一次收拾起她那已然崩溃的精神。她初次明白有她存在世界怎么会消亡?她就是世界;她初次明白她并非一无所有,她有活生生的呼吸,她有无比坚强的双臂,她还有热的眼泪和甜的乳汁。她必须让这个世界完整地存活下去,她必须把一世界的美好和蓬勃献给她的婴儿。

母亲怀抱着婴儿重新上了路。冰雪顷刻间融入了土地,没有水,也没有食物。母亲的乳房渐渐地瘪下去。她开始撕扯身上的棉袄,她开始咀嚼袄中的棉絮。乳汁点点滴滴又涌了出来,婴儿在母亲的怀中对她微笑。

母亲怀抱着婴儿在疯狂的、无常的天地之间跋涉,寒风刺骨,风沙弥漫,大雪

覆盖了她的满头黑发。她衣衫褴褛、情绪昂扬地向着那个村子进发。

……

年轻的母亲从睡梦中醒来,疼她爱她的丈夫为她端来一杯热腾腾的牛奶。母亲喝过牛奶跃下床去问候她的婴儿,婴儿躺在淡蓝色的摇篮里对着母亲微笑。

母亲转过头来对丈夫说,知道世界在哪儿么?

丈夫茫然地看着她。

“世界就在这儿”,母亲指着摇篮里微笑的婴儿。

母亲又问丈夫,知道谁是世界么?

丈夫更加茫然。

母亲走到洒满阳光的窗前,看着窗外晶莹的新雪说:“世界就是我”。

丈夫笑了,笑母亲为什么醒了还要找梦话说。

年轻的母亲并不言语,内心充满深深的感激。因为她忽然发现,梦境本来就是现实的一种。没有这场恶梦,她和她的婴儿又怎能拥有那一夜悲壮坚韧的征程?没有这场恶梦,她和她的婴儿又怎能有力量把世界紧紧拥在彼此的怀中?

13、梦亦逼真、梦亦迷离,文中出现了大量对梦境的描写,请用简洁的语言梳理年轻母亲的梦中经历,并将相应的内容填入下列空格中(4分)

回家探亲遭遇车祸 __________ 心生绝望嚎啕大哭 __________

微笑鼓舞爬出裂缝(爬回大地)(2分)。怀抱婴儿重新上路(2分)

14、细腻逼真的描写是小说引人入胜的原因,结合文中年轻母亲的形象,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4分)

她开始撕扯身上的棉袄,她开始咀嚼袄中的棉絮。

动作描写,(1分)用“撕扯”和“咀嚼”等动词细致生动(1分)表现出面对灾难时母亲坚强的求生意志,突出了母亲在婴儿微笑的感召下战胜的决心,(1分)表达了母亲对婴儿深深地的爱。(1分)

15、“婴儿的微笑”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4分)

婴儿的微笑是小说的线索(1分),是母亲心理发生变化的契机,是支撑母亲一步步战胜灾难的力量,(2分)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1分)

16、理解下面句子中“世界”的含义。(4分)

(1)“世界就在这儿”,母亲指着摇篮里微笑的婴儿。

(2)母亲走到洒满阳光的窗前,看着窗外晶莹的新雪说:“世界就是我”。(1)襁褓中的婴儿看似最为孤弱,但在母亲的梦境中他始终微笑着,是母亲力量的源泉,因而母亲说“世界就在这儿”。(2分)(2)梦境中,母亲是婴儿的保护神,她用双臂保护婴儿,用乳汁滋养婴儿。战胜了灾难,是婴儿赖以生存、温暖完好的全世界。(2分)

17、英国小说家夏·勃朗特曾说过“因为梦境是熟睡者的幻想,所以幻想即是清醒人的美梦。”梦和现实有着密切联系,请结合小说内容,谈一谈作者借梦境表达了什么人生感悟?(4分)

表现了信任(或“微笑”)与爱(或“责任”)可以产生神奇的力量,能激励人战胜灾难。(或表现了对社会充满爱与责任的期待)(3分)(表达通顺流畅1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20分)

汽车曾是“环保救星”

(1)现在,油价不断攀升,很多有车一族发牢骚说看来以后得骑马去上班了。世界各地也真有一些行为艺术家骑马上街,但骑马或者用马车真的比汽车更环保、无污染吗?

(2)在有汽车之前,美国的一切运输都靠马。马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到了19世纪末,纽约市已经有20万匹马,平均每17个人就有一匹马。但也正因为马太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麻烦。

(3)首先,马车经常造成严重的交通堵塞。一是因为马不会说话,无法跟人沟通,不会因为快死了就不上路,所以经常会突然死亡或伤在半路上而造成交通堵塞;二是因为很多马匹都像如今的汽车一样买了保险。为了防止骗保,保险公司规定必须由第三方给倒地快死的马匹实施无痛苦致死方案。因此,马匹倒下造成交通堵塞后,人们不会立刻想办法把倒地的马弄走,而是先去通知警察、兽医或美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三是即使认定马匹死亡,交通堵塞情形仍然不能马上得到解决。马匹体积庞大,搬运十分棘手,往往要等到马匹尸体腐烂时,

清洁工才开始清理,因为只有这时,马匹才更容易被锯成小块,进而用推车运走。

(4)其次,马车的车轮和马蹄铁都是用铁制成的,行走时,会制造很大很频繁的噪音。这种噪音让人很难忍受,以至于有不少人因此得了神经紊乱症。

(5)再次,马和马车同样会造成撞人事故,特别是在路面光滑、行人拥挤的城市街道上。因为马比汽车更难以驾驭,所以在那个年代,马车撞死人的几率要比汽车高两倍。

(6)最让人难以忍受的则是马粪。20万匹马每天排泄的马粪约重500万磅,农民的农庄根本不需要这么多马粪。于是,大量的马粪只能堆积在城市的空地上,甚至能达到60英尺高。每条马路的两侧都会有连绵不绝的马粪堆,夏天时,马粪臭气熏天,让人呕吐,蚊蝇蛆虫、老鼠更是成群,还会传播很多致命的疾病。等雨季来临时,就更是一场让人崩溃的灾难。经过雨水的冲刷和浸泡,浓稠的马粪会随雨水涌向人行道,渗进住户的地下室……

(7)马粪造成的极其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困扰的不仅仅是纽约市,全球各大城市都有这样的危机。于是,1898年,纽约市主办了首届国际城市规划会议。其中最重要的议题就是马粪问题,但全世界的专家们聚在一起也没有商讨出任何有效的解决方案。环保组织者的呼吁也没有多大成效,因为虽然马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但没有马,城市将无法正常运转。

(8)就在所有人都束手无策的时候,高科技的发展拯救了人们,汽车和电车被发明出来了。汽车和电车不会制造粪便,远比马匹干净卫生得多;效率也比马车高出很多倍;养一辆汽车也比养一套马车的成本低。于是,汽车和电车迅速取代了马车。困扰大都市人们多年的马粪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人们将汽车称为“环境的

大救星

...”。

(9)如今,汽车对环境的危害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解决这一问题

的根本办法,或许

..并不是单纯地限制汽车,而是要依靠高科技。相信当高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制造出效率更高、污染更小的新型交通工具。

18、请结合全文,概括马匹作为交通工具带来了哪些麻烦?(4分)

(1)马车容易造成交通堵塞(2)马车会制造让人难以忍受的噪音(3)马车造

成交通事故概率高(或马车撞死人几率大)(4)马粪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点1分)

19、文中第(6)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那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1分)科学、具体、准确地(1分)说明了马粪数量之多(1分),表现出马粪对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影响。(1分)

20、结合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5分)

(1)但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或许

..并不是单纯地限制汽车,而是要依靠高科技。(2分)

21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

..的一项是( C )(3分)

A.由铁制成的马车车轮和马蹄铁发出让人难以忍受的噪音,大家为此都得了神经紊乱症。

B.高科技的发展拯救了人们,大家不用再为交通工具带来的环境危害而担心。

C.保险公司规定发生交通事故的双方无权给倒地快死的马匹实施无痛苦致死方案。

D.为了解决马粪问题,纽约市主办了首届国际城市规划会议。

22、高科技的快速发展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便利,但是否所有高科技的发展都是有利于人类的进步呢?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分)

不是,影响人类健康的、没有法律制约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高科技发展并不能给人类好处。例如过渡的捕杀导致物种的灭绝、高科技战争威胁世界和平等(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四、作文(55分)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说:“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英国诗人济慈说“美的事物是永恒的喜悦”;美国发明家爱迪生说:“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美立刻在想象里渗透一种内在的欣喜和满足”;俄国小说巨匠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都应是美的,外貌、衣裳、灵魂、思想”。古往今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美的追求,美也时时刻刻装点着我们的生命。心灵火花的灿烂绽放、平凡小事的点点滴滴,都让独一无二的你,显得如此美丽。

请将下面题目补充完整,完成一篇文章。

题目:_________________让我如此美丽

(2)阅读下列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示例:(参考:做事要勇往直前,不怕困难;做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不自量力;做事要持之以恒,不要三心二意;树立目标应讲求实际,切忌好高骛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n0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