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

更新时间:2023-04-21 04:4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网络的发展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

前言

随着网络普及率的持续提升,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日渐深入,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人群。尤其对于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而言,上网行为对其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还没有形成良好自我约束和鉴别能力的青少年网民而言,网络的开放性和信息使用的增加在为青少年学习和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良信息和容等负面影响。如何在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前提下,使其更加自主地使用网络、用好网络,是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因此,本调查报告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以及查阅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来考察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以期能够为家庭教育和引导子女上网行为、学校和政府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措施、社会各界加强舆论监督等提供一定的支持,能够为青少年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打造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Ⅰ. 调查介绍

一.调查背景与目的

截至2009年,中国互联网已经走过了十五年的历程。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截至2009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较2008年增长28.9%,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22.6%提升到28.9%。其中,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1.95亿人,占网民总体的50.7%,同比增长16.8%。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普及率达到54.5%。

随着网络普及率的持续提升,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日渐深入,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人群。尤其对于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而言,上网行为对其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网络信息使用的增加,对还没有形成良好自我约束和鉴别能力的未成年网民而言,他们很可能会受到网络渠道中不良信息和容的负面影响。如何在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前提下,使其更加自主地使用网络、用好网络,是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次社会调查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利用图书馆、计算机等纸质和网络资源收集统计数据,经过数据分析来考察当前网络发展状况,当前青少年上网行为,以及网络发展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以期能够为政府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措施、社会各界加强舆论监督、业界制定发展战略等提供一定的支持,能够为青少年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打造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二.报告术语界定

1.网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对网民的定义为:半年使用过互联网的6 周岁及以上中国公民。

2.青少年网民:指年龄在25周岁以下的网民。

3.手机网民:指半年曾经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但不限于仅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

3.未成年网民:指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网民。

4.调查围:指问卷调查围,本次问卷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样本为省市、省市、省市三地的部分中小学和高校。

5.调查数据截止日期: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截止2010年8月15日,其他途径获得的调查统计数据截止日期为2010年1月1日。

三、调查方法与途径

1.发放调查问卷。本次问卷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抽取省市、省市、省市三地的部分中小学和高校为样本。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83份,有效问卷271份。

2.走访调查。以对话的形式走访问卷调查围的部分学校教师,网吧管理者,以及部分学生家长,征询相关人员对于网络对青少年影响的看法与意见。

3.查阅已有研究成果和数据资料。利用图书馆纸质资源、CNKI电子资源、互联网开放资源等途径查阅收集相关资料与数据。

Ⅱ. 数据分析

一、青少年网民规模

截至2009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1.95亿,随着青少年网民规模的不断增大,其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54.5%,远高于整体网民28.9%的平均水平。

2009年,中国新增青少年网民2800万,同比增长16.8%,低于全国28.9%的网民增幅。这主要与30岁以上网民增速加快,网民年龄进一步成熟化有关。同时,青少年网民占整体网民的比例小幅下滑,目前占网民总体的50.7%,为近三年新低,但青少年仍然是中国最大的网民群体。

2007-2009青少年网民规模及占比(来源: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二、青少年网民群体特征

根据收回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我们发现:

1、我国青少年群体性别分布

填写问卷的青少年网民中,男女比例为53.6:46.4,男性青少年网民多于女性青少年网民。这主要与低龄群体男性人口占比更高有关。随着更多的低龄人口进入网民群体,男性青少年网民群体规模也随之逐步增大。

2、年龄分布

从年龄分布看,94.3%的中国青少年网民在12岁及以上,19-24岁之间的网民最集中,

占到50%。

3、在学状态分布

中国青少年网民中,非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在受访青少年人群中占43.8%;中学生网民占38.4%;大学生和小学生分别占比10.8%和7%。

4、地区分布①

2009年,中国青少年网民城乡比为67.5:32.5,同期全国网民城乡比为72.2:27.8,青少年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高出整体网民4.7个百分点,城乡差异小于整体网民。

与2008年相比,2009年中国青少年网民中农村人口的比例小幅波动,占比降低2个百分点。城市青少年网民规模年增幅20.3%,而同期农村青少年网民仅增加了10%。

①此处资料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0年1月发布的2009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三、青少年群体上网行为特征

1、第一次上网的年龄

问卷调查返回的数据表明,13—16岁是青少年学生上网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开始接触互联网的学生比例占到几乎一半(47.5%)。16—18岁开始接触网络的占40.5%,18—24岁才接触网络的占12%。本次调查报告重点分析了13—16岁年龄段的青少年,因为这一时期正是大部分学生的初中阶段和高中早期阶段,在这一时期加强对青少年上网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下图为受访者第一次上网在13—16岁的年龄曲线。

11.1%7.1%11.9%12.5%10.8%12.4%

4.2% 3.7% 4.4%

8.6%5.9%7.5%

0%

4%

8%

12%

16%

20%

<8岁8岁9岁10岁11岁12岁13岁14岁15岁16岁17岁>17岁

青少年学生第一次接触互联网的年龄

,2007.06

2、上网地点 随着互联网络的接入普及,许多家庭和学校都可以上网。通过问卷调查,近75%的受访者表示经常在家里上网,45%的受访者经常在学校上网,36%的受访者表示经常到网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nh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