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实测实量监理细则

更新时间:2023-11-10 08:2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D220206 番禺万博CBD商业广场

实测实量监理细则

编写:

审批:

广州珠江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二○一二年五月十六日

0

目 录

一、工程概况及参建单位----------------------------------------------2 二、编制依据--------------------------------------------------------3 三、建筑实测实量监理方案 -------------------------------------------4

1.目的----------------------------------------------------------4 2.取样总则------------------------------------------------------4 3.混凝土工程----------------------------------------------------4 4.砌筑工程------------------------------------------------------8 5.设备安装------------------------------------------------------10 6.抹灰工程------------------------------------------------------13 7.涂饰工程------------------------------------------------------22 8.墙面饰面砖工程------------------------------------------------26 9.地面饰面砖工程------------------------------------------------29 10.室内门安装工程-----------------------------------------------32 11. 铝合金(或塑钢)门窗安装工程--------------------------------36 12. 木地板安装工程----------------------------------------------39

1

一、 工程概况及参建单位

广州番禺万达广场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华南板块,迎宾大道以东,北侧临绿地,东南与汉溪大道紧邻,交通便利。

本工程由一条道路分为两个区域,西北侧区为46层写字楼、城市商业街、文化中心,地下室二层,裙楼2-3层;东南侧区为大商业区,包括46层写字楼、大商业(百货楼6层、娱乐楼5层)、步行街商铺(2—3层),地下室三层。

广州番禺万达广场项目由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开发新建,规划用地面积6.7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9.3万平方米。建筑总平面图及周边环境示意图见图1.1-1。

图1.1-1 建筑总平面图及周边环境示意图

2

建设单位:广州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广州珠江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总包单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3、国家及地方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相关规范、文件、规定; 4、与本工程相关的标准、设计文件、技术资料;

5、由项目监理机构编制、公司技术负责人批准实施的《监理规划》; 6、《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制度汇编》(2011版); 7、经各方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

三、建筑实测实量监理方案

1. 目的

? 为了保证本项目质量符合规范、设计、业主要求。

? 规范施工质量实测过程中的程序、取样方法、测量操作、数据处理等具体步骤

和要求。

? 提供产品质量实测的操作方法,尽可能消除人为操作引起的偏差。 2. 取样总则

2.1. 随机原则:各实测取样的楼栋、楼层、房间、测点等,必须结合当前各标段的施

工进度,通过图纸或随机抽样事前确定。

2.2. 可追溯原则:对实测实量的各项目标段结构层或房间的具体楼栋号、房号做好书

面记录并存档。

2.3. 完整原则:同一分部工程内所有分项实测指标,根据现场情况具备条件的必须全

部进行实测,不能有遗漏。

2.4. 效率原则:在选取实测套房时,要充分考虑各分部分项的实测指标的可测性,使

一套房包括尽可能多的实测指标,以提高实测效率。

3

3. 混凝土结构工程 3.1基本原则

3.1.1. 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在实测前随机确定已拆完模板的2个楼层分别作为

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实测层。

3.1.2. 根据选取楼层结构平面图,实测实量选点考虑每层结构4个角和中间砼剪力墙、

柱。当实测砼结构的截面尺寸、表面平整度、垂直度时,每个实测层要选取10个实测区,2个实测层累计20个实测区。

3.1.3. 当实测同一楼层内顶板水平极差时,每个实测层选取5个实测区,2个实测层累

计10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实测5个点,以5个点的极差作为1个计算点。 3.2截面尺寸偏差(砼结构)

3.2.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 3.2.2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

3.2.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以钢卷尺测量同一面墙/柱截面尺寸,精确至毫米。 2) 同一墙/柱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300MM 和1500MM各测量截面尺寸1次,选取其中与设计尺寸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3.2.4示例

墙或柱 第二尺

1200

第一尺

地面 300 墙柱截面尺寸测量示意

3.3表面平整度(砼结构)

3.3.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平整程度。 3.3.2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 3.3.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剪力墙/暗柱:选取长边墙,任选长边墙两面中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

4

量20个实测区。

2) 当所选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4个角(顶部及根部)中任取2个角。按45

度角斜放靠尺,累计测2次表面平整度。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 当所选墙长度大于3米时,除按45度角斜放靠尺测量两次表面平整度外,还需在墙

长度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1次表面平整度。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 砼柱:可以不测表面平整度。 3.3.4示例: 墙第一尺 第二尺 墙长小于3米时, 此尺取消 第三尺 地面 平整度测量示意3.4垂直度(砼结构)

3.4.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垂直的程度。 3.4.2测量工具:2米靠尺 3.4.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剪力墙:任取长边墙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 (2) 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

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 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CM和墙中间位置,分别

5

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 砼柱:任选砼柱四面中的两面,分别将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和下部地面位

置时各测1次垂直度。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5顶板水平度极差(砼结构)

3.5.1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内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距离同一水平基准线之间5个实测值的极差值,综合反映同一房间砼顶板的平整程度。

3.5.2测量工具:具有足够刚度的5米钢卷尺 3.5.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 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天花线30CM处位置选取4

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若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1个测点),分别测量砼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选取5个实测值之间的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3) 所选2套房中顶板水平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3.5.4示例: 第一点第二点第五点房间第四点6 第三点

3.6楼板厚度偏差(砼结构)

3.6.1指标说明:反映同跨板的厚度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 3.6.2测量工具:卷尺 3.6.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同一跨板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取1个样本点,

取点位置为该跨板的中央部位。

2) 测量所抽查跨的楼板厚度,用电钻在板中钻孔,以卷尺测量孔眼厚度。1个实测值

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3) 所选2套房中顶板水平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3.6.4示例:

检测点楼板厚度测量示意

7

4. 砌筑工程 4.1. 基本原则

4.1.1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砌筑阶段2-4套房作为砌筑工程的实测套房。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4.2. 表面平整度(砌筑工程)

4.2.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砌体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4.2.2. 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 4.2.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优先选用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累计实测实

量10个实测区。

2) 当墙面长度小于3米,各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任取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

尺分别测量2次,其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 当墙面长度大于3米时,还需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增加1次水平测量,3次测量值均

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 墙面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交叉各测一次,作为新增实测指标合格

率的2个计算点。

5) 所选2套房中墙面表面平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4.3. 垂直度(砌筑工程)

4.3.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砌体墙体垂直的程度。 4.3.2. 测量工具:2米靠尺 4.3.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优先选用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累计实测实

量10个实测区。

2) 实测值主要反映砌体墙体垂直度,应避开墙顶梁、墙底灰砂砖或砼反坎、墙体斜顶

砖,消除其测量值的影响,如两米靠尺过高不易定位,可采用1米靠尺。 3) 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侧阴阳角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

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30CM时测1次垂直度,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4) 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CM和墙体中间位置,分别

8

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30CM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这3个测量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5) 所选2套房中墙面垂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4.4. 方正度极差(砌筑工程)

4.4.1. 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用同一房间内同一垂直面的砌体墙面与

房间方正度控制线之间距离的极差,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方正程度。

4.4.2. 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吊线 4.4.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砌筑前距墙体30-60CM范围内弹出方正度控制线,并做明显标识和保护。 2) 同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3) 在同一测区内,实测前需用5米卷尺对弹出的两条方正度控制线进行校核,无误后

打出十字线或吊线方式,沿墙长度方向分别测量3个位置(两端和中间)与控制线之间的距离。选取3个实测值与控制线值之间的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4.4.4示例:

9

砌体墙十字控制线第一尺第二尺第三尺方正度测量示意

6.4. 室内净高偏差(抹灰工程)

6.4.1. 指标说明:综合反映同一房间室内净高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偏差程度。 6.4.2. 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 6.4.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 实测前,所选套房必须完成地面找平层施工。同时还需了解所选套房的各房间结

构楼板的设计厚度和建筑构造做法厚度等。

(3) 各房间地面的4个角部区域,距地脚边线30CM附近各选取1点(避开吊顶位),

在地面几何中心位选取1点,测量出找平层地面与天花顶板间的5个垂直距离,即当前施工阶段5个室内净高实测值。

(4) 用图纸设计层高值减去结构楼板和地面找平层施工设计厚度值,作为判断该房间

当前施工阶段设计理论室内净高值。用5个净高实测值分别减去设计理论室内净高值后找出偏差的最大值,作为该房间室内净高偏差值。

(5) 1个功能房间的室内净高偏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6) 所选2套房中室内净高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6.4.4. 示例:

15

墙第一尺第二尺墙长小于3米时,此尺取消第三尺地面墙垂直度测量示意

6.5. 顶板水平度极差(抹灰工程)

6.5.1. 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内四个角点和一

个中点距离同一水平基准线之间5个实测值的极差值,综合反映同一房间砼顶板的平整程度。

6.5.2. 测量工具:具有足够刚度的5米钢卷尺 6.5.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4) 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5) 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天花线30CM处位置选取

4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若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1个测点),分别测量砼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选取5个实测值之间的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6) 所选2套房中顶板水平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6.5.4. 示例:

16

第一点第二点第五点房间第四点第三点室内净高测量示意

第一点第二点第五点房间第四点第三点6.6. 阴阳角方正(抹灰工程)

顶板水平度测量示意6.6.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抹灰墙体阴阳角方正程度。 6.6.2. 测量工具:阴阳角尺 6.6.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面墙的任意一个阴角或阳角均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

区。

(2) 在同一个墙面阴角或阳角部位,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位置分别测量1

次。2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 所选2套房中的所有房间的阴阳角的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6.6.4. 示例:

1200 第一尺 300 17 第二尺 阴阳角方正测量示意

6.7. 房间开间/进深极差(抹灰工程)

6.7.1. 指标说明:选用同一房间内开间、进深两个方向墙体间距离极差的最大值作为实

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的方正程度。 6.7.2. 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 6.7.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个功能房间的开间和进深分别各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功能房

间的12个实测区。

(2) 同一实测区内按开间(进深)方向测量墙体两端的距离,会得到两个实测值。房

间开间(进深)实测指标合格率有两个判别条件,选其中最不利情况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房间开间(进深)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具体如:

a、 比较两个实测值与图纸设计尺寸,找出偏差的最大值,其小于10MM时合格;大于10MM时不合格。

b、比较两个实测值之间极差值,其小于10MM时合格,大于10MM时不合格。

(3) 所选2套房中的所有房间的开间/进深的实测区分别不满足6个时,需增加实测套

房数。 6.7.4. 示例:

18

进深第一尺开间第一尺进深第二尺开间第二尺开间、进深测量示意

6.8. 地面表面平整度(抹灰工程)

6.8.1. 指标说明:反映找平层地面表面平整程度。 6.8.2. 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 6.8.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个功能房间地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 (2) 同一功能房间地面的4个角部区域,按与墙面夹角45度平放靠尺,共测量3次。

客\\餐厅或较大房间地面的中部区域需加测1次。

(3) 同一功能房间内的3或4个地面平整度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

或4个计算点。

(4) 所选2套房地面表面平整度的不满足6个实测区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6.8.4. 示例:

6.9. 地面水平度极差(抹灰工程)

第一尺第二尺第三尺在次卧、书房等小房间第二、三尺可仅测一尺第四尺地面平整度测量示意6.9.1. 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同一房间找平层地面四个角点和一个

中点与同一水平线距离之间极差的最大值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找平层地面水平程度。

6.9.2. 测量工具:具有足够刚度的5米钢卷尺 6.9.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个功能房间地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

19

(2) 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同一实测区地面的4个角部区域,距地脚边

线30CM以内各选取1点,在地面几何中心位选取1点,分别测量找平层地面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选取5个实测值之间的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3) 所选2套房中地面水平度极差的不满足6个实测区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6.9.4. 示例:

第一点第二点第五点房间第四点第三点地面水平度测量示意6.10. 户内门洞尺寸偏差(抹灰工程)

6.10.1. 指标说明:反映户内门洞尺寸实测值与设计值的偏差程度,避免出现“大小头”

现象。

6.10.2. 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 6.10.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个户内门洞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 实测前需了解所选套房各户内门洞口尺寸。实测前户内门洞口侧面需完成抹灰收

口和地面找平层施工,以确保实测值的准确性。

(3) 实测最好在施工完地面找平层后,同一个户内门洞口尺寸沿宽度、高度各测2次。

若地面找平层未做,就只能检测户内门洞口宽度2次。宽度和高度的2个测量值与设计值之间偏差的最大值,作为该户内门洞口尺寸高、宽偏差的2个实测值。

20

每一个1个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4) 所选2套房中户内门洞尺寸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6.10.4. 示例:

6.11. 户内门洞/外墙窗内侧墙体厚度极差(抹灰工程)

6.11.1. 指标说明:反映户内门洞两侧墙体厚度偏差大小,外墙窗内侧墙体厚度偏差大小

的程度,避免出现大小头现象,影响交付观感。 6.11.2. 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 6.11.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任一户内门洞或一樘外门窗都可以作为一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其中视具体所选房型布局,10个实测区中户内门洞和外门窗比例为4:6或3:7。 (2) 实测时,户内门洞、外墙窗框等测量部位需完成抹灰或装饰收口。

(3) 户内门洞,在两侧墙体及顶部各测量1次墙体厚度,3次实测值之间极差值作为

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4) 外墙平窗框内侧墙体,在窗框侧面中部各测量2次墙体厚度和沿着竖向窗框尽量

在顶端位置测量1次墙体厚度。这3次实测值之间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

21

墙体墙体第一尺第一尺第二尺第二尺门窗洞口测量示意(高、宽)

格率的1个计算点。

(5) 外墙凸窗框内侧墙体,沿着与内墙面垂直方向,分别测量凸窗台面两端头部位窗

框与内墙抹灰完成面之间的距离。2个实测值之间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6) 所选2套房中的所有户内门洞/外墙窗内侧墙体厚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

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6.11.4. 示例: 第二尺 室外 第一尺第三尺 室内 第一尺凸窗台板第二尺 室内

内门洞/平窗内侧墙体厚度测量示意凸窗内侧墙体厚度测量示意7. 涂饰工程 7.1. 基本原则

7.1.1. 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装修涂饰阶段(腻子面或涂料

面)2-4间房作为实测套房。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 7.2. 墙面表面平整度(涂饰工程)

7.2.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涂饰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7.2.2. 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 7.2.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区。

(2) 当墙面长度小于3米,在同一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任意选取2个角按45

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1次;2次测量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 当墙面长度大于3米,则同一墙面4个角任选两个方向各测量1次;2次测量值

22

室外

作为实测指标合格率计算点。同时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增加1次水平测量,这3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值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 所选实测区墙面优先考虑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交叉各测一次,

作为新增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5) 所选2间房中墙面表面平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7.2.4. 示例:

7.3. 墙面垂直度(涂饰工程)

7.3.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涂饰墙体垂直的程度。 7.3.2. 测量工具:2米靠尺 7.3.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区。门洞口墙体垂直度为必

测项。测量值主要反映抹灰墙体垂直度,应避开墙顶梁、柱子突出部位。 (2) 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

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 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CM和墙体中间位置,分

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这3个测量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

23

墙第一尺第二尺第五尺地面第四尺墙长小于3米时,此尺取消第三尺平整度测量示意(注:第四、五尺仅用于有门洞墙体)

格率的3个计算点。

(4) 所选2间房中墙面垂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7.3.4. 示例:

7.4. 阴阳角方正(涂饰工程)

7.4.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涂饰墙体阴阳角方正程度。 7.4.2. 测量工具:阴阳角尺 7.4.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面墙的任意一个阴角或阳角均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

区。

(2) 在同一个墙面阴角或阳角部位,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位置分别测量1

次。2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 所选2套房中阴阳角的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7.4.4. 示例:

24

墙第一尺第二尺墙长小于3米时,此尺取消第三尺地面墙垂直度测量示意

阴阳角方正测量示意

1200 第一尺 300 第二尺 7.5. 顶棚(吊顶)水平度极差(涂饰工程)

7.5.1. 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同一房间砼顶板内四个角点和一个中

点距离同一水平基准线之间极差的最大值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砼顶板的平整程度。

7.5.2. 测量工具:具有足够刚度的5米钢卷尺 7.5.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 在实测房间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同一顶棚(吊顶)内距天花线30CM位置处

选取4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若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1个测点),分别测量出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选取5个实测值之间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3) 所选2间房中顶棚(吊顶)水平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房

数。

25

7.5.4. 示例:

8. 墙面饰面砖工程 8.1. 基本原则

8.1.1. 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装修中期或后期阶段2-4间房

作为实测房。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

8.1.2. 所选2套房的检测指标为:表面平整度、垂直度、阴阳角方正。累计实测实量6

个实测区。

8.1.3. 所选2套房需根据可操作性调整检测数的指标为:接缝高低差。 8.2. 表面平整度(墙面饰面砖工程)

8.2.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饰面砖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8.2.2. 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 8.2.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间房的同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 (2) 各墙面顶部或根部4个角中,任取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1次。2

次测量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26

第一点第二点第五点房间第四点第三点顶板水平度测量示意(注:当吊顶仅周边设置时,图示第五点可取消,其余四点离墙距离可为吊顶宽度的一半)

(3) 所选2间房中表面平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6个时,需增加实测房数。 8.2.4. 示例:

8.3. 垂直度(墙面饰面砖工程)

8.3.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饰面砖墙体垂直的程度。 8.3.2. 测量工具:2米靠尺 8.3.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间房内的同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 (2) 实测值主要反映饰面砖墙体垂直度,应避开墙顶梁、柱子突出部位。

(3) 每一个实测区测量2个点,其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4) 所选2间房中垂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6个时,需增加实测房数。 8.3.4. 示例:

墙第一尺第二尺地面平整度测量示意墙第一尺第二尺地面墙垂直度测量示意27

8.4. 阴阳角方正(墙面饰面砖工程)

8.4.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饰面砖墙体阴阳角方正程度。 8.4.2. 测量工具:阴阳角尺 8.4.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房内的每一个阴角或阳角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 (2) 一个阴角或阳角实测区,按300MM、1500MM分别测量1次。2次测量值作为

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 所选2间房不能满足阴阳角方正的6个实测区时,需增加实测房数。 8.4.4. 示例:

阴阳角方正测量示意

8.5. 接缝高低差(墙面饰面砖工程)

8.5.1. 指标说明:该指标反映墙面两块饰面砖接缝处相对高低偏差的程度。主要反映观

感质量。

8.5.2. 测量工具:钢尺或其他辅助工具(平直且刚度大)、钢塞片 8.5.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该指标宜在装修收尾阶段测量。每一间房内的墙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

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

28

第二尺 1200 第一尺 300

(2) 在每一饰面砖墙面,目测选取2条疑似高低差最大的饰面砖接缝。用钢尺或其他

辅助工具紧靠相邻两饰面砖跨过接缝,用0.5MM钢塞片插入钢尺与饰面砖之间的缝隙。如能插入,则该测量点不合格;反之则该测量点合格。2条接缝高低差的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 为数据统计方便和提高实测效率,不合格点均按0.7MM记录,合格点均按0.3MM

记录。

(4) 所选2间房不能满足接缝高低差的6个实测区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8.5.4. 示例:

9. 地面饰面砖工程 9.1. 基本原则

9.1.1. 实测前,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从图纸随机选取处于装修中期或后期阶段

2-4间房作为实测房间。

9.1.2. 所选2间房的检测指标为:表面平整度、垂直度、阴阳角方正。累计实测实量6

个实测区。

9.2. 表面平整度(地面饰面砖工程) 9.2.1. 指标说明:反映饰面砖地面平整程度。 9.2.2. 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 9.2.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地漏的汇水区域不测饰面砖地面表面平整度。

(2) 每一功能房间饰面砖地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

29

钢尺面砖以0.5MM钢塞片插入钢尺与面板之间的缝隙,如钢塞片能插入,则该测量点不合格。反之则该测量点合格。接缝高低差测量示意

(3) 每一功能房间地面的4个角部区域,任选两个角与墙面夹角45度平放靠尺共测

量2次。这2或3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或3个计算点。 (4) 每一个房间地面共测量2次,其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

算点。

(4) 所选2间房不能满足地面饰面砖表面平整度的6个实测区时,需增加实测房数。 9.2.4. 示例:

9.3. 接缝高低差(地面饰面砖工程)

9.3.1. 指标说明:该指标反映地面两块饰面砖接缝处相对高低偏差的程度。主要反映观

感质量。

9.3.2. 测量工具:钢尺或其他辅助工具(平直且刚度大)、钢塞片 9.3.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该指标宜在装修收尾阶段测量。

(2) 每一功能房间饰面砖地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 (3) 在每一饰面砖地面,目测选取2条疑似高低差最大的饰面砖接缝。用钢尺或其他

辅助工具紧靠相邻两饰面砖跨过接缝,用0.5MM钢塞片插入钢尺与饰面砖之间的缝隙。如能插入,则该测量点不合格;反之则该测量点合格。2条接缝高低差的测量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4) 为数据统计方便和提高实测效率,不合格点均按0.7MM记录,合格点均按0.3MM

记录。

30

第一尺第二尺在次卧、书房、厨卫等小房间第二尺可取消第三尺地面平整度测量示意

(5) 所选2间房不能满足地面饰面砖表面接缝高低差6个实测区时,需增加实测房数。 9.3.4. 示例:

钢尺面砖以0.5MM钢塞片插入钢尺与面板之间的缝隙,如钢塞片能插入,则该测量点不合格。反之则该测量点合格。接缝高低差测量示意9.4. 踢角线上口水平度极差(地面饰面砖工程)

9.4.1. 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用同一房间各墙边踢脚上口距离同一水

平基准线的极差,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踢脚线上口水平程度 9.4.2. 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5米钢卷尺 9.4.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该指标宜在装修收尾阶段测量。

(2) 每一功能房间饰面砖地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 (3) 在所选功能房间内,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墙面打出一条水平线。以该水平线为基准,

在同一房间内每一直边踢脚选取2-3个点,用钢卷尺测量各点踢脚线上口至水平基准线之间的距离。选取所有实测值之间的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4) 所选2间房不能满足接缝高低差6个实测区时,需增加实测房数。 9.4.4. 示例:

31 水平线第一尺踢脚线第二尺第三尺踢脚线水平测量示意

10. 室内门安装工程 10.1. 基本原则

10.1.1. 实测前,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从图纸随机选取处于装修中期或后期阶段

2-4间房作为实测套房。

10.1.2. 所选2间房的五个实测指标为:门槽口对角线长度差、门框正/侧面垂直度、门扇

与侧框间缝隙、室内门门扇与地面留缝高度、厨卫门扇与地面留缝高度。 10.2. 门槽口对角线长度差(室内门) 10.2.1. 指标说明:反映室内门门框方正程度。 10.2.2. 测量工具:对角线量尺 10.2.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个室内门槽口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 一个室内门槽口沿对角线测量2次,选取其对角线偏差的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

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3) 所选2套房中门槽口对角线长度差的实测区不能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

数。 10.2.4. 示例:

32

第一尺尺二第门对角线测量示意

10.3. 门框正、侧面垂直度(室内门)

10.3.1. 指标说明:反映室内门门框正、侧面垂直程度。 10.3.2. 测量工具:2M靠尺 10.3.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樘门框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 分别测量一樘门门框的正面和侧面垂直度,共有2个实测值。选取其中数值较大

的,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3) 所选2间房中门框正、侧面垂直度(室内门)的实测区不能满足10个时,需增

加实测房数。 10.3.4. 示例:

第一尺门框第二尺门框正、侧面垂直度测量示意10.4. 门扇与侧框间缝隙(室内门)

10.4.1. 指标说明:指室内门门扇与侧框之间留缝宽度大小,反映加工精度和观感质量。 10.4.2. 测量工具:楔形塞尺 10.4.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门扇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 关上一扇门后,将塞尺插入门扇与侧框间3个疑似最大的缝隙处,分别测量出3

个实测值。选取其中的最大数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3) 所选2间房中门扇与侧框间缝隙的实测区不能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房数。

33

10.4.4. 示例:

10.5. 门扇与地面留缝宽度(室内门)

10.5.1. 指标说明:指室内门门扇与地面完成面之间留缝宽度大小,反映加工精度和观感

质量。

10.5.2. 测量工具:楔形塞尺 10.5.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扇门(不含厨卫)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 关上门后,目测该门扇与地面完成面之间的1个疑似最大留缝处,用楔形塞尺插

入后读出的1个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3) 所选2间房中门扇与地面留缝宽度的实测区不能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房数。

34

第一尺门缝门框第三尺门扇第二尺门扇与侧框缝隙测量示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ez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