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实量标准

更新时间:2024-03-01 02: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实测实量标准

1)、混凝土结构工程 1、截面尺寸偏差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厚度、柱尺寸的偏差。

允许偏差值要求:现浇墙、柱、梁结构尺寸允许偏差为:+4mm、-2mm。 超过该允许偏差记为不合格。 测量工具:5 米钢卷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以钢卷尺测量同一面墙/柱截面尺寸,精确至毫米。

(2) 同一墙/柱面作为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5 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300mm 和1500mm 各测量截面尺寸1 次,选取其中与设计尺寸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 个计算点。 2、表面平整度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平整程度。

允许偏差值要求: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4mm。超过该允许偏差记为不合格。 测量工具:2 米靠尺、楔形塞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剪力墙/暗柱:选取长边墙,任选长边墙两面中的一面作为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5 个实测区。

(2)当所选墙长度小于3 米时,同一面墙4 个角(顶部及根部)中任取2 个角。按45 度角斜放靠尺,累计测2 次表面平整度。这2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2 个计算点。

(3)当所选墙长度大于3 米时,除按45 度角斜放靠尺测量两次表面平整度外,还需在墙长度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1 次表面平整度。这3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3 个计算点。 3、垂直度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混凝土柱表面垂直的程度。

允许偏差值要求:垂直度允许偏差为:4mm(层高≦5m)、5mm(层高﹥5m)。 超过该允许偏差记为不合格。 测量工具:2 米靠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剪力墙:任取长边墙的一面作为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5 个实测区。 (2)当墙长度小于3 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0mm 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 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混凝土顶板位置时测1 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 次垂直度,这2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 个计算点。

(3)当墙长度大于3 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0mm 和墙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 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混凝土顶板位置时测1 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 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 次垂直度。这3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 个计算点。

(4)混凝土柱:任选砼柱四面中的两面,分别将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和下部地面位置时各测1 次垂直度。这2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 个计算点。 4、顶板水平度

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同一房间混凝土顶板内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距离同一水平基准线之间5 个实测值的极差值,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混凝土顶板的平整程度。

允许偏差值要求:水平度极差值允许偏差为:5mm。 超过该允许偏差记为不合格。 测量工具:塔尺3 米配合水准仪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同一房间混凝土顶板作为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 个实测区。 (2)使用水准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天花线100mm处位置选取4 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若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1 个测点),分别测量混凝土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选取5 个实测值之间的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极差值:数列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3)所选测点顶板水平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 个时,需增加实测数。

5、楼板厚度偏差

指标说明:反映同跨板的厚度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

允许偏差值要求:实测值与设计值允许偏差为+5mm、-3mm。超过该值记为不合格。 测量工具:钢卷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同一跨板作为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5 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取1 个样本点,取点位置为该跨板的中央部位。

(2)测量所抽查跨的楼板厚度,一间房间用钢卷尺在四角的50线测量,选取4个点,房间中间用线绳拉墙角的50线上选取1 个点,累计实测实量5 个点的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3)所选测点顶板水平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5 个时,需增加实测数。

工程名称 分部(子分部) 分 项 项 目 轴 线 截 面 施工班组 评定结果 英泰曲江住宅小区(二期)一标段工程 #楼 □基础 □主体 混凝土工程 允许偏差 3 3 实测值 检查部位 强度等级 项 目 垂直度 平整度 验收人员 验收日期 允许偏差 4 4 年 月 日 层 单元 □柱 □墙 实测值 2)、砌筑工程

1、外门窗洞口尺寸偏差

指标说明:反映洞口施工与图纸的尺寸偏差,以及外门窗框塞缝宽度,间接反映窗框渗漏风险。 合格标准:[-10,10]mm 测量工具:5 米钢卷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对于平外墙面的门窗洞口:同一外门或外窗洞口均可作为1 个实测区,每套房累计实测实量10 个实测区。测量时不包括抹灰收口厚度,以砌体边对边,各测量2 次门洞口宽度及高度净尺寸(对于落地外门窗,在未做水泥砂浆地面时,高度可不测),取高度或宽度的2 个实测值与设计值间的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高度或宽度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 个计算点。

(2)外门窗洞口尺寸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 个时,需增加实测。 2、砌筑工序

指标说明:反映墙体砌筑过程中,墙体出现裂缝重要控制工序。 合格标准:

(1)无断砖、通缝、瞎缝;

(2)墙顶空隙的补砌挤紧或灌缝间隔不少于7 天;

(3)不同基体(含各类线槽),基体搭接不小于100MM;挂网前墙体高低差部分 采用水泥砂浆填补;

(4)砌体墙灰缝须双面勾缝。

测量工具:目测,5 米钢卷尺,水泥钢钉、铁锤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测量方法:采用目测、尺量;对于瞎缝,则每一个测区随机选取3 个灰缝点,如有两点或三点用铁锤和水泥钉钉穿,则该测项不合格。

(2)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内,只要有4 个实测点有一个不符合合格标准,则该实测区不合格;反之,则合格。

工程名称 分部(子分部) 分 项 项 目 轴 线 截 面 英泰曲江住宅小区(二期)一标段工程 #楼 □装饰工程 砌体工程 允许偏差 3 3 实测值 检查部位 强度等级 项 目 垂直度 平整度 允许偏差 4 4 层 单元 □柱 □墙 实测值 施工班组 评定结果 验收人员 验收日期 年 月 日

3)、水电工程

1、座便预留排水管孔距偏差

指标说明:本指标实测值为墙面装修完成面与座便器预留管外壁的距离。通过控制此指标,避免因距离过小,造成座便器安装困难;或因距离过大,造成座便器水箱等与装修完成面的缝隙过大,影响观感。 合格标准:偏差[0,15]mm 测量工具:5 米钢卷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一个座便预留排水管孔作为一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 个实测区。实测区不满足6 个时,需增加实测数。

(2)本指标在墙面打灰饼或抹灰完成或装饰面完成阶段,且管孔填嵌固定后测量。

(3)实测前,通过图纸确定座便器预留排水管孔距,并将其管孔中心距换算为管外壁距距墙体装修完成 面距离。如墙体装修面还未完成,现场测量值要减去2cm(墙面瓷砖铺贴预留厚度),以此作为偏差计算的数值进行合格性判断。 5 (4)每1个座便器预留排水管孔距的实测值与设计值之间的偏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 个计算点。 2、线盒、套管暗埋(设备安装)

指标说明:该指标实测值为线盒及套管凸出或凹进墙体抹灰面的距离。 合格标准:

(1)空调套管直接预埋在混凝土柱、梁及剪力墙中时,要求抹灰时安装装饰圈。 (3)凹进偏差[0,5]mm;凸出偏差[0,1]mm。 测量工具: 5 米钢卷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本指标原则上在抹灰阶段测量。

(2)每一个线盒或套管作为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 个实测区。 (3)用钢卷尺测量线盒面或套管管口边与抹灰完成面的距离,抹灰时增加了管圈的套管测量管圈与抹灰完成面的距离。

(4)数据记录:不合格实测值均按“1”记录,合格实测值均按“0”记录;原始数值记录时凸出墙面的直接记录偏差数值,凹进墙面的在偏差数值前增加“—”。 3、管线洞口封堵

指标说明:反映穿墙、穿板洞口收口封堵、预留套管的渗漏控制,位置准确性及满足防火构造要求 合格标准:

(1)水、通风系统管线封堵:水平封堵密实,封堵下板面没有蜂窝、麻面,管线位置准确,套管层间在统一竖直线控制范围,套管出地面完成面满足要求;墙面封堵密实 ,管线位置准确,对管线无污染。

(2)机电线管、线槽封堵 :线管水平、竖向封堵密实,下板面没有蜂窝、麻面;线槽面板开启顺畅。 测量工具:目测,钢卷尺 测量方法和实测数据: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所选测点每一面封堵线管墙面、板面作为1 个实测区。1 个实测区取2 个实测值。2 个实测值并作为1 个合格率计算点。累计5 个实测区,不满足5 个时,需增加实测数。

测量方法:每一面封堵面管槽全检。采用目测检查其封堵形式是否符合合格标准,本指标要求封堵、套管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线槽封堵不能太宽也不能太窄,目测时均要考虑以上指标;同一个实测区选取疑似尺寸最大值及最小值,用钢卷尺测量检查套管、线槽封堵完成留设尺寸等是否符合合格标准。

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管槽封堵有任何一项不符合合格标准,则该实测区的实测值不合格;反之,则该实测区的实测值合格。不合格实测值均按“1”记录,合格实测值均按“0”记录。原始数据记录时,前一个数值记录深度,后一个数值记录宽度。 4)、抹灰工程 1、墙体表面平整度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抹灰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允许偏差值要求:墙面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值为:3mm。超过该值则记为不合格。 测量工具:2 米靠尺、楔形塞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一面墙作为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 个实测区。

(2)当墙面长度小于3 米,在同一墙面顶部和根部4 个角中,任意选取2 个角按45 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1 次。2 次测量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 个计算点。

(3) 当墙面长度大于3 米,在同一墙面4 个角任选两个方向各测量1 次,2 次测量值作为实测指标合格率计算点。同时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增加1 次水平测量,这3 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值标合格率的3 个计算点。

(4)所选实测区墙面优先考虑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洞口45 度测一次,作为新增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 个计算点。

(5) 据地面300mm 处水平放置靠尺测量1 次,作为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 个计算点。

(6)所选测点墙面表面平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0 个时,需增加实测数。 2、墙面垂直度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抹灰墙体垂直的程度。

允许偏差值要求:墙面垂直度允许偏差值为:3mm。超过该值则记为不合格。 测量工具:2 米靠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一面墙作为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 个实测区。门洞口墙体垂直度为必测项。

(2)测量值主要反映砌体墙体垂直度,应避开墙顶梁、墙底灰砂砖或砼反坎、墙体斜顶砖,消除其测量值的影响。

(3)当墙长度小于3 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0m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 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混凝土顶板位置时测1 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 次垂直度,这2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 个计算点。

(4)当墙长度大于3 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0mm 和墙体中间位

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 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混凝土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 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 次垂直度。这3 个测量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 个计算点。

(5)所选测点墙面垂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0 个时,需增加实测数。 3、阴阳角方正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抹灰墙体阴阳角方正程度。

允许偏差值要求:阴阳角方正允许偏差值为:3mm。超过该值则记为不合格。 测量工具:阴阳角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面墙的任意一个阴角或阳角均可以作为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 个实测区,其中5 个实测区需选窗台区域的阴阳角(与“外窗内侧墙体厚度极差”配合使用,反映窗台板大小头及方正情况)。

(2)在同一个墙面阴角或阳角部位,从地面向上300mm 和1500mm 位置分别测量1 次。2 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 个计算点。 (3)所选测点所有阴阳角的实测区不满足15 个时,需增加实测数。 4、房间开间、进深偏差

指标说明:选用同一房间内开间、进深两个方向墙体间距离极差的最大值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的方正程度。 测量工具:5 米钢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一个功能房间的开间和进深分别各作为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 量3 个功能房间的6 个实测区。

(2)同一实测区内按开间(进深)方向测量墙体两端的距离,会得到两个实测值。房间开间(进深)实测指标合格率有两个判别条件,选其中最不利情况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房间开间(进深)合格率的1 个计算点。具体如:

a、 比较两个实测值与图纸设计尺寸,找出偏差的最大值,其小于6MM 时合格;大于6MM 时不合格。

b、比较两个实测值之间极差值,其小于6MM 时合格,大于6MM 时不合格。

(3)所选房中的所有房间的开间/进深的实测区分别不满足6 个时,需增加实测数。

5、户内门洞尺寸偏差

指标说明:反映户内门洞尺寸实测值与设计值的偏差程度,避免出现“大小头”现象。

允许偏差值要求:户内门洞尺寸偏差允许偏差值为:10mm。超过该值则记为不合格。

测量工具:5 米钢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一个户内门洞都可以作为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5 个实测区。 (2)实测前需了解所选测点各户内门洞口尺寸。实测前户内门洞口侧面需完成抹灰收口和地面找平层施工,以确保实测值的准确性。

(3)实测最好在施工完地面找平层后,同一个户内门洞口尺寸沿宽度、高度各测2 次。若地面找平层未做,就只能检测户内门洞口宽度2 次。宽度和高度的2 个测量值与设计值之间偏差的最大值,作为该户内门洞口尺寸高、宽偏差的2 个实测值。每一个1 个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4)所选房中户内门洞尺寸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5 个时,需增加实测数。 6、户内门洞、外墙窗内侧墙体厚度

指标说明:反映户内门洞两侧墙体厚度偏差大小,外墙窗内侧墙体厚度偏差大小的程度,避免出现大小头现象,影响观感。

允许偏差值要求:墙体厚度极差允许偏差值为:[0,3]mm。超过该值则记为不合格。

测量工具:5 米钢卷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任一户内门洞或一樘外门窗都可以作为一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5个实测区,具体视所选房型布局,5 个实测区中户内门洞和外门窗比例为4:6 或3:7。 (2)实测时,户内门洞、外墙窗框等测量部位需完成抹灰或装饰收口。

(3)户内门洞,在两侧墙体及顶部各测量1 次墙体厚度,3 次实测值之间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 个计算点。

(4)外墙平窗框内侧墙体,在窗框侧面中部各测量2 次墙体厚度和沿着竖向窗框尽量在顶端位置测量1 次墙体厚度。这3 次实测值之间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 个计算点。

(5)外墙凸窗框内侧墙体,沿着与内墙面垂直方向,分别测量凸窗台面两端头部位窗框与内墙抹灰完成面之间的距离。2 个实测值之间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 个计算点。

(6)所选房中的所有户内门洞/外墙窗内侧墙体厚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5 个时,需增加实测数。 7、裂缝、空鼓

指标说明:反映墙体裂缝、空鼓的程度。 合格标准:墙体完成抹灰后,墙面无裂缝、空鼓。 测量工具:目测、空鼓锤。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所选测点每一自然间作为1 个实测区。每一自然间内所有墙体全检。1 个实测区取1 个实测值。1 个实测值作为1 个合格率计算点。累计15 个实测区,不满足15 个时,需增加实测数。

(2)测量方法:同一实测区通过目测检查所有墙体抹灰层裂缝,通过空鼓锤敲击检查所有墙体抹灰层空鼓。

(3)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任何一面墙发现1 条裂缝或1 处空鼓,该实测点不合格。如无任何裂缝或空鼓,则该实测点为合格。 8、室内净高偏差

指标说明:综合反映同一测点区室内净高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偏差程度。 合格标准:[-10,10]mm 测量工具:5 米钢卷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实测区: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 个实测区。实测区不满足10 个时,需增加实测数。

(2)测量方法:实测前,所选测点必须完成地面找平层施工。同时还需了解所选测点的结构楼板的设计厚度和建筑构造做法厚度等。各测点地面的4 个角部区域,距地脚边线300mm 附近各选取1 点,在地面几何中心位选取1 点,测量出找平层地面与天花顶板间的5 个垂直距离,即当前施工阶段5 个室内净高实测值。 (3)合格率计算点:用图纸设计层高值减去结构楼板和地面找平层施工设计厚度值,作为判断该测点当前施工阶段设计理论室内净高值。当实测值与设计值最大偏差值在【-10,10】mm 之间时,5 个偏差值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 个计算点。当实测值与设计值最大偏差值﹥10mm 或﹤-10mm 时,5 个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 个计算点。

工程名称 分部(子分部) 分 项 项 目 轴 线 截 面 施工班组 评定结果 英泰曲江住宅小区(二期)一标段工程 #楼 □装饰工程 抹灰工程 允许偏差 3 3 实测值 检查部位 强度等级 项 目 垂直度 平整度 验收人员 验收日期 允许偏差 2 2 年 月 日 层 单元 □柱 □墙 实测值

5)、防水工程

1、卫生间防水层厚度(柔性防水层)

指标说明:反映卫生间涂膜防水施工质量合格程度。

允许偏差值要求:卫生间地面、墙面(非附加层部分)防水涂膜成膜良好,无分层。涂膜防水层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满足规范要求。 测量工具:针或卡尺。 测量方法或数据记录:

(1)每1 个卫生间为1 个实测区,累计3 个测区,不足3 个时,需增加实测数。每个实测区取1 个实测值。每个实测值作为1 个计数点。

(2)测量方法:似厚度最薄部位,采用针测法或割取20×20mm 实样,目测涂膜成膜与分层,用卡尺测量厚度;

a) 涂膜施工阶段,同一实测区,在非附加层范围内,选择1 个疑完工阶段,同一实测区,在非附加层范围内, 随机选取一点(不同测区选取不同位置,如地面、浴室墙面不同高位等),剥离防水保护层,采用针测法或割取20×20mm 实样,目测防水涂膜成膜与分层,用卡尺测量厚度; b) 装饰面已完,则通过闭水检验,不实测此指标。

(3)数据记录:当一个测区防水涂膜切片发现无成膜或分层现象,实测值不合格;切片厚度小于设计厚度的80%时,实测值不合格。 2、卫生间防水层高度

指标说明:反映卫生间防水层高度。

规范要求:淋浴间防水高度的标准以各合同规定为准,未有明确规定的,按以下标准执行:淋浴间防水高度 ≧1800(地面完成面以上);非淋浴间防水:≧300(地面完成面以上); 测量工具:卷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一功能房间卫生间防水层都可作为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3个实测区。 (2)所选房中实测区不能满足3 个时,需增加实测数。 3、屋面防水层厚度

指标说明:反映屋面防水层厚度(柔性防水层)。 规范要求:

(1)防水卷材:≧1.2(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一或二道设防)、≧4(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一道设防)、≧3(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两道设防)。 (2)涂膜防水:≧3(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一道设防)、≧3(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两道设防)、≧2(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一道设防)、≧1.5(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两道设防)。 测量工具:针或卡尺。 测量方法或数据记录:

(1)每100m2 抽查一处,累计实测实量10 处,取测点需均匀分布。针测法或割取20×20 实样用卡尺测量。

(2)10 次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0 个计算点。 4、地下室防水卷材厚度

指标说明:反映地下室防水卷材的厚度。 允许偏差值要求:根据相关规范。 测量工具:针或卡尺。 测量方法或数据记录:

(1)每100m2 抽查一处,累计实测实量10 处,取测点需均匀分布。针测法或割取20×20 实样用卡尺测量。

(2)10 次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0 个计算点。 5、卷材搭接长度

指标说明:反映防水卷材的搭接长度。 允许偏差值要求:

(1)地下室:地下室卷材防水层 ≧100(允许有-10mm 的偏差);

(2)屋面防水卷材:1).≧80(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2).≧100(沥青防水卷材、短边搭接)、≧70(沥青防水卷材、长边搭接); 测量工具:卷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长边搭接及短边搭接情况均需考虑,测点需均匀分布,累计实测实量10 个实测区。

(2)10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计算点。 6)、外墙砖或涂料 1、阳台墙砖粘贴(平整度) 指标说明:反映墙砖的平整程度;

合格标准:[0,1]mm;其向外拱起的误差应该在±1.2MM之内;向下凹陷的误差应该在±1.2MM之内

测量工具:用2m 靠尺和塞尺检查;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个测点的其中一个墙砖面作为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 个实测区。 (2) 当墙面长度小于3 米,在同一墙面顶部和根部4 个角中,任意选取2 个角按45 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1 次。2 次测量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 个计算点。

(3) 当墙面长度大于3 米,在同一墙面4 个角任选两个方向各测量1 次,2 次测量值作为实测指标合格率计算点。同时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增加1 次水平测量,这3 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值标合格率的3 个计算点。

(4) 所选实测区墙面优先考虑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洞口45 度测一次,作为 17

新增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 个计算点。

(5) 据地面30cm 处水平放置靠尺测量1 次,作为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 个计算点。

(6) 所选墙面表面平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0 个时,需增加实测数。 2、外墙涂料基层(平整度)

指标说明:反映外墙涂料基层的平整程度; 允许偏差值要求:≤2mm; 测量工具:2 米靠尺、楔形塞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累计实测实量10 处,取测点需均匀分布。

(2)10 次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0 个计算点。 3、外墙涂料面层(装饰线、分色线平直) 指标说明:反映面层装饰线、分色线平直程度; 允许偏差:不大于2mm; 测量工具:通线、钢直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拉5m 线检查,不足5m 拉通线检查;

(2)累计实测实量10 处,取测点需均匀分布。10 次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0 个计算点。 7)、精装修(涂饰)工程

1、墙面表面平整度(涂饰工程)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涂饰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合格标准:[0,2]mm

测量工具:2 米靠尺、楔形塞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每一面墙作为1 个实测区,累计15 个实测区。实测区不足15 个时,需增加实测数。每一测尺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计算点。 (2)测量方法:同一实测区内

①当墙面长度小于3 米,在同一墙面顶部和根部4 个角中,选取左上、右下2 个角按45 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1 次,在距离地面200mm 左右的位置水平测1 次; ②当墙面长度大于3 米,在同一墙面4 个角任选两个方向各测量1 次,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增加1 次水平测量,在距离地面200mm 左右的位置水平测1 次; ③所选实测区墙面优先考虑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 度斜测一次; ④以上各实测值作为合格率1 个计算点。

(3)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一个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 2、墙面垂直度(涂饰工程)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涂饰墙体垂直的程度。 合格标准:[0,2]mm 测量工具:2 米靠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每一面墙作为1 个实测区,累计15 个实测区;所选实测区不满足15 个时,需增加实测数;每一测尺的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计算点。

(2)测量方法:

①当墙长度小于3 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0mm 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 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混凝土顶板位置时测1 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 次垂直度;

②当墙长度大于3 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0mm 和墙体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 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混凝土顶板位置时测1 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 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 次垂直度。 ③具备实测条件的门洞口墙体垂直度为必测项

(3)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一个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 3、阴阳角方正(涂饰工程)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涂饰墙体阴阳角方正程度。 合格标准:[0,2]mm 测量工具:阴阳角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面墙的任意一个阴角或阳角均可以作为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 个实测区。

(2)在同一个墙面阴角或阳角部位,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 位置分别测量1 次。2 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 个计算点。 (3)所选测点中阴阳角的实测区不满足15 个时,需增加实测数。

(2)测量方法:

①当墙长度小于3 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0mm 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 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混凝土顶板位置时测1 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 次垂直度;

②当墙长度大于3 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0mm 和墙体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 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混凝土顶板位置时测1 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 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 次垂直度。 ③具备实测条件的门洞口墙体垂直度为必测项

(3)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一个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 3、阴阳角方正(涂饰工程)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涂饰墙体阴阳角方正程度。 合格标准:[0,2]mm 测量工具:阴阳角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面墙的任意一个阴角或阳角均可以作为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 个实测区。

(2)在同一个墙面阴角或阳角部位,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 位置分别测量1 次。2 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 个计算点。 (3)所选测点中阴阳角的实测区不满足15 个时,需增加实测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uj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