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项目实测实量管理

更新时间:2024-01-05 07:3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精益管理之住宅实测实量管理

一、编制目的:

加强项目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做好过程管控。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XX所有项目。 三、检查小组成员:

实测人员: 统计人员:

四、检查安排:

五、检查流程:

确定检查标段、楼栋、楼层→对现场进行测量并按实测数据填写表格→数据汇总并计算偏差及合格率→形成实测实量检查报告→将报告通过邮件发送至项目经理、主管工程师并抄送工程管理部领导

六、测量工具:

靠尺、塞尺、激光测距仪、阴阳角测尺、红外线水平仪、塔尺、卷尺。

七、评价标准:

1、和好:合格率90%以上; 2、较好:合格率80%-90%; 3、不予评价:合格率70%-80%; 4、需加强管控:合格率70%以下。

八. 实测实量操作: 1. 混凝土结构工程 1.1. 基本原则

1.1.1. 项目处于结构施工阶段,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在实测前随机确定

已拆完模板的2个楼层作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实测层。

1.1.2. 根据选取楼层结构平面图,实测实量选点考虑每层结构4个角和中间砼剪

力墙、柱。当实测砼结构的截面尺寸、表面平整度、垂直度时,每个实测层一般选取10个实测区。

1.1.3. 当实测同一楼层内顶板水平极差时,每个实测层一般选取5个实测区。每

个实测区实测5个点,5个点极差作为1个计算点。 1.2. 截面尺寸偏差(砼结构)

1.2.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 1.2.2. 合格标准:截面尺寸偏差[-5,8]mm 1.2.3. 测量工具:5m钢卷尺 1.2.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以钢卷尺测量同一面墙/柱截面尺寸,精确至毫米。

(2) 同一墙/柱面作为1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300mm 和1500mm

各测量截面尺寸1次,选取其中与设计尺寸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1.2.5. 示例

1.3. 表面平整度(砼结构)

1.3.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平整程度。 1.3.2. 合格标准:[0,8]mm

1.3.3. 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 1.3.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剪力墙/暗柱:选取长边墙,任选长边墙两面中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

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

(2) 当所选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4个角(顶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

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累计测2次表面平整度。跨洞口部位必测。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 当所选墙长度大于3米时,除按45度角斜放靠尺测量两次表面平整度外,

还需在墙长度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1次表面平整度。跨洞口部位必测。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 当取消抹灰层时,取样、测量和记录参照抹灰墙面平整度相关要求。 (5) 砼柱:可以不测表面平整度。

1.3.5. 示例:

1.4. 垂直度(砼结构)

1.4.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垂直的程度。 1.4.2. 合格标准:[0,8]mm 1.4.3. 测量工具:2米靠尺 1.4.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剪力墙:任取长边墙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 (2) 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

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砼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 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中间位

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砼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 砼柱:任选砼柱四面中的两面,分别将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和下部

地面位时各测1次垂直度。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

的2个计算点。

(5) 当取消抹灰层且门洞口为砼结构时时,取样、测量和记录参照抹灰墙面平

整度相关要求。

1.4.5. 示例:

1.5. 顶板水平度极差(砼结构)

1.5.1. 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内四个角

点和一个中点距离同一水平基准线之间5个实测值的极差值,综合反映同一房间砼顶板的平整程度。

1.5.2. 合格标准:[0,15]mm

1.5.3. 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具有足够刚度的5米钢卷尺(或2米靠尺、激光

测距仪)

1.5.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 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同一实测区距顶板

天花线约30cm处位置选取4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若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1个测点),分别测量砼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以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偏差值≤15mm时实测点合格。

(3) 所选2套房中顶板水平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

数。

1.5.5. 示例:

1.6. 楼板厚度(砼结构)

1.6.1 指标说明:反映同跨板厚度的施工尺寸与设计尺寸的偏差。 1.6.2 允许偏差值要求:【-5mm,8mm】 1.6.3 测量工具:超声波楼板测厚仪。

1.6.4 测量方法:同一跨板作为一个检测区,每个检测区取五个点,在跨板四

角距离50cm处及跨板中心点位置各取一点,测量厚度时,将测厚仪发射探头置于被测楼板测点,仪器上显示的最小值为楼板厚度。

2. 砌筑工程 2.1. 基本原则

2.1.1. 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砌筑阶段2-4套房作

为砌筑工程的实测套房。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1.2. 对于验收以后需改造的墙体仍需作为实测区,相关标准不变。

2.2. 表面平整度(砌筑工程)

2.2.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砌体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2.2.2. 合格标准:[0,8]mm

2.2.3. 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 2.2.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优先选用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测

量部位选择正手墙面。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 当墙面长度小于3米,各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

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2次,其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 当墙面长度大于3米时,还需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增加1次水平测量,3次

测量值均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 墙面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交测一次,作为新增实测指

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5) 所选2套房中墙面表面平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

数。

2.2.5. 示例:

2.3. 垂直度(砌筑工程)

2.3.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砌体墙体垂直的程度。 2.3.2. 合格标准:[0,5]mm 2.3.3. 测量工具:2米靠尺 2.3.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优先选用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测

量部位选择正手墙面。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 实测值主要反映砌体墙体垂直度,应避开墙顶梁、墙底灰砂砖或砼反坎、

墙体斜顶砖,消除其测量值的影响,如两米靠尺过高不易定位,可采用1米靠尺。

(3) 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侧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

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约30cm时测1次垂直度。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4) 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体中间

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约30cm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这3

个测量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5) 所选2套房中墙面垂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3.5. 示例:

3. 抹灰工程 3.1. 基本原则

3.1.1. 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抹灰阶段2-4套房作

为抹灰工程的实测套房。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

3.1.2. 采用木夹板、石膏板等轻质材料作为后改造墙体,可不作为实测区。对于

其他后改造墙体,相关标准不变。 3.2. 墙体表面平整度(抹灰工程)

3.2.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抹灰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3.2.2. 合格标准:[0,3]mm

3.2.3. 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 3.2.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每一面墙为1个实测区,累计15个实测区。所

选2套房实测区不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每一测尺实测值为一个合格计算点。

(2) 测量方法:同一实测区内

? 当墙面长度小于4米,在同一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选取左上、右

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1次,在距离地面20cm左右的位置水平测1次;

? 当墙面长度大于4米,在同一墙面4个角任选两个方向各测量1次,在

墙长度方向任意位置增加2次水平测量,在距离地面20cm左右的位置水平测2次;

? 所选实测区墙面优先考虑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测一次,

洞口两边竖向各测一次;

? 以上各实测值作为合格率1个计算点。

(3) 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一个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

3.2.5. 示例:

3.3. 墙面垂直度(抹灰工程)

3.3.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抹灰墙体垂直的程度。 3.3.2. 合格标准:[0,3]mm 3.3.3. 测量工具:2米靠尺 3.3.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每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15个实测区;

所选2套房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每一测尺的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计算点。 (2) 测量方法:同一实测区内

? 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

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

? 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体中间

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 ? 具备实测条件的门洞口墙体垂直度为必测项。

(3) 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一个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

3.3.5. 示例:

3.4. 室内净高偏差(抹灰工程)

3.4.1. 指标说明:综合反映同一房间室内净高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偏差程度。 3.4.2. 合格标准:[-15,15]mm

3.4.3. 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激光测距仪 3.4.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实测区: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所选2套房中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 测量方法:

? 实测前,所选套房必须完成地面找平层施工。同时还需了解所选套房的

各房间结构楼板的设计厚度和建筑构造做法厚度等;

? 各房间地面的4个角部区域,距地脚边线30cm附近各选取1点(避开吊

顶位),在地面几何中心位选取1点,测量出找平层地面与天花顶板间的5个垂直距离,即当前施工阶段5个室内净高实测值。

(3) 合格率计算点:用图纸设计层高值减去结构楼板和地面找平层施工设计厚

度值,作为判断该房间当前施工阶段设计理论室内净高值。当实测值与设计值最大偏差值在【-30,30】mm之间时,5个偏差值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当实测值与设计值最大偏差值﹥30mm或﹤-30mm时,5个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3.4.5. 示例:

3.5. 房间开间/进深偏差(抹灰工程)

3.5.1. 指标说明:选用同一房间内开间、进深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偏差。 3.5.2. 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激光测距仪 3.5.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个功能房间的开间和进深分别各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

个功能房间的12个实测区。

(2) 同一实测区内按开间(进深)方向测量墙体两端的距离,各得到两个实测

值,比较两个实测值与图纸设计尺寸,找出偏差的最大值,其小于等于10mm时合格;大于10mm时不合格。

(3) 所选2套房中的所有房间的开间/进深的实测区分别不满足6个时,需增

加实测套房数。

3.5.4. 示例:

3.6. 阴阳角方正(抹灰工程)

3.6.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抹灰墙体阴阳角方正程度。 3.6.2. 合格标准:≤3mm 3.6.3. 测量工具:阴阳角尺 3.6.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面墙的任意一个阴角或阳角均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

个实测区。所选2套房的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 选取对观感影响较大的阴阳角,同一个部位,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

位置分别测量1次。2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6.5. 示例:

4. 设备安装 4.1. 基本原则

4.1.1. 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抹灰或装修阶段2-4套

房作为设备安装工程的实测套房。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

4.1.2. 同一套房内具备条件的设备安装工程实测指标需全部检测。当实测指标合

格率计算点总数少于6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4.2. 同一室内底盒标高差(设备安装)

4.2.1. 指标说明:该指标为同一房间内,各墙面相同标高位的电气底盒与同一水

平线距离的极差。主要反映观感质量。

4.2.2. 合格标准:[0,10]mm

4.2.3. 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5米钢卷尺 4.2.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本指标原则上在抹灰阶段或底盒标高调整并固定完成测量。 (2) 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

(3) 在所选套房的某一功能房间内,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墙面打出一条水平线。

以该水平线为基准,用钢卷尺测量该房间内同一标高各电气底盒上口内壁至水平基准线的距离。选取其与水平基准线之间实测值的极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4) 所选2套房中同一室内底盒标高差的实测区不满足6个时,需增加实测套

房数。

4.2.5. 示例:

5. 涂饰工程 5.1. 基本原则

5.1.1. 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装修涂饰阶段(腻子面

或涂料面)2-4套房作为实测套房。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

5.1.2. 采用木夹板、石膏板等轻质材料作为后改造墙体,可不作为实测区。对于

其他后改造墙体,相关标准不变 5.2. 墙面表面平整度(涂饰工程)

5.2.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涂饰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5.2.2. 合格标准:腻子已打磨或已上面漆为[0,2]mm;腻子未打磨为[0,3]mm 5.2.3. 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 5.2.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每一面墙为1个实测区,累计15个实测区。所

选2套房实测区不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每一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计算点。

(2) 测量方法:同一实测区内

? 当墙面长度小于4米,在同一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选取左上、右

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1次,在距离地面20cm左右的位置水平测1次;

? 当墙面长度大于4米,在同一墙面4个角任选两个方向各测量1次,在

墙长度方向任意位置增加2次水平测量,在距离地面20cm左右的位置水平测2次;

? 所选实测区墙面优先考虑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测一次,

洞口两边竖向各测一次;

? 以上各实测值作为合格率1个计算点。

(3) 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一个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

5.2.5. 示例:

5.3. 墙面垂直度(涂饰工程)

5.3.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涂饰墙体垂直的程度。

5.3.2. 合格标准:腻子已打磨或已上面漆为[0,2]mm;腻子未打磨为[0,3]mm 5.3.3. 测量工具:2米靠尺 5.3.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每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15个实测区;

所选2套房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每一测尺的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计算点。 (2) 测量方法:同一实测区内

? 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

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

? 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体中间

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 ? 具备实测条件的门洞口墙体垂直度为必测项。

(3) 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一个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

5.3.5. 示例:

5.4. 阴阳角方正(涂饰工程)

5.4.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涂饰墙体阴阳角方正程度。

5.4.2. 合格标准:腻子已打磨或已上面漆为[0,2]mm;腻子未打磨为[0,3]mm 5.4.3. 测量工具:阴阳角尺 5.4.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面墙任意一个阴角或阳角均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

实测区。

(2) 在同一个墙面阴角或阳角部位,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位置分别测

量1次。2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 所选2套房中阴阳角的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5.4.5. 示例:

6. 墙面饰面砖工程 12.1. 基本原则

6.1.1. 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装修中期或后期阶段

2-4套房作为实测套房。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

6.1.2. 所选2套房的检测指标为:表面平整度、垂直度、阴阳角方正。累计实测

实量6个实测区。

6.1.3. 所选2套房需根据可操作性调整检测数的指标为:接缝高低差。

6.2. 表面平整度(墙面饰面砖工程)

6.2.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饰面砖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6.2.2. 合格标准:瓷砖墙面[0,3]mm;光面石材墙面[0,2]mm;木质墙面[0,

1]mm

6.2.3. 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 6.2.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套房内厨房、卫生间、阳台或露台的同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

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如该套房内还有石材或木质墙面,则各增加3

个实测区。

(2) 各墙面顶部或根部4个角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

别测量1次。2次测量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 所选2套房中表面平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6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6.2.5. 示例:

6.3. 垂直度(墙面饰面砖工程)

6.3.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饰面砖墙体垂直的程度。

6.3.2. 合格标准:瓷砖墙面[0,2]mm;石材墙面[0,2]mm;木材墙面[0,1.5]mm 6.3.3. 测量工具:2米靠尺 6.3.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套房内厨房、卫生间的同一面墙都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6个实测区。

如该套房内还有石材或木质墙面,则各增加3个实测区。

(2) 实测值主要反映饰面砖墙体垂直度,应避开墙顶梁、柱子突出部位。 (3) 每一个实测区测量2个点,其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

算点。

(4) 所选2套房中垂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6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6.3.5. 示例:

6.4. 阴阳角方正(墙面饰面砖工程)

6.4.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饰面砖墙体阴阳角方正程度。

6.4.2. 合格标准:瓷砖墙面[0,3]mm;石材墙面[0,2]mm;木材墙面[0,1.5]mm 6.4.3. 测量工具:阴阳角尺 6.4.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房内厨房、卫生间、阳台/露台的每一个阴角或阳角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

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如该套房内还有石材或木质墙面,则各增加3个实测区。

(2) 一个阴角或阳角实测区,按300mm、1500mm分别测量1次。2次测量值作

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 所选2套房不能满足阴阳角方正的6个实测区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6.4.5. 示例:

6.5. 接缝高低差(墙面饰面砖工程)

6.5.1. 指标说明:该指标反映墙面两块饰面砖接缝处相对高低偏差的程度。主要

反映观感质量。

6.5.2. 合格标准:瓷砖墙面、石材墙面、木材墙面[0,0.5]mm 6.5.3. 测量工具:钢尺或其他辅助工具(平直且刚度大)、钢塞片 6.5.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该指标宜在装修收尾阶段测量。每一套房内厨房、卫生间、阳台或露台的

墙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如该套房内还有石材或木质墙面,则各增加3个实测区。

(2) 在每一饰面砖墙面,目测选取2条疑似高低差最大的饰面砖接缝。用钢尺

或其他辅助工具紧靠相邻两饰面砖跨过接缝,用0.5mm钢塞片插入钢尺与饰面砖之间的缝隙。如能插入,则该测量点不合格;反之则该测量点合格。2条接缝高低差的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 为数据统计方便和提高实测效率,不合格点均按0.7mm记录,合格点均按

0.3mm记录。

(4) 所选2套房不能满足接缝高低差的6个实测区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6.5.5. 示例:

7. 地面工程 7.1. 基本原则

7.1.1. 实测前,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从图纸随机选取处于装修中期或后

期阶段2-4套房作为实测套房。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

7.1.2. 所选2套房的检测指标为:表面平整度、垂直度、阴阳角方正。累计实测

实量6个实测区。

7.2. 表面平整度(地面饰面砖工程)

7.2.1. 指标说明:反映饰面砖地面平整程度。

7.2.2. 合格标准:瓷砖地面[0,2]mm;石材地面[0,1]mm 7.2.3. 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 7.2.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地漏的汇水区域不测饰面砖地面表面平整度。

(2) 每一功能房间饰面砖地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

区。

(3) 每一功能房间地面(不包括厨卫间)的4个角部区域,任选两个角与墙面

夹角45度平放靠尺共测量2次。客餐厅或较大房间地面的中部区域需加测1次。这2或3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或3个计算点。 (4) 每一个厨/卫间地面共测量2次,其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

率的2个计算点。

(4) 所选2套房不能满足地面饰面砖表面平整度的6个实测区时,需增加实测

套房数。

7.2.5. 示例:

7.3. 地面表面平整度(混凝土地面工程)

7.3.1. 指标说明:反映找平层地面表面平整程度。 7.3.2. 合格标准:

(1) 毛坯房交付地面或龙骨地板基层表面平整度≤4mm; (2) 面层为瓷砖或石材的地面基层表面平整度≤4mm (3) 装修房地板交付面表面平整度≤3mm。

7.3.3. 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 7.3.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个功能房间地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 (2) 任选同一功能房间地面的2个对角区域,按与墙面夹角45度平放靠尺测

量2次,加上房间中部区域测量一次,共测量3次。客、餐厅或较大房间地面的中部区域需加测1次。

(3) 同一功能房间内的3或4个地面平整度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

率的3或4个计算点。

(4) 所选2套房地面表面平整度的不满足6个实测区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7.3.5. 示例:

7.4. 接缝高低差(地面饰面砖工程)

7.4.1. 指标说明:该指标反映地面两块饰面砖接缝处相对高低偏差的程度。主要

反映观感质量。

7.4.2. 合格标准:[0,0.5]mm

7.4.3. 测量工具:钢尺或其他辅助工具(平直且刚度大)、钢塞片 7.4.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该指标宜在装修收尾阶段测量。

(2) 每一功能房间饰面砖地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

区。

(3) 在每一饰面砖地面,目测选取2条疑似高低差最大的饰面砖接缝。用钢尺

或其他辅助工具紧靠相邻两饰面砖跨过接缝,用0.5mm钢塞片插入钢尺与饰面砖之间的缝隙。如能插入,则该测量点不合格;反之则该测量点合格。2条接缝高低差的测量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4) 为统计方便和提高效率,不合格点均按0.7mm记录,合格点均按0.3mm

记录。

(5) 所选2套房不能满足地面饰面砖表面接缝高低差6个实测区时,需增加实

测套房数。

7.4.5. 示例:

8. 室内门安装工程 8.1. 基本原则

8.1.1. 实测前,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从图纸随机选取处于装修中期或后

期阶段2-4套房作为实测套房。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

8.1.2. 所选2套房的五个实测指标为:门框正/侧面垂直度、室内门门扇与地面

留缝高度、厨卫门扇与地面留缝高度。 8.2. 门框正、侧面垂直度(室内门)

8.2.1. 指标说明:反映室内门门框正、侧面垂直程度。 8.2.2. 合格标准:[0,3]mm 8.2.3. 测量工具:2m靠尺 8.2.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樘门框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 分别测量一樘门门框的正面和侧面垂直度,共有2个实测值。选取其中数

值较大的,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3) 所选2套房中门框正、侧面垂直度(室内门)的实测区不能满足10个时,

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8.2.5. 示例:

第一尺门框9. 铝合金(或塑钢)门窗安装工程 9.1. 基本原则

9.1.1. 实测前,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从图纸随机选取处于抹灰阶段2-4

套房作为实测套房。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

9.1.2. 所选2套房中的检测指标为:型材拼缝宽度、窗框正面垂直度。 9.1.3. 塑钢门窗由于型材采用焊接方式,不检测“型材拼缝宽度”指标。

9.2. 铝合金门或窗框正面垂直度(铝合金-塑钢门窗)

9.2.1. 指标说明:反映铝合金(或塑钢)门窗框垂直程度。 9.2.2. 合格标准:[0,2.5]mm 9.2.3. 测量工具:1m/2m靠尺 9.2.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户内每一樘门或窗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 用2m靠尺分别测量每一樘铝合金门或窗两边竖框垂直度,取2个实测值

中的最大数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3) 所选2套房中窗框正面垂直度的实测区不能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

房数。

9.2.5. 示例:

10. 木地板安装工程

10.1. 基本原则

10.1.1. 实测前,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从图纸随机选取处于抹灰阶段2-4

套房作为实测套房。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

10.1.2. 考虑工艺特点,强化复合地板不检测“地板接缝宽度”、“地板接缝高低差”

指标,实木及实木复合地板个实测指标全部检测。 10.2. 表面平整度(强化复合、实木复合、实木地板)

10.2.1. 指标说明:反映室内地板平整程度。 10.2.2. 合格标准:[0,2]mm

10.2.3. 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 10.2.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功能房间木地板地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

区。

(2) 任选同一功能房间地面的2个对角区域,按与墙面夹角45度平放靠尺测

量2次,加上房间中部区域测量一次,共测量3次。客\\餐厅或较大房间地面的中部区域需加测1次。

(3) 3或4次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或4个计算点。 (4) 所选2套房中表面平整度的实测区不能满足6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10.2.5. 示例:

10.3. 地板接缝宽度(实木复合、实木地板)

10.3.1. 指标说明:指地板两个地板条之间拼接缝隙大小,反映观感质量。本指标

适用于实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

10.3.2. 合格标准:≤0.5mm

10.3.3. 测量工具:钢塞片 10.3.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该指标宜在装修收尾阶段测量。每一功能房间木地板地面都可以作为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

(2) 以不同地板材料所对应的接缝标准,选择相应厚度的钢塞片。

(3) 在同一实测区的地板面,目测选取2条疑似接缝最大的地板条接缝,分别

用钢塞片插入地板条之间的缝隙。如能插入,则该测量点不合格;反之则该测量点合格。同一功能房间内选取2个实测值均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4) 为数据统计方便和提高实测效率,不合格点均按规范标准加0.1mm记录,

合格点均按规范标准减0.1mm记录。

(5) 所选2套房中地板接缝宽度的实测区不能满足6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10.3.5. 示例:

10.4. 地板接缝高低差(实木复合、实木地板)

10.4.1. 指标说明:该指标反映两块地板条接缝处相对高低偏差的程度。主要反映

观感质量。本指标适用于实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

10.4.2. 合格标准:≤0.5mm

10.4.3. 测量工具:钢尺或其他辅助工具(平直且刚度大)、钢塞片 10.4.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该指标宜在装修收尾阶段测量。

(2) 每一功能房间木地板地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

区。

(3) 在同一实测区的地板面,目测选取2条疑似高低差最大的地板条接缝,分

别用钢尺或其他辅助工具紧靠相邻两地板条跨过接缝,以0.5mm厚度的钢塞片插入钢尺与地板条之间的缝隙。如能插入,则该测量点不合格;反之则该测量点合格。同一功能房间内选取2个实测值均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4) 为数据统计方便和提高实测效率,不合格点均按0.6mm记录,合格点均按

0.4mm记录。

(5) 所选2套房中地板接缝高低差的实测区不能满足6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

数。

10.4.5. 示例:

11. 防空鼓、开裂

11.1. 内墙防开裂节点(砌筑工程)

11.1.1. 指标说明:反映内墙砌筑中,控制墙体开裂的重要节点构造的实施情况。 11.1.2. 合格标准:

(1) 无断砖、通缝、瞎缝;

(2) 不同基体(含各类线槽)镀锌钢丝网(网格≤15×15,直径≥0.7mm)或

耐碱玻纤网(需放置与两层抹灰之间),基体搭接≥100mm;挂网前墙体高低差部分采用水泥砂浆填补。

(3) 墙顶空隙的补砌挤紧或灌缝间隔不少于15天; (4) 砌体墙灰缝须双面勾缝。

(5) 洞口(大于600mm)的过梁:同墙宽,入墙不少于250mm。因平面限制,

入墙小于15cm时,采用锚固及现浇。 11.1.3. 测量工具:目测,5米钢卷尺 11.1.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户内每一面砌体内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

实量20个实测区。所选2套房中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每1个实测区取5个实测点,分别检查合格标准中的6项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2) 测量方法:采用目测、尺量、放滚珠方法。

(3) 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内,只要有5个实测点有一个不符合合格标准,则

该实测区不合格;反之,则合格。不合格实测区计算点均按“1”记录,合格实测区计算点均按“0”记录。 11.1.5. 示例:(1户、15个实测区,15个计算点)

11.2. 裂缝/空鼓(抹灰工程)

11.2.1. 指标说明:反映户内墙体裂缝/空鼓的程度。 11.2.2. 合格标准:户内墙体完成抹灰后,墙面无裂缝、空鼓 11.2.3. 测量工具:目测、空鼓锤 11.2.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所选户型内每一自然间作为1个实测区。每一自

然间内所有墙体全检。1个实测区取1个实测值。1个实测值作为1个合格率计算点。所选2套房累计15个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 测量方法:同一实测区通过目测检查所有墙体抹灰层裂缝,通过空鼓锤敲

击检查所有墙体抹灰层空鼓。

(3) 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任何一面墙发现1条裂缝或1处空鼓,或有修补痕

迹,该实测点不合格。如无任何裂缝或空鼓,则该实测点为合格。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

11.2.5. 示例:(共1户、7个测区、7个实测点)

自然间4 自然间6 自然间2 自然间3 自然间5 自然间7 自然间1

11.3. 裂缝/空鼓(涂饰工程)

11.3.1. 指标说明:反映户内墙体裂缝/空鼓和室内天花裂缝的程度。 11.3.2. 合格标准:涂饰墙面无裂缝、空鼓 11.3.3. 测量工具:目测、空鼓锤 11.3.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所选户型内每一自然间作为1个实测区。所选套

房内所有墙体和天花全检。1个实测值作为1个实测合格率计算点。所选2套房的累计20个实测区,不满足2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 测量方法:墙面检查裂缝/空鼓指标,天花则只检查裂缝指标。同一实测

区通过目测检查所有墙体抹灰层和天花裂缝,通过空鼓锤敲击检查所有墙体抹灰层空鼓。

(3) 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任何一面墙或天花发现1条裂缝或1处空鼓,该实

测实测点不合格。如无任何裂缝或空鼓,则该实测点为合格。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

11.3.5. 示例:(共1户、7个实测区、7个实测点)

自然间2 自然间3 自然间4 自然间1

11.4. 裂缝/空鼓(墙面饰面砖工程)

11.4.1. 指标说明:反映户内厨房、卫生间等墙面饰面砖工程裂缝/空鼓的程度。 11.4.2. 合格标准:饰面砖墙面无裂缝、空鼓;对于干挂石材墙面,可不测空鼓。 11.4.3. 测量工具:目测、空鼓锤 11.4.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所选户型内有饰面砖墙面的厨房、卫生间等每一

自然间作为1个实测区。所选套房内所有墙体全检。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1个实测区的实测值作为1个实测合格率计算点。所选2套房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 测量方法:实测时,需完成贴砖工程。通过目测检查裂缝,空鼓锤敲击检

查空鼓。

(3) 数据记录:所选同一实测区只要发现有1条裂缝或通过空鼓锤敲击发现有

1处空鼓就可以认为该实测区的1个实测点不合格。反之,则该实测区1个实测点为合格。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

11.4.5. 示例:(共1户、3个实测区、3个实测点)

自然间2 自然间3 自然间1

11.5. 裂缝/空鼓(地面饰面砖工程)

11.5.1. 指标说明:反映户厨房、卫生间、走道等地面饰面砖工程裂缝/空鼓的程

度。

11.5.2. 合格标准:饰面砖、石材地面无裂缝、空鼓(单块砖边角局部空鼓,且每

自然间不超过总数5%可不计)。

11.5.3. 测量工具:目测、空鼓锤 11.5.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所选户型内有饰面砖地面的每1个自然间,如厨

房、卫生间、走道等,都作为1个实测区。1个实测点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所选2套房中累计10个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 测量方法:实测时,厨房和卫生间户内墙面测量部位需完成贴砖工程。同

一实测区通过目测、空鼓锤敲击方式,检查是否符合合格标准。 (3) 数据记录:所选同一实测区只要发现有1条裂缝,或空鼓不符合第(2)

条要求,可以认为该实测区的1个实测点不合格。反之,则该实测区1个实测点为合格。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

11.5.5. 示例:(共1户、4个实测区、4个实测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x8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