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十六)

更新时间:2024-05-21 14: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8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十六)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酝酿(niànɡ) 稚形 骨瘦嶙峋(xún) 轻飞曼舞 B.骊歌(lì) 负箧 面面相觑(qù) 绝处逢生 C.遒劲(qiú) 漂缈 吹毛求疵(cī) 花团锦簇 D.谰语(lán) 擎天 戛然而止(jiá) 鲁莽大胆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确的方法与刻苦努力的行动相结合是获得成功的不二法门。 B.四季的交替在地球的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C.万家岭战役,中国军队大获全胜,万家岭成了日寇马革裹尸的坟墓。

D.老师善于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让大家各得其所地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认为,能否落实农村中小学营养餐制度,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大举措。 B.我不同意购置这些高档家具,即使我们不需要这些东西,更重要的是这样做不符合勤俭节约的原则。

C.听完小王的介绍,我在心里真是由衷地感谢小宁。

D.因地制宜进行资源开发、生态保护,被认为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方式。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江西采茶戏总的特点是:表演欢快,诙谐风趣,载歌载舞,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②明朝,赣南、赣东、赣北茶区每逢谷雨季节,劳动妇女上山,一边采茶一边唱山歌以鼓舞劳动热情,这种在茶区流传的山歌,被人称为“采茶歌”。 ③由汉族民间采茶歌和采茶灯演唱发展而来,继而成为一种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民间小戏。

④江西采茶戏,主要发源于赣南信丰、安远一带,采茶戏与盛产茶叶有关。 ⑤江西采茶戏形成后,即分几路向外发展,与当地方言和曲调融合,形成赣东、西、南、北、中五大流派。

A.④②③⑤① B.①③⑤④② C.④③②⑤① D.①②④③⑤

5.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这一天,在爸爸的策划下,小明一家前往汨罗看龙舟赛。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小明的做法或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明告诉同行的表弟,赛龙舟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B.行走途中,小明感慨说:“处暑节气到了,这个夏天肯定会很热。” C.小明见到屈子祠中的屈原塑像,肃然起敬,两手在胸前相合,行拱礼。 D.爸爸读着墙壁上屈原的《离骚》,转头问小明属于什么类型的诗。小明回答道:“骚体诗。”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野老歌① [唐]张 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②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③,船中养犬长食肉。

【注】①《野老歌》:又名《山农词》,野老即匿居深山之老农。②官仓:指各地官员税收,此指贪官。③西江:今江西省九江市一带,是商业繁盛的地方。唐时属江南西道,故称西江。斛:量器,这里是容量单位。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为五斗。

6.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描述了老农一家苦难的生活情景。

B.诗的颔联无情地抨击了当时社会统治黑暗,苛税繁重,贫富悬殊的景象。 C.诗的颈联“呼儿登山收橡实”一句,极其富有生活气息,它令人想象到老农一家老小,在农忙之后的闲时里,攀山越岭遍野里寻找“橡实”的情景。 D.诗的尾联进一步揭露了当时社会贫富不均的现象。 7.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揭露了当时黑暗而又残酷的社会现实,读之令人触目惊心。

B.这首诗含蓄中带有讽喻与批判之情调,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诗人同情劳动人民的情怀。

C.唐代诗人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两句与本文在主题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的末尾两句对诗人内心不满进行了直接抒写,不动声色地对当时社会不平等现象进行了无情地揭露。

(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8—11题。(12分)

晏元献公①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②。适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③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

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僚择胜燕饮④。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集,以至市楼酒肆,皆供帐为游息之地。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⑤讲习。一日选东宫官⑥,忽自中⑦批除⑧晏殊。执政莫谕⑨所因,次日进覆B10,上谕之曰:“近闻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唯殊杜B11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公既受命,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B12,则曰:“臣非不乐燕游,直以贫,无可为之。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诚实。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一》,有改动)

【注】①晏元献公:晏殊,宋朝人,谥号元献。②阙下:京城。③赋草:所作赋的草稿。④燕饮:“燕”通“宴”,指宴饮聚会。⑤昆弟:兄弟。⑥东宫官:古代教育、辅导、保卫太子的官职。⑦中:这里指皇宫内。⑧批除:这里是皇帝下手谕晋升某人的意思。⑨谕:明白。B10进覆:即“覆报”,执行命令后回报。B11杜:关。B12质野:朴实率直,不加文饰。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张文节/荐之于朝廷 B.上/极爱其不隐 C.忽自/中批除晏殊 D.但无钱/不能出耳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适____________ (2)面____________ (3)嘉____________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僚择胜燕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非不乐燕游,直以贫,无可为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晏殊和曹刿同为国君委以重任的人选,他们被委以重任的原因有何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1分)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3)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

(4)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 (6)蒹葭苍苍,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又何间焉? (8)__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7题。(17分)

北宋那些人和字(节选)

王建民

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清·刘熙载

提到北宋的那些书法家,我觉得实在有趣,立刻会想起时下一本非常流行的历史小说,因此套用他的书名作了文题。当我们平视历史,历史就是那样平实;当我们平视名家,名家无非也是凡人;当我们平视书法,书法不过是性情的流露。

魏晋本来很好,文学和书法像雨后修竹一样的葱郁,也有那么多玉树临风的俊彦:“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画圣顾恺之、诗隐陶渊明,我们的书圣王羲之也衣袂飘飘地行走在山阴道上。可是,那时的社会太动荡,人们的身心太苦痛,那时的心灵太扭曲。那些狂狷孤傲的精英们,像竹笋一样一个个被掰了头去。所谓的“魏晋风流”,不过是崩坏的社会下压榨出的一丝浅笑!

唐朝按说也不错,群星璀璨,风中劲吹着诗味与酒气,一场书法的全民运动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倡导下轰轰烈烈,以至于像武则天这样一介女流之辈都能写出一手流利有力的行书。但是,那时的书家要么是金銮殿前的政治谋略家,正板得让人乏味。(你听说过虞世南他们的绯闻趣谈吗?没有!)要么是哗众取宠的行为艺术家,张扬得叫人憋气。(他张旭喝醉了就写字,写到发颠时就以头濡墨,太夸张了吧?)

一踏入北宋,情况大变。文人士大夫占据了社会的顶层,袅袅儒气让空气都温润起来。北宋的文人,不像晋人那样狂狷孤傲,清标自许;也不像唐人那样道貌岸然,拿腔作势。你不可想象王羲之会倾家荡产为买几个古玩,王献之有闲情逸致涂抹几笔山水;更无法想象颜真卿会抱着一个墨淋淋的砚台屁颠屁颠,怀素去打着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但这些,宋朝的文人可以做到,而且大有人在。你分不清他们到底是政治家,还是文学家,是书家,还是画家,因为他们都是那样的有才有趣。庙堂之上,他们能纵横国事;回到家,他们也会打情骂俏。他们能写会画,能上能下,多重身份的介入和综合修养的渗透,使得北宋的文艺丰赡而厚重,典雅而华丽。

唐人把诗做绝了,宋人就作词;唐人书尚法,宋人书就尚意。他们就是那样聪明,不蹈人后。意者,臆也,就是写心中寄托,抒胸中块垒。书法到了北宋,不再像唐朝那样是皇帝老儿一人操纵的游戏,他们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玩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乐趣。也正是从那时起,书法的面目多样起来,书法的血肉丰润起来,书法的气格高雅起来。这时候,蔡襄出来了!苏轼出来了!黄庭坚出来了!米芾出来了!一个不等一个,那么密挤挤地都生在了北宋!他们伟大,但不伟岸;高超,但绝不高傲。你若也生在北宋,说不准哪天在舟中,在寺院,在山路上,就能遇到他们中的某一个。

13.唐代书法与宋代书法各有什么特色?在本质上又有什么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一自然段中的“平视”一词有什么用意(或意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从恰当的角度尝试赏析下列句子。(4分)

(1)我们的书圣王羲之也衣袂飘飘地行走在山阴道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法的面目多样起来,书法的血肉丰润起来,书法的气格高雅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tf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