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物流发展

更新时间:2024-05-21 14: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 山东省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山东省现代物流业得到较快发展,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完善,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提高,物流业已经进入了整合、推进、提升的新阶段。

山东省目前每年的货运量达11亿吨,物流企业的市场份额高达250亿元,巨大的市场需求引发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目前山东省现有物流企业5000多家,形成了由多种所有制、不同经营规模和各种服务模式构成的、具有行业特色的物流企业群体,其中有22家企业先后进入全国物流100强企业,39家企业列为全国物流税收试点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还有10个物流品牌被评为“山东服务名牌”。已建成和在建的大型物流园区(中心)有67个。

全省现有铁路2924.2公里,铁路公用专用线260余条,铁路货运能力达到15172万吨/年;公路通车里程22.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285公里;民航机场8个,航线236条,其中国内航线218条,国际航线18条;沿海港口23个,生产性泊位440个,货物吞吐量约6.58亿吨/年。 二、 山东省物流业发展规划

在今后三年中,山东省将以交通运输企业转型为突破口,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步伐,根据山东省政府公布的《山东省现代物流业振兴发展规划(2009—2011年)》,全省将重

1

点发展5大物流区域,重点建设2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6个省级节点城市,9个地区性节点城市,28个县级节点城市,力争使现代物流业成为本省有较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

进一步放开物流市场,培育壮大物流企业实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鼓励现有运输、仓储、货代、联运、快递企业的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化物流企业,在全省物流业发展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到2011年,全省重点培育发展100家具有国际服务功能的大型物流企业,20家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物流名牌企业。

重点建设三大物流系统:一是多种运输方式联运、联通的物流通道工程系统。以23个重点港口、8个机场为节点,海运、铁路、公路相配合,发展国际集装箱运输和高时效、高附加值的国际物流,为山东省及周边地区建立出海通道和空港快速货运口岸。二是快速物流系统。利用国际、国内航线,建立航空物流联盟,与卡、货车之间建立一体化物流体系,为快捷物流发展提供支撑。发挥快速高效优势,承担物流网络节点之间、港站之间、城市之间的快货运输。三是城市物流配送系统。承担物流网络节点到客户的货物配送,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减少城市

2

污染。

整合铁路运输资源,铁路运输业要依托铁路运输网和现有固定资产,进行技术重组和整合,实施业务主辅分离,建立现代物流企业,完善铁路运输战略装车点建设,向多式联运、信息服务、现代化物流运作方式发展。开行物流节点“五定班列”(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增加集装箱运量,充分发挥铁路在物流业中的骨干作用。 三、 核心城市物流市场发展情况 1、济南市

近年来,省会济南市物流业取得较快发展,物流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涌现出广友物流配送集团、联邦配送、圣洋物流、公路主枢纽信息中心、盖家沟国际物流基地、济南邮政中心局、三联家电物流中心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较高档次的物流基地,为推动当地的物流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有“物流航母”之称的山东盖世国际物流集团是山东省最大的物流基地,仓储面积达50余万平方米,开通公路运输专线800多条,进驻物流企业500多家,哪年由山东盖世国际物流集团投资兴建的济南东方小商品批发市场正式开业,连同一期工程,占地面积达15万余平方米,设有商位5000余个,这标志着济南市物流业在整合资源、促进产业升级的进程中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第三方物流企业茁壮成长。以佳怡、博远等为代表的一

3

批物流企业,是近几来涌现出的为社会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这些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整合物流资源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建立了灵活的运行机制,规范的运作流程,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持续增长。

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随着现代物流业新理念、新技术的引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中国重汽、三联家电等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开始通过自办或外包的形式,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仓储、配送、运输、采购等业务从主业上分离出来,实施物流信息化,实现供应链管理,使库存商品和资金加快运转,向着零库存目标发展,从而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和质量。

2、青岛市

青岛市被国家列为重点扶持的21个全国物流节点城市,是全国重点发展的山东半岛物流区域的中心,物流业现已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产业。青岛市着重发展以港口物流为龙头、空港物流为突破、陆路物流为支撑的物流服务系统。2010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实现505亿元,力争2015年实现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201亿元。

经调查,青岛地区的企业由过去对单纯仓储、运输的需求逐步发展到对仓储运输在内综合物流的需求;工业企业由过去“大而全”、“小而全”自办物流,开始逐步发展到寻求合格的第三方物流商,运输方式主要以海运、公路、铁路、

4

航空为主。

3、烟台市

随着大莱龙铁路的竣工和烟大铁路轮渡项目的启动,烟台市由交通末梢日益发展成为交通枢纽,发展物流业得天独厚的条件进一步凸显,但当前烟台物流业的鱼目混珠、人才短缺、诚信不足等因素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块短板。烟台物流业还处在起步阶段,至今烟台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企业,大多数还停留在“空车配货”这种初级的物流形式上,也有少数生产企业将产成品运输剥离出来,交给社会上的运输公司去做。物流市场的不规范、随意性强等因素造成了市场的不稳定性。

4、潍坊市

近年来,围绕打造山东半岛物流中心这一构想,潍坊市不断调整优化物流业规划布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以三大物流基地为核心,以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为重点,以公、铁、水、空四位一体的交通网络为骨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现代物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2010年全市实现物流总额9400亿元以上,增长16.7%,物流园区发展到45个,总投资208亿元;潍柴动力集约配送、山东海化物流、潍百集团等6家企业年物流额超过了100亿元。

目前,潍坊市的物流业发展尚存在专业化物流水平较低,第三方物流发展较慢;系列化、链式服务水平低,组织化、

5

集约化程度不高;物流资源布局分散,整合难度较大,运行效率较低;政策措施完善配套不够,资金短缺,发展后劲不足等诸多困难和问题。

5、威海市

近两年,依托威海新港以及规划中的烟青威城际铁路等运输资源,威海市以临港物流为核心,以陆路物流为纽带,以保税物流为突破口,先后引进投资45亿元,在建续建和新建物流项目达11个,着力构建海陆贯通的现代物流立体体系。

立足于得天独厚的港口、区位和对外开放优势,威海市大力发展以港口物流为中心的现代物流业,并将其列为全市现代服务业八大产业之首加以重点培育,依托港口、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枢纽,有效整合物流资源,加快建设辐射沿桥(新亚欧大陆桥)地区的区域物流中心,现代物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物流总量逐年增长。

6、淄博市

淄博市采取政策倾斜、资金倾斜、人才倾斜的方式,加大企业培育力度,积极培育以第三方物流为重点的现代物流业,鼓励传统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向集团化发展;各类物流企业也通过并购重组、业务整合、战略联盟等形式,实现了现代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 四、 重点产业发展情况

6

1.济南

济南市是山东省政治、文化、经济、金融、教育中心,也是国家批准的沿海开放城市和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济南在机械纺织、钢铁、化工、轻工、食品、建材等优势工业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产业政策,适时地把机(高性能、 高附加值机械产品和冶金产品)、车(先进的重型汽车、改装车、摩托车)、 电(新型电子产品和高档家用电器)、化(现代生物医药化工、 精细化工和化纤)作为四大主导产业发展。

2.淄博市

淄博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体系涉及化工、医药、建材、纺织、陶瓷、机械、电子、轻工、冶金等35个主要工业领域。淄博的支柱产业有医药工业、纺织工业、陶瓷工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等,其中医药工业是淄博重要的支柱产业,新华制药、新华医疗、山东药玻等5家工业企业跻身于全国医药行业重点企业之列。

3.兖州市

兖州是山东省鲁西南大都市的经济中心,总面积651平方公里,交通便利,京沪铁路纵贯南北,新石铁路横跨东西,是鲁西南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和客运中转站。兖州主要的支柱产业可划分为:煤碳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药品制造业、造纸印刷业及包装材料制造业等。

7

4.潍坊市

潍坊是山东半岛的交通枢纽,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土地、矿产及产业等资源。潍坊的主要支柱产业可划分为机械制造、海洋产品、纺织服装、造纸包装、食品加工和电子信息等六大类,每个支柱产业都拥有一个甚至两个上市企业,他们已成为当地工业企业的龙头,对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5.青岛市

青岛是山东省最大的工业城市,也是中国著名的“品牌之都”,是重要的纺织、轻工、化工生产基地之一,家用电器、电子、橡胶、机车制造以及食品加工等都具有较强实力。青岛正在努力构筑大工业体系,包括港口、海洋和旅游三大特色经济,电子家电、造船汽车机车集装箱制造、石油化工和新材料四大工业基地。青岛地区支柱产业可划分为:纺织品业,家电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及配件业等。

6.烟台市

烟台市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该市工业基础良好,主要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黄金四大传统工业为基础,烟台以建立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作为突破口,机械、电子、食品、黄金四大支柱产业将实现重点膨胀发展。烟台市将重点扶持东岳汽车,北方奔驰

8

等整车企业的发展,加快汽车零部件配套,培育50家销售过亿元的零部件企业;推动大宇造船及配套项目的引进和建设,还将建成我国北方大型船舶、海洋工程船舶和豪华游艇生产基地。 五、 区域内重点企业

山东省按地理位臵划分为鲁东、鲁中、鲁西南三大经营区域。鲁中地区以济南为货物集散中心点,主要以汽车配件、药品,电子信息、印刷产业为重点市场。鲁东地区以青岛为货物集散中心点,主要以家电产业、服装、药品、配件、电子通讯为重点市场。鲁西南地区以兖州为货物集散点,主要以制药业、机械制造业、图书印刷业为重点市场。区域内的重点企业如下:

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 :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占地52万平方米,拥有整车制造工厂和发动机工厂。其中整车制造工厂完全按照通用全球标准建设,囊括了冲压、车身、涂装和总装四大工艺生产车间。目前,其主要生产6360系列微型面包车、PN系列货车和全新“大微客”和1.2L、1.4L发动机产品。

青岛海通车桥有限公司:青岛海通车桥有限公司是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大型企业。海通公司现拥有员工800名,海通公司是生产轻、中、重型载货汽车车桥总成的专业生产企业,是山东省生产车桥的骨干企业。公司拥有国内一

9

流的总成装配线、涂装线、转向节加工线、前轴加工线、冲焊制动器、桥壳、轮毂、制动蹄总成等生产线10余条,年单班生产车桥总成能力为30万台套。

青岛朗讯科技通讯设备公司:青岛朗讯科技通讯设备服务有限公司于1993年成立。2004年11月,朗讯又在崂山软件园设立了研发中心,主要包括朗讯全球设计中心、中国地区应用软件开发部、朗讯软交换青岛研发中心等,目前有研发工程师500多名。青岛朗讯是朗讯全球六大系统集成中心之一。

青岛中能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电线电缆生产经营为主业,并涉及机电、通讯、化工、房地产、体育、酒店、传媒、旅游等行业领域的企业集团。集团现有总资产21亿元,员工1500余人。集团拥有江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通信光缆生产基地。

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是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上汽集团和通用汽车(中国)分别出资50%、25%、25%,对原烟台车身有限公司兼并重组建成而成,是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继浦东金桥之后的第二个生产基地。 公司位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具备冲压、车身、油漆、总装四大工艺生产能力。

斗山工程机械(中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挖掘机、叉车的生产销售和装载机、发动机的销售,累计投资

10

部分地级城市及部分区域县级城市。佳怡物流公路整车货物运输是针对生产制造企业客户的货物大批量大吨位特点,采取公路运输,实现门到门服务。

3、天地华宇

天地华宇为世界500强企业、全球四大快递公司之一TNT的在华全资子公司。作为国家一级运输资质企业,天地华宇始终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强大、最快捷、最可靠的递送网络。天地华宇拥有全国最大最全的公路运输网络,在全国600个城市的1600多个网点提供取送货服务,主要中心城市之间的运输时间为2-4天,市县级城市为3-6天。

4、中邮物流

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邮物流公司)成立于2003年1月18日,隶属于中国邮政集团,是专业经营和管理邮政物流业务的大型国有企业,注册资本3.7亿元人民币。公司下设31个省级子公司,是一家集仓储、封装、配送、加工、理货、运输和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物流企业。中邮物流依托自身强大的网络资源做后盾,根据国内国际客户的不同需求,量身定做了针对不同需求的物流业务。不但提供大众、传统型业务满足客户一般性要求,更为客户的特殊需求打造独特的业务类型。

5、兔兔快运

16

“兔兔快运”隶属于山东省交通运输集团公司,依托于济南长途汽车总站密集的班次网络发展起来的货运体系,具有快速便利、承载能力强等特点。

兔兔快运提供各类同城、异地快速货运、信息跟踪、情意速递、零担、整车运输、中转运输、货物包装、仓库管理、上门接送等高效服务。开展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的货运代理业务,为大中型企业提供物流方案及具体操作流程。

经过多年的发展,兔兔快运已成为集市内配送、城际干线运输、班车捎载、仓储、货运出租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快运公司,有营业网点17处,拥有各类配送车辆50余部,服务网络东至威海石岛,西到甘肃西宁,南到海南三亚,北至哈尔滨。兔兔快运已成为快件运输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6、代理商物流需求

淄博“张店福清”专营店自2001年开始代办中铁快运业务,掌握较为丰富的客户资源,网点负责人:赵正军,该网点多年来经营效益持续增长,2011年运费平均在15万元/月左右,经了解,其对大宗物流运输业务有较强的需求,基本情况如下。

1. 货源流向需求:主要有乌鲁木齐、广州、上海、昆明、包头、成都等地。

2. 货源构成:主要是淄博地区企业生产的药品、医疗器

17

械、袋装化工产品,建筑陶瓷产品、印刷品等。 3. 货源流量:初期货源流量不大(1个车),但随着大列开行稳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组织过程,货物运量会显著增加,因为淄博地处鲁中地区,其货源吸引范围可以辐射滨州、青州。潍坊等地区。

4. 运价及装车需求:当地公路物流相当发达,运能充足,利用铁路承揽的货源主要是中、远距离城市的货物运输,运价基本与公路物流运价持平,可以略高,主要依靠铁路运输的稳定、安全优势吸引货源;装车站最好选择在淄博当地,以减少短驳成本;不需要过多的仓储面积,主要按照我们指定的装车时间将货物集结上站,准点发车,重点是要保证运能的持续、稳定性。 七、山东省运输业发展趋势

1.进一步加快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物流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性服务行业,各行各业需运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和技术,实施采购、生产、销售和物品回收物流的一体化运作。制造企业针对市场需要和企业实际,实施流程再造,积极参与供应链管理,推进物流外包,主动寻求社会化的物流服务,加速周转。商贸流通企业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积极推广电子商务、网上采购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流通现代化。发展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直销和配送,支持涉农物流企业开展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双向统一配送。

18

2.大力扶持龙头物流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是今后物流企业组织创新的重点。要进一步放开物流市场,培育壮大物流企业实力,提高市场竞争力。鼓励现有运输、仓储、货代、联运、快递企业的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化物流企业,在全省物流业发展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到2012年,全省重点培育发展100户具有国际服务功能的大型物流企业、20户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物流名牌企业,积极推广银座、家家悦商贸连锁经营模式,重点培育35家流通物流餐饮企业和300个农村商品配送中心。重点建设三大物流系统:一是多种运输方式联运、联通的物流通道工程系统。以23个重点港口、8个机场为节点,海运、铁路、公路相配合,发展国际集装箱运输和高时效、高附加值的国际物流,为我省及周边地区建立出海通道和空港快速货运口岸。二是快速物流系统。利用国际、国内航线,建立航空物流联盟,与卡货车之间建立一体化物流体系,为快捷物流发展提供支撑。发挥快速高效优势,承担物流网络节点之间、港站之间、城市之间的快货运输。三是城市物流配送系统。承担物流网络节点到客户的货物配送,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减少城市污染。

19

3.提升公路运输能力。公路运输业要充分利用运力资源,加快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积极推进运输设备标准化,发展箱式货车和集装箱车,重型货车在普通货车中的比重达到25%。通过多种方式发展物流网络,物流企业车辆实载率提升到85%以上。

4.整合铁路运输资源。铁路运输业应依托铁路运输网和现有固定资产,进行技术重组和整合,实施业务主辅分离,建立现代物流企业,完善铁路运输战略装车点建设,向多式联运、信息服务、现代化物流运作方式发展。实施物流节点“五定班列”(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和物流班列,增加集装箱运量,充分发挥铁路在物流业中的骨干作用。 5.搞好港航运输。港航运输要发挥运价低、运量大、运距长及陆路港联运节点作用的优势,积极推进物流多式联运,建立港口群业务联盟,形成快捷便利、与国内外物流相连通的通关、通港货物运输服务体系,把以青岛港为龙头的山东半岛港口群打造成东北亚航运中心。

6.扩大航空货运份额。航空运输要积极开拓国内外航运市场,打造法国夏斗湖机场与济南国际机场双向全货机直飞特色型的国际航线和中心机场,依托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园区建设,积极引进大型物流专业企业进港,建立航空物流联盟,向集约化、一体化运作发展。

7.提升仓储周转能力。各地区要整合现有仓储设施、设

20

备,结合当地物流园区建设和制造业行业特点的需求,完善、提升仓储周转能力,满足物流供应链中分销、中转、仓储、加工、配送一体化服务的要求,推广使用现代物流装备和技术,努力向仓储立体化、自动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8.拓展邮政物流服务。建立以大中城市为中心,以邮政服务网络和现有涉农重点物流企业资源为基础的,城市与农村、商贸与工业相结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积极拓展农村和城市物流配送市场,努力向城乡双向物流综合配送方向发展,满足社会物流服务需求。

21

备,结合当地物流园区建设和制造业行业特点的需求,完善、提升仓储周转能力,满足物流供应链中分销、中转、仓储、加工、配送一体化服务的要求,推广使用现代物流装备和技术,努力向仓储立体化、自动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8.拓展邮政物流服务。建立以大中城市为中心,以邮政服务网络和现有涉农重点物流企业资源为基础的,城市与农村、商贸与工业相结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积极拓展农村和城市物流配送市场,努力向城乡双向物流综合配送方向发展,满足社会物流服务需求。

2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tf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