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3

更新时间:2023-06-08 19:5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 2 课时一、分散系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基础梳理

一种或几种物质

另一种物质里

被分散

1nm 1nm~100nm 100nm1

二、胶体 1.概念 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介于 1~100 nm 之间的分散系。 2.分类 依据分散剂的状态 ,胶体可分为 气溶胶、液溶胶和

固溶胶3.性质和应用

光亮的通路 丁达尔现象 原因: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 散射 而形成的 应用:可用于鉴别 胶体与溶液 胶 概念: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胶体微粒发生 体 定向移动 性 电泳 原因:胶体微粒 比表面积大 ,吸附能力强, 质 吸附了 阳离子 或 阴离子而带电荷 和 应用:工业上用于电泳电镀、电泳除尘等 应 概念:在一定条件下胶体形成 沉淀 析出 用 ① 加可溶性盐 ② 加热 聚沉 条件 ③ 搅拌 应用:盐卤豆腐、黄河三角洲的形成等概念: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产生

4.胶体的精制—渗析 利用 渗析 将胶体与溶液分离。 三、几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分散质微粒 直径 单个小 分散质微粒 分子或 离子 巨大数目 的分子集 合体 高分子或多分子 集合体 溶液 浊液 胶体

<1 nm

>100 nm

1 nm~100 nm

外观 稳定性 能否透 性 过滤纸

均一、透明 稳定 能

不均一、不透明 不稳定 不能

均一 较稳定 能

质 能否透过 半透膜 鉴别

不能静置分层 或沉淀

不能丁达尔 现象

无丁达尔现象

【例 1】 下面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现象的是( D ) A.碘酒 B.Fe(OH)3 溶液 C.CuSO4 溶液 D.淀粉溶液 解析 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

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胶体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处 于 1~100 nm 之间,能够对可见光产生散射,所以光 束通过胶体时产生丁达尔现象;溶液虽然也可以发生 光的散射,但由于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太小,散射极其 微弱;浊液分散质颗粒直径太大而使入射光几乎按原 路返回,所以,光束通过溶液和浊液时均不产生丁达 尔现象,选项中属于胶体的分散系才能产生丁达尔现 象,其中 A、C 项都是溶液,B 项是浊液,D 项是胶 体。6

【例 2】 下列现象或新技术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 是 褐色沉淀 B.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 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 C.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 透过一道道光柱 D.在河流入海口易形成沙洲7

(

)

A.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 NaOH 溶液,产生红

解析

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滴加 NaOH 溶液,产生

的氢氧化铁微粒聚集体的直径已大于 100 nm, 形成的是 悬浊液,即使产生胶体,也是胶体的制备

而不是胶体的 性质;血液可看作是蛋白质胶体,通过微波可以使胶体 凝聚;树林中的水雾是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现象;河 水中的胶体微粒在河流入海口遇到海水中的电解质发生 聚沉,易形成沙洲。

答案

A

随堂训练1.FeCl3 溶液和 Fe(OH)3 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C ) A.都不稳定,密封静置,会产生沉淀 B.都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分散质微粒都可以透过滤纸 D.加入盐酸先产生沉淀,随后溶解

解析

溶液和胶体都是比较稳定的分散系, 密封静置也不

会产生沉淀;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溶液不能产生丁达 尔现象;胶体粒子和溶质微粒都能透过滤纸;加入盐酸时 FeCl3 溶液中无沉淀产生。9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

A.直径介于 1 nm~100 nm 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C.利用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

3. 实验室制取 Fe(OH) 3 胶体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 ,有 关的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可以利用 ____________( 方法)证明 Fe(OH) 3 胶体已经制成。可 以用____________( 方法)来提纯 Fe(OH) 3 胶体。证明 Fe(OH) 3 胶 体 与 Cl - 已 分 离 完 全 的 实 验 方 法 是 ____________。答案 用洁净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 Fe(OH) 3 胶体 丁达尔现象 FeCl3 + 渗析 将 然后向烧杯中逐滴滴加 1 mol· L -1 FeCl 3 溶液,并继续煮沸 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即得 3H2O===Fe(OH)3( 胶体 ) + 3HCl

半透膜袋再浸入另一份蒸馏水中,片刻后取出半透膜,向 蒸馏水中滴入 AgNO3 溶液, 无白色沉淀产生, 证明 Fe(OH)3 胶体与 Cl-已完全分离11

课时作业1.在实验中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用 FeCl3 溶液应急止 血,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FeCl3 溶液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B.FeCl3 溶液能使血液凝聚 C.FeCl3 溶液能产生 Fe(OH)3 沉淀堵住伤口 D.FeCl3 溶液能使血液发生化学变化解析 止血就是要让伤口处血液快速凝固,堵塞伤口,

( B )

不让血液继续外流。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以胶体形式分散 在血液中,FeCl3 溶液可使血液中的胶体聚沉,因血液中 OH 的量极少,肯定不是产生了 Fe(OH)3 沉淀。-

2.除去蛋清中混有的少量 Cl-的方法是 A.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C.电泳解析

( D )

B.过滤 D.渗析

胶体微粒的直径为 1 nm~100 nm,能透过滤纸但

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质分子或离子却能透过半透膜, 因此除去胶体中的 Cl-采用渗析的方法。

3.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0 nm, 1 nm=10-9 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 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 相同数量级的是 A.溶

液 C.胶体解析

( C ) B.悬浊液 D.乳浊液

本题通过热点题材纳米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分散

系分类的理解。 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0-9~10-7 m 之间的 分散系为胶体。14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溶液与胶体

( A )

B.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C.O3 是由 3 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D.CuSO4· 5H2O 是一种混合物解析 生 石 灰 与 水 混 合 的 过 程 发 生 了 CaO +

H2O===Ca(OH)2 的化学反应,B 错;O3 为单质,C 错; CuSO4· 5H2O 是一种化合物。

5.下列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有关的是

(

)

①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 可利用血液透 析进行治疗;②水泥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 减 少对空气的污染; ③同一支钢笔使用不同牌子的碳素 墨水易发生堵塞;④清晨在密林中可看到一缕缕光 束;⑤CuCl2 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产生蓝色絮状 沉淀 A.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②③④ B.只有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16

解析

①血液透析利用的是渗析原理;②静电除尘利用

的电泳原理;③两种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混合会产生 聚沉;④是空气中的尘埃或小液滴形成的气溶胶产生的 丁达尔现象;⑤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了浊液,故选 C。 答案 C

6.“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 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所谓“纳米材料” 是指研究、开发出的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 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 具有的性质是(1 nm=10-9 m) 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 B.有丁达尔现象 C.所得液体可能呈胶状 D.所得物质一定是浊液18

(

)

解析

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为几个纳米至几十个纳米,介

于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 1 nm~100 nm 之间, 所以纳米 材料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范围,具有胶体的性质,不 能透过半透膜,具有丁达尔现象等。

答案 B

7.有甲、乙、丙、丁四种液体,它们分别为 Fe(OH)3 胶体、硅酸胶体、As2S3 胶体、NaOH 溶液。现将有 关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①电泳: 甲液体的阳极周围颜 色变浅, 阴极周围颜色变深; ②将一束光通过乙液体, 无丁达尔现象; ③将乙慢慢加入到丙液体中, 先出现 凝 聚 , 后 液 体 变 澄 清 。 则 甲 为 ________ , 乙 为 __________ , 丙 为 __________ , 丁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通过电泳现象及颜色变化说明甲为 Fe(OH)3 胶

体;乙无胶体性质说明乙为 NaOH 溶液;乙加入到丙中 先沉淀,是胶体聚沉,后液体变澄清说明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可溶性盐,所以丙为硅酸胶体;则丁为 As2S3 胶体。

答案 Fe(OH)3 胶体 NaOH 溶液 硅酸胶体 As2S3 胶体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wf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