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2-2022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卷

更新时间:2023-04-16 07:5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筑路工人在铺设水泥路面的时候,隔五六米就要留条缝隙,叫“伸缩缝”,为的是防止热胀冷缩不拱坏路面。(删去“不”字)

B.日方不顾中方的警告和反对,执意挑起钓鱼岛事件。(把“警告和反对”改为“反对和警告”)

C.她在报告中倡导孩子应少看电视,多读点书,只有能够安静地读书,将来才能安静地看世界。(应把“才能安静地看世界”中的“安静”改为“冷静”)

D.我们只要不断提高文明意识,从小事做起,才能真正养成文明的好习惯。(删去“我们”)

2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年百色市虽然中考语文试卷结构调整较大,但是考查的知识点不变。

B.到市医院体检要不要预约?是不是去了就能体检?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C.网购是当前最时尚的一种购物方式,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一系列的交易活动。

D.今年7月,第十二届世界芒果大会将在百色举办,这是提升我市知名度难得的机遇。

3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人曾把叛徒投降敌人,出卖革命说成是一念之差,以此来掩盖灵魂的鄙夷和丑恶。

B.在社会主义中国,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

C.不认真吸取失败教训,往往就难免重蹈覆辙。

D.大自然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

二、字词书写

4 . 根据拼音写汉字。

第1 页共10 页

①摇(yè)______ ②(jīn)______持③中西合(bì)______

5 . 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yán________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2)春风吹拂,纤(_______)细的柳丝飘飞,风姿婀娜,如诗如画。

(3)小桥流水,是江南小镇的风情,红装素guǒ________,是塞北原野的美景。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少年不识年滋味

①那时候过年味道真浓,醇厚而芬芳,绵长而甘甜。可惜我年龄小,阅历浅,根本品尝不出其中的滋味,错把过年视为对物质的渴求。好在往昔的大年,没有随着时光远去,没有沉沦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碎片化浩瀚里,反而沉淀于心底,久久酵化,酵化得美味愈加浓郁,像是久经陈酿的一坛老酒。

②往昔喝过腊八粥,过年这出大戏就铆足劲准备登场。早先的腊八是个极其重要的祭祀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是,小小的我哪能理解到这深蕴的滋味,只知道喝粥,喝这与往常不同的腊八粥。妈妈把各种作料放进锅里,文火慢煮,煮呀,煮呀,煮得香味满屋,若是撩开门帘去外面抱一扑柴,瞬间香味就飘散到了院子里、村子里。

③腊月二十三进入大年的冲刺阶段,一切预置年货的重大举措过了这一天才能全面铺开。所以民间流传:二十四,扫家泥炉子;二十五,搭伙做豆腐;二十六,杀猪割羊肉;二十七,宰只大公鸡;二十八,上集买年画;二十九,打酒蒸馒头;三十是除夕,扫院子、剁馅子、贴对子,熬夜守岁笑嘻嘻。这是一张传续千载的过年事宜日程表,祖祖辈辈就这样执行,就这样忙忙碌碌而又有条不紊地迎接新年。

④腊月二十三晚上常驻各家各户的灶王爷才能离开。灶王爷可是个得罪不起的主管,是玉皇大帝派往凡间的常驻神灵,一年四季端坐在碗阁上头,居高临下,虎视眈眈看着家人的一举一动,若是铺张浪费,抛米撒面,他就会如实向天庭汇报,来年这家说不定会遭受天火烧房子、槽头死骡子的横祸。因而,家家户户,时时刻刻,都勤勤恳恳,就这还怕万一有个疏忽被抓住小辫,所以灶王爷升天回宫时,要敬献又甜又黏的糖瓜,甜到他不好意思再说坏话,黏到即使想说他也张不开嘴,还要敬献炒豆,供给灶王爷坐骑。如此一来,灶王爷才会“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⑤小小的我,哪能懂得这丰富蕴含,真是少年不识年滋味。一味贪求口舌之福,想吃敬献在碗阁上的糖瓜,偏

第2 页共10 页

偏那糖瓜要等到灶王爷走后才能吃。灶王爷“廿三子时去,初一五更来”,熬不到夜深,我那眼皮就往一起黏糊。妈妈说灶王爷上天要骑着毛驴从烟囱里通过,毛驴脖子上拴着铃铛,把耳朵贴紧囱壁能听见叮零零的响声。我便贴紧了听,敛住气听,听听没有声响,再听,再听,直到只听见妈妈叫唤自己,才知道还是睡着了。猛然醒来,哈哈,已到了能吃糖瓜的时分。

⑥甜甜蜜蜜吃过糖瓜,下一个目标是急切地巴望新年赶紧到来。爸爸在忙着做豆腐,割猪肉,预置好吃的;妈妈在忙着纳鞋底,裁布科,缝制好穿的。等到初一凌晨,穿新衣,戴新帽,蹬新鞋,才能焕然一新地跑出屋,噼里啪啦放它一大串鞭炮。热热烈烈地迎接上天述职的灶王爷重返人间,重新进驻到自己家园,重新监督一年的光景日月。因此,新一年还应承续“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好祖训;还要践行“勤是传家宝,俭是聚宝盆”的好家规;还要光大“家和万事兴,礼多千人敬”的好风尚……这才是大年以德化人的丰赡内在。

⑦大年初一吃过饺子,先要给家里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拜年,而后走出家门,给同宗的长辈一一拜年。然后,走进左邻右舍互相拜年。人到即为礼到,去拜长辈可不能空着两手,还要敬奉上一个大糕馍。糕馍是自家蒸出来的圆状花馍,一层面皮,一层红枣,层层摞高,像个小小的磨盘。这是祝福老人家寿龄再增高,日子更甜蜜。长辈呢,笑眯眯从怀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包,倘若把这场景拍摄下来,不用修饰,不必裁剪,就是一幅长者慈爱、晚辈孝敬的和谐风俗画卷。

⑧想想以往,惭愧辜负了儿时的大年。长大了,回眸往昔,总算把大年蕴含的滋味逐渐品尝出来了,总算明白了大年绝不是单一的物质狂欢,而是传统文化的陶台和洗礼。是啊,一代一代的中华儿女,无不是在这节日的陶冶中代代成长,承续中华传统。

(作者:乔忠延。节选自2019年2月1日《文艺报》有改动)

6 . 嵇康《琴赋》中写到“既丰赡以多姿,又善始而令终”;郭沫若《文艺论集艺术上的批判与其作者的性格》:“作者的想象异常丰赡,几乎到了狂人的地步。”说说本文第⑥段“这才是大年以德化人的丰赡内在”中“丰赡”的意思。

7 . 通读全文,完成下列表格的内容。

第3 页共10 页

8 .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有很多习俗,如吃饺子。其原由是饺子与“交子”谐音,意味着更岁交子;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文中说“去拜长辈可不能空着两手,还要敬奉上一个大糕馍”,这句话说的是吃年糕这个习俗。请说说这个习俗的寓意是什么。

9 . 有人说文章写灶王爷的故事是在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吗?你的看法呢?说说理由。

10 . 最后一段说“总算把大年蕴含的滋味逐渐品尝出来了”,“我”从中品尝出来哪些滋味?

11 . 新年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王安石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请写出跟传统节日有关的连续两句古诗词:,。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和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2 . 这段文字是对百草园景物的描写。详写的是____;略写的是____;文中画线的句子在结构上有____作用。

13 . 文段为什么要写关于吃了像人形的何首乌根可以成仙的内容?

14 . 文段除了描写景物外,还写了四段趣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15 . 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里的字?为什么?

(1)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2)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第4 页共10 页

16 . 文段写景很有特点,试简要赏析。

四、文言文阅读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7 . 解释画线的词语

(1)卿今当涂掌________________ (3)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___

(2)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 (4)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

18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 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句子默写

20 . 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2)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第5 页共10 页

(4)天行健,___________。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5)汉文有道恩犹薄,_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6)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秦观《行香子》)

(8)李商隐《无题》的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浅显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的双关,写出了对爱情的至死不渝。

(9)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诗歌鉴赏

21 .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送李副使赴碛西①官军

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①碛(qì)西,即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1)请概括本诗首联包含的信息。

(2)本诗尾联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结尾两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抒怀方式与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七、语言表达

22 . 下面的会议通知有四处错误,请一一指出。

通知

经教务处研究决定,第二节课后分年级召开各班学生代表会议,收集对各科教师教学的意见。希望各班派代表

第6 页共10 页

按时参加会议。

教务处4月1日

(1)格式方面的错误是: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方面的错误是: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

23 . 请仿照划线部分的句式,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我们发出心底的呼唤,呼唤绿色家园:谁不想那潺潺的溪水一路欢歌,让干涸的湖泊得到滋养?,?

八、名著阅读

24 . 名著阅读。

(1)文段

“先生!”祥子低着头,声音很低,可是很有力:“先生另找人吧!这个月的工钱,你留着收拾车吧:车把断了,左边的灯碎了块玻璃;别处倒都好好的呢。”

①本段节选自(作者)写的小说《骆驼祥子》,选文中的“先生”是指_______,祥子叫先生另找人的原因是(事件)。

②结合作品内容谈谈该先生给了祥子怎样的帮助。

(2)“三起三落,像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请简述祥子“三起三落”的过程。

九、作文

25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语出《三国志》,意思是羹汤之所以美味可口,在于能调和各种不同的滋味。在家庭、班级、社会,甚至国家中,我们每个人有着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优点和缺点……或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只有相互包容,才能和谐共处,互相促进。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包容”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体,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代替。

第7 页共10 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二、字词书写

1、

2、

三、现代文阅读

1、2、四、文言文阅读

第8 页共10 页

1、

五、句子默写

1

六、诗歌鉴赏

1、

七、语言表达

1、

2、

八、名著阅读

1、

九、作文

1、

第9 页共10 页

第10 页共10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4s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