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科学课标精神

更新时间:2024-05-03 02: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渗透科学课标精神,有效开展探究实验活动

定南小学 柏登菊

我是新接任四年级科学课的教师,这个班部分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差,学习风气也不好,长期处于玩皮、懒惰状态,不听课,不写作业状态,没有养成学习习惯。面对这样的情况,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不下一番苦心,是不行的。于是我暗自进行教学规划,按照规划开展教学活动,尽努力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在学期期末统考中,科学成绩明显提升,从全镇同年级三项倒数第一提升为全乡三项正数第一。我的教学规划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亲近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观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教师的课讲得再精彩,如果学生厌学不听,那就是白费精神。于是我到学生当中,问长问短,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等,主动亲近他们,把他们当成朋友,学生觉得我可亲可敬,又平易近人,交流的话题越来越多,从中了解到学生的种种情况。

我通过讲名人故事、身边的实例、父母的期盼、老师的栽培等,唤醒学生的志气和理想,唤醒学生的感恩情感,帮助一个个幼小的心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观,端正学习态度,立志发奋学习,追求美好生活。

二、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把课标精神渗透在实验教学之中

我认为,盲目的教学、没有方法的教学都将是失败的教学。于是我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领悟其中的精神,用于指导教学和开展探究实验。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科学课程标准》是科学教材编写的依据、教学的依据以及教学评价的依据。”

“科学探究是科学家发现自然规律、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过程和方法。在小学阶段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希望孩子在建立科学概念的同时,体验探究过程,了解探究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科学课程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式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教师是引导、组织者。”

“学生应该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要充分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尊重他们的经验差异和学习特点,为他们设置合适的学习途径和评测方法,引导他们主动地探究。”

三、钻研教材,熟悉教材,才能驾驭教材

我认为,只有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从而驾驭教材。

1

备课前,我要反复读三本书——科学教科书、《科学教师教学用书》、《学生活动手册》,在读中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从而熟悉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立重点难点,做好实验准备。

四、精心设计探究实验方案,用于指引实验课堂

在“课标”精神的指导下,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喜欢的探究实验教学方案,用于指引实验课堂。我以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为例,设计了实验教学方案,本学期已经用于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探究实验教学方案

课 题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1、科学概念 (1)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2)一些物质在变化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2、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2)体会认真观察,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现象,对得出正确结论是很 重要的。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有没有变化,生成新物质没有。 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 5组器材:每组一次性杯子2个、白纸一张,长柄金属汤匙一个、蜡烛一棵、火柴一盒、白糖、沙子、豆子少量。 1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教 学 活 动 过 程 教学活动 教师导学 1、生活中,经常要将物质混合、加热等,使物质发生变化。 2、启导学生质疑。 学生活动 学生质疑: (物质会发生什么变化?物质是怎样变化的?等) 2

教师小结、板书 活动一 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引导: 1、混合前,观察沙子和豆子的特点; 2、混合后,观察活动二 沙子和豆子的特(分组实验) 点是否会发生变化? 混合沙和豆子 3、分离后,观察沙子和豆子的特点,是否发生了变化?是否生成新的物质? 教师引导: 1、用长柄金属汤匙去取半勺白糖,移到蜡烛火焰上,活动三 加热。观察:白糖、蜡烛的各自变化,(分组实验) 作记录。 观察白糖变化 2、加热结束,把勺子放在盘子里冷却。当心被烫。 3、比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特点。 教学活动 教师导学 一、分组观察 1、把沙和豆倒在白纸上,眼看、手摸,认识沙子和豆子的不同特征。 2、混合沙子和豆子,观察是否发生变化; 3、用筛网分离沙子和豆子,与混合前的作比较; 4、把观察情况记录在活动手册表中; 二、汇报观察结果 一、分组实验 1、组长领取器材 2、点燃蜡烛; 3、用汤匙取白糖加热; 4、认真观察白糖、蜡烛的变化,记录在活动手册表中。 二、汇报观察结果。 学生活动 特点: 沙子:颗粒小,粗糙,深黄色; 豆子:颗粒大,球形,浅黄色 沙+豆→<豆 没有明显变化,没产生新物质。 沙 (加热) (加热) 白 糖——→液体——→焦炭 (白色 (褐红色) (黑色 晶体) 冒烟) ↓ ↓ 没生成新物质 生成新物质了 (受热) (燃烧) 蜡烛—→液体—→热、光、烟 ↓ ↓ 没生成新物质 生成新物质了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是否生成新物质。 教师小结、板书 活动四 教学总结 物质变化有快有慢 教师引导: 1、全体学生回顾这 ↓ ↓ 1、这节课,大家节课的内容; 只改变形态、 形态、形状 有什么收获? 2、指名2—3名学 形状、大小等 发生改变 2、物质的变化有 生口述在这节课中 没生成新物质 生成新物质 几种类型? 得到的收获。 ↓ ↓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3

活动五 课堂检测 (1)混合沙和豆子是( )变化; 1、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判断, (2)加热白糖变并说明原因; 成液态是( )变1、学生判断变化 化,液体的糖变成类型; 2、强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 焦炭是( )变化; 根本区别:是否生成新物质。 (3)蜡烛燃烧, 固体蜡烛受热变 2、汇报判断结果。 3、夸奖学生在这节课中良 液态流淌,是( ) 好表现,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参 变化,液体蜡气 与实验。 化燃烧是( ) 变化。 完善《学生活动 手册》本课的观 回家完成。 察记录。 布置作业

五、对照课标多反思,发现不足快补救

本课是以“渗透课标精神,有效开展探究实验”为主题的探究实验活动。本课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从自己的生活走进课堂,获得知识。在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对相关活动的主动观察和探究为核心,重视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和总结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突出了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激发探索兴趣。 2.指导实验,培养探索能力。

3.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核心。

在这节课中,我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主要有:

1、对实验操作细节指导还需加强,虽说简单,有的学生不敢下手。 2、分组探究实验活动,部分学生叽叽喳喳,步骤不紧凑,后面的时间有些局促。

3、课堂语言不够流畅,需要加强训练。

总之,实验教学要在课标精神的指导下,落实在学生亲历探究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动脑、动手、记录的操作工程,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体验探究过程,了解探究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才能达到有效开展实验教学的目的。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dm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