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考试

更新时间:2023-11-06 09:3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艺术概论考试

一、名词解释

1、艺术起源的“表现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的表现,情感在推动艺术的发生和发展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动力作用,这种说法在西方都有悠久的历史。

2、艺术起源的“劳动说”:

认为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这对于艺术产生的根本原因最具影响的揭示。

3、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

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4、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

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

5、文化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社会意识形态。

6、实用艺术

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

7、造型艺术

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艺术。

8、绘画

它是一门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艺术手段,在二度空间里面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艺术。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P16: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特点)

答:美感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既有社会功利性,又有个人直觉性,具有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由于欣赏者的生活经验与性格气质不同,审美能力和艺术素

养不同,在审美感受上就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差异,使艺术欣赏打上欣赏主体的烙印。

2、艺术的审美性和“丑”的关系问题,并举例。

答:生活中出来真、善、美,也有假、恶、丑。但是,生活中“丑”的东西,经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同样要通过审美特征在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来。这就是说,在生活中我们既可以找到美的现象又可以找到丑的现象。在艺术中却一概都以审美性表现出来。生活中的 “丑”经过艺术家的能动创造变成了艺术美。

例如:莫里哀的著名讽刺喜剧《吝啬鬼》成功塑造了阿巴贡这一极端自私而贪婪的人物形象,深刻地揭露出资产阶级贪财如命的本质。这也使得作品中“丑”的人物形象具有了艺术的审美价值。

3、什么是美育?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答:①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为审美教育。

②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艺术美作为美的集中表现形态,对提高人的创造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培养人的审美理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4、为什么说“石头”是史书?并做说明,举例。90页

答:中外古今的建筑,由于历史的悠久、数量的众多、风格的差异、民族和时代的特色,这些建筑具有很高的审美认识价值和文化价值。认为从中可以通览人类的文化史和文明史。

举例:例如中世纪的欧洲,宗教统治根深蒂固,在建筑艺术中也鲜明的体现出来,如有名的“哥特式建筑”几乎反映了整个中世纪社会生活的复杂内容。以最典型的巴黎圣母院为例。这座建筑高度惊人,它象征着中世纪教会的权威,高高凌驾于整个城市之上。而它的尖塔、尖形的拱顶、细高的柱子等都是垂直向上,给整个教堂营造出一种上升、凌空、飘渺的艺术效果,目的是把那些饱受人世痛苦的信徒的目光引向苍天,使他们忘却现实,憧憬天堂。

5、为什么说欣赏中国园林,不但要注意欣赏它的自然美,建筑美,尤其要注意欣赏他的文化美。举例

答:中国园林真正的精华与核心是它的文化美。可以说是将自然风景美、建筑艺术美和历史文化知识三者融为一体,处处使人感受到悠久民族文化传统的氛围。中国文化传统强调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创造诗情画意的意境

举例:如避暑山庄水心榭北面的临湖建筑,原是清帝书斋,建筑布局取北方四合院手法。康熙皇帝亲笔题额为“月色江声”,就是取意于苏轼《赤壁赋》,每当月上东山,万籁俱寂之时,只见满湖清光、波涛拍案,颇有诗情画意。

6、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不同的审美特征? 答:①中国绘画尚意,那么西方绘画则尚形。

②中国绘画重表现、重感情,西方绘画重再现、重理性、

③中国绘画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西方绘画则主要是由光和色来表现物象。

④中国绘画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局限,西方绘画则严格遵守空间和时间的界限。

总之,西方绘画注重再现和写实,同中国绘画注重表现和写意,形成鲜明差异。

三、论述题(举例部分老师没给答案,是我自己总结的,可自行删改)

1、结合实际谈谈关于艺术的形象性。举例(P10《蒙娜丽莎》的例子)

答: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体现一定思想感情,都是客观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画家为捕捉表现到画中主人公的面部内在感情,用了整整四年的时间才完成这副肖像画。画家为了艺术上的追求从生理学解剖学角度分析了人物的面部结构,研究明暗变化,才创造出这一富有魅力的艺术形象。无疑,画家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了自己的审美理想。

2、艺术形象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举例(P12罗丹的例子)

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和形式,二者是有机统一的。艺术欣赏中,直接作用于欣赏者感官的是艺术形式,之所以能影响人,是由于这种形式生动体现出深刻的思想。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讲过:“没有一件艺术品,单靠线条或色调的均匀,仅仅为了视觉满足的作品,能打动人的,”他在创作《巴尔扎克像》以简练朴实的艺术手法来突出人物的内在精神气质,这座雕像的成功在于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真正在形式的基础上达到了神似。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举例(13页阿Q的例子)

一切事物都是在带有偶然性的个别现象中,体现出带有必然性的共同本质和规律。共性存在于千差万别的个性之中,个性总是共性的不同方式的表现。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这一艺术形象,不仅具有活生生的个性,具有极为深刻的性格内涵,又从一个侧面反映那个特定时代并概括出全民族的国民性弱点。

2、结合实际论述审美性特征。

答?1.、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举例泰山的雄壮,华山的险峻,黄山的奇特,峨眉的秀丽??(P18页)

2、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举例《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一个繁荣的景象,取材于真实的生活??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P19)

3、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没和形式美的统一。

举例悉尼歌剧院??现代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内容和形式的统一。(P20)

3、为什么说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是多元的而不是单元的? 答:(P32~33)

a、艺术发展史上出现的各种关于艺术起源的理论,不仅有助于揭示艺术起源的奥秘,同时也启示我们,对于这样一个距今年代久远且复杂的问题,更需要从多元的途径和方法来进行探索。

b、大量原始艺术遗迹表明,原始艺术与劳动、祈祷祭礼(祭祀)、图腾歌舞、生殖崇拜、性爱等有关(举例)。甲骨文中的巫和舞??河姆渡的骨哨

c.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

4、谈谈对现代派艺术的看法。(P60)

所谓现代派是对19世纪80年代出现的、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在欧美繁荣的、遍及全球的众多文艺流派的总称。所谓“现代”,是区别“传统”而言的。现代主义以反传统和非理性为主要标志,从传统文学表现自我和反映现实的两极并立,转向集中表现自我。19世纪末至20世纪70年代,它取代现实主义成为西方文艺领域的主流。艺术特征是主观性、内向性.

西方现代派艺术,有艺术创新的一面,值得肯定;也有思想内容比较晦涩,难解和颓唐,消极的一面。如有些作品过分哲理化或重形式不重内容;有些作者过分表现自我,满足自我感情的宣泄。我们对现代派艺术作品应采取分析、批评的态度,取其积极的方面,排斥消极的影响。把握其发展脉络,从历史的角度掌握各个时代主要的艺术特征,进行欣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hp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