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试题大全

更新时间:2023-03-14 14:4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 分 评卷教师 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

1、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和 构成。 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 3、由“p??q”为假,可知p为 ,q为 。

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 还是 。 5、直言命题的 和 通称为词项。 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

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命题,则其谓项是 。 8、如果SOP为假,则S与P的外延间具有 关系和 关系。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

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低。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的 。 10、证明是根据已知为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的思维形式。

得 分 评卷教师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不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

共20分)

1、“p?q”与“r?s”这两个命题形式含有 ( )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2、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语词“人”的是 ( )

A、人是有思维能力的 B、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人贵有自知之明

D、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3、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 ( ) A、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 B、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C、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 D、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

4、正确表示 “中国”、“亚洲国家”、“发展中国家”三个概念外延间关系的图形是

( )

A、 B、 C、 D、

5、当p真、?q也真时,下列为真的公式是 ( ) A、p?q B、p?q C、p?q D、p?q

6、和“并非: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物美”相等值的命题是 ( )

A、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物也不美 B、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但物不美 C、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或物不美 D、这个商店的商品物美但价不廉 7、“出席会议的人有大学毕业的”与“出席会议的人有不是大学毕业的” ( )

A、可同真,可同假 B、不可同真,不可同假 C、不可同真,可同假 D、可同真,不可同假

8、以MAP为大前提,SIM为小前提的有效三段论推理,其结论是 ( )

A、SAP B、SEP C、 SIP D、SOP

9、同时肯定“所有的人都会犯错误”与“有的人不会犯错误”这两个命题会违反 ( ) A、同一律 B、矛盾律 C、排中律 D、充足理由律

10、如果一个证明的论据还要依靠论题来证明,那么该证明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

A、论据虚假 B、预期理由 C、循环论证 D、推不出

得 分 评卷教师 三、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正确的答案,并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符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每题3分,共24分)

1、与定义“法律就是行为规范”所犯逻辑错误相同的是 ( )( )

A、科学理论就是符合实际的认识 B、新闻不是过去发生事情的报道 C、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D、正方形就是四角相等的四边形 E、企业就是从事现代化生产的经济活动部门 2、下列限制或概括不正确的是

( )( )

A、把“森林”限制为“防护林” B、把“正概念”概括为“普遍概念” C、把“颜色”限制为“红色” D、把“中国”概括为“亚洲的国家” E、把“喜马拉雅山脉”限制为“喜马拉雅山最高峰”

3、与“只有懂法律,才能当律师”这一命题具有等值关系的命题是 ( )( ) A、只有当律师,才要懂法律 B、若懂法律,就能当律师

C、若当律师,就要懂法律 D、若不当律师,就不要懂法律

E、若不懂法律,就不能当律师

4、下列推理形式中有效的是 ( )( )

A、(?p??q)??q?p B、?p??q??(p?q) C、SAP?PAS D 、?SOP ??SEP E、MOP ? MES ? SOP

5、若要SAP为真而PAS为假,则S、P依次应代入 ( )( )

A、“青年”、“党员” B、“团员”、“青年” C、“青年”、“团员”

D、“大学生”、“中学生” E、“大学生”、“学生” 6、以“凡是好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作前提,不能推出 ( )( )

A、 凡人民的勤务员都是好干部 B、有些好干部是

人民的勤务员

C、有些好干部不是人民的勤务员 D、不是人民的勤务员不是好干部

E、并非:好干部都不是人民的勤务员

7、下列结论能通过完全归纳推理得到的是 ( )( )

A、原子都是可分的 B、春夏秋冬,周而复始 C、甲班所有的同学都是兰州人 D、天下乌鸦一般黑 E、两个特称命题作前提的三段论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8、“人治兴则国家危,因为人治兴则法制衰,法治衰则人情滥,人情滥则后门开,后门开则

贪污盛,贪污盛则国家危。”这一证明的证明方式是 ( )( )

A、演绎证明 B、归纳证明 C、反证法 D、选言证法 E、直接证明

得 分 评卷教师 四、分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根据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知识,分析下列陈述犯有什么逻辑错误,为什么?

“对同一事物,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这两种人之间没有共同语言。可见,

不存在全民族通用的共同语言。”

2、分析下列三段论的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及大项、小项、中项,指出其属于哪一格,写出其逻辑形式,并说明其是否有效。

“甲班有些同学是三好学生,甲班多数同学是共青团员。所以,甲班有些三好学生是共青

团员。” 得 分 评卷教师 五、表解题(8分)

请用真值表法判定下列推理是否有效。

“或者甲不是罪犯,或者乙不是罪犯;所以,如果甲是罪犯,那么,乙不是罪犯。”

p p 1 1 0 0 q 1 0 1 0 得 分 评卷教师 六、综合题(每小题8分,共16分。4班、5班

同学选做一题。)

1、已知下列情况为真:

(1)只有A参加公务员考试,B、C、D才都参加公务员考试; (2)A不参加公务员考试;

(3)如果B不参加公务员考试,则C也不参加公务员考试;

(4)如果C不参加公务员考试,则E不参加公务员考试; (5)E参加公务员考试。

请根据上述情况,推断B、C、D三人中谁参加公务员考试?谁不参加公务员考试?请写出推理过程(以A表示“A参加公务员考试”,﹁A表示“A不参加公务员考试”,余类推)。

2、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请推出A、B、C、D、E五个概念的外延关系,并用欧拉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1)如果A不真包含B,则C与E不全同; (2)如果B不真包含C,则D与E不全同; (3)C、D、E三个概念是全同关系。

答案

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逻辑常项、逻辑变项 2、负概念 3、真、真

4、重言式、矛盾式、非重言的可真式 5、主项、谓项 6、否定的 7、不当记者的 8、全同、真包含于 9、共变法 10、真、真实性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

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B 2、D 3、C 4、A 5、B 6、C 7、D 8、C 9、B 10、C 三、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

符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3分,共24分)

1、A、D 2、B、E 3、C、E 4、B、D 5、B、E 6、A、C 7、C、E 8、A、E 四、分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 答:此陈述违反了同一律,犯了“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前一个“语言”是指“思

想”,后一个“语言”是指“交流思想的工具”。 2、 答:这一三段论的大前提是:“甲班多数同学是共青团员”;小前提是:“甲班有些

同学是三好学生”;结论是:“甲班有些三好学生是共青团员”。大项是:“共青团员”;小项是:“三好学生”;中项是:“甲班同学”。它属于第三格。其逻辑形式为:

MIPMISMIP?MIS?SIP 或 SIP

它无效,因为它中项两次不周延,或者说它违反了“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结论”的规则。

五、表解题(8分)

答:令p表示“甲是罪犯”,q表示“乙是罪犯”,则推理的真值形式为:

(?p??q)?(p??q)

用真值表判定如下: p 1 1 0 0 q 1 0 1 0 (?p??q)?(p??q) 0 0 0 1 0 0 0 1 1 1 1 1 1 1 0 1 1 0 1 1 1 1 1 1 根据真值表判定此公式为重言式,所以,推理有效。

六、综合题(每小题8分,共20分)

1、 推理如下:

(1) {1} B?C?D?A P (2) {2} ?A P (3) {3} ?B??C P (4) {4} ?C??E P (5) {5} E P (6) {4、5} C T(4)(5) (7) {3、4、5} B T(3)(6) (8) {1、2} ?(B?C?D) T(1)(2) (9) {1、2} ?B??C??D T(8) (10) {3、4、5} B?C T(6)、(7) (11) {3、4、5} ?(?B??C) T(10) (12) {1、2、3、4、5} ?D T(9)(11) 所以, B和C参加公务员考试,D不参加公务员考试。 2、推理如下:

①,由(1)和(3)可得A真包含B; ②,由(2)和(3)可得B真包含C;

所以,A、B、C、D、E五个概念的外延关系如图:

A B C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p∧q)”与“◇(p∨q)”这两个逻辑式子中,它们的( )

A.变项和逻辑常项相同 B.变项不同但逻辑常项相同 C.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 D.变项和

逻辑常项都不同

2.对于A、B两概念,如果所有a都是b,并且所有b都是a,那么A、B两概念具有( )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3.◇p与◇﹁p之间的关系是( )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差等关系 D.下反

对关系

4.一个联言判断p∧q真,那么,一定为( )A.p真q真 B.p真q假 C.p假q真 D.p

假q假

5.判断间的蕴涵关系,应是( )

A.对称且传递关系 B.非对称且传递关系 C.反对称且非传递关系 D.非对称且反传递

关系

6.某电站外高挂一块告示牌,上面用红笔写道:“严禁触摸电线!500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法

办!”这告示(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普通

32.相容选言推理就是前提中有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选言推理。

33.完全归纳推理就是由某类中________________都具有某属性得出该类对象都具有某属性的推

理。

34.类比推理不同于演绎推理,它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35.任何一个论证都由论题、论据和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四、图表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小题4分,第37小题6分,共10分) 36.请用欧拉图表示出下列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A.男运动员 B.女运动员 C.运动员 D.青年

37.列出A、B、C三个判断的真值表,并回答A、B、C中是否有等值判断。

A.并非小张学习好且思想进步 B.小张学习不好且思想不进步 C.小张学习不好,或

思想不进步

p T T F F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8.下列语句作为定义和划分是否正确?请略述理由。

(1)建筑物是凝固的音乐,可分为生产性建筑物和非生产性建筑物。

(2)推理就是从两个或两个以上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可分为必然性推理和或然性推理。

39.下列两个表达式是否都全面表述了性质判断逻辑方阵中A与I之间的真假关系?为什么?

(1)A→I; (2)﹁(A?I)。

40.以判断“所有未去看电影的学生都是学习勤奋的”为前提,能否推出“有的去看电影的学生

不是学习勤奋的”?为什么?

41.德国医生梅林和俄国明科夫斯基合作研究消化功能,他们发现在实验狗群中,切除了狗的胰

脏,这类狗的尿总是会招来成群的苍蝇,化验表明狗的尿中含有大量的糖份。由此找到了胰脏功能与糖尿病的联系,并导致了用胰岛素控制糖尿病的发明。

分析此例运用了何种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说明理由并写出该逻辑方法的公式。

42.有人认为,中国的民族文化遗产完全是文化垃圾,是前进的包袱,“早该后继无人”。这是极

端错误的偏颇之论。诚然,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确含有一些明显落后的东西。……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精湛的光辉内容,确实存在着值得弘扬的优秀成分。例如,中国医学,其理论虽然深奥,其疗效却非常显著;中国的绘画独具特色,为世界人民所喜爱;中国的园林艺术亦受到各国人民赞扬。……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

请分析此例反驳的逻辑结构,指出其被反驳的论题、用来反驳的论据、反驳的方式和方法。

q T F T F 设p为“小张学习好”,q为“小张思想进步”,“T”表示“真”,“F”表示“假”。

六、证明题(本大题共1小题,8分)

43.试证明:结论为SAP的有效三段论形式一定是第一格AAA式。

七、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44.足球比赛前,甲、乙、丙、丁、戊五人预测冠军得主:

甲:冠军如果不是B队,那么也不是A队。 乙:冠军是D队但不是C队。 丙:冠军不是D队也不是E队。 丁:冠军是A队但不是B队。 戊:冠军将是C队。

比赛结束后,发现五人只有一个人预测正确。请问,谁是足球比赛的冠军?谁的预测正确?

请写出推理过程。

45.某大学生,不慎丢失一高级文曲星。已知真实情况有下列几条:

(1)若文曲星不是在宿舍丢失的,那么就一定是在校园里或大街上丢失的;

(2)如果出宿舍时看到过文曲星,则就不是在宿舍丢失的;(3)出宿舍时看过文曲星; (4)如果是在校园丢失的,则会有失物招领;(5)没有失物招领。

请根据上述情况,推出这个学生的文曲星丢失在何处,并写出推理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p∨q”与“p∧q”这两个逻辑公式中,它们的( ) A.变项和逻辑常项均相同 B.变项不同但是逻辑常项相同 C.逻辑常项不同但是变项相同 D.变项和逻辑常项均不同

2.对于a、b两个概念,如果所有a是b,有b不是a,那么a、b两个概念具有( )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3.“没有一个爱国者不是反对国家分裂的。”这是( )

A.全称肯定判断 B.全称否定判断 C.特称肯定判断 D.特称否定判断

4.SAP与SEP之间的关系是( )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差等关系 D.下反对

关系

5.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p→q”为假,那么一定为( ) A.p真q真 B.p真q假 C.p假q真 D.p假q假 6.“p?q”中p判断与q判断之间的等值关系是( )

A.对称且传递 B.非对称且传递 C.反对称且传递 D.反对称且反传递 7.有人说:“××学校,您培育了多少焦枯的青苗茁壮成长。”此人的言论( )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普通逻辑规律

8.直接推理“SEP→PES”属于( )A.换质法推理 B.换位质法推理 C.换质位法推理 D.

换位法推理

9.“(p→q)∧(r→q)∧(p∨r)→q”这一推理式是( )

A.二难推理的简单构成式 B.二难推理的简单破坏式 C.二难推理的复杂构成式 D.二难推

理的复杂破坏式

10.“因为aRb,所以bRa。”这一推理式是( )

A.对称关系推理 B.反对称关系推理 C.传递关系推理 D.反传递关系推理

11.反证法先论证与原论题相矛盾的论断为假,然后得到原论题真,其所依据的是( ) A.同一律 B.矛盾律 C.排中律 D.充足理由律

12.就两校的学生人数看,A、B两校都比C、D两校规模大,要断定E校的学生人数比D校的学

生人数多,就需要加上条件( )

A.E校的学生人数比A校多 B.A校的学生人数比B校少 C.E校的学生人数比B校少 D.C校的学

生人数比E校少

13.任何方法都是有缺陷的。如何公正合理选拔合格的大学生?目前通行的高考制度恐怕是所有带缺陷的方法中最好的方法了。不符合上述断定含义的是( ) ...

A.被录取的大多数大学生的实际水平与他们的考分是基本相符的 B.存在有落榜的学生,他们有较

高的实际水平

C.目前,没有比高考更能使人满意的招生制度 D.不合格的考生被录取,是考

场舞弊所致

14.关于A电脑故障的陈述中,是真判断的一个为( )

A.显卡坏了 B.如果主板坏了,那么内存条也一定出现了故障 C.主板或显卡坏了 D.主

板坏了

15.学校的教授们有一些是足球迷。学校预算委员会的成员一致要把学校的足球场改建为科贸写

字楼,而所有的足球迷都强烈反对这样做。由此可见( )

A.学校所有的教授都是学校预算委员会的成员 B.学校预算委员会的成员并非都是学校的教

C.学校有的教授不是学校预算委员会的成员 D.学校预算委员会有的成员是足球迷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6.“中国人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2%”中,“中国人”是( )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单独概念 D.普遍概念 E.负概念 17.有关概念的概括或限制,正确的有( )

A.“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概括为“全国最高法院” B.“全国人大常委会”限制为“江苏

省人大常委会”

C.“长城”概括为“旅游胜地” D.“工人”限制为“石油工人” E.“工人”概括为“工

人阶级”

18.从MEP、MAS可得结论( )A.SAP B.SEP C.SIP D.SOP E.SAP 19.既反对称又传递的关系有( )

A.概念间的全同关系 B.概念间的真包含关系

C.概念间的真包含于关系 D.概念间的交叉关系 E.概念间的全异关系 20.已知“必然p”真,可推知( )

A.“可能p”假 B.“可能p”真 C.“必然非p”假 D.“必然非p”真 E.“可能非

p”真

21.直接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有( )

A.偷换概念 B.自相矛盾 C.两不可 D.转移论题 E.轻率概括 22.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断定有( )

A.同时否定SAP与SEP B.同时肯定p∨q与﹁q∨﹁q C.同时否定必然p与可能非p D.同时否定p∧﹁q与﹁p∨q E.同时肯定SIP与SOP

23.一个有效三段论,如果其结论是假的,则其大、小前提必定( ) A.都假 B.不都假 C.不都真 D.至少有一个是假的 E.一真一假

24.若“A可以分为B、C”是一个正确的划分,则B与C的外延间一定不能是( ) ..

A.全异关系 B.反对关系 C.交叉关系 D.矛盾关系 E.不相容关系

25.有人提出蛋黄的黄色跟鸡所吃的植物性饲料有关。为了验证这个结论,最可靠的实验方法有

( )

A.选择一优良品种的蛋鸡进行实验 B.化验比较植物性饲料与非植物性饲料的营养成分 C.选择品种等级完全相同的蛋鸡,一半喂植物性饲料,一半喂非植物性饲料

D.对同一批蛋鸡逐步增加或减少植物性饲料 E.选择不同品种的蛋鸡,喂食同样的植物性饲料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思维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和间接性。 27.概念的外延通常称为_____________。

28.任何判断都有两个特征:第一,_____________;第二,判断都有真假。 29.“p或者q”是_____________的逻辑形式。 30.“A是A”是_____________公式。

31.演绎推理不是或然性推理,而是_____________。 32.联言推理有两种推理式:_____________和组合式。 33.归纳推理有_____________和不完全归纳推理两大类。

34.科学假说有两个特征:第一,以事实材料和科学知识为依据;第二,_____________。 35.反驳有三种途径:反驳论题、反驳论据和反驳_____________。

四、图表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小题4分,第37小题6分,共10分) 36.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

学校(A) 学生(B) 大学生(C) 共青团员(D)

37.用真值表来证明(p→q) ?(﹁q→﹁p)(假言易位律)是永真式。

p T T F F q T F T F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8.(1)“平反是对错误案件进行纠正。”

上述作为定义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2)“宗教可分为古代宗教、现代宗教、一神教、多神教、中国宗教和西方宗教。” 上述作为划分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39.甲、乙、丙三人讨论“不劳动者不得食”这一原则。

甲说:“不劳动者不得食,意味着得食者可以不劳动。” 乙说:“不劳动者不得食,意味着得食者必须是劳动者。” 丙说:“不劳动者不得食,意味着得食者可能是劳动者。” 请问谁的理解最确切?说明理由。

40.某些经济学家是大学数学系的毕业生。因此,某些大学数学系的毕业生是对企业经营很有研

究的人。

对上述省略三段论指出其大项、小项和中项,将被省略部分恢复,并说明它是三段论中的哪一部分?

41.萨克斯于1862年发现植物淀粉是由于叶绿素受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分解后与其他养料合

成的。因为他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如果日光被遮挡,则植物不能生产淀粉。但只要日光重临,淀粉便又立刻产生。

分析此例运用何种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说明理由并写出该逻辑方法的公式。

42.说“爱因斯坦不是唯物主义者”,这是我不能同意的。唯物主义者都是崇尚科学真理的,爱因

斯坦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怎能不崇尚科学真理呢?

指出上述反驳中的被反驳论题和反驳的论据,并分析其是否违反论证的规则。

六、证明题(本大题8分)

43.试证明:结论是全称判断的有效三段论,其中项不能周延两次。

七、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44.某商店失窃,四职工涉案被拘。

甲:只有乙作案,丙才会作案;乙:甲和丙两人中至少有一人作案; 丙:乙没有作案,作案的是我;丁:是乙作案。

四人中只有一人说假话,至少可推出谁说了假话,谁作了案。写出推断方法。

45.有甲、乙、丙三个学生,一个是武汉人,一个是上海人,一个是北京人。他们的专业,一个

是金融,一个是管理,一个是外语。已知:

(1)乙不是学外语的; (2)乙不是北京人; (3)丙不是武汉人; (4)学金融的不是上海人; (5)学外语的是武汉人。 根据以上条件,请推出甲学的是什么专业。说明理由。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p→q”与“r→s”这两个逻辑形式,它们( )

A.变项和逻辑常项都不同 B.变项不同但逻辑常项相同 C.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 D.变项和

逻辑常项都相同

2.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是( )

A.普遍概念、单独概念 B.二分法、连续划分 C.江苏省、苏州市 D.科学家、化学家 3.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的性质判断为( )A.A判断 B.E判断 C.I判断 D.O

判断

4.SIP与SOP之间是( )A.矛盾关系 B.反对关系 C.差等关系 D.下反对关系 5.与□p有矛盾关系的判断是( )A.□﹁p B.◇p C.◇﹁p D.﹁◇p 6.“如果二角对顶,那么二角相等”可变换为等值于它的判断是( ) A.如果二角相等,那么二角对顶 B.只有二角相等,二角才对顶 C.如果二角不相等,那么二角对顶 D.只有二角对顶,两角才相等 7.必然性推理必定是( )

A.前提蕴涵结论的推理 B.前提不蕴涵结论的推理 C.类比推理 D.归纳推理 8.“小华要么是生病了,要么是遇到了别的急事。小华生病了,所以他没有遇到别的急事。”这

个推理是不相容选言推理的( )A.否定肯定式 B.肯定否定式 C.肯定前件式 D.否定后件式

9.以“如果p或q,那么r”和“非r”为前提,可必然推出结论( ) A.﹁p∧q B.p∧﹁q C.﹁p∧﹁q D.p∧q 10.在假说形成的完成阶段,主要运用的是( ) A.演绎推理 B.归纳推理 C.类比推理 D.统计推理

11.“鲁迅的著作不是一天能读完的,《狂人日记》是鲁迅的著作,因此,《狂人日记》不是一天

能读完的。”这种推理的逻辑错误是( )A.偷换概念 B.自相矛盾 C.轻率概括 D.循环论证

12.“我最爱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英国的、法国的、古典的,我都爱读。”该陈述在逻辑上犯的错

误是( )

A.划分外国文学作品的标准混乱,前者是按国别,后者是按年代 B.外国文学作品没有分诗

歌、小说、戏剧等

C.没有说最喜好什么 D.没有说是外文原版还是翻译本

13.“某人正驾车行驶。此时若忽然停车,他后面跟行的卡车将撞上他车的尾部;若不停车,他

会撞倒一个横穿马路的妇女。”如果此陈述为真,则最可能的推论是( ) A.那辆卡车跟得太近 B.行人不该在马路上行走 C.他不是被后面的卡车撞上,就是撞倒那个妇女 D.他的驾驶技术还不够高明

14.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要有足够的钱,就可以买到一切。”最能有力驳斥上述观点的是( ) A.有些东西,即使有足够的钱也不能买到,如友谊、健康、爱情等 B.如果没有足够的钱,那

么什么也买不到

C.有一件我买不到的东西,便说明我没有足够的钱 D.没有足够多的钱,也可

以买到一切东西

15.“如果刘伟力被选进区计划生育委员会,他一定是结了婚的。”此断定是基于哪种假设?

( )

A.某些已婚者不可以被选进区计划生育委员会 B.只有已婚者才能被选进区计划生育委员会 C.某些已婚者必须被选进区计划生育委员会 D.某些已婚者可以不被选进区计划生育委员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6.“两概念间的关系可以分为相容关系和矛盾关系。”作为划分,该句的逻辑错误是( ) A.划分不全 B.多出子项 C.划分标准不同一 D.子项相容 E.划分不全、多出子项 17.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具有传递性质的关系有( )

A.朋友关系 B.同学关系 C.父子关系 D.年长于关系 E.年轻于关系

18.仅从“所有的科学家都是富有创新性的人”这一全称肯定判断看,“科学家”和“富有创新性

的人”这两个概念间可能具有的关系为( )A.种与属 B.真包含 C.真包含于 D.交叉 E.全异

19.如下公式中表示或然模态判断的是( )A.□p B.◇p C.◇﹁p D.SEP

E.□﹁p

20.已知判断“﹁p←﹁q”,则它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是( ) A.p∧﹁q B.﹁p∧q C.﹁p∧﹁q D.p∨﹁q E.﹁(p→q) 21.“并非他又聪明又能干”的等值判断是( )

A.他不聪明或能干 B.他聪明或不能干 C.他不聪明或不能干 D.如果他聪明,那么他不能干 E.如果他能干,那么他聪明 22.直接推理式①“SAP→PES”和②“POS→POS”( )

A.都有效 B.都无效 C.不都有效 D.①有效,②无效 E.①无效,②有效 23.一个有效三段论的项在前提中周延,则它在结论中( )

A.可以周延 B.必定周延 C.不可以周延 D.可以不周延 E.不可以不周延 24.不相容选言推理的正确形式有( )

A.肯定否定式 B.否定肯定式 C.肯定前件式 D.否定后件式 E.肯定后件式 25.“男同学占全校学生总数的58%”中,“男同学”是( ) A.普遍概念 B.单独概念 C.负概念 D.集合概念 E.非集合概念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一是_______________,一是变项。

27.概念的_______________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

法。

28.性质判断SAP与SEP之间具有_______________关系。 29.“必然非p”与“可能p”为_______________关系。

30.“这个山洞从来就没有人敢进去过,即使进去的人,也从来没有出来过。”这段话违反了

_______________律。

31.从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划分看,直接推理和三段论均属_______________。 32.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就是前提中有一个为_______________判断的假言推理。

33.简单枚举法是根据某类中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并且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从而得出该

类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

34.科学假说就是以已有的事实材料和科学原理为依据,对于未知的事物或_______________所作

的假定解释。

35.反驳是用一个或一些真实判断确定另一个判断的虚假性或_______________的思维过程。

四、图表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小题4分,第37小题6分,共10分)

36.已知所有A是B,并且所有C是A,请用欧拉图表示A、B、C三概念间所可能有的各种外延关

系。

37.列出下列A、B、C三个判断的真值表,并根据真值表回答:当A、B、C中只有一句真时,哪

一句话真?甲是否去开会?乙是否去上学?

A:如果乙去上学,那么甲去开会。B:并非要么甲去开会,要么乙去上学。C:甲不去开会或乙

不去上学。

p T T F F q T F T F 设:p为“甲去开会”,q为“乙去上学”,T表示“真”,F表示“假”。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8.(1)“判断可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和模态判断。”

该句作为划分是否正确?请简述理由。

(2)“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化合而成的化合物。”

该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若正确,请说明定义的结构;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39.(1)只要该企业有足够的自有资金,就能搞活企业。

(2)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成为国家有用之材。

指出用什么判断可以反驳上述判断,并说明逻辑理由。

40.“有为青年都是勤奋好学的,所以,凡是勤奋好学的都是有为青年。”

(1)写出上述推理的推理式;

(2)指出这个推理式属何种直接推理; (3)用逻辑规则检查它是否正确。

41.“19世纪期间,人们从各种化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氮,其密度总是相同的,可是大气中的氮,

却比从化合物中得到的氮多出0.5%的重量,于是,人们分析这多出来的重量,一定有它另外的原因。经过对大气的反复测定,终于证明空气中的氮气加重的原因,是因为存在着氩气的缘故。”

分析此例运用了何种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说明理由并写出该逻辑方法的公式。

42.已知:△ABC中,∠B>∠C(如题42图)

求证:AC>AB

证明:如果AC不大于AB,就只有两种情况,

即AC=AB或AC

如果AC=AB,那么△ABC为等腰三角形,∠B=如果AC

这两个结论都与已知条件∠B>∠C相矛盾,所以AC不大于AB是不可能的,由此可知,AC>AB。

分析上例论证的结构,指出其论题、论据、论证方式和论证方法。

六、证明题(本大题8分)

43.试证明以I判断为大前提,以E判断为小前提不是三段论前提的有效组合。

七、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44.某司令部决定选派三个师去完成一次行动,军事参谋们提出了如下建议:

甲:如果派C师,则必须派D师。 乙:如果B师不去,则A师也不能去。 丙:如果C师不去,则E师也不能去。 丁:派A师前去,但B师留下。 戊:E师

必须前往。

司令部最终采纳了其中的四条建议,派三个师顺利完成了此次行动。 司令部采纳了哪四个人的建议?选派的是哪几个师?

45.“或者逻辑学难学(p),或者没有多少学生喜欢它(q)。如果数学容易学(r),那么逻辑学不难

学。事实上许多学生喜欢逻辑学,因此,数学并不太容易。” 上述推理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C; 性质,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所有S都是P”与“有S不是P”这两个逻辑形式,它们( )

A.变项和逻辑常项都相同 B.变项不同但逻辑常项相同 C.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 D.变项和逻辑常项都不同

2.前一个概念与后一个概念之间是真包含关系的是( )

A.“中国”与“江苏省” B.“中国大学生”与“大学生” C.“鲁迅”与“青年鲁迅” D.“动物”与“鸟”

3.若概念S与概念P具有交叉关系,则能断定同时为真的是( ) A.SAP与SEP B.SAP与SIP C.SIP与SOP D.SEP与SOP

4.具有反对关系的一组判断是( )A.SAP与SEP B.SAP与SIP C.SEP与SIP D.SIP与SOP

5.“占全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人是有志气的”这一判断是( ) A.单称判断 B.特称判断 C.全称判断 D.模态判断 6.模态判断“□﹁p”与“◇p”( )

A.可以同真但不可以同假 B.可以同假但不可以同真 C.既可以同真又可以同假 D.既不可以同真,也不可以同假

7.如果一个三段论的结论为A判断,则三段论的两个前提必为( )A.A判断 B.E判断 C.I判断 D.O判断

8.“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客观规律。”该推理的过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A.SAP→SEP B.SAP→PIS C.SAP→SEP→POS D.SAP→SEP→PES

9.已知“p→q”为假,则( )A.p真q真 B.p真q假 C.p假q假 D.p假q真 10.类比推理中的两个类比对象不能是( )

A.两个不同的个体 B.两个不同的类 C.一个类与另一类中的个体 D.一个类与此类中的某一个体

11.“真金不怕火炼。”如果该断定为真,则合乎逻辑推论的为( )

A.怕火炼的一定不是真金 B.不是真金,就一定怕火炼 C.只有真金,才不怕火炼 D.不怕火炼的一定是真金

12.“凡金属都是导电的,铜是导电的,所以,铜是金属。”与上述推理结构相同的是( ) A.所有的鸟都是卵生动物,蝙蝠不是卵生动物,所以,蝙蝠不是鸟 B.所有的鸟都是卵生动物,天鹅是鸟,所以,天鹅是卵生动物

C.所有从事工商管理的都学习企业管理,他们学习企业管理,所以,他们是从事工商管理的 D.只有精通市场营销理论,才是一个合格的市场营销经理,老张精通市场营销理论,所以,老张一定是合格的市场营销经理

13.“打猎不仅无害于动物,反而对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此观点最有可能的前提是( ) A.许多人除非自卫,否则不会杀死野生动物 B.被猎获的动物大部分是弱小动物

C.当其他食物缺乏时,野生动物会偷吃庄稼 D.当野生动物过多时,减少其数量有利于种群的生存和发展

14.“如果张红是教师,那么他一定学过心理学。”此判断是从下面哪个判断中推论出来的?( )

A.一个好教师应该学习心理学 B.只有学过心理学才可以做教师 C.有些教师真的不懂心理学 D.心理学知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15.母亲要求儿子从小就努力学外语,儿子说:“我长大又不想当翻译,何必学外语。”儿子的回答与下面哪项有同样的逻辑错误?( )

A.你有作案时间,罪犯不是你是谁 B.我不是领导干部,为什么要我廉洁奉公

C.没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故有文化的军队一定不愚蠢 D.他外语很好,一定能当个好翻译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6.下列欧拉图中不正确的有( ) ...

17.当PAS为假且SIP为真时,S与P之间可能具有的关系是( )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交叉关系 E.全异关系 18.“没有什么事物不包含矛盾。”该判断可以表达为( ) A.没有事物不是不包含矛盾 B.事物不都包含矛盾

C.有些事物包含矛盾 D.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 E.所有的事物都不是不包含矛盾的 19.要使p←→q为假,p与q可能为( )A.p真q假 B.p假q真 C.p真q真 D.p假q假 E.p与q等值

20.下列各式中,与﹁p∧q等值的有( )

A.﹁(﹁p→﹁q) B.﹁(p∧﹁q) C.﹁(p←q) D.﹁p→﹁q E.﹁p←→q 21.“并非只有贪污才会犯大错误”的等值判断是( ) A.贪污而没犯大错误 B.并非只要不贪污就不会犯大错误

C.并非如果犯大错误,那么就是贪污 D.如果犯大错误,那么就是贪污 E.如果贪污,那就犯大错误

22.以PEM为前提,增补哪两个选项之一为另一前提,必然推出SOP的结论。( ) A.SAM B.SEM C.SIM D.SOM E.MAS

23.以“不可能p”为前提,根据模态逻辑方阵,可必然推出的结论是( ) A.必然非p B.必然p C.不可能非p D.可能p E.并非必然p

24.以“如果现在停电,工厂中的机器就停止运转”为前提,说法正确的是( ) A.现在没停电,所以工厂中的机器没有停止运转 B.现在停电了,那么工厂中的机器已经停止了运转

C.机器停止了运转,所以现在停电了 D.工厂中的机器没有停止运转,所以现在没停电

E.现在没有停电,但机器却停止了运转 25.在复合判断推理中,无效的是( )

A.p∧q→p B.(p∨﹁q)∧q→﹁p C.(p?q)∧﹁p→q D.(p?q)∧p→﹁q E.(p→﹁q)∧﹁q→﹁p

??

38.在下列各式的括号内填入适当的符号,使之成为正确的三段论式。

M(S()PP()M

)M

SEPSAMSEP39.以“数a或者能被6整除,或者能被3整除”为前提,

(1)加上另一个前提:“数a能被3整除”,能否必然得出结论?为什么? (2)加上另一个前提:“数a不能被6整除”,能否必然得出结论?为什么?

40.以“只要A是红的,那么B就是绿的”为前提,

(1)加上另一个前提:“B是绿的”,能否必然得出结论?为什么? (2)加上另一个前提:“A是红的”,能否必然得出结论?为什么?

41.请指出在下述案例中,使用了什么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并请写出这种方法的逻辑结构。

科学家在研究低温下某些导体的性质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些导体的电阻随导体温度的下降而减小,当温度降低到某一值时,导体的电阻突然消失,这就是超导现象。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导体温度降低与导体电阻减小之间有因果联系。

42.分析下述论证的结构,指出其论题、论据,并指出其论证错误。

地球上出现的不明飞行物,肯定是外星球的宇宙人发射的,因为现代科学告诉我们,外星球可能存在着比地球人更高级的宇宙人。他们向地球发射宇宙飞行器是很自然的事。

六、证明题(本大题8分) 43.三段论第一格的结构是:

试运用三段论基本规则证明第一格的小前提必须是肯定的。

七、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44.在某地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农民的意见主要集中为如下三点: (1)医院、学校至少有一样;

(2)如果学校、商店都有,那么必须有医院; (3)医院、商店至多有一样。

请问,如果完全尊重上述意见,那么是否要建商店?写出推导过程。

45.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中,专家对A、B、C三座城市作出了如下预测: (1)A、B两座城市至少会有一座入选; (2)B、C两座城市至少会有一座入选; (3)A、B两座城市都不会入选; (4)B城市不会入选。

结果显示,上述预测只有一项是假的,请问C城市是否入选?写出推导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有S是P”与“有M是N”这两个逻辑形式,它们( )

A.变项和逻辑常项都相同 B.变项相同但逻辑常项不同 C.变项不同但逻辑常项相同 D.变项和

逻辑常项都不同

2.在“他是人吗?一点人性都没有”和“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两语句中,概念“人”( ) A.都是集合概念 B.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D.都是非集合概念 3.相同素材的SAP判断与SOP判断之间的关系是( ) 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差等关系 D.下反对关系 4.概念之间的同一关系是( )

A.对称且传递关系 B.非对称且非传递关系 C.反对称且反传递关系 D.反对称且传递关系

5.一个判断式“p→q”为假,当且仅当( )A.p真且q真 B.p真且q假 C.p假且q真 D.p假且q假

6.若同时断定SEP和SIP都真,则( )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7.直接推理“SEP├PIS”(符号:“├”表示推出)是( )

A.换质法直接推理 B.换位法直接推理 C.换质位法直接推理 D.换位质法直接推理 8.“p∧q├q”,该推理式是( )A.联言推理式 B.选言推理式 C.假言推理式 D.二难推理式

9.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不是( ) A.必然性推理 B.演绎推理 C.三段论推理 D...或然性推理

10.“明天必然不下雨”是( )

A.必然肯定模态判断 B.必然否定模态判断 C.或然肯定模态判断 D.或然否定模态判断

11.所有名词是实词,动词不是名词,所以动词不是实词。以下推理中与上述推理在结构上最为相似的是( )

A.凡细粮都不是高产作物。因为凡薯类都是高产作物,凡细粮都不是薯类

B.先进学生都是遵守纪律的,有些先进学生是大学生,所以大学生都是遵守纪律的 C.铝是金属,又因为金属都是导电的,因此铝是导电的

D.虚词不能独立充当句法成分,介词是虚词,所以介词不能独立充当句法成分 12.“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这句话真,那么下面必真的是( )

A.有鱼而没有熊掌 B.有熊掌而没有鱼 C.或者没有鱼,或者没有熊掌 D.既没鱼又没熊掌

13.“如果张丽是校学生会干部,她一定不是一年级新生”,做出这个判断的前提是( ) A.只有张丽才能选入学生会 B.只有不是一年级新生才有资格选入学生会 C.入选学生会干部必须是一年级新生 D.不是一年级新生也可能不被选入学生会 14.“他正在为又一次旷课作检查。”由这句话我们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

A.他过去就旷过课 B.这次已不是第一次旷课了 C.他今后不会再旷课了 D.他这是第一次旷课

15.有学生上课时间去看电影,老师批评他违反了纪律,并要他检查。他却反问老师:“难道看这类革命传统教育的电影不是好事吗?”最为恰当地指出这个学生讲话中的逻辑错误的是( ) A.同语反复 B.转移论题 C.概念不当并列 D.模棱两不可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6.当SAP和SEP均假时,S与P的外延关系为( )

A.全同关系 B.S真包含于P C.S真包含P D.交叉关系 E.全异关系

17.与“并非所有文学家都是大学中文系培养的”相等值的判断为( ) A.所有文学家都不是大学中文系培养的 B.有的文学家是大学中文系培养的

C.所有文学家都是大学中文系培养的 D.文学家不都是大学中文系培养的 E.有的文学家不是大学中文系培养的

18.两判断:(1)“爱因斯坦是著名的物理学家”;(2)“a≤b”,( ) A.(1)(2)都是简单判断 B.(1)是简单判断,(2)是复合判断

C.(1)是复合判断,(2)是简单判断 D.(1)(2)都是复合判断 E.(1)是性质判断,(2)是关系判断

19.根据性质判断直接推理,SIP可推得( ) A.POS B.PAS C.SOP D.并非SEP E.PIS

20.“p∨q→r”为假,当且仅当p、q、r的值为( )

A.p真、q真、r真 B.p假、q假、r假 C.p假、q假、r真 D.p假、q真、r假 E.p真、q假、r假

21.以两前提“MAP、MAS”构成的三段论式不能推出( ) ..A.SEP B.SOP C.SIP D.PIS E.POS 22.与“p←q”相等值的判断是( )A.p∨E.q→p

23. A对象具有属性a,b,c,d,

B对象具有属性a,b,c, 所以,B对象也具有属性d。 上述推理式为( )

A.类比推理式 B.完全归纳推理式 C.概率归纳推理式 D.或然性推理式 E.必然性推理式

24.已知“□p”真,则( ) A.◇p真 B.□A.(p←D.(要么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普通逻辑具有工具性和__________。

27.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__________的思维形式。 28.判断是对__________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29.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真的,当且仅当__________。 30.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这是违反__________律的逻辑错误。

31.根据思维进程的方向不同,推理分为演绎推理、__________和类比推理。 3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式,肯定前件就要__________后件。

33.科学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部分对象与某种属性之间具有__________,从而推出某类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结论的归纳推理。

34.类比推理与归纳推理不同,它是由个别到个别,或是由一般到__________的推理。 35.选言证法是通过先论证与原论题相关的其他可能性的论断_________,然后确定论题真的一种间接论证方法。

四、图表题(本大题共2小题,36小题4分,37小题6分,共10分)

q)∧q├

p真 C.□

p真 D.◇

p假 E.◇

p真

p├q

25.下列演绎推理式中,无效式为( ) ...

p B.(

p→q)∧

p├q C.(p∨q)∧r)∧(

p要么q)∧

p├q E.(p→q)∧(q→

r→s)├(p→s)

q B.p∧

q C.p→q D.

p→

q

36.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 A.党员, B.干部, C.党的高级干部。

37.试用真值表方法判定充分条件假言判断p→q与相容选言判断

p T T F F q T F T F p∨q是否等值。题37表

(“T”表示真,“F”表示假。)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8.(1)“正方形就是四角相等的四边形。”该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2)“城市居民分为汉族、少数民族、外国侨民、工人、干部、知识分子等。”该句作为划分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39.指出下列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

A.犯罪的不都是青少年。B.犯罪的都不是青少年。

40.“优秀律师都精通法律,李律师精通法律,所以,李律师是优秀律师。”

(1)写出上述推理的形式;(2)指出该推理的格和式;(3)用逻辑规则检查它是否有效。

41.长期生活在又咸又苦的海水中的鱼,它的肉却不是咸的,这是为什么?科学家们考察了一些生活在海水中的鱼,发现它们虽然在体形、大小、种类等方面不同,但它们鳃片上都有一种能排盐份的特殊构造,叫“氯化物分泌细胞”组织。科学家们又考察了一些生活在淡水中的鱼,发现它们虽然也在体形、大小、种类等方面不同,但它们鳃片上都没有这种“氯化物分泌细胞”组织。由此可见,具有“氯化物分泌细胞”组织是海鱼在海水中长期生活而肉不具有咸味的原因。

分析此例运用了何种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说明理由并写出该逻辑方法的公式。

42.分析下列证明的结构,指出其论题、论据、论证方式和论证方法:

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应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态度,要么是全盘继承,要么是虚无主义,要么是批判继承。全盘继承,不分精华和糟粕,不能推陈出新,不利于文化的发展,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虚无主义,割断了历史,违背了文化发展的规律,同样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只有批判继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能促进文化的繁荣。

六、证明题(本大题8分)

43.证明:结论否定的正确三段论,其大前提不能是I判断。

七、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44.甲、乙、丙、丁争夺一名围棋赛冠军,已知下列A、B、C三种说法中,有且只有一种说法正确。

A:冠军或是甲或是乙。 B:如果冠军不是丙,那么冠军也不是丁。 C:冠军不是甲。

问:谁夺得冠军?请写出推导过程。

45.有四个外表看起来没有分别的小球,它们的重量可能有所不同。取一个天平,将甲、乙归为一组,丙、丁归为另一组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天平是基本平衡的。将乙和丁对调一下,甲、丁一边明显地要比乙、丙一边重得多。可奇怪的是,我们在天平一边放上甲、丙,而另一边刚放上乙,还没有来得及放上丁时,天平就压向了乙一边。

请你判断,这四个球中由重到轻的顺序是什么?并说明推导过程。

《普通逻辑学》综合练习题及其答案

一、填空 1.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 和 两个部分组成的。逻辑形式的不同是由 的不同决定的。

常项、变项、常项

2.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是 。 概念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

3. 概念不能限制和划分。 单独概念 4.主项与谓项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主项与谓项均不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 E、I

5.性质判断的主项S和谓项P在外延上可能有 、 、 、 、 五种关系。 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

6.一个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 ;一个性质判断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 。 肯定、全称

7.根据有关推理规则, 判断不能换位, 判断不能换质位。 O、I

8.将“有的律师不是共产党员”换质,其结论是 ,再将所得结论换位为 。其推理的逻辑形式可用公式表示为 。

有的律师是非共产党员、有的非共产党员是律师、S O P→S I P → P I S

9.如果SEP取值为真,则SIP取值为 ,SOP取值为 ,SAP取值为 。 假、真、假

10.根据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如果SEP假,则SAP 、SIP 。 真假不定、真

11.某有效三段论的大前提为MOP,小前提应为 ,结论应为 。 MAS 、SOP

12.违反三段论“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会犯 的逻辑错误。 中项不周延

13.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 而后件 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真、假

14.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 而后件 时,它才是假的。在其他情况

35.相容选言推理只有一种有效的推理形式,即 ;不相容选言推理有两种有效的推理形式,即 和 。 否定肯定式、肯定否定式、否定肯定式

36.充分条件假言直言推理有两种有效的推理形式,即 和 。 肯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式

37.必要条件假言直言推理有两种有效的推理形式,即 和 。 否定前件式、肯定后件式

38.以p→q为前提进行假言直言推理,如果得出的结论为q,那么,另一个前提则是 ;如果另一个前提为p,则得出结论为 。 p、q

39.在下列三段论形式中填入恰当的符号,使之成为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形式: ( ) A ( ) S O M S O P

P、M

二、单向选择题

1.在性质判断中,主项和量项都不周延的是( )。

①全称肯定判断 ②全称否定判断 ③特称肯定判断 ④特称否定判断 ③ 2.“甲与已是同案犯”。这个判断是( )判断。

①性质判断 ②联言判断 ③选言判断 ④关系判断 ④ 3.“没有一位有成就的科学家不是刻苦学习的”,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 ①SAP ②SEP ③SIP ④SOP ①

4“没有一个盗窃罪不是故意犯罪。”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为( )。 A.SAP B.SEP C.SIP D.SOP A

5.“中国位于亚洲”这句话中的“中国”和“亚洲”两个概念外延间为( )。 A.真包含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D

6.“围绕太阳运转的不都是行星。”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为( )。 A.SAP B.SEP C.SIP D.SOP D

7.与“并不是他既犯贪污罪又犯诈骗罪。”有等值关系的判断有( )。 A.他不犯贪污罪也不犯诈骗罪 B.他或者犯贪污罪或者犯诈骗罪

C.他或者不犯贪污罪或者不犯诈骗罪 D.如果他不犯贪污罪,那么他犯诈骗罪 .C

8.“联言判断”可以概括为( )。

A.联言推理 B.复合判断 C.选言判断 D.负判断 B

9.“优质商品不都是进口的’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

A.SAP B。SEP C。SIP D。SOP D

10.与“世界上的国家不都是内陆国家”有下反对关系的判断是( )。

A.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是内陆国家 B.世界上有的国家不是内陆国家 C.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不是内陆国家 D.世界上有的国家是内陆国家 D

11.已知 SIP假,则 S与 P的外延关系为( )。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全异关系 D

12.下列概念关系中,属于反对称关系的是( )。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B

13.已知p→q为假,则p和q的真值为( )。

A.p真并且q真 B.p真并且q假 C.p假并且q真 D.p假并且q假 B

14.下列推理形式中有效的是( )。

A.((P?q)?p B。(p?q)?q)?p C.((p?q)?q)?p D.(p?q)?q)?p

D

15.“并非可能P”与“并非可能非P”之间具有( )。

A.反对关系 B.下反对关系一步 C.矛盾关系 D.差等关系 A

16.复合判断由( )组成。

A.主项和调项 B.前件与后件 C.肢判断与联结词 D.关系项与关系者项 c

17.与“并非如果学好外语就能出国’具有等值关系的是( )。

A.学好外语且能出国 B.没学好外语但能出国 C.学好外语但没能出国 D.没学好外语也没能出国 C

18.既断定SIP真.又断定SOP真,则( )。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

D

19.运用假言易位换质推理,由P→q可以推出( )。 A.P←q B.q?p C.p?q D. q?p D

20.“肯定否定式’是( )的有效形式。

A.相容选言推理 B.不相容选言推理

C.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 D.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 B

21.既断定SAP假,又断定SEP假.则( )。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不矛盾律 C.违反排中津 D.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 D

22.类比推理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共同点是( )。

A.从一般到一般 B.前提蕴涵结论 C.结论都是或然的 D.从个别到一般 .C

23.运用反证法进行论证时.其反论题“非P”与原论题“P”是( )。 A.等值关系 B.矛盾关系 C.反对关系 D.交叉关系 B 24.“普通逻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普通逻辑学是科学,所以,所有的科学都是没有阶级性的”。这个三段论是( )。

①有效的推理形式 ②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③犯大项不当周延 的逻辑错误 ④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④ 25.“如果不以事实为根据,或者不以法律为准绳,则不能公正断案”。其推理的逻辑形式是( )。

①p∧q ②p∨q ③(p∨q)→ r ④(p∨q)→r ③

26.当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假时,则它的肢判断的真假情况是( )。 ①p真q假 ②p真q真 ③p假q真 ④p假q假 ③

27.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假的是( )。

①P∨q ②p←q ③p→q ④p←→q ① 28.“p←q”的等值判断是( )。

①p∨q ②p→q ③p → q ④q→p ④ 29.“p∧q”的等值判断是( )。

①p→q ②p←q ③p∧q ④p∨q ④

三、多项选择题(包括双项选择题)。

1.一个有效的三段论的小项、中项、大项分别为S、M、P,如P在结论中周延,则其大前提不能是( )。

①PAM ②MOP ③MAP ④POM ⑤PIM ③④⑤ 2.以“所有P是M”、“所有的S不是M”为大、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可必然推出( )。

①所有的S不是P ②所有的S是P ③有的S不是P ④有的S是P ⑤没有S不是P ①③

3.当肢判断“p”、“ q”均真时,下列判断为真的是( )。

①p∧q ②p→q ③p←q ④p∨q ⑤p←→q ①②③④⑤

4.当“p←→q”为真时,则其肢判断的真假情况是( )。

①p真q真 ②p假q假 ③p真q假 ④p假q真 ⑤ p假q真 ①②⑤

5.当p真q真时,下列复合判断为真的有( )。

①p∧q ②p∨q ③p←→q ④p→q ⑤p←q ①②③④⑤

6.已知“p∧q”为真,则( )为假。

①p→q ②p∨q ③p←q ④p←q ⑤p∨q ④⑤ 7.以“如果贪污腐化,就会构成犯罪”为前提进行假言直言推理,其小前提可以是( )。 ①没有贪污腐化 ②构成犯罪 ③并非没有贪污腐化 ④末构成犯罪 ⑤贪污腐化 ③④⑤ 8.以“只有反腐倡廉,才能搞好党风”为前提进行假言直言推理,其小前提可以是( )。 ①没有反腐倡廉 ②搞好党风 ③并非没有反腐倡廉 ④没有搞好党风 ⑤反腐倡廉 ①②

9.以“如果受贿,么犯法”为前提进行假言直言推理,其小前提可以是( )。 ①受贿 ②末犯法 ③末受贿 ④犯法 ⑤并非没有犯法 ①②

10.以“如果渎职,则犯法”为前提进行假言直言推理,其小前提可以是( )。 ①渎职 ②没渎职 ③犯法 ④没犯法 ⑤并非没有犯法 ①④

四、请用欧拉图表示句子中画横线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1. “国家队里,有的跳远运动员又兼短跑运动员。”

国家队 跳远 短跑 运动员 运动员

2.已知a与b交叉,b与c交叉,a与c全异.请用欧拉图表示a、b.c、这三个概念之间 的关系.

2. a

b c

3.请用欧拉图表示句子中画横线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地球是行星,水星也是行星.”

水星 行星 地球

4.设S与P交叉,M真包含于S,用欧拉图表示S、M和P之间的三种外延关系。

2. M S P

S M P

S M P

5.

A.足球爱好者 A B B.排球爱好者 D C.蓝球爱好者

D.青年足球爱好者 C

?6.动物园、动物、人、机器人

动物园 动物 人 机器人

7.青年、共产党员、司法干部、审判员

青年 审判员 司法干部共产党员8.人民、人民法院、司法机关 人民 司法机关 人民法院

9. 共青团员、青年、青年律师、律师事务所 青年 共青团员 青年律师 律师事务所 农民、劳动模范、共产党员 农民 劳动模范 共产党员 五、请指出下列判断的种类,并写出其逻辑形式。 1. 学习要有股拼劲,但要注意身体。 联言推理,p∧q 2.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不相容选言推理 p∨q 3. 只有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解决问题。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p←q 4. 如果不努力进取,就会落在同伴的后边。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p→q 5. 没有一个成功的人不是经过一番奋斗。 全称肯定判断。SAP

六、 指出下列推理的种类、写出其逻辑形式、分析其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说明其违反

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 1. 凡三段论都有不同四个项,这个推理是不同四个项;所以,这个推理是三段论。

这个推理属于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因为违反了“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廷一次”的规则,犯了“中项不周廷”的逻辑错误。 2. 商品受欢迎或因物美价谦,或因款式新颖;这种衣服很受欢迎因物美价谦,所以,这种

衣服的款式不新颖。

这个推理属于相容选言推理,推理错误。因为违反“肯定一部分选言肢,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规则,犯了“由肯定推否定”的逻辑错误。 3. 如果违犯交通规则,那么会出危险;老李没有违犯交通规则,所以,老李不会出危险。 这个推理属于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因为违反“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的规则,犯了“由否定前件到否定后件”的逻辑错误。 4. 如果违犯交通规则,那么会出危险;老李出了危险。所以,老李违犯了交通规则。 这个推理属于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因为违反“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犯了“从肯定后件到肯定前件”的逻辑错误。

5.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社会主义国家是发展中国家。

这个推理属于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违反推理规则:前提中不周挺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犯了“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6.“有的电大毕业生通过了全国律师考试。我们单位有的同志是电大毕业生,所以,我们单位有的同志通过了全国律师考试。”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这个推理属于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因为违反了“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廷一次”的规则,犯了“中项不周廷”的逻辑错误。

或答:违反三段论第一格的规则“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 或答:违反“两个特称的前提不能必然地推出结论”的规则。

7.用对当关系或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从“所有正当防卫都不是违法行为”能否推出以下结论?为什么?

(1) 并非有的正当防卫是违法行为。 (2) 违法行为是非正当行为。 (3) 有的非违法行为不是正当防卫。

已知判断“所有正当防卫都不是违法行为”的逻辑形式为SEP,则(1)、(2)、(3)三个判断的逻辑形式分别为 pOS。已知判断与判断SIP是矛盾关系,进行对当关系推理可

推出判断(1);进行换位交替法推理可由已知判断推出判断(2);但无怎样,由已知判断推不出判断(3)

8.“一个地区只有司法公正廉洁,才能有效惩治腐败;这个地区不能有效惩治腐败,所以,这个地区司法不公正廉洁。”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这个推理属于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因为违反“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的规则,犯了“由否定后件到否定前件”的逻辑错误。

9.“如果贪污受贿,那么不是好干部;老刘没有贪污受贿,所以,老刘是个好干部。”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这个推理属于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因为违反“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的规则,犯了“由否定前件到否定后件”的逻辑错误。

10.同时断定“所有的毕业生必须通过全部规定科目的考试”与“有的毕业生不必通过全部规定科目的考试”两个判断为真或为假,是否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若违反,则违反什么规律?为什么?

这两个判断无论同真或同假都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因为二者是矛盾关系判断,同时断定二者为真,违反不矛盾关系,同时断定二者为假,则违反排中律。

11.“某嫌疑人或者犯抢劫罪,或者犯故意杀人罪;已知他犯有故意杀人罪,所以,他没有犯抢劫罪。”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这个推理属于相容选言推理,推理错误。因为违反“肯定一部分选言肢,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规则,犯了“由肯定推否定”的逻辑错误。

12.“他的病或者因饮食不佳所致.或者因缺乏休息而造成的,经查是饮食不佳所致,所以,不是 因缺乏休息而造成的。”这个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这个推理属于相容选言推理.推理错误.违反推理规则:肯定一部分选言肢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 犯了“由肯定一部分选言肢进而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逻辑错误。

13.“凡报纸都是印刷品,凡报纸都是出版物.所以凡出版物都是印刷品。”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 是否正确?为什么?

这个推理属于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违反推理规则:前提中不周挺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 不得周延.犯了“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或违反三段论第三格的规则:结论必须是特称判断) 14.运用对当关系或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从“所有植物是生物”能否推出以下结论?为什么? A:并非有的植物不是生物 B:所有生物是植物 C:所有非生物不是植物

设已知判断为 SAP,则 ABC 三个判断分别为SOP、PAS、pES,

SAP与SOP相矛盾,运用对当关系推理.能推出A判断,SAP→SOP,SAP不能推出PAS,否则违反换位规则;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根据换质位交替法,能由SAP推出C判断,

SAP?SEP?PES

15.“只有合理施肥.庄稼才长得好.这块地的庄稼合理施肥了,所以,这块地的庄稼一定长得好。”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这个推理属于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违反推理规则 :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 犯了“从肯定前件到肯定后件“的逻辑错误。

16.同时断定“P并且q”与“非P或者非q”两个判断为真或为假是否违反普通逻辑规律?若违反则 违反什么规律?为什么?

“p并且q”与“非p或者非q”是矛盾关系,同时断定为真,违反不矛盾律;同时断定为假,违反排中律。

17. “如果被告是故意犯罪,那么,应受到刑罚处罚,某人不是故意犯罪,所以,某人不应受到刑罚处罚。”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这个推理属于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违反“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的规则,犯了“由否定前件到否定后件”的逻辑错误。

18.“建筑工人是了解施工现场情况的.某甲是了解施工现场情况的,所以某甲是建筑工人。” 这一个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这个推理属于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因为违反了“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廷一次”的规则,犯了“中项不周廷”的逻辑错误。

或答:违反三段论第一格的规则“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 或答:违反“两个特称的前提不能必然地推出结论”的规则。

19.“凡报纸都是印刷品,凡报纸都是出版物.所以凡出版物都是印刷品。”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三段论推理。错误。违反了“在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犯了“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20. “只有合理施肥.庄稼才长得好.这块地的庄稼长得不好,所以, 这块地没有合理施肥。”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这个推理属于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因为违反“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的规则,犯了“由

否定后件到否定前件”的逻辑错误。

21.同时断定“只有P,才q”与“非P并且q”两个判断为真.是否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

若违反,则违反了什么规律?为什么?

违反不矛盾律。因为相互矛盾的两个判断,不能同时为真,必有一假。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七、表解题:(10分)

1.请列出相容选言判断、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表。 p 真 真 假 假 p 真 真 假 假

2.运用真值表判定A、B、C三个判断之间是否是等值关系 A:并非只有小李去,小王才去。 B:并非小李去或小王不去。 C.小李不去但小王去 p 真 真 假 假 q 真 假 真 假 q 真 假 真 假 真 真 真 假 p∨q 真 假 真 真 p→q 真 真 假 真 p←q q 真 假 真 假 p q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lt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