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过关测评复习题10

更新时间:2023-03-08 04:50:58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1《龙门亮剑》高三一轮语文(江西专版)第二编 第五章 第

一节 过关测评精品练习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60分)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

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到:“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带寓言性质的多角度命意作文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青蛙与螃蟹之间发生了一场美丽的误会,从某种程度上说青蛙的指点没有问题,螃蟹的理解也是理所当然,那么如何把握住这则材料的中心呢?关键在于抓住材料中“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这个关键句,另外由于题目中要求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所以我们在构思的时候可以分开从青蛙或螃蟹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如果从螃蟹的角度思考,我们不难看出螃蟹之所以找不到去河边的路,是因为它对青蛙的意见生搬硬套,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得出“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盲从”“接受别人好的意见(思想)的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等观点。

如果从青蛙的角度思考,我们也可以看出青蛙之所以好心没办成好事,是因为它给别人提建议只是从自身出发而没有站在螃蟹的角度替它着想,忘记了它天生是横着爬这一特点,结果好心办坏事。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得出“帮助别人(给别人提建议)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等类似的观点。如果有同学全面地把握材料,提出“误会源于错误的沟通”等观点并能自圆其说,那也属于切合题意。

2.以《细微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①不少于800字;②不要写成诗歌。 【写作提示】

命题作文也需要审题,题目的范围和命题意图,我们也要认真分析。如仔细分析的话,上海从2006年秋考到2008年春考的命题作文都可以变成半命题作文,“我想握住你的

手”→“我想握住________的手”;“必须跨过这道坎”→“________必须跨过________道坎”;“细微深处”→“________细微深处________”。同学们审题时,先把它变成半命题作文,然后再补充完整,范围和立意就可以确定了。比如“透过细微深处思考”“体味细微深处的感情”等。这就要求同学们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观察到生活的细微之处;不仅是观察,更要思考,要朝向生活的深处开掘和思考。同“我想握住你的手”和“必须跨过这道坎”一样,做到感性和理性的结合,要求同学们不仅会要叙述,更要会议论,进行理性的思辨和分析。这一方向不会改变。

3.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枫叶上 露珠红红地闪烁,

在荷花上

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写作提示】

给材料作文,是命题者在命题的基础上提供一定的材料或条件,要求作文者按材料内容提炼论点,自己拟题或按命题作文。这些材料,从数量上看,有的是单一型,即材料只叙述一个正面的或反面的事实,它包含的观点一般只有一个;有的是综合型,即材料叙述的是几个正面的或反面的,甚至正反两方面都有的事实,它们包含的观点可能只有一个,也可能一个事实就是一个观点。从内容上看,有的是同类材料,即综合型中只有一个观点;有的是异类材料,即综合型中有几个观点。从形式上看,有的给文章(包括故事、诗歌、童话、寓言),有的给人物实际或事情片断,有的给画面,有的给条件。这些材料,一般都有命题者的特殊要求。所以,审题时一定要吃透材料的精神实质,明确特殊的要求,避免偏离所给材料和特殊要求。

找准实现自我价值的位置。以露珠观照人生,如果你是一滴露珠,你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应该选择能够实现梦想的地方,在那里你可以尽显自己的才华,实现人生的理想。定位准确,看准自己的特长,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就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以此定位,可以拟题为:《生命闪光的位置》

提供人才成长的土壤,营造和谐的社会。成才是需要条件的,在大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不能改变的情况下,那“枫叶”就是人才成长的环境和土壤,这是关于社会环境和人才之间的辨证关系,只有社会尽可能提供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才能更快地促进人才的“闪光”,这个社会才能进步,才能和谐;反之,人才的成长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之下,才能发挥自身的价值。由此可以拟题:《请给“露珠”一片火红的“枫叶”》

用人问题。由露珠的“闪光”和“苍白”,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对人才的使用问题,同样是一滴露珠,放在不同的地方是具有不同的价值的,这就给我们以启示,用人要用在最适合他的位置上,韩信可以将兵,刘邦可以将将。由此可以拟题:《请把“露珠”放在“枫叶”上》

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露珠”的两种不同境遇,可以启示我们如何看待“露珠”问题,当我们遇到“露珠”的苍白,倒不如换一种“枫叶”的思维,这样“露珠”问题就解决了。这样可以拟题:《“露珠”的启示》

4.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60分)

一次,许广平写了一篇题为《罗素的话》的论文,呈鲁迅先生批阅。鲁迅读完后写了如下评语:“拟给90分,其中给你5分(抄工3分,末尾的几句议论2分),其余的85分都给罗素。”(注:鲁迅当时在北京女师大任教,许广平是该校学生。罗素是外国著名学者。《罗素的话》是许广平评论罗素的一篇论文。)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请联系自己或周围人的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定。

【写作提示】

(1)材料作文首先要领会材料的含义。鲁迅的评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许广平论文的最大毛病:缺乏自己的见解。论文中绝大部分是罗素的话,当然90分中的85分要给罗素了。(2)题目要求“联系自己或周围人的实际”,那就得在文中有体现:自己或周围人有没有跟当年的许广平类似的现象?表现在哪里?怎样看待并改正这一毛病?缺乏主见对个人或事业的发展有何影响?(3)可以就自己或周围某个人原先缺乏主见而最终有所领悟的经历,写成记叙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y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