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海公务员行测真假话问题解题的“三大战略”

更新时间:2023-11-15 19:5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8上海公务员行测真假话问题解题的“三大战略”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当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题:题干给出了若干陈述,有些陈述为真,有些陈述为假。然后题目要求根据此题干能得出哪些结论。换句话说,当题干出现真假对错是非等正反表述时,该如何去解题呢。对于这类题目,会做的同学觉得非常容易,不会做的同学觉得无从下手。中公教育专家在此将通过三个方面详细为大家讲解如何这类真假话问题。

战略一、找矛盾

在命题中属于矛盾关系的一对命题永远是一真一假的。这一性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题干中出现矛盾关系的命题。真题举例如下:

【例1】例:某公司招聘,甲乙丙丁四个人去参加面试,面试结束之后四人对结果进行预测如下:甲说:“我们四个人都能进公司”,乙说:“我不能进公司”丙说:“乙和我都不能进公司。”丁说:“不会所有人都能进公司”

结果表明,只有两个人的预测是正确的,这两个人是: A 甲和丙B 乙和丁 C 乙和丙 D 丙和丁

【中公解析】通过阅读题干发现,甲乙丙丁四句话分别是两真两假。由于甲和丁的话是矛盾关系,存在一真一假,所以,乙和丙的话也是一真一假。再进一步分析发现,如果丙是真,则必然能推出乙是真的,不符合题意。故只能是丙是假的,而乙是真的。由乙是真的退出乙不能进公司,再退出丁是真的。又由于甲和丁是矛盾,丁是真的退出甲是假的。故答案选B。

战略二、找反对

考察反对关系的题目相对较少,且通常集中考察直言命题的反对关系。反对关系分为上反对关系和下反对关系两种。直言命题的上反对关系是指“所有事”和“所有非”的关系,两者之间至少有一句是假的。直言命题的下反对关系是指“有些是”和“有些非”的关系,两者之间至少有一句是真的。真题举例如下:

【例2】英国驻深圳某银行共126名职员国籍情况的信息如下: (1)所有职员都是英国国籍。 (2)所有职员都不是英国国籍。 (3)行长或助理是英国国籍。

上述断定只有一个是假的,则以下哪项一定是真的? A.有些职员是中国国籍 B.所有职员都不是英国国籍 C.有些职员不是英国国籍 D.有些职员是英国国籍

【中公解析】(1)和(2)构成上反对关系,至少有一假,同时三句中只有一个是假的,则(3)必定是真的;由(3)是真的可以推出(2)是假的。(2)是假的则推出它的矛盾为真,即有些职员是英国国籍。故答案选D。

战略三、假设法

有些题目题干虽然提到了真话和假话,但是并不存在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这时就要运用假设法来解题。即假设题干某个表述的真假情况,并在题干中进行验证,从而确定该表述为真还是为假。真题举例如下:

【例3】某珠宝店失窃,五个职员涉嫌被拘审。假设这五个职员中,参与作案的人说的都是假话,无辜者说的都是真话。这五个职员分别有以下供述:

张说:“王是作案者,王说过他作的案。” 王说:“李是作案者。” 李说:“是赵作的案。” 赵说:“是孙作的案。” 孙没有说一句话。

依据以上的叙述,能推断出以下哪项结论?

A.张作案,王没有作案,李作案,赵没作案,孙作案 B.张没作案,王作案,李没作案,赵作案,孙没作案 C.五个职员都参与作案 D.五个职员都没有作案

【中公解析】题干存在真假话,但是却不存在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因此可以用假设法来解题。假设张说的是真话,则很明显和题干是矛盾的,因为作案者说假话,是不可能说自己作案的。因此张说的是假话,推出张是作案者,王没作案;王说真话,推出李作案;李说假话,推出赵没作案;赵说真话,推出孙作案了。所以此题选A。

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广大考生:在公务员考试中,遇到真假话问题一定要保持冷静,牢记“三大战略”,解决真假话问题便会游刃有余。

1

来源:上海公务员考试网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2i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