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更新时间:2023-08-11 19:41: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英国1832 议会改革

俄国1861 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美国南北战 争1861-65

德国统 一 1871 意大利统 一 1870

资 本 主 义 大

19世纪中叶世界形势图(局部)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单元概览:戊戌变法一、甲午战争后民族 危机的加深 二、维新运动的兴起三、百日维新 四、戊戌政变变法的背景

变法的兴起变法的高潮 变法的失败

第1课

甲午战争后民族 危机的加深(变法的背景)

邓世昌

日舰击沉“高升”轮 悲壮一幕 致远撞击吉野

1895年3月,甲午战争的硝烟尚 未散尽,一个71岁的老人,中国 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东渡 日本,作为清朝政府的特命全权 大使,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 国的不平等条约——— 《中日马关条约》。

大清朝败给了“蕞尔小国”日本,在中国 及世界上引起了巨大震动。日本一跃成为 与英美并肩的强国,从此走上了不断扩张 的路子;而大清国却陷入了世纪末的恐慌, 而且背上了2亿两白银的沉重包袱;列强 则更看到了中国的软弱可欺,趁火打劫, 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

一、《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P124【学思之窗】为什么说《马关条约》加深了民族的危机?

日本 控朝

便利日本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使中国失去大量土地;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列强通过贷款进一步加强了 对中国的控制 使列强深入中国内地,掠夺中国资源和倾销商品

割地 赔款 通商开设 工厂

使列强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 沉重打击了中国的民族工商业。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阅读课文概述: 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侵华方式发生了怎样变化? 有什么具体表现和危害?

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 中国方式的新变化 经济:商品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为主 政治:直接割地 强占租借地和划分 势力范围,掀起瓜分狂潮

西方列强侵华方式变化以商品输 出 为主 商品输出:资本主义国 家的工业品到外国市场 倾销,获取利润。 资本输出:帝国主义为 获取高额利润对国外的 贷款和投资。

以资本输 出 为主

资本输出有哪几种方式呢?争做中国 债主 开采矿山 修筑铁路

开设工厂 银行

列强通过对资本输出,加强对中国 经济、政治控制,民族危机加深。

国名 英国

在中国投资 的铁路 2800英里

共计 6420英里420 300 650 2800 720

俄国 德国 比利时 法国 美国

1530英里 720英里 650英里 420英里 300英里¢ ¹ Ó ú í ¹ ¶ ú

1530

(截至1898年11月)

 ¹ µ ú

È À ± û Ê ±

¨¹ · ú

À ¹ Ã ú

不仅控制铁路沿线的土地资源,还把经济势力 和军事势力渗透到那里。

列强在中国争夺开矿权

到1899年,美国先后夺取了山西平定、盂县煤 矿的开采权和四川麻哈金矿的开采权。 英国夺取了四川全省和山西以及河南的矿产开采 权,还夺取了热河朝阳煤矿的开采权。 俄国夺得中东铁路及其支路沿线的矿产开采权外 ,还攫取了新疆全省金矿的开采权; 法国取得了四川煤矿的开采权和四川金矿的开采 权; 德国取得了山东各地矿产的开采权。 ——选自《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年版。

掠夺中国资源,使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

(投资在10万元以上的)

行业名称 矿业 水电 纺织

行业数量 32家 19家 16家

投资量的顺序 英国 日本 德国

食品机器造船 共计

39家7家 136家

俄国资金合计 1﹒3亿元

一方面强占中国市场,打击中国民族工业; 另一方面又冲击自然经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 的发展。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示意图

北京

俄国 德国 英国 日本 法国

概念阐释租借地:是列强先用武力占领,然后通过不平等条约,用定期 租借的方式,将他国领土的一部分借去使用,借去的 地区称做租借地。租借期限长短不一,最长不得超过 100年。期满归还。

势力范围:是指列强凭借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制殖民地或 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宣称它享有独占的 权利,不许其它国家染指。

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

美国的“门户开放”政 策

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 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

实质 分享其它列强在华的侵略权益 对中国 的影响使美国在华势力大增, 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阅读《时局图》,回答: 熊—— 俄国 1、创作的历史背景?反映的列强侵华在政治上 (东北) 采取的方式? 英国虎——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 (长江流域) 民族危机加深。 蛤蟆—— 法国 划分势力范围,分而治之德国 2、有人为此题诗:沈沈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 (山东) 国人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肠——

(两广 、云南)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什么愿望?

太阳—— 日本 (福建) 鹰——美国

唤起中华民族觉醒,挽救民族危亡

列强瓜分中国的方式 强占租借地 划分“势力范围” 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一、《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侵略方式

资本输出为主 瓜分中国

争做中国债主

争夺修铁路和开矿山的特权

2、表现

开工厂、银行 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门户开放政策

3、影响

中华民族面临空

前严重的危机

二、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1、原因 政治: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经济:清政府的财政危机严重: (1)清政府要偿还外债本息; (2)各地的自然灾害严重,增加经费兴修 水利和赈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n1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