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的防治

更新时间:2023-08-31 09:5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掌握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特点和分布以及人类活动对 自然灾害的影响。 2.结合最新典型案件,分析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 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 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的主要危害。 3.以典型灾害事件,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 监测与评估中的作用以及地震、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措施。

“自然灾害” 是人类依赖的 自然界中所发 生的异常现象

突发性灾害: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涝等 渐变性灾害: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

环境灾害: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

1.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及分布

(1)主要气象灾害类型 热带 气旋 成因 热带、副热带海区强烈 发展起来的低气压涡旋 主要分布地区 太平洋西北部、大西洋西北 部、印度洋北部和西南部

洪 涝

纬度30°~50°的近海平原 锋面、气旋等造成短时间 地区,如欧洲西部和南部、 的集中降水过程,造成地 东亚、南亚季风气候区、美 表水泛滥 国、中美洲、南美东部沿海 地区 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 全球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 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 及季风气候区 缺水

干 旱

寒 潮

多见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 的深秋至初春季节,如美国、 范围的剧烈降温 我国东北、华北

(2)主要的地质灾害

类型

成因地球内能 以地震波 的形式强 烈释放出 来,从而 引起一定 范围内的 地面震动

基本知识震级:衡量地震 释放能量大小。 烈度:衡量地面 受到影响和破坏 程度,主要取决 于震级,还与震 源深度、震中距、 地质构造等相关

基本特 主要分布地 点 区 分布广 泛、危 害大、 伤亡大、 突发性 强

地震

内 力 作 用

主要集中于 环太平洋和 地中海—喜 马拉雅地震 带

滑 坡 外力作 用(斜 坡重力 作用)

泥 石 流

受三个基本因素 控制:不稳定的 山坡形态、软弱 分布 主要集中在 面的存在和破坏 广泛、地形崎岖的 平衡的触发作用 危害 山地,如欧 大、 洲南部的阿 伤亡 尔卑斯山区、 受三个基本因素 大、 中国的横断 山区暴发的饱 控制:充足的水,突发 山区、南美 含泥沙石块的 足够的堆积物, 性强 安第斯山区 特殊洪流 足够的地表和沟 谷坡度 斜坡上的岩体 或土体沿一定 的滑动面整体 下滑

(3)主要海洋灾害 类 型 海 啸 成因 是由于海底突然变动引 起海水的大幅度升降而 形成的巨大波浪 是由热带或温带气旋等 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海面 异常升降 主要分布地区 附近多地震的海域,如太平 洋西岸的印度

尼西亚群岛、 东亚东部、美洲西部沿海 附近多台风、飓风的沿海地 带,如印度洋北岸的南亚南 部沿海,太平洋东岸的东亚 沿海地区

风 暴 潮

2.自然灾害的致灾原因及危害 (1)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异变或人类活动引起自然的异变而使 人类社会受到损害,因此在分析自然灾害成因时应考虑自然 和人为两大方面,尤其是在分析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影响程 度加大时,应特别注意分析人类活动的影响。 (2)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分布往往具有关联性和一致性,如海底 火山、地震会引发海啸;台风(飓风)会引发风暴潮;干旱多 发区往往洪涝灾害、蝗灾也多发。 (3)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与灾害本身(灾害强度、发生时间等) 有关,也与人类活动有关,如经济分布密度(人口、城市、 产业的分布密度和发展水平)、防抗救灾能力和应急机制等。

分析自然灾害危害程度高低 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经济发展水平、灾害种类 (强度)、减灾能力。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灾害种类 (强度)与灾情成正比,减灾能力与灾情成反比,图解如下

(2011·山东高考)下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 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 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当地菜农在寒潮到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 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精讲精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寒潮的分布、成因及其 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 力。第(1)题,可根据寒潮总次数等值线的数值变化趋势 判定其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纬度位置及地形,分析影响 形成的主要因素。第(2)题,主要根据水热力性质,(吸热 慢,放热慢)来分析其防御措施的可行性。 【参考答案】 (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 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 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纬度位置;地形。 (2)水的热容量大,可减小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 度,减轻冻害。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北太平洋上的台风主要出现在北纬5°~25°之间, 其中赤道以北、菲律宾以东的西太平洋海区最多,季节分布 上则是夏季多,冬季少。 材料二 孟加拉国除台风灾害严重外,洪涝灾害亦非常严重, 近15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中,有将近40%处于洪水泛滥的平原 和由众多河流冲积形成的三角洲平原上。 (1)试分析西北太平洋上台风数量夏季多、冬季少的原因。 (2)分析孟加拉国水灾特别多的原因。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等 内容,分析西北太平

洋上台风出现的季节差异时,可主要从 台风的成因与大气环流的变化上分析;分析孟加拉国水灾多 发的原因时,应主要考虑位置、地形、气候等因素。

【答案】 (1)夏季西北太平洋气温高、水汽多、对流作 用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为西南风)与东北信 风交错影响,容易使气流发生波动,形成旋涡;冬季,西 北太平洋气温低、水汽少、对流作用弱,被单一风带控制, 形成台风的机会比较少。 (2)该国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且集 中;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流不畅;台风造 成的风暴潮加剧了洪涝灾害;河流上游地区植被遭到破坏, 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床淤塞,排水不畅。

1.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特征 类型 分布特征 我国处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 震带上,多地震。主要有青藏、新疆、华 地震 北和台湾四个地震多发区。虽地震西多东 少,但东部地区由于人口稠密、资产密集, 损失大于西部 我国山地面积广、山高谷深、地势陡峻、 地质构造复杂,受重力或水力作用以及山 泥石流 地开发程度不断加大等影响,滑坡、泥石 流灾害多发

地质灾害

台风

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具有沿海重、南方重的 特点。杭州湾以南的台风频次远高于杭州湾 以北地区。广东、台湾、海南、福建、浙江 等省是我国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地区

气象灾害

我国受寒潮灾害影响范围大、频次高,在南 北方表现不同。北方主要表现为大风、降温、 霜冻、暴风雪等,南方主要表现为降温、冻 寒潮 害、雨雪等。从寒潮出现的次数来看,东北 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 域,华南最少

旱灾

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次最高、持续 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我国华北地区 由于降水变率大,特别是春季降水少,春旱 严重;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出现伏旱

水文灾害

洪涝

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分 配不均,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洪涝 灾害

棉产区的棉铃虫灾害,导致棉产区棉花产 量下降;林区的松毛虫灾害,对区域生态 环境安全造成威胁;黄淮平原的农业区是 病虫害 蝗灾的重灾区,蝗灾的发生与旱涝的关系 十分密切。前期干旱少雨,利于雌蝗产卵, 后期多雨又利于蝗虫幼虫成长,蝗灾就会 生物灾害 暴发老鼠不仅糟蹋粮食、破坏草原和危害林木, 而且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我国鼠害 鼠害 发生面积广、种类多,对农、林、牧业造 成的损失相当严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35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