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5 中古欧洲社会教案 新人教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2-17 07:4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阅读课文、观看图片、读资料、看录像等,使学生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的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拜占廷帝国的灭亡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欧封建社会有什么特点?”和“拜占廷帝国曾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在当时世界上巍然屹立,但后来却衰亡了?”等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约1 000年,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在当时都显示出先进性;拜占廷帝国的灭亡说明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弱。 【教学重点】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 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教学难点】

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意义; 拜占廷帝国衰弱的原因。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本世界名著——《唐·吉可德》,书中描述了主人公唐·吉可德,

由于爱读骑士文学,入了迷,他骑着瘦马、穿着盔甲,手持一根长矛,前后三次外出历险,

1

把风车当成巨人,把羊群当做军队,到处“行侠仗义”,做了许多可笑之事,吃尽了苦头。在骑士文学中,骑士往往是勇敢、忠诚的象征,每一位骑士都以骑士精神作为守则,是英雄的化身。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骑士的“英雄时代”——中古欧洲社会。 二、讲授新课:

你知道“中古时期” 指的是哪段时间吗?

指西罗马帝国灭亡后, 约从公元476年到1640年之间一千年来的欧洲历史.也就是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

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教师出示《法兰克王国形成》示意图,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28,明确法兰克王国是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诞生的。

[教师讲述]法兰克人原来居住在莱茵河下游,后来纷纷进入罗马帝国定居。486年,法兰克人在部落首领克洛维率领下,(展示克洛维)在今天的法国北部打败了罗马帝国的残余势力,奠定了法兰克国家的基础。后来,克洛维接受了基督教,在基督教会的支持下,他大举扩张势力,最终统一了法兰克人各个部落。统一后的法兰克王国,凭着强大的国力,大肆扩张,终于成为西欧最强大的国家。

但是,克洛维死后,他的子孙们分崩离析,互相混战,大大削弱了王权的力量。国王因为政治经济的削弱,不得不于8世纪颁布赦令,承认地方大贵族在内战期间获得一切土地的所有权,同时也承认了他们在所属土地上的行政管理权和司法审判权。地方大贵族获得了特恩权,集公权私权于一身,横行无忌,不受中央节制,国王大权旁落,国家实权掌握在地方大贵族出身的宫相手里。那么,宫相在国家的权力机构中是一个什么职位呢?

学生回答:宫相原是主管王室田产的官僚,后来成为总理国家事务的重要官职。

教师引导:回答得非常好。宫相原来是王室的财产总管,后来插手国政,成为政府首脑,独揽内政和外交大权。我们在本课中也提到一位富有改革精神的宫相,他是谁?

学生回答:查理·马特。

教师引导:那么,在法兰克王国的历史上,查理·马特曾有过什么样的政绩,对当时的法兰克王国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请大家阅读课本的第二自然段思考:查理·马特的改革是在什么时候?改革内容有什么?改革中领地“不得世袭”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次改革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对当时的国家制度进行了改革。

2

教师引导:改革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变以往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土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学生回答:发展:9世纪后期,这种封地逐渐变成世袭领地。 学生回答影响:

①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②奠定了西欧封建社会骑士制度的基础

教师:如何理解“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学生:西欧封建制度确立后,土地是主要财富,国王把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大封建主把土地分封给小封建主。国王、封建主和基督教会通过层层分封建立起依次互为主从的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但是,附庸只效忠于直接的领主,对于其他领主包括更高级的领主,则不必承担什么义务。如: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权力也只限于自己的领地内,甚至无权管辖一个不直接隶属他的小封建主。

展示

材料: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封地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智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

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西欧封建制度有何特点? 学生总结:

1、西欧等级制度是靠土地分封的。 2、它有四大阶层。

3、不直接要封的等级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的制约关系。 展示:骑士装备和骑士誓言。

教师:基督教诞生于1世纪,创立者是传说中的耶稣,主要宣扬“忍受苦难,死后升入天堂”。 4

世纪,基督教被罗马统治者所接受,成为罗马帝国国教。西欧封建制初期,王权衰落,地方

3

势力割据自拥。基督教会凭借其昔日罗马国教的余威,趁机扩张势力,逐渐成为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具体表现为那些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三则材料: 材料一:教会的地产散布在各地。巴黎一个修道院的地产分散在许多地方,其中一处就占地1000多公顷。这个修道院每年征发劳役15万个劳动日,收缴大量实物,仅母鸡就有5000多只,鸡蛋3万多个。

——《世界历史》

材料二:

根据材料和图片,思考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会的地位与影响如何? 罗马教皇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经济上: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政治上:教权与王权彼此勾结,共同维护封建秩序;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思想上:神权凌驾一切,教皇和教会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 教师引导学生讲故事:丕平献土。

学生讲述:丕平献土,是发生于中古欧洲,促成教皇国成立的重要历史事件。 751年,法兰克王国的宫相丕平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篡夺王位,创建加洛林王朝。

丕平即位后, 为了酬谢教会相助, 两次出兵意大利。 公元756年,丕平把他夺到的意大利中部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地区,送给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

“丕平献土”,加强了国王和教会的联系,使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播放视频: 十字军东征

教师:基督教神学统治下的欧洲,人类社会的创造性被大大的压抑,文化落后,思想愚昧,被成为

是“黑暗的中世纪”。但黑暗中,“中世纪的花朵”正在孕育并遍地开放,西欧城市的复兴和城市自治的呼声,促使欧洲逐渐冲破黑暗,迎来曙光!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4

教师:中古初期,西欧城市工商业一度衰败。11世纪前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工商业逐渐发

展,西欧各地出现了城市复兴的景象。意大利、法国、英国、德意志等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 展示;

11世纪西欧主要城市

阅读教材归纳: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时间、城市、意义 学生展示: 1.时间:10世纪

2.城市: 意大利威尼斯、法国琅城英国牛津和曼彻斯特、 德意志柏林 3.意义:

市民阶级形成,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的资产阶级, 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教师引导学生讲故事:琅城起义

学生展示:琅城是法国北部一个比较富裕的工商业城市。它是建立在主教高德理的领地上,高德理非常贪得无厌。为了摆脱高德理的统治,12世纪初,琅城的居民凑了一大笔赎金,向主教高德理和国王路易六世买回了城市的自治权。但是,高德理背信弃义,得到钱后不久,他又要重新统治琅城。琅城居民闻讯十分愤怒,1112年,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成立“公社”,杀死高德理等人。路

5

易六世和法国北部的封建领主派军队进占琅城,强行取消了公社。琅城居民坚持斗争,直到1128年路易六世不得不向琅城颁发特许状,同意琅城建立公社,实行自治。此后,琅城居民一直实行自治,琅城公社存在了两百多年。

引导学生想一想:

1、法国琅城的市民起义反映了什么?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与封建主之间的阶级冲突日益尖锐。

2、市民里主要有哪些人?从中逐渐产生了哪一种新的阶级? 手工业者、商人、银行家; 早期资产阶级

引导学生思考31页动脑筋。

学生回答:男生的说法更有道理。虽然宋代的城市比欧洲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也有市民阶层。但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市民阶级,而且它还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教师总结:中国尽管经济发达,但只是原地踏步走,在已经腐朽的封建关系中循环往复。而西欧城

市的繁荣和工商业的发展,进一步瓦解了封建经济。城市居民中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和银行家等,其中一部分人成为早期资产者。为后来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奠定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一缕文明的曙光从西欧的废墟中升起。

教师过渡:当文明从西欧的废墟中升起时,君士坦丁堡仍沐浴在城市文明的巨大光辉中,这种文明

的古典根基从未断裂过,作为拜占庭帝国的首都,他高举着基督教文明的火炬走过整个黑暗时代,到公元11世纪君士坦丁堡走到了他的顶峰,成为中世纪最富有、最宏伟、最精致的城市。下面让我们走进东欧,领略千年帝国的荣耀与叹息! 三、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展示:君士坦丁堡,引导学生思考它的得名与发展。

是因为公元324年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命名的。公元395年,罗马帝国

分裂后成为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的首都。公元1456年又成了奥斯曼帝国的首都,改名为

伊斯坦布尔,直至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迁都安卡拉为止。现在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全世界唯一一座地跨欧亚的城市。

教师展示“拜占庭帝国疆域图”,阅读课本31-32页相关内容,了解千年帝国的发展、强盛与衰亡

历程。

6

学生:帝国全盛(4-6世纪)→帝国衰落(6-13世纪)→被西方军队征服(13世纪上半期)→被奥

斯曼土耳其灭亡(1453年)

教师:展示图片。拜占庭帝国曾经繁荣一时。那里的商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古代希腊、罗马的文

化在这里保存下来。君士坦丁堡有许多辉煌的建筑,著名的圣索非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

展示图片: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亲率大军和几百艘战船,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土军用重

炮轰城,但因城防坚固,金角湾又有铁链封锁,一筹莫展。后来,用木板铺路,涂上油脂,把七十多艘战船从木板路上运入金角湾。然后,迅速架起浮桥,从海路两面同时攻城,经过鏖战,君士坦丁堡陷落。在战争中,土军烧杀劫掠,很多宏伟建筑毁于一旦,大量珍贵文物和艺术品被付之一炬。 展示材料:

材料一: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

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廷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在1453年拜占廷帝国最终灭亡于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材料二:拜占廷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他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

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她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教师:据此总结拜占廷帝国由盛转衰最后走向灭亡的原因?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 学生:讨论,展示: 原因:

1、骄傲自大,无视先进的文明因素。 2、东征西讨,耗尽国力。 3、外族入侵。

4、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 启示:

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拓展】

7

是的,正如我国近代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曾经使强大的中国变得渐渐衰落,饱受外敌欺凌,而我们

现在打开国门博采天下众长为我所用,改革开放使我国逐步走上了富强之路。文明不分国界,只有落后和先进之分。保持虚心的态度积极地向先进的科学文明学习,才能做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小结】展示本课知识结构。 【练习】

1、 5世纪末发展成为西欧一个大的国家是( B ) A、英吉利王国 B、法兰克王国 C、德意志 D、意大利

2.在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改革是 D 3. A.伯利克里改革 B.商鞅变法 C.大化改新 D.查理·马特改革 3、 西欧早期封建国家有( A ) ①法国②英国③德国④意大利⑤瑞士⑥芬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

4、 琅城市民通过什么方式取得了城市自治权( B ) 金钱赎买 B.武力战争

C.谈判 D.和平接管 5、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是( C )

希腊 B.罗马

C.君士坦丁堡 D.埃及 课堂练习解析:

1、选B。5世纪末发展成为西欧一个大的国家是法兰克王国.

2、选D。查理·马特改革后,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选A。①②③④ 。

、选B。琅城市民最终通过武装战争取得了城市自治权。 、选C。5、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是君士坦丁堡。

8

A. A. 3 4 5【板书设计】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法兰克王国的兴衰 查理马特改革 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 二、西欧的天主教会 三、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5f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