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的词类标注-2019年精选文档

更新时间:2023-12-17 04:1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的词类标注

摘 要 文章对《现汉》标注词类的有关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现汉》标注词类所采用的词类系统和各类词的语法特点;第二部分讨论词与非词的区分,指出《现汉》是在区分词与非词的基础上给单字条目和多字条目标注词类的,并对如何区分词与非词作了具体的说明;第三部分讨论疑难问题,就几个容易产生分歧的问题提出了处理办法和这样处理的理由。 一、本词典采用的词类系统

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对所收现代汉语的词作了全面的词类标注。为了使各方面的读者都比较容易接受,《现汉》采用了通行的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教学词类系统,并注意吸收近年来汉语语法研究的成果,把词分为12大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各有两个附类,名词的附类是时间词、方位词,动词的附类是助动词、趋向动词,形容词的附类是属性词、状态词。附类目前只标注典型的、常用的。代词分为三个小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12大类用简称外加方框表示,附类或小类用文字说明。例如: 大型形属性词。形状或规模大的。

我们代人称代词。称包括自己在内的若干人。

语法意义是划分词类的内在基础,语法功能则是词类性质的外在表现,二者密切联系。我们在划分词类时综合考虑词的语法意义和词的语法功能,但在具体操作上主要依据词的语法功能。 1.名词名词能够做主语或宾语(猫捉老鼠),能够做定语(木头桌子),能够受数量词修饰(一盏灯),一般不能够受副词修饰。名词的语法意义是表示人、事物(包括具体的和抽象的)的名称;词典中的释义行文体现为名词性(如“根本: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名词有两个附类:时间词、方位词。

时间词能够做“在”、“到”的宾语,并且能用“这个时候”、“那个时候”指代。时间词是表示时间的名词,数量比较多,目前我们只标注典型的、常用的,如白天、夜里、早晨、中午、傍晚、过去、从前、昨天、现在、目前、今天、将来、今后、明天等。其他表示时间的名词,暂不标注为时间词。 方位词能够附着在名词的后面构成方位词组,方位词组能够做“在、到、往”的宾语,部分方位词还能够直接做“在、到、往”的宾语。方位词是表示方向或位置的名词,如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里、外、中、内、间、旁、以上、之后、前边、左面、里头、上下、前后、左右、底下、当中等。 2.动词动词能够做谓语(他知道),能带“了、着、过(来了、站着、检查过)”,能受“不”或者“没”否定(不看、没回来),大多能够带宾语(吃苹果)或补语(洗干净),一般不能受程度副词

“很、太”等修饰,如果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同时还能带宾语的仍然划归动词(很喜欢他)。动词的语法意义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存在;词典中的释义行文体现为动词性(如“买:拿钱换东西”)。

动词有两个附类:助动词、趋向动词。

助动词只能带谓词宾语(我愿意参加),不能带体词宾语,大多可以放在“~不~、不~不”的格式里(该不该、不该不),并且可以单说(我敢)。助动词是表示可能、应该、意愿等意思的动词。助动词的范围在不同的语法书中不很一致,有的范围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我们从严掌握,目前标注了助动词的有不可、当(~用的还是得用)、得(不~擅自动用)、得(děi)、该、敢、会、可(~去~不去)、可以、肯、能、能够、须要、要、应、应当、应该、愿、愿意等。

趋向动词是表示趋向或某些引申意义的动词,如来、去、进、出、上、下、回、过、起、开、进来、进去、出来、出去、上来、上去、下来、下去、回来、回去、过来、过去、起来等。 趋向动词在句子中能够做谓语(他从院子里出来了),但更多的时候是附着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做补语(他从院子里走出来了、天气渐渐暖和起来)。我们只把做补语的处理成趋向动词;做谓语的作一般动词处理。

3.形容词形容词能够做定语和谓语(美丽的花朵、语言生动),能够受程度副词“很、太”等修饰(很好、太过分),一般

能带补语而不能带宾语。形容词的语法意义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或动作行为的状态;词典中的释义行文体现为形容词性(如“好看:看着舒服;美观”)。 形容词有两个附类:属性词、状态词。

属性词的主要功能是做定语(西式服装),有少数属性词既可以做定语又可以做状语(定期刊物、定期检查,临时住所、临时借用一下),除此之外不能做其他句子成分。大多数属性词可以用在“是~的”结构中(是新式的)或构成名词性的“的”字结构(野生的贵多了)。属性词只表示人、事物的属性或特征,具有区别或分类的作用,如主要、军用、常务、二手、远房、老牌、国营、亲生、首要、半天、资深等。

属性词即吕叔湘先生提出的非谓形容词,后朱德熙先生称之为“区别词”。我们把这类词叫做属性词,一是因为吕先生提出过“可以管它们叫做属性词”,二是因为这个名称是从语义上定名的,一般读者比较容易理解,也符合实词定名的传统。我们把属性词归入形容词的附类是为了照顾传统心理和一般语文教学的需要。

状态词虽然属于形容词,能够做谓语(小狗浑身毛茸茸的)、做补语(两眼哭得通红)、带“的”字做定语(笔直的马路),但是由于状态词本身带有程度的意味,因此不能受“很”等程度副词修饰。状态词表示人或事物的状态,带有生动的描绘色彩,如冰冷、冰凉、干冷、滚烫、滚热、油亮、油光、稀烂、煞白、雪白、

红通通、白花花、亮晶晶、笑哈哈、泪汪汪、黑咕隆咚、灰不溜丢、纷纷扬扬、轰轰烈烈、松松垮垮、婆婆妈妈、马马虎虎等。 状态词是现代汉语中口语性较强的一类词。至于上佳、绝妙、皑皑、涓涓、嶙峋、旖旎、凛然、井然、浩翰、老迈等,从功能上看也符合状态词的条件,但是文言色彩较浓,不属于现代汉语中典型的状态词,因此目前只作一般形容词处理。

4.数词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包括系数词(一、二、三、两、半)、位数词(十、百、千)、概数词(几、许多)和序数词(第一、第三)。

5.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的计算单位的词。能够受数词修饰,组成数量词组。量词包括名量词(个、只、副、块、丈、斤、捆、截)、动量词(次、回、趟、遍、顿、下、遭)和时量词(天、年、秒)等。

6?代词代词是专门用来称代和指别的词。代词分为三个小类:人称代词(你、我、他、人家)、指示代词(这、那、某、另外)、疑问代词(谁、什么)。

7?副词副词一般只能做状语(刚到、非常高兴),表示程度、范围、时间、否定等意义,如很、都、又、不、立刻、也许、难道、亲自、偏偏等。只有个别的副词还可以做补语,如很(好得~)、极(快~了)等。不、马上、赶紧等副词虽可以做谓语,但一般限于回答。这是句子平面成分省略的结果,不能看作是正常的语法功能,它们的基本用途仍然是做状语。有少数几个副词,如故意、

成心、互相,还可以用在“是~的”结构中。

8.介词介词的主要功能是放在实词性词语前面构成介词结构,介词结构主要做状语(从上海来),少数还可以做补语(奔向远方)或带“的”字后做定语(对于这本书的意见),表示处所、方向、对象等意义。常用的介词有把、被、给、和、在、对、按照、关于等。

9.连词连词是用来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词,表示所连接的成分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如和、而、与、及、或者、因为……所?┮浴?…、不但……而且……等。

10.助词助词是附着在词、词组或句子上面,表示某些附加意义的词,包括结构助词(的、地、得、所、似的)、时态助词(了、着、过、来着)、语气助词(啊、吧、呢、罢了)等。 11.叹词叹词是表示感叹和呼唤、应答的词,它独立于句法结构之外,一般不和别的词发生组合关系,多出现在句子的前头,有时也插入句子的中间,如哎呀、喂、呸、嗯、哟等。 12.拟声词拟声词是模拟事物或动作的声音的词,能够修饰“一声”、“声音”(哗啦一声、隔壁传来叮当叮当的声音),如哗、轰、噗、乒乓、扑通、轰隆、吧唧等。 ?ざ?、词与非词的区分

现代汉语的词汇是一个不同质的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口语、书面语、专业用语。单字能否单用不能完全依据口语,也要适当照顾到书面语和专业用语。也就是说,不仅仅承认口语

中能单用的是词,也应该承认书面语、专科文献中能单用的是词。 《现汉》是在区分词与非词的基础上给单字条目和多字条目标注词类的。单字条目成词的标注词类,不成词的语素(包括非语素字)不作任何标注。多字条目只给词标注词类,大于词的单位,如词组、成语和其他熟语,也不作任何标注。 如何区分词与非词,进一步具体说明如下:

1.口语中一般不单用,但书面语中可以单用的单字条目,看作成词,标注词类。如“天亮时”、“据可靠消息”、“已完成”中的“时”、“据”、“已”,以及“站在窗前”、“放在桌上”、“倒入杯中”的“窗”、“桌”、“杯”。

2.有的单字条目,在口语中一般不单用,但是属于专业词汇,在专科文献中可以单用。例如《黑龙江流域鱼类》:“鲤在黑龙江河道中越冬……鲤的整个鱼群都由附属水系进入黑龙江河道。”因此我们把在专科文献中能单用的“氮、氧、松、柳、叶、鳄、肩、胸、金、鲤、鲫”等单字条目都看作词,标注词类。 3.单字条目中的文言义,除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外的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现汉》中有的原来已经标明了词类或用文字说明了词类。例如: 垓古代数目名,指一万万。 茎③〈书〉量词。…… 抑〈书〉连词。…… 兮〈书〉助词。……

?の?了与《现汉》原有的处理办法保持一致,单字条目文言义中的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现汉》原来已标明词类的仍标注词类,《现汉》原来未标明词类的补标词类。

单字条目文言义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可以分为两小类:一类是在现代汉语中只做构词成分而不能单用的,如“舟车”、“修长”中的“舟”、“修”。另一类是在现代汉语中基本上不出现的,如“猱”、“[FF]ND825[F]”。这些字在释文中往往标有“〈书〉”符号,或有“古?┐?……”、“古书上……”等文字说明。例如:

修〈书〉长;高:~长|~竹。 苞〈书〉丛生而茂密:竹~松茂。 钲古代行军时用的打击乐器…… 古书上指酸枣树。

?じ?据在现代汉语中不成词或者不再使用便不标注词类的原则,单字条目文言义中的名词(包括古国名、古人名)、动词、形容词不标注词类。[1]

4.双字条目,除极个别难以归类的(阿门、南无)之外,一律标注词类。其中有极少数条目从语法角度看是词还是词组可能存在不同看法,但是从词汇角度看都可以算作词,因此都标注了词类。需要指出的是,《现汉》标有“〈书〉”符号的双字条目,大都具有比较浓厚的文言色彩,如比肩、馥郁、归宁、圭臬、考

妣、扈从、怙恃、尔曹、乃尔等。这些条目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有时也会以词的身份出现,有的还比较常见,因此也标注了词类。 5.三字的简称(科教片、供销社)、合称(工商业)、专名(八路军、八月节)以及形式和意义固定的三字组合(对不起、来得及、冷不防、一窝蜂),带叠音的三字组合(麻麻黑、沉甸甸),带后加成分的四字组合(白不呲咧、酸不溜丢),重叠四字格(满满当当、坛坛罐罐),三字以上的译音词(哈萨克族、布尔什维克),都看作词,标注词类。这些条目的注音除专名外一般都是连写。 6.惯用语(穿小鞋、人来疯、活见鬼、开门红)、成语(孤陋寡闻、一衣带水)、熟语(八九不离十、一竿子到底)及其他词组(摄氏温度、三角恋爱、军事法庭、马克思主义、五一劳动节),都看作非词,不作任何标注。这些条目的注音除个别条目(人来疯、开门红、活见鬼)外,一般都分写。 三、疑难问题的处理

在给《现汉》标注词类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难处理的问题。有些词如何归类,不同的语法学家往往有不同的看法,已经标有词类的词典对这些词的处理往往也不一致。现就其中几个主要问题提出我们的处理办法,并对为什么这样处理作一些简要的说明。

1.数量组合的处理。《现汉》所收的条目中,有的是数量词,包括“数词+量词”组成的词组和功能相当于数量词组的单词,如一点儿、一度、一下、半截、半点、半位、一溜儿、一线。这

些条目比较难归类,以往的办法是根据意义归入名词(如“半截”)或形容词(如“半点”)。其实数量组合常常可以做主语、宾语指代事物(一斤不够、买了二两),也可以做定语或谓语表示多、大、重或少、小、轻(一线阳光、良田万顷)。这是数量词本身的特点,不因此而改变词性,它们仍然是数量词,所以不论归入名词还是形容词都不是很合适。由于我们所采用的词类系统中没有数量词这么一类,因此这类组合我们用文字说明的形式来处理。[2]例如:

万贯数量词。指一万贯铜钱,形容钱财极多:~家财|腰缠~。

数量词目前只标注最典型的,也就是构词上是由“数+量”构成的词(万丈、八成)和“数+量”的合音词(俩、仨)。 2.有些词或其中的某个义项,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程度深、达到极点”的意思。例如:

坏5表示身体或精神受到某种影响而达到极不舒服的程度,有时只表示程度深:饿~了|气~了|忙~了。 远3(差别)程度大:差得~。

要命2表示程度到达极点:痒得~|高兴得~。 ?ふ庑┐试?本都是形容词或动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程度深的意思,这说明它们正处在虚化的过程之中。但是它们并没有完全虚化,有的还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差得很远),有的在一定的语境中还可以做谓语(男人伤起心来,比女人还要命)。另

外,对这种用法算作补语还是算作谓语恐怕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聪颖绝伦、可恶至极)。因此我们把这些词基本上仍旧归入形容词或动词,而没有归入副词。这样的词还有慌(疼得~)、透(熟~了)、可怜(少得~)、要死(怕得~)、不行(累得~)、透顶(腐败~)等。

3.冲天、参天、摩天、漫天、彻骨、刺骨、倾盆、瓢泼、林立、遍野、扑鼻、满腹、满面、满腔、空前、超人、过人等词,可以直接做定语或带“的”字后做定语(参天大树、刺骨的寒风、扑鼻的芳香),也可以做谓语(古柏参天、寒风刺骨、香气扑鼻),一般只能构成四字格,是半凝固形式,单纯依靠功能很难确定是动词还是形容词。这一类词字面义是动词性的,只不过其含义往往带有形容词的意味。比如“参天”、“摩天”含有高的意思,“林立”、“遍野”含有多的意思,但这种含义并没有使词义发生真正的变化,与之搭配的词语在语义上也还限于是字面义能相互配合的,比如只能说“帆樯林立”、“高楼林立”,而不能说“房屋林立”、“课桌林立”。因此我们把这些词归入动词。 4.有些由动宾式或介宾式构成的词,如果只能做状语,不能做其他句子成分,则归入副词,如趁便、趁机、趁势、趁早、乘便、乘机、乘时、乘势、乘隙、乘兴、乘虚、按理、按期、按时、秉公、借故、凭空、伺机、无故、迎面、迎头、顺便、顺次、顺路、顺势、顺手、竭力、随口、随手等。如果虽多做状语,但还能做谓语,则归入动词,如埋头(整天~于书本)、夹道(松柏~)

等。

另外,有的词文言色彩浓重,或者语义很具体,虽然一般也只出现在动词的前面,但是组合十分有限。这些词不归入副词,而是归入动词,如拨冗出席、拂袖而去、抱病工作中的拨冗、拂袖、抱病。

5.名词、动词向属性词的转变。名词、动词是可以做定语的,但是有少数名词、动词做定语后,词义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现汉》因此分立了义项。考虑到这个义项只能做定语,在词类标注中归入了形容词的附类属性词。例如:

黄色1黄的颜色。2形属性词。象征腐化堕落,特指色情的:~小说。

看家1动在家或在工作单位看守、照管门户。2形属性词。 指本人特别擅长、别人难以胜过的(本领):~戏|~的武艺。 这样的属性词还有鬼(~天气)、白色、红色、灰色、基本、深层、专业、职业、根本、黄金(~地段)、顶尖、口头、应用、关门(~弟子)、马拉松(~会议)等。

词类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在汉语词典中为现代汉语的词全面标注词类更是一件十分繁难的工作。由于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词类没有明显的形式标志,在词的分类和归类上往往会遇到各种“中间状态”,词和非词的界限,各类词的界限,很多情况下难于做到“一刀切”。因此对某类词的典型成员往往有共同的认识,处理起来也容易趋于一

致,而对非典型成员的认识往往存在着分歧,处理也就会有所不同。其实这种分歧也是正常现象,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根据各自的词类系统全盘考虑,统一处理。在有分歧的问题上,我们力求做得科学些、稳妥些,尽量做到同类的词同样处理,使自身系统前后一致。

《现汉》这次修订的一个重点就是为现代汉语的词全面标注词类,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做了几年学术上的准备,就一些疑难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多次请教有关专家学者,还先后召开三次有所内外专家学者参加的词类专题学术研讨会。《现汉》标注词类的基本框架,就是在充分吸收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在此,我们向关心、支持《现汉》修订工作,为《现汉》标注词类付出了辛勤劳动的专家学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汉》全面标注词类,这是第一次。汉语词类中有一些问题在语法学界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我们这次标注词类具有一定的尝试性和探索性,很难一下子做到全面到位,处处尽善尽美。很可能有的地方处理得不够妥善,甚至出现某些失误,恳请广大读者和专家学者多提宝贵意见。我们希望,随着汉语语法研究和辞书研究的不断深入,经过我们的持续努力,《现汉》的词类标注在今后的修订中能更趋完善。 附注

[1]吕叔湘1958年制定的《〈现代汉语词典〉编写细则(修订稿)》中,将单字条目区分单用不单用,不单用的单字条目包

括“文言字、文言义和现代的构词构形成分”。

[2]《现代汉语八百词》把这类组合标注成“〔数量〕”,如“一度”、“一点儿”。郭锐在《现代汉语词类研究》中也立有数量词这么一类来处理这类组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ef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