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二 经济史》《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第十九课

更新时间:2023-04-28 00:3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8-2019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二经济史》《第六单元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第十九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后练习试卷【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厘金原是1853年实行的一种临时筹款方法,即一种由地方督抚自行掌握的酌量抽厘的商业税,实行遇卡抽厘,税款完全出自华商而不涉及外商。至1931年,沿袭70余年的厘金制度被废除。下列对厘金影响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A.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B.削弱了本国商品竞争力

C.是强化重农政策的手段D.便于地方割据势力抬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所涉及的厘金制度是指在近代对华商征收商业税而不对外商征税的做法,这削弱了本国产品的竞争力,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但不是为了重农的需要,由于是地方督抚自行征收,所以也便于地方割据势力抬头,故选C。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厘金制度

2.中国丝织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和当时最著名的两大纺织中心分别是( )

A.隋唐、苏州和南京B.明清、苏州和杭州

C.明清、南京和广州D.宋元、南京和广州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我国丝织业进入鼎盛期是在明清时期,当时最著名的纺织业中心是苏州河杭州,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纺织业的发展

3.1882年商人何岜山在广州创议开办自来水公司,虽有商户表示赞成,但地方士绅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反对,结果只好作罢。这说明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

A.没有摆脱小农经济模式

B.专门为地方士绅服务

C.其发展受到封建势力严重束缚

D.缺乏资本,规模较小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办自来水公司是符合城市发展要求的,,但由于地方士绅的反对而作罢。士绅代表封建势力,故选C。

4.下图是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制造业产值走势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四条

曲线分别代表四个国家的制造业产值变化,其中①代表中国,②代表的国家是()

A.法国B.英国C.德国D.美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近代主要国家经济发展。根据题干分析,从18世纪中期起英国开展

了工业革命,至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制造业比重不断上升,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国家,因此②代表英国。故选B。

5.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沿海到沿江

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A.经济特区的创办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内地的开放

【答案】A

【解析】我国的对外开放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开放区一内地的格局,

对外开放开始于经济特区的创办。

6.徽商经营之道,有许多方面值得今人效仿,如史载“徽之俗,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在明中叶的抗倭斗争中,他们或捐资筑城,募勇抗倭;又如:徽商妇“居乡数月,不沾鱼肉,日挫针治缝纫绽……,盖亦由内德矣”。上述材料体现的徽商精神不包

括()

A.赴国急难、民族自立的爱国精神

B.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C.不辞劳苦、虽富犹朴的勤俭精神

D.以诚待人,以义为重的商业理念

【答案】D

【解析】捐资、募勇抗倭与A相一致。一贾不利再贾三贾等反映了B。数月不沾鱼肉反映了C。材料中没有体现诚义的信息。故答案为D。

7.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以上材料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①东京是北宋时的一个大商业都会②东京的商品交易规模大

③城市商业活动不再受时间上的限制④东京有热闹的娱乐场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相关信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反映出交易的商品种类;“每一交易,动即千万”反映交易的规模大;根据材料出处和整个材料可知反映的东京商业繁荣的情况;“如耍闹

去处,通晓不绝”反映了东京有热闹的娱乐场所;故此题选择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北宋东京。

8.英国剑桥大学彼得·诺兰教授说:“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这两条道路在经济上分别指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自由主义经济

B.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分析的出,中国建国后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不符合

中国的国情,改革以来的经济体制来我们逐渐的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

因此这两条道路当属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故选D。ABC项错误,中国并未建立自

由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计划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经济

体制改革。

9.读下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关税率表(单位:%)”

根据表格材料信息,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资本主义国家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大量输出商品

B.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空前的经济战

C.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设置关税壁垒,导致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

D.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以摆脱危机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表格数据中明显得出1937年各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大幅度提高关税水平,其主要原因是为缓解经济危机的压力,各国纷纷

提升关税水平,采取以邻为壑的举措转嫁经济危机,所以B C D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A项与表格数据信息无关。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29—33

年经济危机

10.19世纪末,清政府多次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其主要目的是

A.扶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获取资产阶级的政治支持

C.调整经济政策以救亡图存

D.扩大税源以解决财政危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19世纪末正值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为了支付巨额赔款,被迫放宽对民间设

厂的限制,以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ABC三项都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不符,因此选D.

考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点评: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1)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

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

办厂的限制。

二、填空题

11.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是《》。

【答案】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是《昭文新报》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报业的发展,在1873年,中国人自行创办了自己的一份报纸是《昭文新报》,属于课本基础知识,依次填写即可。

12.以为标志的电气技术,提供了更为强大便捷而又廉价的动力,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答案】发电机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期间最主要的发明是以发电机为标志的电气技术,使人类进入到了电气时代,据此填写题目即可。

13.解读下表,不符合当时英国的是

1854一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份额示意图

A.工业制造品拥有强大的贸易竞争优势

B.工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

C.主张国际贸易的自由化

D.贸易优势基于科学理论的迅速发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依据表格“1854一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份额示意图”以及进出口贸易的比例可以得知,贸

易优势基于科学理论的迅速发展,故D项正确。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14.民国初年,镇江、扬州等地举行新式婚礼,有证婚人演说、新人行三鞠躬礼,围观者有上

千人。时人有诗云:“无媒婚嫁始文明,莫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这一社会景象说明

A.自由恋爱结婚之风盛行

B.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礼仪

C.传统婚俗己经彻底废除

D.辛亥革命推动移风易俗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没有反映自由恋

爱结婚之风,只是提及到了新式婚礼,故A错误;B中普遍说法绝对;C中彻底废除绝对化;新式婚礼说明了移风易俗,而辛亥革命符合民国初年的时代特点,故D项正确。

考点: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婚姻习俗的变迁?辛亥革命后婚俗变迁

三、简答题

1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艾德荣教授认为应该区分两种工业革命,一种是不基于科学的工业革命,另一种是基

于科学的工业革命。宋代与1750-1850年的英国属于前一类,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商业性质

的城市化,交通系统逐渐发达,商品生产的地区专业化,支撑市场的组织开始发展。——艾

德荣《重新定义工业革命:宋代与英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fg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