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发能源管理平台应用交流

更新时间:2023-09-05 23:5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能源管理平台应用交流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1企业情况

应用情况

3相关建议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1企业情况

应用情况

3相关建议

2

企业情况兴发集团是一家集化工、矿山、水电于一体的大型企 业集团。现拥有1家上市公司、58家子公司和13家参股联营 公司,总资产196亿元,员工7800人,位居中国化工企业 500强第38位,湖北企业100强第21位。股份公司位列中国 上市公司500强第407位,进入上海证交所180指数。2012年, 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90.7亿元、利税11.18亿元、出口创汇 2.3亿美元。2013年1至9月,公司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81.15 亿元,利税8亿元,出口创汇2.12亿美元。

企业情况兴发集团目前在湖北、云南、河 南、广西、重庆、江苏、新疆等地建 有规模化生产基地,在北京、上海、 广州、香港、巴西、美国等地设有子 分公司。现有工业级、食品级、医药 级、电子级主导产品70多个,年生产 能力150万吨。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 技术中心、国家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 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级高 新技术企业等创新平台,“兴发”牌 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兴发”牌三 聚磷酸钠为中国名牌产品。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1企业情况

应用情况

3相关建议

2

项目情况一、项目概况 兴发集团在国家工信部、湖北省经信委、宜 昌市经信委等部门大力支持下于2010年开始在兴 山本部建设了化工行业第一套能源管理平台项目, 2011年9月工信部和石化联合会组织全国相关企 业在公司召开了化工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示范项目 建设经验交流会;2011年公司在猇亭园区建设了 第二套能源管理平台项目;2012年公司在宜都园 区建设了第三套能源管理平台项目。

项目情况(一)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能源管理平台项目 该项目于2010年3月开工建设,于 2011年7月上线运行。项目总投资 8750万元,国家补助资金1380万元。

(二)湖北兴瑞化工有限公司能源管 理平台项目 。该项目于2011年8月开工建设,于 2013年2月上线运行。

项目情况

(三)宜都兴发化工有限公司能源管理平台项目。 该项目2012年7月开工建设,2013年8月上线运行。

项目情况二、项目应用情况为强化管理职能,公司成立了专门的管 理部门(能源管理中心),负责生产调 1 度、数据分析、能耗考核、并对全厂的 能源使用提出改进建议。 能源管理平台投入以后,各级人员对其功能的使用也日益熟练, 2 除了日常调度管理外,一碰到故障,就通过平台查找历史数据, 分析原因 ,目前已解决了不少难题。 在实际应用中对系统原有功能进行了消化和总结,

在后面实施的 项目中,加强了对重点耗能装置、物料的生产跟踪和平衡管理, 通过合理生产调配,提高产能来达到节能的目的。

3

项目情况三、项目效益分析 (一)管理效益

通过能源管理平台建设,使公司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1)实行能耗对标管理, 通过对标管理及时发现生产 中的能耗缺陷,再采用相关 的新技术、新方法对其进行 技术升级和改造,进一步提 升能源管理水平;

(2)项目建成后不仅可直 接进行生产调度,更能为生 产工艺改进、生产成本优化 提供直接参考,还能为公司 高管决策提供有效的决策依 据。

项目情况三、项目效益分析 (二)经济效益

通过水、蒸汽和 煤气系统自动化 改造,年节约水 电等成本100万元。

通过优化管理,减 员34人,可降低生 产成本140万元。化工系统年经济 效益1315万元

燃气蒸发器建成后替代了燃煤锅 炉,产生效益1075万元。

项目情况三、项目效益分析 (二)经济效益

1、对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 年可多发电170万KWH,增 加发电收入85万元

2、对电站前池水位自动调 节改造,让机组运行在最 优水位,实现最大发电效 率,每年约增加发电量200 万度,增加发电收入100万 元

3、对南阳电站进水系统改 造年增加发电量300万度, 增加发电收入150万元

4、利用电度表采集数据及 雨情系统进行分析,科学 制定蓄水、泄洪方案,达 到水库水资源利用最大化, 年可产生效益195万元

5、对同一流域梯级电站进 行科学调度每年可减少约 100万度的电量损失,增加 收入50万元

6、通过自动化改造,减员 38人,降低生产成本144万 元

水电 系统 每年 产生 经济 效益 724 万元

项目情况三、项目效益分析 (三)综合效益

(1)显著减轻了工人劳动强 度,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2)对危险岗位实行自动化 替代人工操作,提高了生产 安全系数。(3)黄磷电炉改造解决了传统 电炉法生产黄磷产生的视觉污 染。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5000余吨、二氧化碳20000余吨, 烟尘6余吨,改善了环境。

2012年,公司被 石化协会评为重 点耗能产品(黄 磷)能效领跑者 标杆企业;2013 年,公司被工信 部认定为黄磷行 业清洁生产示范 企业。

1企业情况

应用情况

3相关建议

2

相关建议第一点(一)领导重视 能源管理中心项目从形式上看是一个信息化系统,具有信息化系统的基 本特点:项目本身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其主要经济效益需要通过 流程改造和管理变革带来。效益发挥的程度在于变革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没 有企业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身体力行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后可能流于形式 和

摆设,无法真正实现能源管理中心项目通过管控一体化为手段来节能的精 髓和核心。

建成后要积极推进使用

(二)推进使用系统建成后,只有企业内部生产单位、各管理部门与全体员工共同使用, 才能多方位、多层面实现其管理要求,真正按PDCA的管理循环发挥其作用。

(三)勤于总结能源管理平台是一个管控一体化系统,但并不是一个专家系统,项目建 成后,还需使用人员对其功能和应用进行消化总结,不断积累管理经验,保 证系统和管理流程的充分融合,才能达到好的应用效果。

相关建议第二点 加强能源系统数据分析和应用

能源管理平台项目实施后,对各个生产环节采集了大量实际 准确的数据,这些数据能全面真实反映生产过程中能源、物料、 成本的消耗,但是项目建成后不能仅停留在收集数据、监控现场 的浅层功能上,应对各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和应用,不断优 化生产方案,进一步挖潜增效。同时,能源管理平台记录了大量 参数,可利用这些参数对生产环节建立数字化模型来分析和设计 实际系统,通过改变模型中的某些参数来对许多复杂的工业控制 过程进行反复试验,以此来指导公司小改小革和工艺创新。

相关建议第三点 项目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

能源管理中心从项目建设角度来讲项目建 设完成并不代表能源管理中心项目的真正完 成,能源管理中心的本质就是一个不断完善、 持续推进的过程,因为每个企业的工艺技术 都在不断改进,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能 源管理中心也必须跟着企业的进步不断更新 其需求,从而真正发挥能源管理中心的功能。

谢 谢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hu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