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规矩颂讲义 上海真如寺妙灵法师主讲

更新时间:2023-08-28 05:1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八识规矩颂讲义

上海真如寺妙灵法师主讲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唯识理论的入门 --八识规短颂--五识颂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八大贪嗔痴。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鄰, 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色与根。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第六识颂三境三量通三性,三界轮时易可知, 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隨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牽。 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 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第七识颂带质有覄通情本,隨縁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嗔我见慢相隨, 恒审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钲昏迷, 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功我恒摧, 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第八识颂性唯无覄五遍行,界地隨他业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 大圆无垢同时发,曾照十方尘刹中。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唯识的定义何谓唯识?“唯遮境有,识揀心空”,即是 离识之外,不许有任何事物的实体存在,仅 有幻相;唯独有识,以为自体。所以说一切 皆是唯识所变,唯识所现,名为唯识。 由第八阿赖耶识的自体分,即自证分所变名 为“见分”,是主观的精神现象;又由第八 阿赖耶识自体所变,名为“相分”,名本质 相分,所变所现一切噐世间山诃大地。见相 二分所变,皆各有自种子所变,不离自证分, 如窝牛两触角, 名为唯识所变,唯识所现。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相分所变将所认识的对象,相似形状的相分境, 将所认识的对象,相似形状的相分境, 视为内心的影象所映现。此影像相分境, 视为内心的影象所映现。此影像相分境, 由本质相分所现; 由本质相分所现;且由阿赖耶种子所变 除唯有识外,无其他存在。 生,除唯有识外,无其他存在。故说万 有唯识所变,唯识所现。此理见[ 有唯识所变,唯识所现。此理见[成唯 识论]卷二。 识论]卷二。 由唯识所变,唯识所现,识就是能变, 由唯识所变,唯识所现,识就是能变, 故说有三能变,初能变即第八识, 故说有三能变,初能变即第八识,第二 能变是第七,第三能变是第六, 能变是第七,第三能变是第六,名为三 能变。是名为心、意、识了。 能变。是名为心、 识了。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识的定义识者,就是对所缘境的明了分别, 识者,就是对所缘境的明了分别,就是 认识, 认识,也就是由器官内外激发而产生

认 识作用,特指第六意识,又名分别事识, 识作用,特指第六意识,又名分别事识, 故说‘了别’是识的定义。 故说‘了别’是识的定义。 识是凡夫的本质,以无明为内相, 识是凡夫的本质,以无明为内相,故无 自觉:以贪爱为外相, 自觉:以贪爱为外相,也就是根本愚痴 发展而执取一切,如执( 相,发展而执取一切,如执(十二缘起 以为我相,就是的识的了别作用。 相)以为我相,就是的识的了别作用。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识有几种?一,眼根对色,名为眼识,二,耳根对声,名为 耳识,三,鼻根对香,名为鼻识,四,舌根对味, 名为舌识,五,身根对触,名为身识,六,意对 法尘,名为意识,七,末那对第八见分执我,名 末那识,八,阿赖耶对根、身、噐界、种子,名 为藏识。 八识皆可名识、但从功能作用不同,包括前互五 识,特指第六意识,了别功能殊胜,得名为识, 亦名为分别事识。第七末那识,功能是恒审思量, 得名为意。第八阿赖耶,功能是集起诸法种子, 得名藏识,亦名为心。 由功能特殊,故将八识概括为心、意、识。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八识生起要有根与境为缘。前五识依五色根,得名眼等五识。 前五识依五色根,得名眼等五识。第六 依第七意根,得名意识。第七末那, 依第七意根,得名意识。第七末那,依 第八阿赖耶为根,得名为意。 第八阿赖耶为根,得名为意。第八依第 七末那为根,名为藏识。七八互为根者, 七末那为根,名为藏识。七八互为根者, 不墮无穷过故。 不墮无穷过故。眼耳鼻舌身五根,所对色声香声触五境, 眼耳鼻舌身五根,所对色声香声触五境,名 眼等五识;第六,对所缘法境,名为意识; 眼等五识;第六,对所缘法境,名为意识; 第七末那,缘第八见分执我为境,说名为意; 第七末那,缘第八见分执我为境,说名为意; 第八所缘根身,器界,种子为境,名为心故。 第八所缘根身,器界,种子为境,名为心故。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识的作用是了别八识皆可名识,然识的就是明了分别,是识 的作用,又是定义,但八识的了别有所不同。 如前五识,以现量缘性境,起自性分别。 第六识用三量缘三世,及缘非量三性境,了 别功能的殊胜。第七识,是错误了别非量境。 第八识以现量缘性境,亦是自性分别,所以 八识皆得名识。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八识从功能受称不同的异名。然从功能特点而得异名,笫八集起名心、第 七思量名意、第六明了分别的意识,所以六 七八三识有不同的异名。 明了分别是第六意识的功能,故名为识。恒 审思量是第七意的功能,故名为意。集起诸 法种子是第八的功能,故名为心。 恒审思量第七末那的功能,

由无始以来与四 惑相应,无有间断审察执为我。 第六意识审而不恒是,第八恒而不审,前五 识不恒不审,唯第七亦恒亦审。由功能不同, 有心意识不同异名。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何谓规矩?八识行相各各不同,前五识用现量缘三性 的性境,第六用三量三性缘三类境,第七 缘非量境,一第八缘根身、器界、种子性 境都有规短,不得紊乱。 八识心王相应心所,各有定数,也是规短。 八识三界九地活动范围,亦有一定规矩。 八识转成四智,各有范围,是为规矩。 六七因中转,五入果上圆,就是规短。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略解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这是说明前五识缘性境,用的是现量,所缘 境中,通于善、恶、无记三性,说为‘性境 现量通三性’。 境有三种:一,性境,二,独影境,三,帶 质境。 量有三种:一,现量,二,比量,三,非量。 三性是善、恶、无记,是为三性。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所缘三类境區别《唯识论》说:“性境不隨心,独影唯从见,帶质 一 通情本,性种等隨应”,这就是是三类境的根本區 别。 前五识与第六同时意识,所缘是性境。就是有实种 子所生,有实在自体,自守其体,不隨心生,名为 性境。 有三不隨的特徵:一,性不隨,不隨能缘之性。二, 种不隨,不隨见分种生。三,系不隨,不隨能缘界 系。 第六缘无体法,是独影境。第七以心缘心,是带质 境,讲第六七识时,再作交待。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所缘三类境区别之二独影境独影境:是第六意识能缘之心妄分别,変现 的所缘境,名为独影境。孤影者,简别不是 本质境,而是影相相分所変之境,如空花水 月,龟毛兔角,全属幻影,为独头意识所变 现,名为独影境。 特徵:一,性隨心,境与心同是一性。二, 种隨心,境与心同种生,三,系隨心,境与 心同一界系。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所缘三类境区别之三:带质境带质境者,兼带本质,即是能缘之心,对于 所缘境,其相分有所依之本质,而不得境的 自相。此境系由心与境二者合成,居在性与 独影之间。如第七那末能缘见分心,缘第八 识见分心之相分,名为带质境。又第六识追 想过去之形像者,亦名带质境。 带质境有三种通情本,一,性通情本,第七 能缘是见分,所缘第八亦是见分时,挟带中 间相分,是一半情一半本同种所生。又一半 生是有覄,一半本生是无覄。其性不定。二, 界系通情本,亦是不定。三,种通情本,亦 是不定。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三量的區别量者,是度量,指认识作用的形式,此量知 的主体,有能量、所量、量果等。包括思维、 推理、分析、测量,比较、判断,是名为量。 量有三种:现量、比量、 非量、是为三量。现量是前五识,以无分别, 亲得境的自体,是名现

量。比量是思辩推理 比类而知的真理,是名比量。错误认识的判 断是非量。现量范围,一前五识,二同时意 识,三心心所自证分,四一切定心。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善、悪、无记是为三种屬性。能缘前五识,与第八同体,皆以现量无分别 智缘性境,何以能缘的前五识通三性呢? 由能缘前五与第六,互有所需,由第六与前 五识同时生起明了意识,意识既通三性,故 前五能缘亦通三性。 为何第六亦用现量呢?由第六识自种子,与 前五识种子,同時任运生起的识第一刹那, 无有分别亲证自体,故用现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ri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