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中的婚恋书写

更新时间:2023-10-15 12: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 录

摘要 ..................................................... 1 Abstract ................................................ 1 关键词 ................................................... 1 Key words ............................................... 1 前言 ..................................................... 2 一、张爱玲小说中婚恋悲剧的特征 ........................... 4 (一) 婚姻是以物质为基础的 .............................. 5 (二)爱情与婚姻是相背离的 ............................... 9 二、张爱玲笔下婚恋悲剧的根源 ............................ 12 (一)特殊的时代形势所迫 ................................ 12 (二) 男权社会里的生存压力 ............................. 13 (三)女性的自奴意识 .................................... 18

1、 女性的自甘堕落 ................................ 18 2、女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 20 结语 ................................................... 22 ...................................................... 23 参考文献: ............................................. 24 致谢 ................................................... 26

“走进世俗婚恋的荒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婚恋书写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2010级 姓名:笑嘻嘻

摘要:张爱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具特色的才女作家,她的小说大多描写的是发生在普通男女身上的一桩桩婚恋悲剧。在她的笔下,爱情是不可靠的,是虚无缥缈的,而婚姻也不再是爱情和幸福的保证,相反,婚姻往往与爱情无关,更多的是谋取利益与物质的手段,是摆脱生存危机和经济困境的手段。广大女性作为这些爱情悲剧里的主角,她们在传统文化意识的束缚和西方物质文明的浸染下,始终无法摆脱?男权至上?的依附心理,不惜放弃自我、牺牲一切,成为旧式婚姻的牺牲品,唱响了一曲浮华社会里女性生存艰难的悲歌。

关键词:张爱玲;婚恋;悲剧;女性

Abstract:Zhang ailing is the very special and talented female writer in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history ,her novels are mostly some marriage tragedies happened in ordinary men and women. In her works, the love is not reliable but illusory , and the marriage is no longer a guarantee of love and happiness.On the contrary, it often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love.The marriage is only the means to get the benefit and material,and it is only the method to get rid of the survival crisis and the economic difficulties.As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dating tragedies,women always can't get rid of the attachment psychology of \supremacy\, they don't hesitate to give up themselves and even everything because of their traditional culture consciousness and western material civilization.In fainally,they become the victims of the old-style marriage,and sing a sad song about the women survival difficulties in the vanity society.

Key words:Zhang ailing;dating;tragedy;women

1

前言

在二十世纪40年代的上海,张爱玲轰动一时。她是一个风华绝代的乱世才女,更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

在那个年代,作家的创作往往与当时血与火的中国大背景有着很密切的联系,他们的作品要么揭露国统区的黑暗、呼吁群众参加革命,要么宣扬抗战热情。渲染民族情绪,大都配合了当时的形势。而身处沦漩涡中心的张爱玲,却把自己的创作目光放在大都市的普通男女身上,在这些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中去寻找传奇、创造传奇,正如她自己所说:?他们虽然不过是软弱的凡人,不及英雄的有力,但正是这些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这时代的总量?①,?我甚至只是写些男女间的小事情,我的作品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②在她看来,这些?男女间的小事情?是放恣的,是渗透于?人生的全面?的,比起做民族英雄,她仿佛更愿意做这世间男女小事的月老,做一个性情中人! 成为在乱世之中一朵绚烂开放的带刺玫瑰! 张爱玲将特定时期沪港洋场里的一个个婚恋故事给我们娓娓道来,正所谓?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支站前香港的故事?,③这种整个作品中无处不在的悲凉氛围,以及其中所包含的人性的阴暗、人心的麻木以及情感的千疮百孔,在当时的小说创作中独树一帜,成为当时抗战时期的另一种创作风格。

张爱玲:《流言》中的《自己的文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社,2009 年。 ②

张爱玲:《流言》中的《自己的文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社,2009 年。 ③

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的《沉香屑第一炉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年,第1页。

2

目前对张爱玲小说的研究可以说是蔚为大观。傅雷的《论张爱玲的小说》以自己的视角,从写作技巧、文字特色乃至故事情节,仔细地解读了张爱玲的《金锁记》、《倾城之恋》和《连环套》。宋家宏先生在《走进荒凉张爱玲的精神家园》中,以张爱玲人生悲剧意识的形成为切入点,分析了张爱玲笔下荒凉世界的众生相,向我们展示了特定历史背景、社会条件下无情的亲情、无爱的性爱等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孤独的关系。另外,《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婚恋形态及其人生观》、《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命运及其成因》等研究论文也通过探讨其小说中女性的悲惨命运以及难以摆脱的宿命。然而更多的是对张爱玲小说的艺术手法的解说、笔下人物形象的分析和女性意识的探索以及与其他作家的比较研究等等,对她笔下许许多多揪心而凄美的婚恋悲剧却缺乏更全面的把握。

事实上,张爱玲的小说创作致力于婚恋题材,致力于琐屑无奈的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所以研究其小说的婚恋书写对深度了解透视张爱玲,并更进一步地分析与研究其作品,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对张爱玲笔下形形色色的爱情故事的特质以及这些婚恋悲剧形成的根源,通过对她小说中所要传递出来的婚恋观进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当时中西文化剧烈碰撞的社会环境中,男性的懦弱与淡漠,女性的软弱与妥协以及她们无法摆脱宿命之下对待爱情和婚姻做出的抉择,这些无疑都透露着张爱玲对于人性的拷问,对女性悲剧命运的探索。

3

台湾著名学者夏志清曾经这样评价张爱玲的小说,他说:?作者翻来覆去所吟唱的,无非是不幸的婚姻?①。张爱玲在她的散文《烬余录》中提到?清坚决绝的宇宙观,不论是政治上的还是哲学上的,总未免使人嫌烦。人生的所谓‘生趣’全在那些不相干的事?②,也许因为如此,张爱玲把她大部分笔墨放在?既大俗又大雅?的世俗爱情与婚姻的故事上,正是这些?一片混沌?,与历史大事?不相干?的小事,才恰恰是她眼中最真实的生活,才是?以人生的安稳作底子?展现出来的?人生的飞扬?③。没有喊响的口号,没有革命的激情。有的是带着悲观甚至令人绝望的爱与情。而在描写这些?男女间的小事情?时,她却用了一针见血的描写视角,令人瞠目的冷漠语调,残酷地破除了人们心中的爱情神话,给我们上演了一出出爱情最终支离破碎、婚姻只得颠沛流离的婚恋悲剧。 一、张爱玲小说中婚恋悲剧的特征

自古以来,爱情和婚姻就是我们生活和进行文学创作的永恒话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变题材。中有崔莺莺和张生,外有简〃爱和罗切斯特,他们纯洁忠贞的爱情与最终的幸福结合已经成为亘古佳话。然而在张爱玲的笔下,婚姻却成为了典当爱情之后才能换来的一张?生存抵押单?,不再是爱情的保障所,反而成为了谋取生存和物质的手段,二者始终背离,无法结合。初心但求有利可图,最后只能自掘婚姻坟墓,所谓的爱情更是渐行渐远,徒留下了无尽的悲凉和虚

夏志清:《现代中国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②

张爱玲:《流言》中的《烬余录》,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社,2009 年。 ③

张爱玲:《流言》中的《自己的文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社,2009 年。

4

妄。这正是张爱玲笔下婚恋悲剧的特征。

(一)张爱玲小说中的那些女性,她们曾经也是鲜活的生命,也在向往和期盼爱情,然而受中国传统思想的桎梏和社会环境的逼迫,她们只有以?女结婚员?①的身份成为男性的附庸才能够生存下去。张爱玲在《谈女人》中提到:?上古时代,女人因为体力不济,屈服在男人的拳头下,几千年来始终受支配,因为适应环境,养成了所谓的妾妇之道?,她并非是在为女性成为附庸来脱罪,而是在为这些女人从上古时代起就养成的?妾妇之道?②感到无奈和悲凉,为女人无法摆脱依附的宿命而痛心。正因为如此,她笔下的婚姻不再是提供幸福与温暖的保证,而是一桩出卖爱情来换取生存的物质基础的交易。在生存的困境中,可以没有爱情,也可以不要婚姻,而物质、金钱与利益才是婚姻最重要的意义所在,以婚姻来谋生存也就成为了这些女人不得不拼命抓住的最后一棵?救命稻草?。

《金锁记》里的曹七巧是连张爱玲自己都说是疯狂得最彻底的,她用自己十年的青春、一生的爱情甚至是正常的心态换来了一把?黄金枷锁?,逼?死?了自己,也劈杀了别人。曹七巧以麻油店女儿的低贱身份嫁进姜家,并成为了二少奶奶,可是这并不是因为她与二少爷有多少感情或是七巧有多大的能耐,而是她所要嫁的人是一个?活死人?。她的婚姻自始至终都成为了极其现实的利益往来,都充满了病态和不正常,她在自己丈夫那儿得不到正常的感情,便爱上了姜家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花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第19页。 ②

张爱玲:《流言》中的《谈女人》,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社,2009 年。

5

三少爷姜季泽。一开始她对姜季泽的爱,也许多半是因为情欲,?天啊,你没挨着他的肉,你不知道没病的身子是多好的……多好的……?,①她渴望正常、健康的婚姻生活,却错误地把期望寄托在了只知道花天酒地的姜家三少爷身上。姜季泽心中早已抱定了不招惹家里人的主意,更何况是?嘴这样敞?②的七巧,所以七巧像犹斗的困兽,她的奋不顾身只换来了姜季泽的唯恐避之不及,十年韶光,她对爱情的期盼和她的精神世界都在这深宅大院里被慢慢地消磨殆尽,只剩下了无尽的黑暗。没分家的时候,七巧的脖颈上戴着黄金枷锁,但是手里并没有金子;等到丈夫和婆婆都死了,家也分了,金子终于到手了,但是黄金枷锁也从脖子滑到了她的心上,彻底锁住了她。当七巧成了有钱的寡妇之后,姜季泽这时候来对七巧表白了爱意,他的一番甜言蜜语让七巧?沐浴在光辉里,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悦……?

,她从来没想过还有今天,七巧甚至觉得当初她?为什么嫁到姜家

来?为了钱么?不是的,为了要遇见季泽,为了命中注定她要和季泽相爱?④。然而现在的七巧已不再是当年的自己,十年的晦暗失望使得她坚定守财的决心和戒心,让她筑起了心中的铜墙铁壁,除了金钱,谁也不能在她的心中兴风作浪。?他想她的钱—她卖掉她的一生换来

⑤的几个钱?仅仅这一转念便使她暴怒起来?,她亲手结束了这场虚妄

的情感,任凭自己在人性扭曲的深渊里越陷越深。如果说最初的曹七

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的《金锁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年,第226页。 ②

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的《金锁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年,第226页。 ③

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的《金锁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年,第236页。 ④

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的《金锁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年,第237页。 ⑤

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的《金锁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年,第237页。

6

巧因为哥哥的包办而不得不服从这笔婚姻交易,尚且对感情存在一丝渴望,那么十年之后的她却是成为了一个甘愿埋葬在金钱与物质里的恶魔。她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与幸福,就要让更多的人腐烂在这无助的宿命中才能弥补她的不平衡,她开始报复,报复在自己的亲生儿女身上!一方面她强迫儿子长白彻夜讲述他们夫妻之间的隐私,并且还在牌桌上肆无忌惮地宣扬,用残忍的手段逼死了自己的两个儿媳;另一方面,她不能容忍自己的女儿长安沐浴在爱情里,冷嘲热讽、耍尽手段,她千方百计地毁掉了女儿的姻缘。她赢得了用婚姻来换取金钱和生存的砝码,却最终在用黄金打造的?活棺材?里逐渐变态、扭曲,失去了自我。

再如《沉香屑第一炉香》里的梁太太嫁给了?香港数一数二的阔人?①,成为了这个年逾耳顺的阔人的姨太太,之后梁太太便?专等他死?②来求取财产,最终她得偿所愿,得了一大笔现款和房产,在她的宅子里做起了?小型慈禧太后?③。就这样梁太太用自己的婚姻甚至是一生来做了一笔在她眼里再划得来不过的买卖!不仅如此,连她亲侄女的婚姻也被她设计成了弄钱和弄人的骗局。?‘我看你就将就点吧……哪里会像薇龙这么好说话?你要钱的目的原是玩,玩得不痛快,要钱做什么?……等她不能挣钱养家了,你尽可以离婚。在英国的法律上,离婚是相当困难的,唯一合法的理由是犯奸。你要抓到对

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的《沉香屑第一炉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年,第8页。 ②

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的《沉香屑第一炉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年,第35页。

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的《沉香屑第一炉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年,第13页。

7

方犯奸的证据,那还不容易’?]①谁能想象,婚姻本该是美好的事物,却被梁太太计划成了一桩丑恶的阴谋。身为葛薇龙的亲姑妈,她所考虑的不是葛薇龙婚后是否能够幸福,而是和她的未婚夫商议着如何利用她来赚钱和找男人,打起了响当当的如意算盘!残忍冷漠得让人心寒。这样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是正常、幸福、圆满的婚姻,注定只会是一场悲剧。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像这样女性因为物质、因为谋生而出卖肉体、甚至出卖自我的绝非个例。《心经》中的綾卿说过:?任何人……当然这‘人’字是代表某一阶级与年龄范围内的未婚者……在这范围内,我是‘人尽可夫’的?,②在她看来,婚姻是摆脱自己阴暗家庭的唯一出路,只要有在她看来合适的条件,当然这个条件里必然是包含了所谓?阶级?这一项的,她?人尽可夫?!《留情》中的主人公淳于敦凤在守寡十多年之后再嫁,拿定的却是?我是,全为了生活?③的主意,她甚至于告诉自己的舅母:?要是为了要男人,也不会嫁给米先生了?,

原来这一切又是敦凤计划的合算买卖。在敦凤心中米先生是常常比

不上她前夫的,嫁给米先生于她自己也是万般委屈的,但是为了有利可图,就姑且两个人这么过着吧。可以说这些女性在面对婚姻的选择时,始终无法摆脱物质、金钱以及生存对自己的束缚,而这些从一开始就是?利?字当头的婚姻,注定了会是一场悲剧,而她们也就成为

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的《沉香屑第一炉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年,第50页。

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的《心经》,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年,第124页。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留情》,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第164页。 ④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留情》,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第164页。

8

了这场婚姻悲剧的载体,在自己挑选的这座物欲城堡里,如同鬼魅一般,消磨着自己鲜活的生命力,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二)人世间最美妙的事情也许就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了,相

爱的人最终能在一起相守一生,可是张爱玲似乎总是不愿意?成人之美?,在她的笔下,婚姻与爱情无关,而爱情的最终结局也不会是婚姻,爱情与婚姻是无法共存的,是相互背离的。

其实张爱玲的女性们并不是完全没有爱情,她们也曾碰触这种温柔的情感,她们也曾爱得认真,只是她们的爱由于种种的阴差阳错抑或是无可奈何而随风飘逝了。《金锁记》中长安的姻缘因为母亲的百般阻挠而成了一场空梦,《花凋》里川嫦的爱恋毁于自身突来的一场痨病,对此她们除了默默忍受再也无能为力。?为了爱而结婚的人,不是和把云装在坛子里的人一样傻么?,①在张爱玲看来,爱情就像是天上的云一样,虽然绚烂但是却是虚无缥缈、不能依靠的,因而在她的安排下,那些女人们尽管曾经沐浴在爱的光辉之中,可是这一份份爱到最末了也没能走进幸福的殿堂。

《多少恨》中虞家茵和夏宗豫的相遇是美好的,他们慢慢地从相识到相知,郎有情妾有意,美好的感情让人想起从心底笑出声来。可是家茵面对自己父亲的贪婪和不争气,面对乡下来的夏太太的哭诉,她退缩了,她动摇了。如果说父亲的胡搅蛮缠葬送了家茵的清白、尊严,使得她有了放弃的念头,那么夏太太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的《沉香屑第一炉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年,第40页。

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yh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