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探微_张琴

更新时间:2023-07-23 02:3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1卷第7

期2006年7月

ChineseJournalofMoralEducation

Vol.1,No.7

Jul.2006

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探微

张琴

(淮阴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系,江苏淮安 223001)

[摘 要]当代大学生在道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道德行为失范、道德评价偏差、道德修养弱化等。社会转型是引发大学生道德状况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此外,高校道德教育发展滞后、高等教育体制变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必须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加强和改进课堂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校园道德建设机制,加强网络建设和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进行道德实践。[关键词]大学生;道德建设;道德教育;道德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当代大学生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道德状况已引起人们密切关注。认真研究分析当代大学生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对于营造更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级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文章编号]1673-3010(2006)07-0071-03的杠杆。道德评价能力是大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方面。由于种种原因,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评价出现了一些偏差,主要表现在:第一,价值观扭曲,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甚至以丑为美。第二,道德评价采用双重标准:首先,大学生在理论认知上存在不一致,往往以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要求别人,以利己主义的价值标准要求自己;其次,理论认知标准与实际践行标准不一致,如对见义勇为等行为在观念上认同,但却不能积极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在推崇市场经济基本道德规范的同时,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种种不道德行为表现得无所谓,等等。

(三)道德修养弱化

道德修养是人们为了达到社会要求的道德品质而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和自我教育。道德修养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对个人而言,加强道德修养是把社会的道德准则转化为个体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重视道德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当代许多大学生缺乏进行道德修养的自觉性,突出表现在道德自律弱化、基本文明修养不够,尤其是不懂尊重、不愿礼让、不讲诚信。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道德行为失范

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主要是指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淡漠和道德行为偏差等。道德行为失范主要表现在:第一,大学生违背公共道德的行为屡屡发生,如不遵守公共秩序、不爱护公物、污染公共环境、不尊重他人等。第二,大学生网络言行失范。据调查,有61.8%的学生在聊天室或论坛中使用过脏话或人身攻击性语言,有6.3%的学生偷看过别人的电子邮件,有6.9%的学生私自用别人的帐号上网,少数大学生还散布虚假信息,通过“网恋”进行坑蒙拐骗,等等。

(二)道德评价偏差

道德评价是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向道德行为转化

[收稿日期]2006-02-27

[1]

[作者简介]张琴,淮阴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系讲师,江苏省淮安市北京北路89号(223001)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问题的成因

(一)社会转型是引发大学生道德状况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正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一整套制度体系,在全社会形成了新的利益格局和利益群体。这些必将引起全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并给人们包括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带来重大影响,其中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从思想道德建设来看,一方面它促进了一系列新观念的产生,提高了人的素质,培养了人们开拓进取、讲求实效的精神,使人们的平等、权利、责任等意识不断增强。这些都为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另一方面,新旧体制的转换,新旧观念的碰撞,中西文化的冲突,使得各种思想道德观念、价值标准良莠并存,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各种道德观、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加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导致大学生道德世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惑。以自我实现为外显形式的自我道德价值,同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外显形式的社会道德价值之间存在反差和矛盾,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想急剧滋长。

(二)高校道德教育滞后制约大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

目前高校道德教育滞后,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从而制约了大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在:第一,内容上忽视了道德教育的特殊性,将道德教育的具体过程简单等同于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教育内容和现实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复杂联系,忽视大学生的道德困惑、精神生活需要、思想难题的分析和解决,缺乏对学生人格发展和道德生活面临问题的指导。第二,方式简单化,道德教育缺乏层次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迅速增加,道德素质参差不齐,但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没有区分层次,缺乏针对性,方法上也过于简单陈旧,缺乏新意。第三,道德教育中存在言教和身教相脱离的现象。某些道德教育工作者课堂上冠冕堂皇,课下却行不道德之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道德教育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三)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促使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发生变化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招生就业体制以及教育经费分担体制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这些改革一方面使高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促使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发生变化。学分制的引入使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轨迹发生了变化,按系级班建制组成的集体越来越松散,学习、生活的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自发形成的多样性群体越来越普遍,社交对象与场所越来越广泛。缴费上学一方面缓解了国家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促使学生更加珍惜学习机会,另一方面又对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压力,现实的经济状况使这些学生更加看重金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拜金主义思想。就业制度改革使毕业生走向社会的机制更加科学合理,使学校更加注重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问题。但由于不规范的就业市场中渗入太多的权力、金钱和人际关系因素,必然影响大学生对社会状况的评价,从而引起个体道德价值取向的调整,甚至会引起对我国现行以理想为核心构建的道德价值体系的质疑,动摇理想信念。随着高等教育“扩招”和大众化时代的到来,许多学生不再视自己为“精英”,而把自己看成个体化生存的芸芸众生之一,自然地按社会大众的价值取向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

[2]

(四)互联网对大学生道德观念产生负面影响互联网拓展了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增加了教育资源,其开放性、交互性、平等性、及时性等特点有利于增强教育影响力。但互联网中信息良莠混杂,加上学校的应对技术滞后,使大学生在快捷地获得大量信息的同时,思想观念方面也受到了许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传播资产阶级思想观念,对大学生进行文化渗透,第二,网络文化的多样性易导致大学生思想混乱;第三,网络文化垃圾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消极影响。此外,网络文化的出现,大大改变了道德教育的内外部环境,对传统道德教育方法提出挑战。

三、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优化社会舆论环境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舆论对人的影响越来越大。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社会风气的净化、舆论环境的优化是必不可少的。优化舆论环境是一个系统工

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奖赏与惩罚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社会奖惩机制,不断促进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和社会舆论的形成,为大学道德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正确社会舆论对于大学生形成科学道德观和健康的道德人格的推动作用。

(二)加强和改进课堂道德教育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纯粹”的道德教育时间越来越少,仅靠延长时间来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已不可能。解决这个矛盾的主要方法,就是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主渠道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教师是整个道德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增强课堂道德教育的效果归根到底是要提高教师素质。首先,加强师德建设。教师具有重要的“德教”作用,肩负着“以德育人”的神圣职责。教师要以德育人,必须先以身垂范,以德服人,即“正人先正己”,不断提升道德境界,做学生的道德表率。其次,转变德育观念,明确道德教育不只是向受教育者传授某种特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更重要的,是启发他们的道德主体性,使之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最后,优化道德教育手段。要针对大学生思维发展规律以及社会阅历浅、鉴别力和批判力不强的特点,使道德教育具有反思性;针对大学生思想活跃的特点,使道德教育具有生动性、新颖性。要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切实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

(三)建立和完善校园道德建设机制

第一,建立严格的大学生不道德行为惩处机制,净化校园道德风尚。通过制定和严格执行校纪校规,规范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一些不文明道德行为。第二,形成一个由学校领导、教师、管理干部和各类服务人员组成的,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各尽其责、相互配合、以身垂范、全员育人的道德建设机制,使大学生道德建设做到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管理育人、教书育人和服务育人协同努力,通过舆论导向、经验总结、典型示范、环境建设等环节扎实推进。

(四)加强网络建设和网络道德教育

在组织形式上,建立全国高校德育网络系统,在各个高校组建相联互通的德育网站,形成德育网络

群。这个网络群既能发挥德育宣传教育功能,又能监控有害信息传播,在网上占领思想阵地,使正面的声音成为网络主旋律。在内容上,加强“网风”、“网德”教育,增强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自律抵诱能力,不断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修养,培育网络伦理观念;积极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方面的国际合作,特别是制定世界范围内统一的网络行为规范,完善网络道德建设的约束机制。在网络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上,必须培养和选拔高素质的网络时代的德育人才,建立有效的激励和保障机制,选拔富有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精通网络业务的德育工作者,以适应加强大学网络德育的需要。

(五)引导大学生参加道德实践

大学生道德实践既是大学生与他人、群体或社会集团之间有道德意义地相互作用过程,也是大学生掌握道德规范、培养良好道德行为和提高道德素质的过程。在道德现象中,“只有道德实践才是道德的显性方面……作为思想范围内的道德规范、道德认知,只有付诸道德实践才可作为现实的、真正的道德”[3]。这表明大学生道德认知只有和道德实践相结合,才能有效地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外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因此,大学生道德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知与行的统一,也是实现道德教化向个体道德内化的过程。引导大学生参加道德实践,首先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在大学生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将道德建设融入到共青团的各项活动之中。其次,以节日为契机,突出道德建设主题,广泛开展各种庆典、纪念活动。最后,继续开展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广泛开展“一助一”、尊老、助残、助学、扶贫、帮困、拥军等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服务中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许书枝.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失范与道德重建[J].沧桑,2005,(6):84-86.

[2]尚卫红.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变化的特点与思考[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71-73.

[3]时雨、梅子.道德建设新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394.

(下转第79页)

普通话、标准音,尽可能不说方言土语。

3.培养学生使用善良的语言。我们教会学生讲能让人听懂的语言,这是最起码的礼貌;教会学生懂得赞美,“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声万世寒”。赞美他人不仅能展示自身的魅力,而且能拉近与他人的距离。

4.培养学生使用优美的语言。优美的语言可以把美好的事物说得更美好。“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道出早春绿柳之新美;“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道出冰雪红梅之秀美;“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道出山中庙宇之静美;“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道出雨后人家之清美;“力拔山兮气盖世”,道出霸王豪气之壮美;“醉卧芳树下,半被落英埋”,道出香云醉酒的妩媚之美。(三)锤炼风度美

风度美是一个人内在美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美姿的展示,也是气质的显现。我校锤炼风度美有六种方法:偶像法、练习法、军训法、自控法、心理训练法、表情培养法。

秀传统文化,二是弘扬革命传统道德,三是继承和发

扬民族文化,铭记和传播民族风俗。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弘扬民族精神。比如,教学生三首歌:《我的中国心》、《把根留住》、《走进新时代》。让学生铭记一句话:“满腹轩辕志,一腔中华情”。让学生记住“十爱”:爱我诗词、爱我歌曲、爱我节日、爱我舞蹈、爱我服装、爱我文字、爱我绘画、爱我语言、爱我风俗、爱我河山。

(二)礼仪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文化建设是礼仪教育的平台。根据我校面积小,可绿化面积相应小的特点,我们采取空间绿化的方式。我们利用楼前非活动区建造花坛,在教学楼正门的外墙上种上爬山虎。我们把寒菊作为校花,因为它具有“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呤”的高贵品格,具有“宁愿抱霜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坚强意志,它又是“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的风采写照。我们把她视为礼仪教育的“图腾”。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感到无限的轻松和愉快,陶冶了情操,培养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礼仪教育使学校德育取得很大成效,大大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礼仪教育还可以拓展更多的形式和途径,今后我们要继续努力。

(责任编辑:赵煦)

三、拓宽礼仪教育途径

(一)礼仪教育和民族品格教育相结合

我国是礼仪之邦,我们的民族是最讲究礼节的民族,礼仪教育的起点就是民族品格的教育。我们从三个层面来培养民族品格。一是弘扬中华民族优

(上接第73页)

TheSubtleExplorationofPresent-DayCollegeStudents'MoralConstruction

ZhangQin

(DepartmentofHumanandSocialSciences,HuaiyinInstituteofTechnology,Huai'an,Jiangsu,223001)Abstract:Nowadays,mainproblemsincollegestudents'moralityaremoralbehaviorconfusion,morale-valuationdeviationandmoralculturedecline,etc.Socialtransitionistheprimaryreason.Inaddtion,

thedelayofcollegemoraleducation,reformsofcollegeeducationsystemandthedevelopmentofinter-netarealsoimportantaffectingfactors.Inordertoconstructabetterenvironmentforcollegemoraled-ucation,weshouldmakeeffortstoperfectpublicopinionenvironment,improveclassroommoralin-struction,facilitatecampusmoralitymechanismandreinforceinternetconstructionandinternetmoral,guidingthestudentstoconductmoralpractice.Keywords:collegestudent,moralconstruction,moraleducation,moralpractice

(责任编辑:赵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z0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