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更新时间:2023-05-22 10:2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右图是我国某地区经纬度,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西部有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800毫米年降水量线和旱地耕作区、水田耕作区的分界线 B.亚热带、暖温带和常绿林、落叶林分界线 C.季风区、非季风区和半湿润区、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第一、二级阶梯和农耕区、牧区的分界线 A.河流一年有两个汛期 B.河流冬季没有结冰期 C.该地区河流都有凌汛

D.可继续大面积开垦发展粮食种植业

2.有关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图2是沿成都—西安一线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下列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大致以甲地形区为界的有( ) A.水田与旱地 B.农耕区与牧区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D.热带与亚热带 4.对乙河流综合整治,应在上游地区( ) A.加固堤防 B.修建水库 C.开挖新河道 D.修建蓄洪工程 5.丙所在地区重要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有( ) A.所在省区水能资源和天然气丰富 B.成都所在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 C.太阳能和煤炭资源丰富

D.气候湿热,喀斯特地形发育典型

读“中国冬夏季风的进展、进退与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移关系图”,据此回答6~8题。

6.6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表明( )

A.冬季风势力强盛 B.雨带停滞 C.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

D.受地形阻挡

7.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

A.雨带位于①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 B.雨带位于②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C.雨带位于③时,渤海沿岸台风活跃 D.雨带位于④时,北方多沙尘天气

8.下图为我国某地一年中的气候资料,据此推测,该年我国东部地区最有可能出现(

A.北涝南旱 B.南涝北旱 C.南北皆旱

D.南北皆涝

(2012·泰安)读某地区地形略图,回答9~10题。

)

9.这里河流曲折多弯,最可能的自然原因是( )

A.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B.受断层的制约 C.侧蚀作用明显 D.河流下蚀作用强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里山高水深,位于河流上游 B.此处河流曲折,不易发生洪涝 C.河流总体自东向西流

D.该地区聚落沿河流分布于河流凸岸一侧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甲、乙,完成11-13题:

11.图中③、⑤处的地形为( )

A.③是山顶、⑤是盆地 B.都是盆地 C.③是火山口、⑤是平原 D.都是高原 12.下列关于②山脉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致呈东西走向,北坡雪线海拔比南坡低 B.大致呈南北走向,东坡雪线海拔比西坡低 C.南坡为阳坡,热量充足,植被比北坡茂密 D.东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植被比西坡茂密

13.下列关于①处地理环境特点及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温年较差小,日温差大,适宜于发展特色瓜果种植业 B.地势低洼、地形封闭,交通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C.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热量不易扩散,冬季出现我国最高温 D.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降水少,冰川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

下图是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据此回答14-15题 14.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

①太阳辐射 ③东南季风 A.①② C.③④

15.甲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 ) A.水稻、棉花 B.小麦、甘蔗 C.小麦、甜菜

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在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回答16—18题。 16.北大荒是指

C.整个东北平原 A.水源不足 A.水稻种植业

B.地形崎岖 B.混合农业

( )

A.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B.辽河平原、河西走廓 D.辽河平原、三江平原

C.热量不足

C.商品谷物农业

D.土壤贫瘠

( )

D.棉花种植业

( )

D.玉米、油菜 ②距海远近 ④纬度位置 B.②③ D.①④

17.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18.“北大仓”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下图表示我国某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a)、月均水位(水面海拔)(b)。读下图,完成

19-20题。

19.图中信息表明 ( ) A、1~7月流域降水量持续增加

B、夏秋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减少而降低 C、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 D、6~12月水库水位随流域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 20.对5月份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合理解释是 ( )

A、降水量少 B、入库水量少 C、蒸发量大 D、为防洪放水腾出库容

云量是以一是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右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完成21-22题。 21.据图中信息判断 ( )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22.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下图是“长江(宜宾—吴淞口)、黄河(兰州—入海口)河段的纵剖面示意图”,图中高度比率是指河流落差与总落差之比;距离比率是指河段长度与总长度之比。读图,完成23~24题。

23.宁夏某地至包头河段( )

A.长度约300km B.冬末春初有凌汛现象 C.黄河泥沙主要来自此段

D.流经的宁夏平原、河西走廊被誉为“塞外江南” 24.宜昌以西、以东河段( )

A.宜昌以西河段水流平缓,河流堆积 B.宜昌以东河段落差大,地壳上升,河水侵蚀 C.宜昌以西河段落差占总落差20%,水能资源丰富 D.宜昌以东河段长度占总长度60%,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25-26题。

25.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26.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011·四川)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地表年蒸发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27~28题。 27.据图中的等值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丙地年蒸发量小于500毫米 B.图幅南部地区年蒸发量由东向西递减 C.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 D.400毫米等值线同内、外流区分界线基本一致

28.在乙地区土壤中水盐运动表现为淋盐特征的时期,丁区域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油菜花黄蜜蜂忙 B.阴雨绵绵梅子黄 C.稻田受旱暑骄阳 D.落叶遍地求疯狂 读下图,回答29—30题。

29.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地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 B.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 D.西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 ①需要进行交流的物资少 ②地形崎岖,修建铁路和公路的难度较大

③气候恶劣,沙漠广布修建铁路和公路的难度较大④河流因干旱,水量小,通航河段少

30.丁地区三类交通所占的比例都不大,其原因可能有(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二、综合题(共40分)

31. 根据下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描述甲图中所示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3分)

(2)指出黄土高原现代土壤侵蚀的主要形式,并简述其对本区及下游地区造成的危害。(6分)

(3)华北地区风沙危害严重,分析风沙频率最高的季节及其原因。(4分)

32.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略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简述图示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4分)

(2)某同学认为图示地区的甲河段有凌汛现象,你认为可信吗?请说明判断理由。(4分)

(3)甲河流域盛产稻米,其大米因质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试从自然条件分析其盛产稻米的原因。(4分)

3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国务院2009年11月23日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山东省第一个国家区域发展规划。

材料二 环渤海地区与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示意图。

(1)描述图中等积温线的走向,并说出其影响因素。(4分)

(2)环渤海地区石油和海洋化工都很发达,试列举其优势资源。(4分)

(3)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风能发电重点开发地区,请从必要性和可能性两方面分析原因。(4分)

(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说出三个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黄河三角洲滩涂荒地资源的措施。(3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0i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