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重点

更新时间:2024-01-12 16:2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重点凹陷“二次勘探”工程,为华北油田“二次创业”提供资源保

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 梁宏斌

一、二次勘探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1、二次勘探如何定义

在定义“二次勘探”之前,首先要明确和理清以下两个概念: 1)二次勘探的内涵及范畴

对“二次勘探”范畴的理解是:“二次勘探”与以往“勘探阶段划分”的概念有显著区别,“二次勘探”不只是单纯的从时间和勘探领域的变化进行划分,而是更为宏观,更为宽泛的概念。它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涵:第一是基础研究,第二是地震勘探,第三是地质勘探,第四是工程技术及勘探方法。“二次勘探”是在上述四个方面进行深化、改进和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的反复和重复勘探。

2)一次勘探

华北油田富油凹陷已历经三十多年大规模勘探。对“一次勘探”的理解是:富油凹陷在二维地震和一次三维地震资料的基础上,

1

利用成熟地质理论、地质认识和常规勘探方法针对规模大、类型简单,勘探容易的油气藏类型进行的勘探,是勘探的早中期阶段。

“二次勘探”的定义

在剩余油气资源较丰富的富油凹陷进入勘探中后期阶段,以油气资源重新评价和二次三维地震采集及大面积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为依托,充分利用已有地震、地质、钻井资料和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进行综合地质研究,重新认识,重新评价油气富集规律和勘探潜力,创新地质认识,精细勘探对象,拓展勘探空间,谋求富油凹陷第二次勘探高峰和重大发现所进行的深化、精细、整体勘探阶段。

2、“二次勘探”如何界定(与一次勘探如何界定?代表性标志是什么?)

从以下四个方面界定“二次勘探”:

1)重新进行油气资源评价,认清富油凹陷资源潜力,为进一步深化勘探奠定了理论依据和资源基础。

2)进行二次三维地震采集及大面积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为整体研究,整体认识,整体评价,整体部署奠定了资料基础

3)对油气富集规律进行再认识,提出了新的成藏地质理论和认识,用以指导油气勘探。

4)进行勘探新领域探索,实现了勘探重点和勘探领域的战略性转移

代表性标志:

2

代表性标志是:进行二次三维地震采集及大面积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

饶阳凹陷以2005年实施的马西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示范工程为起点,标志着饶阳凹陷已经进入“二次勘探”阶段(马西项目采集满覆盖面积为560.4km2,施工面积达到1008km2,资料面积949km2;处理、解释满覆盖面积800km2。是华北油田有史以来单块采集处理面积最大的区块,达到了“四个示范”的目标)。

“二次勘探”应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研究的反复深入性;认识的探索创新性;勘探的全面整体性;技术的进步完善性;组织的多元结合性。

3、开展的重要意义(为什么搞二次勘探?对二次勘探有何认识?)

1)搞二次勘探是富油凹陷在完成大规模初次勘探后的必然趋势,也是富油凹陷在勘探中后期实现新突破,获得新发现,取得新成果的必经之路。

2)搞二次勘探是华北油田上产增储,实现油气资源良性循环的必要保障和有效途径,是油田公司实现持续,稳健,健康发展战略的需要。

二、二次勘探具备的有利条件

1、剩余油气资源丰富,为开展二次勘探奠定了重要的资源基础 根据三次资源评价结果,冀中坳陷最终可探明石油地质资源量21.9×108t,而剩余可探明石油地质资源量达12.15×108t;最终

3

可探明天然气地质资源量2858×108m3,剩余可探明天然气地质资源量2593×108m3,油、气资源转化率分别为45%和9%,剩余油气资源丰富。其中冀中坳陷潜山最终可探明石油地质资源量9.7×108t,剩余可探明石油地质资源量4.4507×108t;最终可探明天然气地质资源量1439×108m3,剩余可探明天然气地质资源量1366×108m3。冀中坳陷第三系最终可探明石油地质资源量12.17×108t,剩余可探明石油地质资源量7.8291×108t;最终可探明天然气地质资源量1419×108m3,剩余可探明天然气地质资源量1227×108m3。这些丰富的剩余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饶阳、霸县、廊固、等富油气凹陷,从而为在富油凹陷开展二次勘探奠定了重要的资源基础。

2、油藏类型多、勘探领域广阔,为开展二次勘探提供了广阔的勘探空间

华北探区已经发现构造油藏、岩性油藏、构造岩性油藏、地层岩性油藏、潜山风化壳油藏、油藏等多种油气藏类型,油气藏类型多,勘探领域广阔。尤其是岩性油藏、构造岩性油藏、潜山内幕以及深潜山油藏分布范围广、勘探程度低,潜力大,为开展二次勘探提供了广阔的勘探空间。

3、前人丰富的研究成果与大量资料为二次勘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基础和认识基础

华北油田各富油凹陷经历了多年大规模勘探和长期深入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地震、地质、钻井、录井、测井、试油、

4

分析化验资料和丰富的勘探经验,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资料、经验和成果为开展“二次勘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认识基础和借鉴经验。

4、技术进步与勘探新方法为开展二次勘探提供了重要而必不可少的技术保障

目前华北油田已经储备和掌握了系列成熟的勘探配套技术方法,为全面、顺利开展二次勘探提供了重要而必不可少的技术保障。

1)掌握了一套先进的“盆地模拟刻度类比区带油气资源评价技术,可以准确有效的进行富油凹陷油气资源评价。

2)掌握了高精度三维地震成像采集处理技术,为深化地质研究和二次勘探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料保障。

3) 应用和掌握了利用不同软件进行三维地震数据立体可视化解释技术和圈闭评价技术,保证了圈闭的精细落实和评价。

4)针对岩性油藏勘探,应用和掌握了多套油藏描述、储层预测软件和预测技术,为储层的精细刻画、油藏的精细描述和勘探目标的精细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方法保障

5)应用和掌握了一系列以钻井、录井、试油为代表的优质快速钻井技术、水平井欠平衡钻井技术、油气层快速录井识别评价技术、储层物性快速评价技术、定量荧光录井技术、油气藏高效测试技术、低阻低饱和油藏评价解释技术、压裂试油新工艺等配

5

套工程技术系列,为高效、快速进行油藏评价,提高勘探成效,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三、二次勘探的做法及目标

1、规划目标(你认为二次勘探应该达到什么具体点的目标?) 总体工作目标:

在充分认识油气资源潜力的基础上,转变勘探理念,借鉴国内外其它油田和凹陷油气藏勘探经验,对华北油田富油凹陷成藏条件、成藏模式和油气分布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和再认识,构建新的油藏成藏模式,解决富油凹陷进入二次勘探所面临的核心地质问题,努力寻找规模、富集油气储量,实现油田储量接替和可持续、稳健发展。

具体目标:

1) 对油气富集规律和成藏模式的认识有重大创新和发展 2)完成富油凹陷的二次三维地震高分辨率采集和全凹陷三维地

震资料大连片处理。

3)实现勘探领域的重大转变,地层(构造)岩性油藏和潜山内

幕、深潜山油

藏勘探取得重大进展,成为完成控制预测储量任务的主体。 2、技术路线设定(二次勘探战略设定、原则、指导思想、程序和做法等)

6

总体技术方案:

以大量地震、地质、钻井、录井、测井、试油和分析化验等资料为基础,以“源控、相控、隆控、层控”等现代石油地质理论为指导,采用国内外前沿性的:

1)盆地模拟刻度类比区带油气资源评价技术; 2)三维地震资料采集处理技术;

3)含油气区带勘探目标与圈闭评价技术; 4)Openwork地震资料解释技术; 5)Geoframe地震资料解释技术; 6)三维地震数据立体可视化解释技术; 7)层序地层学分析技术;

8)沉积相划分及储层演化分析技术; 9)油气藏描述与储层预测技术。 系统开展:

1)油气资源潜力研究,明确“二次勘探”的主要战略方向,优选有利勘探区带;

2)进行不同类型油气藏形成机理、分布规律研究,创新成藏

7

理论认识,为建立不同类型的成藏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3)进行不同类型油气藏成藏模式研究,确定有利勘探靶区,实现预探突破;

4)进行勘探配套技术方法研究,形成不同类型油气藏勘探适用配套技术方法,提高勘探成效。

指导思想

立足资源基础,以成藏条件和油气富集规律创新认识为依据,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区带评价和目标优选为重点,创新思维,实现战略突破;转变思路,寻找发展现实战场和规模富集油藏。力求实现富油凹陷油藏成藏理论上的创新、勘探新领域的突破、规模储量的发现、勘探效益的提高和勘探技术的完善。

勘探原则

1) 深浅并重,潜山与第三系并举

2) 系统研究、整体评价;突出重点、整体部署;精心组织、分

批实施、择优钻探 主要做法

1) 进行深入系统的资源潜力、凹陷结构、沉积体系和储集层特征研究,进行成藏条件和油气富集规律再认识

8

2) 引进外部研究力量,院校结合,深化成藏理论研究,创新建立新的成藏模式,指导油气勘探

3) 继续加强、加大三维地震重新采集、大连片处理力度,尽快实现富油凹陷三维地震的大连片,夯实资料基础

4) 重点加强潜山及内幕勘探寻求新突破,精细复杂断块勘探找富集,探索岩性地层勘探寻规模,力求获得新发现、取得新成果。

5) 针对二次勘探所面临的主要油藏类型——地层(构造)岩性油藏开发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储层预测技术和勘探方法

6) 针对二次勘探所面临的勘探开发难点——即“埋深大、物性差、原油稠,油层薄”的难采油藏进行专项研究,解决成藏机理和采油工艺难题,开发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程技术和勘探方法,以确保勘探工作有效、深入进行和全面展开,同时也保障油田生产的高效、稳产。

7) 充分利用已有地震、地质、钻井、录井、测井、试油和分析化验等资料,针对富油凹陷大量出油井点进行深入研究,抓住线索认真复查,提出复查结论和措施建议,力争取得新发现,扩大含油范围,实现含油连片。

8) 强化先进实用井筒技术的应用,提高勘探成效。尤其是面临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勘探投资和钻井进尺大幅缩减的形势下,勘探工作应紧紧围绕“完成控制、预测储量”这个核心任务实施勘探部署。高效、优质地运用有限的勘探投资,最大限度地提高勘探

9

成功率,保证重点区带勘探工作量的投入,确保储量任务的完成。

9) 勘探开发一体化,多学科联合攻关;勘探开发部署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统筹安排,实现投入(经费投资和研究工作)最小化,成果和效益最大化。

3、重点富油凹陷如何展开?(潜力、领域、区带?) ——饶阳凹陷开展“二次勘探“问题 (1) 剩余油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大

饶阳凹陷勘探面积约5420km2,是冀中探区面积最大、油气最为富集的含油区,同时也是华北探区各凹陷剩余石油资源量最丰富,勘探潜力最大的凹陷。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机质丰度高,产烃量大

饶阳凹陷发育Es1下、Es3为主的优质烃源层,两套优质烃源层有机碳含量达1.61~2.37%,生烃潜量最高达27.14mg/g,平均为10.42 mg/g及8.59mg/g。氯仿沥青“A” 的平均含量都大于0.2%,其中2/3样品烃含量都大于1000μg/g,最高可达2000μg/g,远远超出好生油岩的下限值(500μg/g), 烃/TOC平均值高达19.3%~23.1%。生油岩有机丰度在冀中拗陷名列前茅。

2)资源丰度在冀中拗陷以饶阳凹陷最高

饶阳凹陷资源丰度在任丘刻度区达到194.8×104t/km2,其余6个刻度区最高为37.8×104t/km2(留西),平均为16×104t/km2,资源丰度在冀中拗陷以饶阳凹陷最高。

3)油气资源总量和剩余资源总量位居冀中坳陷之首

10

新一轮油气资源测算,饶阳凹陷三套烃源层生油强度266~1000×104t/km2,总生油量为84×108t,总排油量40.2×108t,石油地质资源量为10.5×108t,远景石油资源量为14.4×108t,分别占冀中坳陷的49.1%和51.7%。目前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48×108t,剩余石油地质资源量4.02×108t,剩余远景石油地质资源量7.88×108t,剩余石油资源量是华北探区最丰富的凹陷,这些剩余油气资源为开展二次勘探奠定了重要的资源基础。 (2) 油藏类型多、勘探领域广阔,勘探空间大

1)构造单元多、沉积类型丰富,可形成多个局部油气富集单元

a、饶阳凹陷面积约5420km2,是冀中探区面积最大的单断箕状凹陷。凹陷总体发育16个抬升幅度较大的正向构造和10个沉降幅度明显的沉积洼槽,沉积构造单元多,并且由东向西发育了五个构造带,即东部主断裂潜山构造带、东部主洼槽带、 中央隆起带、西部次洼槽带和西部稳定斜坡带。从而构成了“多隆多洼、隆洼相间”的构造格局和多个局部油气富集单元。

b、发育3个截然不同的构造系统,可形成多种断裂体系和多种构造类型

凹陷北部地区构造和沉积洼槽继承性发育,形成骨牌式反向翘倾断块构造系统,潜山及断块构造发育。

凹陷中部是北西向构造与北东向构造双向构造的交汇区,发育变换构造系统(俗称北西向“古梁子”),分割南北两区。北西向背

11

斜构造带和潜山构造带发育。

凹陷南部为构造拆离滑覆——沉积中心多次迁移区,发育大型拆离滑覆构造系统,第三系背斜构造和背斜背景下的复杂断块构造发育。

c、沉积体系及沉积类型丰富,有利于形成多种储集体 饶阳凹陷沉积体系非常丰富,为形成多种地层岩性圈闭和地层岩性油藏提供了重要的空间。在下第三系主要发育了河流相、洪(冲)积相、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近岸水下扇、湖底扇和湖泊相等七种沉积体系。以及21个亚相,50个微相,可形成多种储集体。

由于以上沉积体系的古物源、古地形和形成机制不同,因此它们发育的构造位置、分布范围、形态、规模和岩性、物性等储集性能也各不相同。总的特点是物源多、相带窄、相变快、岩性尖灭普遍,为形成岩性圈闭和岩性油藏奠定了重要的地质基础。

2)油藏类型多,勘探领域广阔

饶阳凹陷拥有构造油藏、岩性油藏、构造岩性油藏、地层岩性油藏、潜山风化壳油藏、油藏等多种油藏类型。尤其是勘探工作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岩性油藏、构造岩性油藏、潜山内幕以及深潜山油藏分布范围广、勘探程度低、潜力大,

12

可以成为二次勘探探索新类型重要的勘探领域。

饶阳凹陷目前存在四大勘探领域,即:

a、潜山油藏勘探领域(重点是东部断阶带的潜山内幕和洼槽带的深潜山)

b、构造油藏勘探领域(重点是大型正向构造带的复杂断块) c、构造背景下的地层(构造)岩性勘探领域

d、上第三系勘探领域(重点是东部潜山断裂带披覆的上第三系勘探领域)

以上4个勘探领域在饶阳凹陷不同区带、不同层系之间存在明显的勘探不均衡,这一不均衡性预示着饶阳凹陷勘探领域广阔,勘探潜力和勘探空间较大。 3、有利区带多

根据上述勘探潜力分析和目前勘探现状,饶阳凹陷有利区带主要有“一坡,一带,一洼,一区”等四个地区。

1) 一坡 —— 蠡县斜坡沙河街组地层(构造)岩性油藏 蠡县斜坡勘探面积大,剩余资源丰富,具备了形成规模储量的资源基础。经三次资评,蠡县斜坡及白洋淀地区总石油资源量1.6225亿吨,剩余资源量1.1421亿吨。这些剩余资源为主攻蠡县斜坡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为实现战略性突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地层(构造)岩性油藏分布广泛、潜力大,是重

13

要勘探领域。

2) 一带 —— 马西-河间-留路潜山内幕和上第三系勘探领域

该构造带位于凹陷东部主断裂上升盘,是潜山油藏和上第三系油藏主要发育带。构造带直接面对马西、河间和肃宁主生油洼槽,油源充足,潜山抬升幅度高,潜山内幕储盖组合多;上第三系供油条件好,有利于形成多种圈闭类型。

3) 一洼 —— 八里庄-肃宁-大王庄深潜山及地层(构造)岩性油藏

位于马西、河间和肃宁主生油洼槽内,烃源层埋藏深,油源充足;下第三系

勘探目的层多,沉积类型丰富,古地形变化大,有利于形成地层岩性油藏;深潜山发育,勘探程度低,潜力大。

4) 一区 —— 饶阳中南部地区

饶南地区指杨武寨-皇埔村-留楚-大风营-孙虎地区,面积约1500km2,剩余石油资源量达到1.13亿吨。2006年以来加强低勘探程度区块预探,留81X、楚68X等四口井已经活的工业油流,展现出良好的勘探前景。

四、二次勘探面临的挑战和保障措施 1、搞好二次勘探面临哪些挑战

1)勘探程度高,大型易识别、易勘探的油气藏大都已被发现,所面临的勘探

14

对象大都是隐蔽性强,难以发现和落实的油气藏,勘探难

度大。

2)面对日趋复杂的勘探对象,对科研人员的创新性要求更高。

目前的创新性研究还有待于加强。

3)面对日趋复杂的工程技术难题,对勘探新技术、新方法的

要求更高。目前的勘探技术、方法和管理措施还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勘探工作的需求。 2、保障措施有哪些? 资料保障:

实施甲方有效的监督机制,保证地震资料的高品质采集处理,钻井、试油、测井和分析化验资料取全取准。 技术保障:

1) 大力扶持,广泛引进、应用行之有效的勘探配套技术和新方法,提高勘探效率;

2) 对科研骨干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不断提高新技术的应用水平 管理保障:

1) 进行院校结合,引进外部资源,充实研究力量,更新专业知识,提高科研水平。

2) 勘探开发一体化,多学科联合攻关;勘探开发部署相互协调,统筹安排,每年定期举行富油凹陷区带分析会和勘探开发经验交流会。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把握勘探重点和勘探难点。

15

3) 学习、借鉴外油田勘探成功经验,组织技术骨干到外油田和院校学习、调研、交流,拓宽研究思路、开阔勘探视野。 人才保障:

大力培养青年技术力量,实现科技人才的及时接替和充实;重视和合理使用科研骨干,最大限度地发挥科研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制度保障:

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和激励政策,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勘探研究成果的奖励力度,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 资金保障:利用多种渠道、方式筹措勘探资金,确保勘探工作的顺利高效运行。

16

3) 学习、借鉴外油田勘探成功经验,组织技术骨干到外油田和院校学习、调研、交流,拓宽研究思路、开阔勘探视野。 人才保障:

大力培养青年技术力量,实现科技人才的及时接替和充实;重视和合理使用科研骨干,最大限度地发挥科研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制度保障:

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和激励政策,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勘探研究成果的奖励力度,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 资金保障:利用多种渠道、方式筹措勘探资金,确保勘探工作的顺利高效运行。

1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0q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