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3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

更新时间:2024-04-08 23:5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全国2013年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重点

编者:林海文

前言:【师兄认为重点的考点都给你列出来了!!不过每年的自考题目有些出得很偏,教材是关键,多看看书。】

【第一部分是单项选择】红色字体是重点关注。 ·女娲补石的神话载于《淮南子》 ·《诗经》的收集和编定 ①采诗说—《汉书》(汉代学者) ②献诗说—《国语》(产生于先秦时期)

③删诗说—《史记》(汉代“孔子删诗”说,司马迁提出

·最早明确地分类意义上指谓《诗经》的风、雅、颂,是战国末期的荀子 ·今天所见《论语》为《鲁论语》

·先秦最后一位儒家大师—荀子—“隆礼重法” ·《国语》又称《春秋外传》 ·楚辞名称西汉时始出现 ·《天问》是屈原作品中最为奇特的诗歌 ·宋玉—《九辩》是自悲生平自作 ·《招魂》是屈原替楚怀王“招魂”的作品 ·西汉初期散文主要与治国有关的政论 ·《过秦论》是贾谊最负盛名的史论散文,分析秦亡原因“仁义不施” ·枚乘—《上书谏吴王》 ·西汉中后期散文特点:言必称经,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以董仲舒和刘向尤具代表性;董仲舒是《春秋》公羊派的大师—《春秋繁露》、《天人三策》 ·刘向—代表作《新序》、《说苑》;—最著名的叙录《战国策叙录》 ·东汉散文大势《前期求真实斥虚妄。后期清议时政,发愤指弊 ·桓谭《新论》开东汉士人抨击虚妄之先河 ·王充—《论衡》全书以“疾虚妄”为宗旨,“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是其为文的追求 ·仲长统—代表作是《昌言》 ·“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荀子的《赋篇》 ·西汉初期辞赋创作趋向从浓情质实到失情华丽 ·淮南小山—《招隐士》主题靠描写恶劣环境反衬出来的 ·枚乘开创大赋的标志是《七发》;把大赋创作的高峰是司马相如 ·刘歆《遂初赋》是汉代“纪行赋”的开山之作 ·王褒《洞箫赋》,开创全文写音乐的先河 ·东汉赋体文学创作,呈现为由大赋向抒情小赋发展 ·东汉:班彪《北征赋》冯衍《显志赋》蔡邕《述行赋》班固《两都赋》 ·张衡—大赋向抒情小赋发展过程中的过渡作家,大赋代表作《二京赋》(绝响); ·东汉抒情小赋开山作《归田赋》 ·较早对汉乐府分类的是东汉蔡邕,分为四类 ·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按音乐的不同分为十二类 ·汉乐府的民歌大多保存在《相和歌辞》中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 ·曹操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悲凉沉雄的独特艺术风格 ·曹丕七言诗《燕歌行》—至曹丕始形成纯粹的七言诗—逐句押韵 ·曹植的诗歌被誉为“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45曹植被谢灵运誉为“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 ·建安七子中王粲的诗赋最好,代表《七哀诗》 ·刘桢《赠从弟》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徐斡《室思》 ·阮瑀《咏史》—开启了后世左思咏史的先声 ·女诗人蔡琰代表作《悲愤诗》 ·正始思潮《崇尚老庄,大畅玄风,建立玄学理论 ·阮籍《咏怀诗》成为正始时代诗歌的高峰,开后代左思《咏史》组诗、陶渊明《饮酒》组诗的先河。 ·嵇康第一个把庄子诗化了 ·太康诗风“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缛旨星稠,繁文绮合” ·陆机—太康诗人中存诗最多,《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的名篇—华丽排偶 ·潘岳—诗歌被誉为“烂若舒锦”《悼亡诗》从此专用为“悼妻”之用 ·左思—《咏史》被誉为“文典以怨”,“左思风力”(《诗品》);历时十年大赋名作《三都赋》【洛阳纸贵】 ·刘琨诗歌代表作《扶风歌》、《重赠卢谌》 ·谢灵运—诗歌史上第一位有成就的山水诗人 ·鲍照乐府诗作品《拟行路难》其诗歌的艺术成就在南朝诗人中最高 谢朓诗歌格调—明丽清新 宫体诗高峰期—徐陵《玉台新咏》 ·“北地三才”温子升(北魏文学成就最高者)、邢劭(北间第一才士)、魏收 ·庾信前期多绮艳之作,辞藻华丽,用典俳偶均自然工巧,代表诗作《奉和山池》;后期故国乡关之思时时涌现在诗中,就显得情绪深沉,诗风亦显苍凉。代表《拟咏怀》成为集南北诗歌之大成者 ·南朝乐府民歌艺术水平最高者为《西洲曲》 ·北朝乐府民歌多辑入《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 ·《木兰诗》是北朝民歌中的奇葩 ·最能体现北朝民歌风格的作品是《敕勒川》 ·建安赋作:王粲《登楼赋》曹植《洛神赋》 ·东晋时代出现了山水赋 ·西晋赋家:左思成就在《三都赋》,最为突出作家是潘岳《悼亡赋》 ·晋代山水赋代表作家郭璞《江赋》、孙绰《游天台山赋》—山水游记之祖· ·庾信《哀江南赋》首叙个人家世际遇 ·鲁迅说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 ·陆机《豪士赋序》为南朝骈文之前驱 ·庾信《哀江南赋》在艺术形式上达到南朝骈文的巅峰 ·干宝的《搜神记》是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品 ·曹丕《典论。论文》是我国探讨文学问题最早的较具系统的文学批评论著 ·陆机《文赋》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的系统性文学理论作品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系统完整且结构严密的文学理论专著,著作精华在于“创作论” ·钟嵘的《诗品》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诗论专著 ·卢思道《从军行》杨素《出塞》 ·上官仪提出的“六对”“八对”之说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四杰“送别诗中最著名) ·杨炯—《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杜审言的五律代表作《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宋之问五律《度大庾岭》 ·沈佺期—七律《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被后人称为初唐七律的样板 ·陈子昂—被杜甫称为“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感遇》;《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提出了一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审美理想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声律风骨兼备”成为盛唐诗风形成的标志 ·自然平淡是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 ·王维山水田园诗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明秀诗境 ·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的结晶 ·王昌龄—创作出了以相关连的多首七绝咏边事的连章组诗,即《从军行七首》 ·王昌龄是专攻七绝的高手 ·崔颖《黄鹤楼》诗被誉为唐人七律压卷之作 ·高适边塞诗《燕歌行》风格特点,气质沉雄、慷慨悲壮,以骨力取胜 ·高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

1.重复复沓的结构形式 A.字词随变而意义相同,如《关雎》。《诗经》中这类同义复沓的重章之歌较多,其回环往复的咏唱,加强了抒情效果 B.改变字词后使诗章间形成意义上的层递关系,如《黍离》 2.语言上,《诗经》以四言为基本句式, 3节奏鲜明,音韵谐恰,有天然的音乐美感。 4词汇丰富、大量的双声叠韵的连绵词和叠字,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 ·李贺诗为什么能在中唐诗坛独树一帜《 1有大量的鬼神世界的描写

2追求创新而刻意出奇:想象诡奇,造语生新奇丽

3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善于捕捉直观形象,借助“通感” 4具有“冷艳怪丽”的艺术风格 【重点】·孟郊诗的苦吟风格特征《 1诗中颇多患难感、忧郁感,以及人生悲剧与绝望心理交织成的幻灭感。如《叹命》 2孟郊惯用白描手法,形象化的比拟和苦吟出来的精警字句,夸张地突出描写对象。如《寒地百姓吟》。他的诗多表现其凄凉苦寒的贫困生活,诗境幽僻,风格峭硬,笼罩着一股透骨寒气 3孟郊作诗重主观感受,能妙造幽微,变熟为生,化险为夷。突破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光大自屈原以来发愤以抒情的精神,实践了不平则鸣的创作理论。 ·大历十才子的艺术特色《 1都擅长五言律诗,风格大致相同,没有分明的强烈的个性表现,体裁、谋篇、遣词都偏重于工整精练,题材内容并无新意 2诗歌意象往往带有凄清、寒冷、萧瑟乃至暗淡的色彩 3以写境界淡远、深冷、幽僻的山水诗见长 ·李白乐府歌行的特点《 1以第一人称的抒怀和议论表达主观感受 2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乐府诗的创作中形成了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 3李白的乐府诗创作已完成了从汉魏古体到唐体歌行的根本性改变 4李白歌行的创作成就比乐府高。李白的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气来、情来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盛唐诗人王维山水田园诗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明秀诗境 1将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 2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的结晶。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感。 ·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在南朝诗人中可谓最高。 1他的乐府诗有抒情浓烈、气势流畅之美。他把惯用比兴、善叙他人他事的乐府诗,发展为一种直接抒写自己感情、叙说自己遭遇的诗体,把浓烈的抒情与构辞的美丽融为一体,来表现自己的澎湃情怀。如《代白纻曲》二首 2语言上注重锤炼字句,辞采瑰丽,有震撼人心的效果。如《拟行路难》 3鲍照对七言诗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贡献。《拟行路难》是以七言为主的杂言。鲍照大胆变革,改逐句押韵为隔句押韵,而且创造性地自由换韵。鲍照的大胆革新与积极创作,使七言诗体大大发展,直接影响到唐代七言歌行的创作 重点·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答案: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贡献,就是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内容有: 1描绘田园风光的恬美意境和朴茂生气 2真实描写躬耕生活及乐观心态,如《归园田居》 3记叙与农夫野老、素心挚友的往还。如《移居》 艺术境界 1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这是一种新的意境美的类型。最能代表作者冲淡之美的诗,是《饮酒》其五 2形成陶渊明平淡自然之美的原因,一在诗人心境的平和散淡,二在于诗人语言的平易质朴 3语言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纯净之美。他诗句的魅力在于内在的感情力量。陶诗语言是不露斧凿却高度艺术化的传神之笔。 【重点】·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1意蕴深沉之美。作者把人生的悲哀挖掘得更全面深入,因而也就更沉痛。同时由于玄学思潮的影响,也就写得更深邃 2用典颇多,多用比兴、象征烘托意象渲染气氛,显得意蕴深沉。这不仅是恐因文遭祸,更是因为玄风的影响,阮籍深谙得意忘象之旨,学庄而用之 3清逸玄远之美。他的诗歌中常常出现一个清虚空灵的庄子式的理想世界 4融哲理、情思与意象为一炉,意蕴深沉,清逸玄远 5成为正始时代诗歌的高峰,创造了抒情组诗的新形式,开后代左思《咏史》组诗、陶渊明《饮酒》组诗的先河 【必考】《左传》的文学特色《左传》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 1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 2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 3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①《左传》以擅长叙写战争著称,注重对双方战前谋划的叙述。如《晋楚城濮之战》 ② 还表现在它简洁生动地描绘战争场面 ③《左传》叙事或写人物,运用了许多细节描写,极为传神 4善于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如《烛之武退秦师》 【论述中的大题,也可以考简答题!】 【重点中的重点】一、《古诗十九首》内容和艺术成就!! 答案《《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情感和思绪。游子思妇之辞。离情别绪、人生的失意和无常之感,是《古诗十九首》的基本情感内容。一。离情别绪,表现为思乡和怀人1.游子的思乡情怀,如《明月何皎皎》开创写月圆的情境表达思乡情感2.思乡的根柢,是思念家乡的亲人。如《涉江采芙蓉》写游子想念家乡的妻子。二。表现思妇的闺思和愁怨,如《迢迢牵牛星》写白昼到深夜,思妇无心织布,遥望星河想着牛郎织女,只是悲叹、流泪不已。可以想见她思念游子的深切三。游士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某些观念1.有功业迟滞的焦灼和失意,如《回车驾言迈》2.有世态炎凉的感受,如《明月皎夜光》3.人生的飘忽如寄。如《青青陵上柏》。4.游宦的挫折,人生的失意。 艺术成就:一。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古诗十九首》最鲜明的特点。如《行行重行行》。言有尽而意无穷形成的原因:1.抒写的情感具有普遍性,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和共鸣2.表达情感采取含蓄摸棱的表达方式3.使用比兴手法二。质朴自然,没有雕饰的痕迹。感情诚挚,写境用语好象都是信手拈来。如《涉江采芙蓉》三。描写的景物、情境非常切合,能够形成情景交融的境界。如《去者日已疏》以白描手法,写出门所见的景象:荒凉的坟墓,悲鸣的白杨。2.比兴手法的运用,如《迢迢牵牛星》3.以象征手法创造圆融艺术境界,如《西北有高楼》四。语言浅近自然,却又极为精练准确,如《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写相思令人憔悴。 【重点】二、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 答案一。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在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抒情方式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如《行路难》其一抒写志士失意的悲愤,大气磅礴而慷慨激昂。 二。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如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三。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大鹏、沧海、雪山等),

但也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清溪、明月、白露等),体现出丰富的艺术风格。 另外,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雕饰的诗句,显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 三。、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 答案:中唐的李贺是一个苦吟诗人,他的诗歌称为“长吉体”,主要艺术特色有: 一、在构思与艺术想象上具独创性。如《梦天》诗的前半部分写瑰丽的月宫仙境景色,扑朔迷离,后半部分突然转而俯瞰人世的千年沧桑,构思甚为奇特,想象力惊人 2鲜明瑰丽的意象和丰富的主观色彩诗歌的意象非同寻常,善于运用神话和怪诞、华美的语汇,如《李凭箜篌引》。 3 “冷艳怪丽”的风格特色。他的诗歌是冷、艳、奇、险自成一家,喜用“啼”、“泣”、“腥”、“冷”之类的字眼,组成一幅幅冷艳的图画,表现出一种悲哀的美 4他继承了韩孟的险怪风格和苦吟传统,又向唯美主义方面发展。他的诗是苦闷的象征,其直观幻象的描写,在艺术修辞技巧上达到了很高的境地。 四、李煜前期词与后期词不同的艺术风格 答案:李煜是南唐的最后一个皇帝,世称李后主 一、他的早期作品以反映沉溺声色、纵情逸乐的宫中生活为主要内容。描写精细、生动、且富有情趣。如专咏美人口的〈一斛珠〉。他的艳情词并未脱“花间”旧格,但写得较为真切率真,如相传写与小周后偷情的〈菩萨蛮〉,用直白浅露的叙说,把热恋女子约会的情态和放纵心理写得淋漓尽致 二、李煜后期词的主要内容是写亡国之痛,故国之思。纯以白描的手法直抒内心极度悲痛,词中时空跨度很大,加大了感情容量,抒发的感情以哀伤真实为主,能引起历代读者的共鸣。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用白描的手法抒发了对江山、故国的怀恋,充满了悔恨、悲愤和哀愁等复杂的情感,感慨极深,词境也极为阔大。 五。、杜牧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 答案:1晚唐诗人中,他第一个大量用七绝写咏史诗,用史论笔法,寓褒贬议论于含蓄诗味中,创作了许多有“二十八字史论”之誉的咏史作品。如《泊秦淮》通过对历代曾有过的繁盛转瞬即逝的伤悼,以及揭露统治者的荒淫误国,深寓对现实的不满和讽刺,议论立意高绝 2忧国忧民的壮怀与伤悼之情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俊爽的风格 3还写过一些出色的伤别诗,纪行、写景诗也颇多佳作。善于选择清新明朗、能给人以快感的景物来抒写情怀,用色彩鲜明的语言,创造出情景交融的优美诗境,如《山行》以畅达的语言传达出自然景物的清新气息,明丽而有立体感的画面给人美妙的艺术感受。4诗风俊爽 【重点】六、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案:内容1倾诉生活艰难困顿和漂泊流荡。如《东门行》2反映人民厌倦战争。如《十五从军征》3讥刺达官显贵。如《鸡鸣》4抒写爱情、婚姻或反映相关的某些社会问题。如《江南》、《陌上桑》艺术特色一。叙事成分相对增多,有情节,甚至有人物形象刻画1.在叙述和抒情中插入情节,如《东门行》写贫民男子与妻子的争论过程2.汉乐府民歌写人物最为成功的,当属《陌上桑》写秦罗敷的美貌二。汉乐府民歌抒情真挚浓郁,有直述胸臆,也有借助比兴,描写抒情三语言质朴浅白,往往使用口语,富于表现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dg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