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生村民自治实施方案

更新时间:2023-03-14 21:5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实施方案

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是基层计划生育管理机制的重大改革,是新形势下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必由之路。为进一步发挥村级计生协会功能作用,提升村民自治的档次和水平,努力提高村民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开创计生工作新局面,特制订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提高人口素质为目标,开展宣传教育,健全管理网络,拓宽服务渠道,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能力,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管理机制,扎实稳妥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促进本村计划生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实现本村计划生育工作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确保计划生育率达100%,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达98%以

上,育龄群众基础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孕环情监测率达100%,流动人口发(验证率分别达97%和90%以上,外来育龄妇女服务率达90%以上。干部管理计划生育的水平显著提高;育龄群众优生优育以及孕期自我保健意识显著增强;生殖健康的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形成多数人管理、服务和监督好少数人的工作局面,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计划生育工作的主体。

三、主要内容

1、建立民主决策机制。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形成决议,由村委会组织实施。育龄群众基础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孕环情监测率达100%,流动人口发验证率分别达97%和90%以上,外来育龄妇女服务率达90%以上。

2、建立自我教育机制。村自主地开展各种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制定《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教育村民自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融入我村精神文明建设之中。

3、建立自我管理机制。明确计划生育工作管理的对象、内容和方法,建立常住人口和外来成年流动人员计生台帐,收集和反馈育龄妇女的结婚、怀孕、生育、节育等动态信息。

4、建立自我服务机制。开展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的宣传、咨询、随访等服务,对本村内育龄妇女的新婚、怀孕、生育和实行了计划生育手术的人员进行走访;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的作用,健全计划生

育协会之家。

5、建立民主监督机制。依靠群众,对违法怀孕早发现、早做思想教育工作、早采取补救措施;依靠群众监督镇政府关于计划生育工作方案和依法行政在本村落实情况;依靠群众提出对计划生育工作、生殖保健、优生优育的意见和要求。

四、主要措施

一抓组织网络。成立村民自治工作领导小组,镇委书记为组长,镇人民政府镇长、计生分管领导(副镇长为副组长,其他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并以村委成立村民自治领导小组,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团支部成员、妇代会成员、计生服务员为成员的村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协会小组长的宣传员、服务员和信息员作用,形成多数人管理少数人的局面。

二抓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村人口学校、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阵地作用,向全村育龄夫妇宣传计生政策、法律法规及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等知识,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知识的应知应会率达到90%以上。

三抓优质服务。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目标,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

务。生育服务内容有:宣教服务、咨询服务、节育服务、随访服务。生产服务内容有: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劳务服务。生活服务有:教育服务、保健服务、法律服务。

四抓行为规范。按照“建章立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优质服务\的要求。一是要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定《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使《章程》成为村计生“小宪法”,全体村民自觉规范和约束的“本土化”政策;二是规范协议、责任书等管理,要签订房屋出租(借房主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和用工单位与个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要对特定的对象签订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协议。三是实行村务公开,对生育政策、奖惩政策、节育政策、优惠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公开。

五抓流动人口管理。流动人口采取属地化管理。建立健全定期普查制度,组织流动人口协管员每月一对辖区内的成年流动人口进行逐户登记,并配合镇政府联合大清查。建立责任制,与用人用工单位和出租(借房屋的房主签订《流动人口计生管理责任书》。建立宣传服务制度,对采取避孕药具的对象,每月由协管员送药具上门,随访一次;对已婚妇女每年提供二次“孕环情检查\服务;对应落实可靠节育措施而未落实的,帮助其落实,并做好术前术后服务工作。建档立卡制度,建立流动人口卡册档案。

六抓利益导向。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计划生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育龄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利用综合手续,结合实际出台一系列的计划生育优惠政策,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帮助相对贫困的计划生育户,发展家庭经济,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受到优待,得到实惠,从而引导群众通过权衡利弊得失,主动实行计划生育。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调查摸底,宣传发动(5.10—5.20。建立计生村民自治领导小组,召开村两委干部会议,深入群众,调查摸底,摸清村情民意及历史遗留的计生问题。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召开计生领导小组、计生协会等各个层次的会议,充分讨论村民

自治的优越性。同时要充分利用广播、标语、黑板报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力争波村民自治工作家喻户晓,促使计生村民自治工作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在此基础上,召开村民自治动员大会,明确工作目标,布置工作任务,确保村民自治工作顺利进行。

第二阶段:征求意见,起草办法(5.21—6.9。召开村两委、党员、村民小组长、协会理事会会议,征求对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的意见。要几上几下,多轮汇总反馈,确定村民自治章程与配套制度的基本内容,起草《计生协会会费收缴管理办法》。要依靠群众,民主决策,进一步明确村委会依法履行计生管理职责,村民自觉履行计划生育义务,并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及必要的补救措施。

第三阶段:明确职责,建章立制(6.10—6.24。要规范法定程序,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计划生育村规民约,收缴会费,规范计生管理工作。要发挥两委成员、计生协会理事和党员的带头作用,进一步落实奖惩措施,切实明确村委与村民的权利义务,促进计生村民自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第四阶段:总结经验,查漏补缺(6.25—6.30。总结试点工作经验,针对问题和不足,结合本村的实际,切实开展查漏补缺,务必使村

民自治工作落到实处。 六、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正确分析计划生育形势,充分认识计 生村民自治工作是村民自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转变计生 管理方式的客观要求,是进一步提高计生整体工作的迫切需要。因 此,要高度重视计生村民自治试点工作,努力把计生村民自治工作 建设成为广大群众喜爱,并能积极参与的一项活动。 2、明确职责,加强领导。把计生村民自治工作真正摆上重要议 事日程,一把手要亲一自抓、负总责,把该项工作纳入农村基层组 织建设的内容通盘考虑、统筹安排。要在村两委领导下,主动争取 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切实加强对计生工作的领导,确保计生村 民自治工作取得实效。在组织上,由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实施,并组 织强有力的工作小组,深入片组搞好调研,及时帮助解决计生村民 自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3、抓住重点,务求实效。计生村民自治试点工作是转变计划 生育行政管理手段为群众自治手段的新探索。要抓住重点,真抓实 干,切忌形式、走过场。要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建立

可操作性的 管理办法,使计生村民自治工作走向正常化、制度化,努力推进计 生工作上水平。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ei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