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国仓储管理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更新时间:2023-12-08 19:4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谈谈我国仓储管理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

仓储管理在物流业和整个经济活动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仓储管理,主要是为了使仓库空间的利用与库存货品的处置成本实现平衡。它是降低仓储物流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高效率的仓储活动,可使商品仓储在最有效的时间段发挥作用,创造商品仓储的“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本文阐述了仓储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我国仓储管理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对加强和改进我国的仓储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仓储管理,现状,发展

Abstract

Storage management in logistics and overall economic activity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and role. On warehouse management, primarily to enable the use of warehouse space and inventory disposal costs

of goods balance. It is to reduce the cost of warehousing and logistics is one important way. Activities through the efficient warehousing, storage of goods make the most effective time in the role of commodity storage to create the \value\\valu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atus and role of warehouse management, warehouse management of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trend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our inventory management help.

Keywords: warehouse management, status, development

目录

1.仓储管理的地位和作用??????????????????4 1.1什么是仓储管理????????????????????4

1.2仓储管理在物流管理和整个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5 1.2.1仓储管理在物流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5 1.2.2仓储管理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6 2.我国目前仓储管理的现状与加强和改进仓储管理的对策????7 2.1我国仓储管理的长足发展????????????????7 2.2我国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7 2.3加强和改进我国仓储管理的对策和措施??????????8 3.仓储管理的发展阶段和未来发展趋势????????????10 3.1仓储管理的发展阶段??????????????????10 3.1.1人工和机械化的仓储阶段???????????????10 3.1.2自动化仓储阶段???????????????????10 3.1.3智能化仓储阶段???????????????????10 3.2仓储管理的发展趋势??????????????????11 3.2.1实现“零库存”管理?????????????????11 3.2.2整合化管理?????????????????????11 3.2.3计算机化与网络化管理????????????????11 4.结 论????????????????????????14 5致 谢????????????????????????15 6.参考文献????????????????????????16

引言

仓储及其管理在物流业和整个经济活动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仓储管理对确保物流业和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促进整个经济活动健

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仓储业及其管理有了长足发展,在物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亟待我们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改进,并要认清仓储业的发展阶段和未来发展趋势,以便把我国的仓储管理推向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本人将毕业论文定题为《谈谈我国仓储管理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别阐述了仓储管理在物流管理和整个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国目前仓储管理的现状与加强和改进仓储管理的对策,仓储管理的发展阶段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对加强和改进我国的仓储管理有所帮助。

1.仓储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1.1什么是仓储管理

仓储管理就是对仓库及仓库内储存的物资所进行的管理,是仓储机构为了充分利用所具有的仓储资源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过程。具体来说,仓储管理包括仓储资源的获得、仓储商务管理,仓储流程管理、仓储作业管理、保管管理、安全管理多种管理工作及相关的操作。

仓储管理的内涵是随着其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不断扩大而变化。仓储系统是企业物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子系统。物流系统的整体目标是以最低成本提供令客户满意的服务,而仓储系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仓储活动能够促进企业提高为客户服务的 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现代仓储管理已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发展,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2仓储管理在物流管理和整个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 作用

1.2.1仓储管理在物流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仓储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从物流的发展史可以看出,物流的研究最初是从结局“牛鞭效应”开始的,即在多环节的流通过程中,由于每个环节对于需求的预测存在误差,因此随着流通环节增加,误差被放大,库存也就越来越偏离实际的最终需求,从而带来保管成本和市场风险的提高。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从研究合理的安全库存开始,到改变流程,建立集中的配送中心,以致改变生产方式,实行订单生产,将静态的库存管理转变为动态的JIT配送,实现降低库存数量和周期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尽管仓库越来越集中,每个仓库覆盖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大,仓库吞吐的物品越来越多,操作越来越复杂,但是仓储的周期越来越短,成本不断递减的趋势一直没有改变。从发达国家的统计数据来看,现代物流的发展历史就是库存咸亨本在总物流成本中所占比重逐步降低的历史。

仓储及其管理对于物流系统的重要意义,我们还可以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进一步认识。从供应链的角度,物流过程可以看做是由一系列的“供给”和“需求”组成,当供给和需求节奏不一致,也就是两个过程不能很好的衔接,出现生产的产品不能及时消费或者存在需求却没有产品满足,就需要建立产品的储备,并进行有效地管理,将不能及时消费的产品储存起来以备满足后来的需求。供给和需求之间既存在失误的“流动”,同时也存在实物的“静止”,静止状态即是将实物进行储存(包括储存),处于静止时为了更好地衔接供给和需求这两个动态的过程。

从许多微观案例来看,储存管理已成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环节。这是因为仓储总是出现在物流各个环节的结合部,例如采购与生产之间,生产的初加工与精加工之间,生产与销售之间,批发与零售之间,不同运输方式转换之间等等。仓储是物流各环节之间存在不均衡性的表现,仓储也正

是解决这种不均衡性的手段。仓储环节集中了上下游流程整合的所有矛盾,仓储管理就是在实现物流流程的整合。如果借用运筹学的语言来描述仓储管理在物流中的地位,可以说就是在运输条件为约束力的情况下,寻求最优库存(包括布局)方案作为控制手段,使得物流达到总成本最低的目标。在许多具体的案例中,物流的整合、优化实际上归结为仓储的方案设计与运行控制。

1.2.2仓储管理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⑴仓储管理能对货物进入下一个环节前的质量起到保证作用

在货物仓储环节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能够有效地防止伪劣产品流入市场,这样既保护了消费者权益,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产厂家的信誉。通过仓储管理保证产品质量,主要把握两个环节:一是在货物入库时进行质量检验,看货物是否符合仓储要求,严禁不合格产品混入库场;二是在货物的储存期间内,要尽量使产品不发生物理以及化学变化,尽量减少库存货物的损失。

⑵仓储管理能够为货物进入市场做好准备

货物作为商品要顺利进入市场满足购买者需要,必须在货物进入市场前就做好准备。仓储能够在货物进入市场前完成整理、包装、质检、分拣等程序,并进行有效管理,这样就可以缩短后续环节的工作时间,加快货物的流通速度。

⑶仓储管理是加快商品流通、节约流通费用的重要手段

虽然货物在仓库中进行储存时,是处于静止的状态,会带来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的增加,但从整体上而言,仓储及其管理不仅不会带来时间的损耗和财务成本的增加,相反能够帮助加快流通,并且节约运营成本。在前面讲仓储的必要性的时候,已经谈到过仓储能够有效地降低运输和生产成本,从而带来总成本的降低。

⑷仓储管理还是保证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流通)、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物流过程属于流通领域,而仓储又是物流系统的重要环节,因此,货物的仓储及其管理过程不仅是商品流通过程顺进行的必要保证,也是社会再生产和整个经济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

2.我国目前仓储管理的现状与加强和改进仓储管理对策

2.1我国仓储管理的长足发展

我国仓储业发展势头良好。20世纪末,我国经济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同时带动了仓储业的发展,对仓储业的发展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型的现代化库房开始出现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大中型城市,以满足地区发展对物资流通的现代化需求。

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和硬件设施也随之建立起来。现代商业体系的建立引导着仓储业向着合理、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外贸进口的快速增长也促使中国仓储业与国际物流体系的快速接轨。

到2003年底,中国内地现代化自动库已经超过200座,以后每年还在快速增加。在仓储业硬件设施得到改善的同时,仓储业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高校纷纷建立物流专业,为仓储管理现代化提供了人才。各种社会物流培训机构的出现满足了企业发展对物流人员知识更新的要求。

政府管理机构对仓储业的发展起到了引导和规范的作用,所颁布的物流技术标准等对仓储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种技术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出台为仓储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为中国物流业与国际接轨提供了保证。

2.2我国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仓储及其管理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是在很多方面暴露了其存在的问题。

2.2.1.仓库数量众多,但布局不够合理

由于各行业各部门为了满足各自的需要,纷纷建立自己的仓库,导致仓库数量众多,他们都在经济集中地区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设仓库,以至于仓储布局极不合理,造成了部分地区仓储大量剩余和部分地区仓储能力不足的两极化局面。

2.2.2仓储技术发展不平衡,很多企业对提高仓库作业自动化、机械化的认识不足

一些大型企业的现代化仓库拥有非常先进的仓储设备,包括各种先进的装卸搬运设备、高层货架仓库等。而很多仓库作业仍旧靠人工操作。这种仓储技术方面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严重地影响着我国仓储行业整体的运作效率。

2.2.3仓储人才缺乏,仓储管理人才更不多

发展仓储行业,既需要掌握一定专业技术的人才,也需要善于操作的运用型人才,更需要仓储管理型人才,而我国目前这几方面的人才都很匮乏。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的物流人才缺口50万,仓储人才尤其是仓储管理型人才缺乏也很严重。

2.2.4仓储管理方面的法制、法规不够健全

我国已建立的仓储方面的规章制度,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有些已经不适合实际情况。目前我国还没有一步完整的《仓库法》,仓储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不强,仓储内部的依法管理水平也比较低下,使得

仓储企业很难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企业的利益。

2.3加强和改进我国仓储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物流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作为物流最基本功能的仓储及其管理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加强和改进仓储管理。

2.3.1加强仓储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提升现有仓库的基础设施,不断改造陈旧老化的仓库,更新使用现代化的仓储设备。既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又要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不能贪大贪多,形成科学合理的仓储设施网络。

2.3.2加快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统一、公平有序的现代化仓储市场 体系

为保障仓储业的健康发展,就要规范市场秩序,加快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仓储体系。废除各类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规定,为仓储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2.3.3加强仓储资源的整合,完善仓储标准化体系

我国不同行业的仓储企业的储运设施不能共用,影响了企业合理统筹仓储资源的能力。为适应现代化物流要求,要加强资源整合,建立仓储网络。仓储标准化不仅是为了实现仓储环节和其他环节的密切配合,也是仓储内部提高作业效率的有效手段。适应仓储企业要不断完善其标准化体系。

2.3.4加快公关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仓储信息化管理

要提高仓库利用率、实现有效地库存控制,就要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实现仓储信息共享,积极推进企业仓储管理信息化。运用现代技术构建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公共信息网络与仓储网络的有效结合,提升企业仓储信息化水平。

2.3.5引进并培育仓储专业人才,完善培训体系

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要发展仓储企业,就要有技术、管理的等多方面的人才。仓储企业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从各高等院校引进相关人才,并加强对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等,加大仓储专业人才培养和培训的力度。

2.3.6建立健全仓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以责任为核心的规章制度是仓储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目前,我国缺乏比较完整的法律政策体系,所以要加快制定和健全仓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行业竞争秩序,调整各项政策,帮助企业更好的管理。

除以上六个方面,政府还应该给仓储业的发展以积极的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仓库作为一个企业是物流运作主体,作为场地又是物流运作载体。仓储企业可以有三种方向选择,一是仓储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二是保持仓储企业的性质,但必须加以改造、提升,三是变成物流企业或生产与流通企业的配送中心。政府应当适时出台有关政策加以正确引导。

⑵仓储业是早已存在的一个行业,对仓储企业的有关政策也是明朗的,现在的问题是原有仓储企业在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过程中,要给予必要的鼓励政策。这里涉及到市场准入、土地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等。比如总公司统一上税与抵扣,为工业配套用的配送中心、中转库应视为工业用地,推行以仓库为抵押的仓单质押等等。

⑶要重视现有仓库资源的整合,包括改组。这样做,对国家有利,对企业有利,省投资也省土地,但要有政策,特别是制造企业在物流外包后,仓库没有用,有的仓库面积不小,装备也可以,闲置是一种极大浪费。

3.仓储管理的发展阶段和未来发展趋势

为了更好地加强和改进仓储管理,以促进我国仓储业的发展,我们还必须对仓储管理的发展阶段和未来趋势给予充分的重视。

3.1仓储管理的发展阶段

3.1.1人工和机械化的仓储阶段

这个阶段物资的输送、仓储、管理、控制主要是依靠人工及辅助机械来实现。物料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传送带、工业输送车、机械手、吊车、堆垛机和升降机来移动和搬运,用货架托盘和可移动货架存储物资,通过人工操作机械存取设备,用限位开关、螺旋机械制动和机械监视器等控制设备来运行。机械化满足了人们对速度、精度、高度、重量、重复存取和搬运等方面的要求,其实时性和直观性是明显优点。

3.1.2自动化仓储阶段

自动化技术对仓储技术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相继研制和采用了自动引导小车(AVG)、自动货架、自动存取机器人、自动识别和自动分拣等系统。到上世纪70年代,旋转体式货架、移动式货架、巷道式堆垛机和其他搬运设备都加入了自动控制行列,但只是各个设备的局部自动化并各自独立应用,被称为“自动化孤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工作重点转向物资的控制和管理,要求实时、协调和一体化。计算机之间、数据采集点之间、机械设备的控制器之间以及它们与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可以及时地汇总信息,仓库计算机及时地记录订货和到货时间,显示库存量,计划人员可以方便地做出供货决策,管理人员随时掌握货源及需求。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仓储技术的重要支柱。到上世纪70年代末,自动化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生产和分配领域。“自动化孤岛”需要集成化,于是便形成了“集成系统”的概念。在集成化系统中,整个系统的有机协作,使总体效益和生产的应变能力大大超过各部分独立效益的总和。集成化仓库技术作为计算机集成系统中物资存储的中心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集成化系统里包括了人、设备和控制系统。

3.1.3智能化仓储阶段

在自动化仓储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实现与其他信息决策系统的集成,朝着智能和模糊控制的方向发展,人工智能推动了仓储技术的发展,即智能化仓储。现在智能化仓储技术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21世纪仓储技术的智能化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上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研究采用巷道式堆垛机的立体仓库。1980年,由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研制建成的我国第一座自动化立体仓库在北京汽车制造厂投产。从此以后,立体仓库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建成的立体仓库有300座左右,其中全自动的立体仓库有50多座,高度在12米以上的大型立体仓库有8座,这些自动化的仓库主要集中在烟草、医药保健品、食品、通讯和信息、家具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等传统优势行业。在此基础上我国对仓库的研究也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目前我国还处于自动化层次的推广和应用阶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iu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