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经典诵读经验总结

更新时间:2023-09-16 13:30:01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诗韵校园”经典诵读活动经验交流

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经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诵读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道德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鉴于上述的认识,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直面经典,诵读经典,感受经典,对丰富民灵、培育人文精神、弘扬积极的人生理念、提升人的品位有着重要的意义。诵读的意义在于诵读的过程,而不在于诵读的结果,通过大量地经典诵读相关学习与观摩,我们制定了可行的方案,并逐步展开了研究与探索。 (一)分析问题,确立原则。

仔细地分析教师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确立了五条实施原则,即:

根植于语文学习,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结合; 以兴趣为先导,与少先队活动结合; 借鉴他人经验,创造自己特色; 营造浓厚氛围,构建诗韵校园; 家校联合,建设书香家庭。 (二)全员参与,实践探索。

在实践探索中,我们依据实施方案及实施原则,从学校、年级、班级、个人及家庭五个层面拓展诵读空间,整体协作,分块实施。通过五年探索,到现在终于有了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1、怎样诵读经典?

(1)诵经典,日积月累。首先,要求学生背会的古诗,一般来说,教师都能够背会。一直以来,我们坚持“每周一诗”活动,到了中高年级,甚至每周“两诗”、“三诗”。教师与学生一起回归语文诵读之本,忘我吟唱,摇头晃脑,或配乐朗读,或男女生轮读,或师生对读、赛读,或婉转,或铿锵,我们称之为“美读吟诵”。其次,倡议学生读的经典书籍,教师要先走一步,读在学生前面,悟在学生前面,再与学生一起交流,一起讨论。

(2)抄经典,边写边悟。经典教学中,我们提倡抄写,倡导学生把所学的诗或经典的语句,抄写在本上。在抄写中积累,在抄写中领悟诗词的内涵。

(3)画经典,展开想象。画经典就是学生用画面来反映古诗词表达的内容和意境。学生根据古诗词内容,充分发挥自由灵动地想象,用手中的画笔表现自己对古诗词的认识与理解。

(4)演经典,绘声绘色。这是经典诵读活动中最为综合化的活动,即用表演的形式来展现诗词经典的情节内容,形式有吟唱、舞蹈、情景剧表演、游戏唱喝等。

2、怎样保证诵读时间?

我们采用的是方式是:晨诵,午练,暮读。

(1)晨诵:一方面,让学生在清晨一入校,通过诵读古诗、童谣、童诗,开启一日的学习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领略母语的优美;另一方面,通过熟读成诵,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能力,奠定坚实的记忆功底。

(2)午练:即我校每天下午上课前十分钟的音乐习字训练。学生在悠扬的古筝乐曲中,先做一套学校自编的“诗韵悠悠音乐习字操”,之后,气定神匀地开始练习汉字书写。所书写的内容大部分为本周课内课外诵读的内容,在书写中品赏佳句,体味情感,进入意境。

(3)暮读:其核心内容就是让学生在下午放学后,兴味盎然地阅读他们喜欢的书籍。我们严格控制各科教师作业量,目的就是空出

时间,保证学生每日半小时阅读。通过亲子阅读,师生共读,让学生爱上读书,让读书成为每个学生生活中乐事。

除了以上三种形式,各班语文老师还各自开辟出读经诵典的时间,如有些班级利用放学路队从班级到校门口,边走边进行吟诵,有些班级把诵读经典结合在课间跳皮筋、击鼓传花等游戏当中。

3、怎样进行诵读评价?

一是学生自我的激励与评价。每月月初,学生可在“群星争辉亮校园”争星榜中,申报班级的阅读小明星,背诵大王等称号,月末举行诵读擂台赛,进行评选。

二是每学期末,各年级评选小书迷,读书小硕士、小博士; 三是我校从新课改以来一直坚持进行的每学期的朗读、写字、写作等单项能力测试与教导处到各班进行的背诵抽测、点测活动,此项活动改变一张考卷定优劣的做法,全面地考核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4、怎样促发教师读经典?

我们认为:读和教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高层次的阅读,就没有高水平的教学。而经典文化一旦内化到教师心里,外化出来的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几年来,我们着力于通过多种方式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形式:

1、向教师推荐好书,分为必读书目与选读书目。 2、开展每日半小时读书活动,坚持写笔记,读书心得。 3、成立教师读书沙龙,定期开展教师读书交流会。 4、开展青年教师风采大赛,考察教师经典诗文读、背情况。 5、语文教师开学初向学科分管领导上交个人本学期经典诗文背诵目录,背熟后请分管领导检查,以提高语文老师的背诵功。

6、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交流读书、教学心得。

通过几年的教师大阅读活动,教师真正体会到: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所以目前,全校教师都能够主动阅读,与好书为伴。

三、最是书香能致远

回顾三年的经典诵读之路,我校在区教育局、教研室的指导下,已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首先是学生的阅读量大大增加,平均背诵200多首古诗词,高年级孩子能够平均阅读30多部名著,阅读量的增加,极大地扩展了孩子们的文化视野,丰富了孩子们的文化储备。很多学生的习作在国家级、自治区级征文活动中获奖,在报刊上发表。

其次,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为我校的国家级“加大阅读量子课题实验”与自治区级“体验性作文实验“奠定了基础,也促进了教师教改课研活动的开展。

最是书香能致远,走在经典诵读的路上,我们感受着经典的博大 精深,感受着诵读的无穷乐趣。

宁江区第二实验小学 2014年9月19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kx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