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

更新时间:2024-01-25 07:1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

姓 名 李莹莹

(吉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指导教师:葛丹(讲师)

摘要:中国的乐坛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现了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流行歌曲,这就是我们 所说的“中国风”正是“中国风”,让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红遍了大江南北;也正是“中国风”,让中国的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流行音乐。中国流行音乐来源于中国民族音乐,而中国民族音乐又依附于流行音乐的时代性而存在。因而,中国流行音乐必须在汲取中国民族音乐内容的基础上,对其形式进行适当的改变以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鲜活生命力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流行音乐,才能使中国的音乐历久弥新,长盛不衰,在世界乐坛中大放异彩。所以,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融合才是我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发展的大势所趋。 关键词:流行;民族;音乐;融合;发展;

Talking abou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ese

popular music

Name: Ying-ying- Li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Music Education,Jilin Siping 136000)

Directive Teacher:Dan-Ge(lecture)

Abstract: In 1990, a large amount of popular songs that have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ccurred, which is called“ Chinese style”. It is the“ Chinese style” that makes the expansive and deep Chinese culture become famous all over the world. Also, it is the “ Chinese style”that combines Chinese popular music with Chinese national and folk music together and forms Chinese popular music with the character of Chinese culture . Chinese popular music comes from Chinese national and folk music, and Chinese national and folk music exists by clinging to the epoch feature of Chinese popular music. Therefore, Chinese popular music must adapt the content for meeting the demands of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absorbing the contents of Chinese national and folk

1

music in order to create Chinese popular music with the character of Chinese culture and energy, and make Chinese music be prosper, fresh, and shinning in the world forever. It is the trend that combines Chinese popular music with Chinese national and folk music together. Key Words: popular ;nation; music;combine;development

2

中国的流行歌曲已经走过了大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

产生至今,中国流行歌曲已经不仅仅成为广大人民群众重要的精神食粮,而且成为现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流行音乐在当今社会已经有它的一席之地,现实的音乐生活离不开流行音乐。而中国民族音乐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它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将中国的民族音乐与中国流行音乐有机的融合起来,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流行音乐,这也将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中国流行音乐产生的背景

流行音乐是随着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通俗易懂的音乐,最初形成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这一音乐形式最早来源于西方的,在英语中称为Pop music。其主要特征是语言简明易懂,歌曲的旋律轻快、活泼、流畅,内容贴近人们日常生活,所以更易于人们接受。正因为其通俗易懂的特征,因而也被称为“通俗歌曲”、“大众音乐”。

在中国,流行音乐最早产生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等大都市。流行音乐最初进入中国时,中国还是以传统意义上的音乐为主,对于流行音乐这种陌生的音乐形式人们一时间还是难以接受。除此之外,中国的传统思想已经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对于西方音乐的新潮性人们还难以接受。所以李谷一当时演唱的歌曲还曾一度被批,称为“靡靡之音”。可是,当人们的思想被解放后,以邓丽君和张帝为代表的歌手随之风靡了整个中国。人们对于流行歌曲的排斥也从此消除了,流行歌曲从此真正的流行起来了。 二、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现状分析

1、中国流行音乐创作的基本内容—中国民族音乐

张广天在《流行音乐--剥下你的伪装》中写道:“流行音乐其实不是一种音乐形式,而是一种音乐行为及其被社会认可的程度。”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流行音乐的流行代表的是流行音乐就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的是,流行音乐只不过是西方文化入侵中国的一个产物,尽管人们借助流行音

3

乐表现各自的生活和内心情感,但是音乐是一种很容易超越的艺术形式,一成不变的东西再流行也只是一时的,不能成为永远,在不久的将来,依旧会被时间和历史冲刷殆尽,然后被人们遗忘。

因此,中国流行音乐必须找到一种使其自身能永葆活力的内容去丰富自己。而要想让人们铭记的方式便是找到自己的特色,而这一特色就是中国的民族特色,就是中国民族音乐。。范晓峰在《当代音乐文化审美的社会心理背景》中曾对中国音乐做过这样的分析:“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已经进入现代社会,当代的音乐文化必然带有当代的特征,音乐文化随着时代和这个时代的人的需要而变化发展,这本身便是一种创造,一种不脱离民族传统并以现代生活为根本的创造。”从这个分析来看,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流行音乐便是现代生活的体现,而它是不可能脱离民族传统而创造的,所以,中国流行音乐以中国民族音乐为基本内容进行创作才是必然选择。

2、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和中国民族音乐息息相关

中国民族音乐是指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的民间传统音乐。最早的中国民族音乐可以追溯到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那时最广为人知的便是《高山》和《流水》。秦汉时的鼓吹乐,魏晋的清商乐,隋唐时的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锣鼓、弦索等,演奏形式更是丰富多样。直到现在,中国的民族音乐依旧存在,中国的民族音乐存在了数千年,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中国民族音乐也经历着各种变化,在每个历史时期,中国民族音乐都本着海纳百川的精神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的外来音乐,用其特有的方式记录着中国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正是有了这种兼容的精神,才使得中国民族音乐发展至今。

但是历史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和不断前进的,这就意味着要淘汰那些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东西,当然也包括音乐。尽管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国音乐的精华,也吸收了西域音乐的特色,丰富了中原音乐的内涵,音乐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艺术本身是来源于生活的,是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的影响的。如果说中国民族音乐在改革开放前是生机勃勃的,那么改革开放带给中国民族音乐的则是巨大的挑战。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西方的先进文化,同时也是对中国音乐领域

4

的一次较大的冲击。中国打开国门,迎来了西方各种各样的音乐,从而使国人再一次重新审视中国民族音乐,中国民族音乐的地位动摇了,流行音乐和西方的各种新潮音乐大受国人的追捧,中国民族音乐陷入困境。

尽管中国民族音乐一直秉着兼容的精神,但是即使是这样,我们仍然不能否认,在诸多不同形式音乐的冲击下,中国民族音乐显得异常凄凉。当我们看到那么多的明星歌手的演唱得到80、90后的疯狂追捧时,我们也看到了春节联欢晚会上观众对民族音乐的冷淡。作为中国特色文化的代表,中国民族音乐决不能就此偃旗息鼓。刘再生在《论新音乐的历史观》中曾说道:“传统由发展而来,也要发展下去。”是的,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发展而来的,我们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有责任将中国民族音乐继续发展下去。因此,我们必须寻找到一种方式来使中国民族音乐历久弥新。而这种方式,便是将中国民族音乐的主体附加在流行音乐的形式之上,用现代人可以接受的演唱风格和节奏韵律来演唱中国民族音乐的内容。这是使中国民族音乐走出窘境的最好的办法。

流行音乐与民族歌曲的结合,使得民族风格的内容借助着流行音乐的形式得到了最快最广泛的传播,而流行歌曲也借助着民族音乐的内容使自身的音乐感染着整个民族,加深了人们的民族情感,也更好的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流行歌曲与民族音乐的完美结合,不仅有利于中国民族文化的快速传播,更有力于流行歌曲的进步。

马克思曾经说过:“越具有民族性的就越具有世界性。”这是对民族音乐的赞扬,也说明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而,流行音乐将内容着眼于中国民族音乐是流行音乐走向世界的必然,我们的流行音乐应当具有中国民族的特色,我们的民族音乐更应该具有当代的时代精神。

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全球化和多元化,无论对经济还是文化而言,都是趋于全球一体化,而音乐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应该顺应当今文化的发展趋势------融合。不同的音乐形式体现的是不同的精神内容,而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只有把中国流行音乐与中国民族音乐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够使中国的音乐不再局限在中国的范围内,才能够使中国的音乐走向世界,成为世界人所乐于欣赏

5

和接受的作品,这样的音乐才能够长久,这样的音乐才能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中永存。

三、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

1、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新型产物—中国风

中国风的流行是与中国民族音乐的融合的表现中国有五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因而中国风这一词汇的流行也是在中国历史的不断发展中沉淀下来的。中国风的流行是中国流行音乐与中国民族音乐的完美结合和呈现,这也恰恰是我写这篇论文的出发点。

黄晓亮曾在【中国风音乐史】中这样写道:“中国风就是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和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结合的中国独特的乐种。”歌词里富有中国文化的内容和韵味,但是确是以新型的曲调和节奏韵律演唱的流行音乐。它把怀旧的中国文化内容与具有时代感的节奏相结合,从而创作出的既古典怀旧又清新优雅的现代音乐。所以说,中国风就是将中国民族音乐的内容与中国流行音乐的形式结合起来的新型音乐,也是传播中国特色文化的有力途径。 1.首先,从歌词的内容上,许多流行歌曲已经取材于中国民族音乐的内容,让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更具魅力。例如,现在比较流行的周杰伦的歌曲《青花瓷》、《菊花台》、《发如雪》,还有S.H.E的《中国话》,王力宏的《花田错》等一系列的中国风的流行音乐都是以中国民族音乐的内容为歌词的内容来创作的。这使流行歌曲具有了新的内涵,那便是中国特色。中国风这个概念的再度风行,多半归功于周杰伦方文山组合的成功,方文山善于用浓色调的运笔再现中国画,将传统的中国人文意象用白话文加以阐述,把中国文人式审美表现到他创作歌词中,把旧中国的风情荡进文字里去,比较突出的,就是他的《青花瓷》”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这个歌曲迅速渗透全中国,优美的歌词就是整个歌曲里最具感染力的部分。因而,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内容成为了众多流行音乐的取材源泉。

6

2.从歌曲的节奏和旋律上来说,流行音乐的节奏能使民族音乐更加富有时代的特征,也更易于被现代的年轻的一代人所接受。因而,中国风的音乐采用了现代流行音乐的节奏。中国民族民族音乐的节奏大多是用各种乐器产生的,主要有扬琴、古筝、二胡等,而这些乐器的特征是大多以高音为主,而缺少流行音乐中以高低音或是重低音,来增强节奏感。因为大多数的现代流行音乐的节奏都是由钢琴、或吉他等现代乐器演奏的。因此,只有采用节奏感较强的流行音乐的节奏,才能使中国风的民族音乐受到大众的欢迎。

3.从演唱风格来看,中国风的音乐演唱风格主要以现代的流行演唱风格为主,特别是现在最为流行的黑人音乐和说唱音乐已经风靡了全世界,因而将这两种较为流行的演唱风格融合在中国风的音乐中,将会是一个全新的听觉上的刺激。除此之外,在唱法上有所创新的就是李玉刚带来的戏曲唱法了,例如他的《新贵妃醉酒》就是用戏曲唱法将歌曲的完美呈现,但这一歌曲现在也属于流行歌曲。所以,我们不能说,流行歌曲所有的歌词内容,演唱风格就必须局限在流行和时代的范围内。事实上,只要是大家喜欢的,受大家欢迎的就都会是流行的,其内容和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因而,从中国风的流行和受欢迎度来看,将中国的民族音乐与中国流行音乐融合起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流行音乐是我国音乐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风在不久的将来也将成为引领世界音乐的一种新潮流。

2、中国流行音乐与中国民族音乐相融合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的必然性

早在八十年代初就已经出现了以流行歌曲形式而出现的民歌,在大上海时邓丽君演唱的大多数歌曲都取材于民间小调,例如《路边的野花不要采》等;还有蒙古的草原歌手腾格尔。我们都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有了中国民族音乐与中国流行音乐的结合,只不过大家关注更多的是流行音乐的形式,从而忽略了在流行音乐的形式下,其内容是民族音乐。

现今,仍有许多原生态的歌手与流行歌手合作演唱,将中国民族音乐与中国流行音乐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星光大道走出来的歌手阿宝了,一首《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让阿宝红遍了全中国,从而阿宝也为自己找到了更宽广的歌唱道路,那就是将民族歌曲与流行歌曲相结合,因而有了春节联欢

7

晚会上阿宝与流行歌手甚至是美声歌手的结合。除此之外,作为流行歌曲的天才,周杰伦也率先走上了流行歌曲与民族音乐的结合的道路,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周杰伦与宋祖英合唱的一首《本草纲目》,更是对中国流行音乐与中国民族音乐结合的最大的肯定。而周杰伦作为一个流行音乐的歌手,他很多的歌曲却是民族音乐的内容。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民族音乐的特色内容和元素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流行音乐人的的热爱,这样将原创的民族特色内容附加上当代人易于接受的音乐节奏和演唱方式,不仅能够使更多的人热爱中国的民族音乐,同时能够使传统的民族音乐在流行音乐中得到延续和广泛的流传。同时,流行音乐作为一种被大众广为接受的艺术形式,也是民族音乐很好的依附对象和内容载体。流行音乐只有在民族音乐的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更加顽强的生命力,才能够不被时间和历史所消磨,才能够被人们永远铭记;而民族音乐也又有依附在流行音乐的形式下,才能够受到大众的欢迎,才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历史的不断进步,中国的民族音乐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不断被冲击,而中国流行音乐也是在各种音乐形式的夹缝中生存,这两种音乐形式所面临处境是严峻的。而中国风的流行见证了中国音乐史上的一个奇迹,中国风的流行既让我们看到了大多数人对于中国民族文化的陌生,又让我们看到了多数人对中国民族文化的热爱。这对于中国民族音乐和中国流行音乐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们应该把握住这个传播中国民族文化和展现中国特色音乐的机会,让中国流行音乐植根于中国民族音乐之中,让中国民族音乐依附于中国流行音乐之上,将二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创作出属于中国自己的流行音乐,让中国特色音乐得到更多的认可和关注。让中国风吹遍整个世界,让全世界听到中国特色的流行音乐,借着中国风让中国特色的流行音乐引领世界的音乐巅峰。

8

参考文献:

1.范晓峰著.《当代音乐文化审美的社会心理背景》(M).上海音像出版社,1996. 2.张广天著.《流行音乐--剥下你的伪装》(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3.刘再生著.《论新音乐的历史观》(J).1999.(01) 4.黄晓亮著.《中国风音乐史》(J).2002.(11) 5. 尤静波著.《中国流行音乐通论》(J).2011.(01) 6. 王思琦著.《中国当代城市流行音乐》(J).2009

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mc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