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隧道2#斜井换拱方案2014.12.23

更新时间:2024-05-26 21: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滨绥线牡丹江至绥芬河段扩能改造工程

兴源隧道换拱施工方案 (DK410+964~DK410+714)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牡绥铁路工程Ⅰ标项目部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表A.0.1 兴源隧道换拱方案报审表

工程项目名称:滨绥线牡丹江至绥芬河段扩能改造工程 施工合同段:Ⅰ标段 致黑龙江中铁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牡绥铁路工程一标项目监理部(项目监理机构): 我单位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已编制完成兴源隧道(DK410+694- DK410+714)段 工程的换拱施工(方案),并经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兴源隧道换拱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章): 项 目 负责人: 日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项目监理机构意见: 期: 年 月 日 期: 年 月 日 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监理工程师 : 日建设单位意见: 建设单位(章): 负 责 人: 日 期: 年 月 日 期: 年 月 日

兴源隧道换拱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兴源隧道进口里程DK409+090,出口里程DK412+517,全长3427m,为双线隧道,最大埋深123m。2013年10月在DK410+633处线路左侧增加长度为350m斜井一座(新增2#斜井)。

二、现场工程地质情况

兴源隧道施工后揭示地层为薄层炭质泥岩夹砂岩,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受区域地质构造的作用明显,摩擦镜面和揉皱发育,易产生层间滑动,且岩层走向不利于隧道稳定,卸荷效应强烈,导致开挖后初期支护混凝土产生开裂、掉块、钢架扭曲、剪断等大变形现象,引起多次换拱,目前按照软岩大变形设计施工。

三、换拱位置及超限情况

1、换拱里程及部位:DK410+694- DK410+714

其中:DK410+694- DK410+697;DK410+708- DK410+714为局部右侧上中台阶欠挖处理段; DK410+697- DK410+708为右侧上中台阶及拱顶换拱段

2、超限情况:

(1)局部欠挖处理段:DK410+694- DK410+697段右侧上中台阶欠挖;最大欠挖12厘米;

(2)局部欠挖处理段:DK410+708- DK410+714段右侧上中台阶欠挖;最大欠挖29.8厘米;

(3)右侧上中台阶及拱顶换拱段:DK410+697- DK410+708段拱顶最大超限欠挖33.3厘米;右侧上中台阶欠挖;最大欠挖52厘米;

四、换拱施工方案 (一)总体思路

换拱作业必须控制好施工安全,总体思路是先跳过换拱地段,在初支轮廓线不侵线的部位DK410+720-DK410+714施做二次衬砌;杜绝换拱时出现换拱部位向前蔓延扩展;换拱前对需换拱

部位进行径向注浆加固,拱架拆换遵循先上后下、一次一榀的原则进行处理,其次换拱后,欠挖一次处理到位,防止换拱完成后出现二次侵限;换拱后初支轮廓线半径要大于设计初支轮廓线半径20cm;每完成6米换拱作业即进行施做二次衬砌,必要时每完成3米换拱作业即进行施做二次衬砌。

(二)施工方法 1、换拱施工流程

换拱段两端先施作二次衬砌,确认换拱段落初期支护封闭、完成仰拱及仰拱填充施作、变形收敛稳定→换拱地段径向注浆→注浆效果检测→换拱部位施作超前小导管→施作保留初支(上侧)端头锁脚锚管→分单元凿除侵限段初期支护(1榀)→开挖并安装型钢钢架→喷射C30早高强混凝土→下一榀处理

2、换拱分为拱墙全环换拱和局部换拱,换拱时应遵循从上到下依次分节拆除的原则。

(1)、拱墙全环换拱 1)径向注浆加固

换拱之前必须进行径向注浆加固,具体设计参数: ① 注浆范围:拱墙部位开挖轮廓线外3m厚度范围。 ② 设计按单孔注浆浆液扩散半径2m,孔底间距不大于3m设计。

③ 孔口管采用φ50mm,壁厚3.5mm的热轧无缝钢管,钢管长2.5m,孔口管应埋设牢固,并有良好的止浆措施。

④ 注浆压力:设计注浆压力1~1.5MPa。

⑤ 注浆材料采用普通水泥浆,水灰比1:1,具体配比现场试验确定。

2)注浆完成后,进行取芯验证注浆效果,报监理确认后方可进行换拱施工。

3)逐榀切除分割需换拱的该榀初期支护混凝土及钢筋网片,防止对不凿除部分混凝土有损伤。

4)换拱部位施作φ42(壁厚3.5mm),长3.5m小导管,环

向间距3根/m,水平搭接不小于1m。

5)人工手持风镐分段凿除剥离拱架节段的喷射混凝土,拆除拱架节段连接板处的连接螺栓。

6)单元节段拱架拆除后,测量检查开挖尺寸是否满足要求,满足要求后及时对开挖面采用C30早高强混凝土封闭,再行按原设计设计参数施作初期支护。

7)喷射砼之前再次检查尺寸是否正确,确保不造成二次欠挖。喷射砼完成后重复以上步骤对下一榀钢架进行拱架拆除、安装。

(2)、拱墙局部侵限换拱方法

局部换拱步骤同全环换拱步骤,不同的是在注浆完成达到预定效果后,对不侵限拱架节段进行锁脚锚管加固,锁脚锚管采用φ42钢管(壁厚5mm),每节点2根,每根长4m。

五、施工注意事项

1、换拱期间应加强监控量测,加强监测频率,当总变形值超过10cm或变形大于2cm/天时,立即停止换拱作业,设置φ300钢管斜撑或竖撑以抑制变形,必要时二次注浆加固地层。

2、必须在临近无欠挖段衬砌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才开始拆除施工,换拱期间掌子面严禁作业。

3、换拱作业前,必须对拱墙进行注浆加固处理。 4、换拱前应量测断面轮廓,并与设计断面轮廓对比,确定换拱范围,严禁因操作失误造成误换拱或二次换拱。

5、换拱前应核实监控量测,当沉降及净空收敛稳定后方可进行换拱作业。

6、换拱前应先进行隧底开挖、仰拱及填充施作。初期支护封闭成环,仰拱及填充施作形成对隧底周边岩体的反压。

7、拆除拱架时要随时注意围岩情况,如发现围岩破碎及掉块现象,应立即停止拆除,用喷射混凝土封闭拆除面后再次进行径向注浆加固,以稳固围岩。

8、拆换拱架时,拆除完一个单元或一榀钢拱架后,应立即

安装新的拱架上去,待全环初期支护完成后,才可进行下一榀钢拱架的拆除置换工作。

9、换拱时严禁一次拆除两榀及两榀以上钢架,每次拆除一榀,待新钢架闭合,且喷射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时后方可拆除下一榀钢架。

10、严格按设计弧度要求加工钢架,确保换拱后初期支护封闭成环。

11、换拱时应设有专门人员负责观测围岩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哨声通知施工人员撤离或采取加固措施。

12、施工前应做好技术交底及应急救援预案,保证应急救援物资。

13、注浆效果效果检查评定方法

检查孔数量为钻孔数量的3%~5%,且不小于3个。 (1)检查孔法:通过检查孔进行观察,检查孔应成孔完整,涌水量应小于0.2L/(m.min),

(2)检查孔取芯法:检查孔取芯率应达到70%以上,并观察浆液在地层空隙中的充填和胶结情况,以了解浆液扩散范围和评价注浆效果。

(3)检查孔P-Q-t法:检查孔P-Q-t曲线应较正常注浆时曲线形态要陡,注浆5~10min后,P(注浆压力)、Q(注浆速度)均应达到设计值。

六、超前地质预报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观察欠挖段换拱时围岩动态发展情况,用地质雷达对欠挖段进行地质扫描,以探明初期支护后面的围岩情况和径向注浆效果。地质雷达根据声震波及电磁波双程走时的长短差别,确定欠挖段初期支护后围岩的形态及属性,结合地质理论分析达到对地质体的探测与判断。雷达探测时,采用专用支架移动天线,避免人的感应和天线晃动所带来的干扰,同时,保持掌子面岩层平整,以克服偶合不良造成信息忽大忽小以及形成假信号的问题。

七、监控量测

施工中的监控量测是施工安全的保障,兴源隧道换拱地段将监控量测作为工序引入作业循环,测量后及时处理量测数据,并与工程类比法相结合,及时作出评价,优化欠挖段初期支护参数,实施动态管理。兴源隧道换拱地段监控量测每隔5m按《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进行布点监测,同一断面上、中、下导各设置两测点用于围岩收敛量测,拱顶设置一沉降观测点。因右侧边墙变形较大的原因,右侧边墙测点加密,每2.5m设置。监控量测工作由兴源隧道测量队长督测或亲测,进一步了解和观察欠挖段换拱时围岩动态发展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与项目部工程部联系。

八、换拱作业测量

本隧道欠地段严格按照《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在隧道洞内布设临时导线点,无误后再根据复测成果对欠地段进行全断面测量,将测量数据用红油漆标注在初期支护上,处理时根据数据处理欠挖深度。处理完成后测量队进行复核,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进行拱架安装及下道工序作业,测量时必须留好原始测量记录。换拱完毕后,进行断面复合测量,满足要求后方进行二次施工。

九、换拱施工安全及注意事项

1、欠挖段换拱处理前专职安全员提前对作业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及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换拱之后新架设钢架连接板是重中之重,加强该处的连接质量。

3、 隧道换拱施工期间,作业队对各部支护进行定期检查。现场专人跟班检查,当发现支护变异或损坏时,应立即整修加固。

4、严禁出现换拱榀数超过1榀以及出现钢架拱脚出现悬空的现象,杜绝隐患发生。

5、换拱施工期间,建立健全的交接班制度。在交接班时,交班人将本班组的施工情况及有关安全事宜及措施向接班人详

细交待,并记载于交接班记录本上,工地值班负责人(领工员)应认真检查交接班情况。每班开工前未认真检查工作面安全状况,不得施工。

6、隧道换拱地段设专人指挥,施工工人必须按规定配带好安全防护用品,遵章守纪,听从指挥。

7、在换拱地段设置明显标志或派专人看守,情况危险时,将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区,并立即上报。

8、对各类事故均应严格按照“三不放过”(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者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订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9、所有进入隧道的人员,全部进行实名登记制度。

10、在欠挖换拱地段设置临时逃生通道。

11、换拱时严禁使用破损电缆线,安全员电工每天必须检查用电设备,防止出现触电事故。

12、换拱台车上严禁存放易燃物品,为防止换拱出现火灾事故,换拱台车上配备4台灭火器。

十、换拱施工安全组织机构

为保证此段换拱施工安全,隧道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为组员的施工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本段换拱工作。

1﹑项目部隧道施工生产组织机构 组 长:李宝成

副组长:邵志远 祁云生

组 员: 范春雨 王 勋 孟昭臣 李 强 边宇星

徐 松 孙世江 刘雪冬 潘春林 王 鑫

2﹑现场换拱作业施工组织机构 组长:党金龙

组员:王凤祥 田 忠 王金亮 何 涛

洪成举 芦万鹏 马连群

作业安全负责人:朱继先(白班) 苏天西(夜班)

作业班组负责人:马春明 支护负责人:关福镇 注浆班负责人:孙立君 炮捶司机:崔延发 物质保障负责人:马连群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4p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