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科学(化学部分)复习讲义专题8化学式和化学反应的计

更新时间:2024-05-26 21: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畅游学海敢搏风浪誓教金榜题名。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凌风破浪击长空,擎天揽日跃龙门化学式和化学反应的计算

年 级: 辅导科目:科学 课时数:3 课 题 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 1.质量守恒定律 ①描述质量守恒定律 ②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③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现象 2化学方程式 ①知道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②正确表述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生成物和反应物之间的计算 3.化学式 ①认识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②解释化学式所表示的含义 ③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元素的质量比 a b c a b c b b b 化学式和化学反应的计算 ④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b 一、知识解读: 1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 (质量守恒定律) 2、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小结:在化学反应中: 一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②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④原子的种类⑤原子的数目⑥原子的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②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3、化学方程式汇总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点燃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 2MgO 点燃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 Fe3O4 点燃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 2CuO 点燃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2Al2O3 点燃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2H2O 1

点燃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 2P2O5 点燃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 SO2 点燃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 CO2 点燃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点燃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2CO2 点燃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 CO2 + 2H2O 点燃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通电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 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 2CuO + H2O + CO2↑ MnO2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高温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Cu + H2O 高温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 2Cu + CO2↑ 高温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 4Fe + 3CO2↑ 高温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Cu + CO2 高温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 2Fe + 3CO2 高温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3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盐 + 盐 ----- 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应: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 CuSO4 + 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常考点清单练习: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参加 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从原子、分子观点来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 原子 重新组合而生成新的 分子 的过程。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 没有改变,原子的 数目 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是:要以 客观事实 为依据,要遵守 质量守恒定律 。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有:(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2)表示各物质之间的 质量 比;(3)表示各物质粒子间的 数目 比。 三、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是用 元素符号和数字 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Fe”有三层意义:(1)表示 铁单质 ;(2)表示 铁元素 ;(3)表示 1个铁原子 。“H2O”的宏观意义有:(1)表示水; (2)表示水是由 氢 元素和 氧 元素组成。微观意义有:(1)表示1个水分子;(2)表示1个水分子是由 2个氢原子 和 1个氧原子构成;(3)表示水分子中氢 、氧原子个数比为 2:1 。 3、化合价是元素在形成 化合物 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4、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零 。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零 。 二、命题规律: 1、考查内容:本专题涉及三大块知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物质的变化与性质。考查内容主要有:①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考查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考查,考查利用质量守恒推断溶液质量增减的考查,考查利用元素守恒考查化学反应中物质化学式的推断;②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③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和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④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等,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2、题型赋分:选择、填空、简答及综合应用等各种题型均有涉及。综合整张试卷,分值在1-18分不等。 3、能力层级:本专题试题以考查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辨析与推理能力、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识记能力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能力等为主。 4、考查形式:本专题内容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质量守恒是重要的定律,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试题常结合化学方程式、化学实验数据或其他题设背景重点考查质量守恒的探 究或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计、物质成分的判断及化学式的推断等。有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考查常出现于卷首,而化学计算常以压轴题的形式放于卷末。 命题趋势: 1、 热点预测:2012年中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仍将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物质的变化

4

与性质等为主,延续往年的题型与分值。 2、 趋势分析:本专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将会结合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体现“化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有关化学反应中能量问题的考查,是中考命题的新趋势。2012年中考应加以关注 三、例题赏析: 例1、4.6g某有机物完全燃烧需9.6g氧气,可生成8.8gCO2和5.4g H2O,则该有机物(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D、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含氧元素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元素组成;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专题:化学计算;元素质量守恒. 分析:由有机物在氧气中燃烧的表达式:有机物+O2→CO2+H2O可看出,CO2中的碳元素和H2O中的氢元素都是来自于有机物,所以可根据CO2和H2O的质量先求出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然后把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和与有机物的质量作对比:如果等于有机物的质量,就说明有机物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如果小于有机物的质量,说明有机物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解答:解:碳元素质量=8.8g× 12/44=2.4g 氢元素质量=5.4g× 2/18=0.6g 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和=2.4g+0.6g=3.0g<4.6g 即有机物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故选B 点评:做此题首先利用的是元素守恒,即反应后有C、H、O三种元素,那么反应前也应是C、H、O三种元素;另外利用的是元素质量守恒,如反应后C元素质量和反应前C元素质量相等.只要具备了这两个守恒的思想就可以把此题做出来,属于中等难度的题. 练习、6g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该有机物由C、H、O元素组成,该有机物中各元素原子的个数比为2:6:1.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可燃物燃烧的规律,生成的8.8g二氧化碳中所含碳元素质量和5.4g水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均来自4.6g有机物,通过有机物质量与碳、氢元素的质量和的对比,可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含氧元素,最后利用元素质量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求得有机物中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解答:解:8.8g二氧化碳中所含碳元素质量=8.8g× 12/44×100%=2.4g,5.4g水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5.4g× 2/18×100%=0.6g 有机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和=2.4g+0.6g=3.0g,小于有机物的质量4.6g,因此有机物中含氧元素,其中氧元素的质量=4.6g-3.0g=1.6g 该有机物中碳、氢、氧各元素原子的个数比= (2.4g/12): (0.6g/1): (1.6g/16)=2:6:1 故答案为:C、H、O,2:6:1. 点评:根据组成元素质量比为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的比,因此原子个数比为组成元素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比. 例2、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X物质反应后的质量经测定为( ) A、2g B、55g C、53g D、0g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图表分析,寻找有效数据;物质质量守恒.

5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反应前X、Y、Z、Q四种物质的质量总和减去反应后Y、Z、Q三种物质的质量总和即可求得反应后X物质的质量. 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物质X的质量=(2g+2g+84g+5g)-(24g+0+14g)=55g 故选B. 点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密封容器内各物质质量总和在反应前后相等,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技巧. 练习: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 有关该反应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y是反应物 B、z、q是生成物 C、这个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x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利用反应物质量会减小生成物质量会增加,催化剂质量不变,以及反应类型的特点解决此题. 解答: A、y在反应后质量减小,所以是反应物,故此选项错误. B、zq在反应后质量都增加,所以是生成物,故此选项错误. C、该反应的发生是y→z+q,是分解反应,故此选项正确. D、在y→z+q中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正好等于Zq的质量,所以x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符合催化剂的特点,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判断、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等,难度不大. 例3、小明购得用于食用菌种植的轻质碳酸钙,标签如下.为测定其碳酸钙含量,小明进行的实验是: ①称取样品5.1g;②加入足量的100.0g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称量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2.9g.请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标签标示的碳酸钙含量 正确(填“正确”或“错误”)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即物质的总质量的减少量,然后把二氧化碳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就可求出有关的量. 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1g+100.0g-102.9g=2.2g 设5.1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2.2g 100/44= /x2.2g x= 100×2.2g/44=5g

6

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5g/5.1g×100%=98.04%>98% 故该标签标示的碳酸钙含量正确. 答: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98.04%.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同步专题练习: 催化剂1、最近,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廉价的合成氨技术,在常温常压下便能合成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2+3H2 =======2NH3△该化学反应属于(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根据反应的基本类型的定义分析,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指由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解答:由反应可知,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点,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类型方面的知识,会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和反应的特点对反应进行分类. 2、鱼苗在长途运输中,为防止颠簸造成洒落,通常将鱼苗装入相对密闭的容器内,但容器内必须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保持鱼苗的存活;充足的氧气、鱼苗呼出的二氧化碳要及时除去、为防止细菌繁殖,须将水的pH调节在8左右.现有以下三种具有杀菌能力的物质供选择:双氧水、过氧化钙、过氧化钠,它们在容器内可发生如下反应: MnO2(1)2H2O2 =======2H2O+O2↑ (2)2Na2O2+2H2O=4NaOH+O2↑ (3)2Na2O2+2CO2=2Na2CO3+O2 (4)2Ca2O2+2H2O=2Ca(OH)2+O2↑ (5)2Ca2O2+2CO2=2CaCO3+O2. 你认为最合适的物质是( ) A、双氧水 B、过氧化钙C、过氧化钠 D、以上物质都可以 考点: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专题:新信息筛选题. 分析:由题意“充足的氧气、鱼苗呼出的二氧化碳要及时除去、为防止细菌繁殖,须将水的pH调节在8左右”,又因为2Ca2O2+2H2O=2Ca(OH)2+O2↑,有氧气生成,且Ca(OH)2在水中的溶解性较弱,相应腐蚀性也小;且2Ca2O2+2CO2=2CaCO3+O2,可以同时消耗二氧化碳,可维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而双氧水虽能制取氧气,但不能消耗二氧化碳;过氧化钠虽能制取氧气,但生成的氢氧化钠为强碱,碱性太强. 解答:解:A、双氧水虽能制取氧气,但不能消耗二氧化碳,故A错误; B、因为2Ca2O在2+2H2O=2Ca(OH)2+O2↑,有氧气生成,且Ca(OH)2水中的溶解性较弱,相应腐蚀性也小;且2Ca2O2+2CO2=2CaCO3+O2,可以同时消耗二氧化碳,可维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故B最合适; C、过氧化钠虽能制取氧气,但生成的氢氧化钠为强碱,碱性太强,故C错误; D、以上物质都可以,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掌握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熟记常用气体的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了解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3、如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7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两种反应物均为化合物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根据反应的图示和不同颜色的小球代表的原子可知,同种原子构成分子,则由该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单质,该反应是两种单质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解答: A、因反应物中的分子都是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生成物中的分子是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该反应是单质与单质反应生成化合物,属于化合反应,故A正确; B、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B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图示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变化,故C错误; D、因反应物中的分子都是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则两种反应物都是单质,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属于对化学反应微观过程的认识,学生应注意不同颜色小球代表的原子,明确分子的构成来判断物质的类别、反应类型及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4、锂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以质量轻、电容量大,颇受手机、数码相机和手提电脑等用户的青睐.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LiMnO2为锂、锰、氧的合金 C、LiMnO2为新型的氧化物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A、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D、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 解答: A、该反应中生成物是一种,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B、LiMnO2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C、LiMnO2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D、该反应中,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分类和反应类型判断方面的知识,要理解合金属于混合物,化合物属于纯净物. 5、金属钛(Ti)是重要的航空航天材料.它可用TiO2与Si在高温下反应制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温TiO2+Si ======SiO2+Ti.你认为该反应的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无法确定 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可根据反应类型的分类依据及反应类型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作答. 解答:

8

A、化合反应是由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所以不是. 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所以不是.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对比分析知C正确. D、很明显错误. 故选C. 点评:判断反应类型关键是要熟悉反应类型的定义及特征,才能正确解答. 6、最近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感染早期用达菲治疗有效.从达菲分子的结构图中,不能推断出达菲的( ) A、组成元素 B、颜色、气味C、化学式 D、相对分子质量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物质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专题:元素与化合物. 分析:由达菲分子的结构图,可以推断: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可以推测其化学式;可以计算其相对分子质量.解答:解:A、由达菲分子的结构图,可以推断:由碳、氢、氧、氮、磷五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 B、由达菲分子的结构图,不能推断颜色、气味,故B错误; C、由达菲分子的结构图,可以推断其化学式C16H28N2O4?H3PO4,故C正确; D、由达菲分子的结构图,可以计算其相对分子质量,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掌握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了解物质的元素组成;掌握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7、下列实验装置不能用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B、 C、 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专题:实验设计题. 分析:A、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在烧杯中; B、密闭容器,反应物没有逸出; C、整个装置为密闭容器,生成的气体仍在装置中; D、没有密闭容器,反应物氢氧化钠溶液不断增加. 解答: A、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在烧杯中;能用于证明质量守恒定律;故A不正确; B、密闭容器,白磷燃烧能用于证明质量守恒定律;故B不正确; C、整个装置为密闭容器,生成的气体没有逸出,能用于证明质量守恒定律;故C不正确; D、反应物氢氧化钠溶液不断增加.不能用于证明质量守恒定律;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8、4.6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只有这两种产物),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9

C、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3 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元素质量守恒. 分析:4.6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根据燃烧的规律,生成的8.8g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5.4g水中氢元素均来自于4.6g的可燃物,利用碳、氢元素的质量及可燃物的质量,可完成对描述的判断. 解答:解:8.8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8.8g× 1244×100%=2.4g;5.4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5.4g× 218×100%=0.6g; 碳、氢元素质量和=2.4g+0.6g=3g,小于可燃物的质量4.6g,因此可燃物中除碳、氢元素外还应含有氧元素; 可燃物中碳、氢元素质量比=2.4g:0.6g=4:1,可燃物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 412: 11=1:3; 故选BD. 点评:可燃物完全燃烧时,可燃物中的碳元素全部生成二氧化碳、可燃物中的氢元素全部生成水. 9、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 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 g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C ) A、4:9 B、8:11 C、10:11 D、31:44 解析: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反应中生成C、D的质量比为9:44,则生成8.8gD的同时应生成1.8gC 10、将100g含CaCO3质量分数为90%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发生化学反应也不含钙),高温灼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中含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2%,则生成CaO的质量约为( ) A、28.0g B、44.8g C、56.0g D、78.0g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元素质量守恒. 分析: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 解答:钙元素的质量为:100g×90%× (40/100)×100%=36g; 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6g÷46.2%=77.9g;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77.9g=22.1g; 设生成氧化钙的质量为X, 高温CaCO3 ====== CaO+CO2↑ 56 44 X 22.1g 5644=X22.1g X=28.0g.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方面的知识,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1、在反应A+B═C+D中,5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gC;若2.5gA和足量的B反应,可生成D的质量是 3.5g.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该题既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又考查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根据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可求出生成8gC的同时生成D7g.这样再根据A、B、C、D的质量关系即可求出2.5gA和足量的B反应,生成D的质量. 解答:解:设生成D的质量为X. A + B═C + D 5g 10g 8g 7g 2.5g X ∴ 5克/7克=2.5克/x X═3.5g 故答案为 3.5g.

10

点评:该题存在一定的迷惑性,很多学生往往粗心的认为D的质量就是5+10-8═7克.所以该题能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养成仔细审题的好习惯. 1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使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90 10 8 2 反应后质量/g 11 59.25 29.75 10 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质量守恒. 分析:由表中数据可知,A物质减少了78克,是反应物;B物质增加了49.25克,是生成物;C物质增加了21.75克,是生成物;D物质增加了8克,是生成物.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可知,A物质减少了78克,是反应物;B物质增加了49.25克,是生成物;C物质增加了21.75克,是生成物;D物质增加了8克,是生成物.所以A是反应物,B、C、D是生成物,属于分解反应.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表中数据的含义和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3、法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不显电性 B、相当于一个氦原子的质量 C、失去一个中子后显+1价 D、周期表中没有该“元素”的位置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由题意,“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则知该微粒无质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则知它不是某种元素,而只有中子,又知中子不带电,可得答案.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 A、不显电性,因为只有中子,中子不带电,故A正确; B、因为中子的质量≈质子的质量,该粒子的质量≈一个氦原子的质量=4,故B正确; C、中子不带电,故“失去一个中子后显+1价”,说法错误,故C错误; D、因为它不是某种元素,而只有中子,故周期表中没有该“元素”的位置,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荷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14、下列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 A、H2S B、SO2 C、S D、H2SO4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解答: A、设硫化氢中硫的化合价为x. (+1)×2+x=0 解得x=-2 B、设二氧化硫中硫的化合价为y. y+(-2)×2=0 解得y=+4 C、由于硫是单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因此硫单质中硫的化合价为0. D、设硫酸中硫的化合价为w.

11

(+1)×2+w+(-2)×4=0 解得w=+6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和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并能灵活应用于解题的能力. 15、亚硝酸钠(NaNO2)外观与食盐很相似,有咸味,误食易中毒.区别它们的一种方法是:隔绝空气加热.没有明显变化的是食盐.能分解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此气体可能是( ) A、SO2 B、NO2 C、N2 D、NH3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 分析:因为亚硝酸钠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所以该气体的元素组成必须不能超出亚硝酸钠中的元素组成,还要注意该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解答: A、SO2中含有硫元素,而亚硝酸钠中不含有硫元素,所以A是不可能的; B、NO2中的两种元素在亚硝酸钠中都有,并且该气体也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所以B是正确的. C、N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C是不可能的; D、NH3中含有氢元素,而亚硝酸钠中没有氢元素,D也是错误的. 故选B. 点评:由于该反应是分解反应,气体中所含的元素必须在亚硝酸钠中能找到,依据是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16、A、B、C三种物质各15g,当它们相互反应完成时,生成30g新物质D.若再增加10gC,它们又继续反应到完成时,A与C恰好消耗完毕.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C ) A、2:3 B、2:1 C、3:2 D、1:1 17、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稀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曲线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图表分析,寻找有效数据. 分析: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会先和硫酸发生反应,待硫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才会和硫酸铜发生反应形成氢氧化铜沉淀. 解答: A、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呈酸性,而加入氢氧化钠不断消耗硫酸而使溶液的pH逐渐变大,至完全反应溶液pH=7;随后加入的氢氧化钠又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铜沉淀,此过程中溶液的pH仍为7;直至硫酸铜完全反应,继续滴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过量,由于氢氧化钠溶液pH大于7,因此,溶液的pH会继续逐渐增大,故A错误; B、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溶液的pH由酸性至中性最后会呈现碱性,溶液的pH逐渐增大而非逐渐减小,故B错误; C、滴入的氢氧化钠在硫酸存在情况下不能与硫酸铜反应形成氢氧化铜沉淀,应是在滴入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硫酸完全反应后才会出现沉淀,故C错误; D、滴入的氢氧化钠在硫酸存在情况下不能与硫酸铜反应形成氢氧化铜沉淀,应是在滴入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硫酸完全反应后才会出现沉淀,直到沉淀量达到最大为一定值,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形成的氢氧化铜马上与硫酸反应又形成硫酸铜,因此,在硫酸存在情况下,氢氧化钠不能先和硫酸铜发生反应. △18、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在270℃时分解:2NaHCO3====== Na2CO3+H2O+CO2↑.现取NaHCO316.8g,在敞口容器中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减少的质量为( ) A、4.4g B、6.2g C、8.8g D、10.6g

12

答案:B 解析:减少的质量是H2O和CO2质量之和,设减少的质量为X,则 △2NaHCO3 ====== Na2CO3+H2O+CO2↑ 168 18+44 16.8g X 19、使用如图装置进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反应中应选择( ) A、6HCl+2Al(OH)3═2AlCl3+6H2O B、CO2+H2O═H2CO3 C、NH4Cl+NaOH═NaCl+NH3↑+H2O 点燃D、4P+5O2 ======2P2O5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本题考察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观察图形,我们可以看到实验装置为一开放性装置.而质量守恒定律是说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和,所以要求,凡是对于应用有气体、烟雾参加或有气体、烟雾生成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都要求在密闭环境中进行,否则因无法将所有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都计算在内而无法验证. 解答:解:A、反应物是和生成物中都没有气体或者烟雾,故可以在开放性实验装置反应,所以A是正确的. B、反应物中有气体二氧化碳,不宜在开放性实验装置反应,所以不正确. C、生成物中有氨气生成,不宜在开放性实验装置反应,所以不正确 D、反应物中有氧气参加,有白烟(即P2O5)生成,不宜在开放性实验装置反应,所以不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察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验证和实验装置的选择,所以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和根据反应特点,即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是否有气体或者烟雾,选择什么样的装置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 1、比较、分析、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外界条件下,会发生不同的反应.请参照示例归纳反应规律: 组别 化学方程式 规律 点燃示例 C+O2(充足) ======CO2 点燃C+O2(不充足) ======2CO 反应物相同时,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 (1) 4Na+O2═2Na2O △2Na+O2 ======Na2O2 反应物相同时,反应条件(或温度)不同,生成物不同 (2)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u+4HNO3(浓)═3Cu(NO3)2+2NO2↑+2H2O 反应物相同时,反应物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不同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专题:规律探究. 分析:(1)从反应中可以看出反应物相同但是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物也不同

13

(2)比较两个反应可以看出,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也相同,但是反应物的浓度不同,而使生成物不同 解答:解:(1)比较两个反应可以看出反应物都是钠和氧气,但是一个是在常温下反应,一个是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从而使生成物也不同,可据此得出答案 (2)比较两个反应可以看出,反应物都是铜和硝酸,但是硝酸的浓度不同,从而得到的产物也不同,故可以得出答案. 点评:本题为根据反应来探究反应的规律的题目,解答时可以根据反应物的状态、浓度等,反应条件的难易,再分析生成物是否相同,从而得出答案. 2、(2011?北京)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铜常用于制作导线,因为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2)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aO+H2O=Ca(OH)2. (3)氢氧化钙常用作建筑材料,因为其吸收二氧化碳会变成坚固的碳酸钙. (4)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aHCO3+HCl=NaCl+H2O+CO2↑. (5)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可制得高纯度的硅,同时生成氯化氢.该反应高温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iCl4 ======Si+4HCl. 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1)根据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进行解答; (2)根据氧化钙吸水做干燥剂进行解答; (3)根据氢氧化钙的性质进行解答; (4)根据碳酸氢钠显碱性可以和酸反应进行解答; (5)根据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生成高纯度的硅进行解答. 解答:解:(1)铜常用于制作导线,因为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2)氧化钙吸水做干燥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3)氢氧化钙常用作建筑材料,因为氢氧化钙吸收二氧化碳会变成坚固的 碳酸钙; (4)碳酸氢钠显碱性可以和胃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高温(5)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生成高纯度的硅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iCl4======Si+4HCl. 故答案为:(1)导电;(2)CaO+H2O=Ca(OH)2;(3)碳酸钙;(4)NaHCO3+HCl=NaCl+H2O+CO2↑; 高温(5)2H2+SiCl4======Si+4HCl.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对于化学方程式的考查始终是中考的热点. 3、“岩盐之都”河南叶县盛产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由离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除去食盐高温水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过滤;电解食盐水可制烧碱:2NaCl+2H2O ====== 2NaOH+H2↑+X↑,则X的化学式为Cl2. 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运用物质的构成、过滤的基本操作的运用和质量守恒定律解答. 解答:构成物质的微粒包括分子、原子和离子,食盐是由离子构成的,故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由离子构成;过滤是将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分离的一种方法,故除去食盐水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过滤,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高温合2NaCl+2H2O ====== 2NaOH+H2↑+X↑这个反应方程式可确定X为 Cl2.故答案:离子 过滤 Cl2 点评:哪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哪些是由分子构成的,哪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很多学生分不清,平时注意多积累

14

和多总结寻找规律. 4、现将8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8gA完全反应后生成22gC和18gD.若现有16gB与足量的A完全反应,生成C和D的总质量为20g.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由题意“A和B发生化学反应,8gA完全反应后生成22gC和18g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可求B参加反应的质量;则可知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比,又因为“有16gB与足量的A完全反应”,则可求A的质量,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知答案. 解答:由题意“A和B发生化学反应,8gA完全反应后生成22gC和18g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可求B参加反应的质量为:22+18-8=32克,则可知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比为: 8/32;又因为“有16gB与足量的A完全反应”,则可求A的质量,则: 8/32=A/16,解得A=4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生成C和D的总质量=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4+16=20克. 故答为:20. 点评: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意义: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5、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做强做优电子信息等工业支柱产业.硅(Si)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常用以下方法制得纯硅,如下图所示: △(1)图中①、③发生了置换反应,②发生了化合反应.写出②和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②Si+2Cl2 ======SiCl4; 高温③SiCl4+2H2 ====== Si+4HCl. (2)完成一种表示置换反应的通式:单质(I)+化合物(I)=单质(Ⅱ)+化合物(Ⅱ) . 根据已学知识填表: 单质(I) 单质(Ⅱ) 相应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举一例) A 金属 非金属 B 金属(I) 金属(Ⅱ) C 非金属 金属 高温D SiO2+2C ====== Si+2CO↑ 6、小强买来一包黄铜(铜、锌合金),包装说明如右图,他对包装说明上的质量分数产生了疑问,他称取20g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然后往烧杯中加入稀硫酸93.7g,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共113.5g. (1)反应产生氢气0.2g. (2)通过计算判断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否与包装说明相符(计算结果精确到0.1%,下同). (3)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标签图示型;根据守恒,找出隐含条件;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1)由于黄铜中锌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因此反应前后烧杯内物质质量减小,减小的质量即为产生氢气的质量; (2)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黄铜质量20g-锌的质量黄铜的质量)/20g×100%,解决问题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锌的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生成硫酸锌的质量/(烧杯内剩余物质质量113.5g-黄铜中铜的质量)×

15

100%,需要计算反应生成硫酸锌的质量. 解答:(1)反应产生氢气=20g+93.7g-113.5g=0.2g 故答案为:0.2; (2)设Zn质量为x,ZnSO4质量为y Zn+H2SO4=ZnSO4+H2↑ 65 161 2 x y 0.2g 65/x=161/y=20.2 x=6.5g y=16.1g 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0g-6.5g20g×100%=67.5% 因为67.5%<70%,所以与包装说明不相符; (3)反应后溶质质量分数= 16.1g113.5g-(20g-6.5g)×100%=16.1% 答: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与包装说明不相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6.1%. 点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去掉不发生反应的铜的质量即为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7、(2011?北京)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 已知:Na2CO3+CaCl2=CaCO3↓+2NaCl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图中所给的数据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然后可以根据沉淀的质量求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求出氯化钠的质量,再结合碳酸钠和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可以求出钠元素的质量. 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题给的数据可以知道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22.3g+100.0g+86.1g-198.4g=10.0g,所以可以据此进行求算; 设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 100 x 10.0g 106/x=100/10.0g 解得:x=10.6g 所以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为22.3g-10.6g=11.7g; 所以在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为:10.6g×( 46106×100%)+11.7g×( 2358.5×100%)=4.6g+4.6g=9.2g; 答: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为9.2g. 故答案为:9.2g. 点评:本题中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主要是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在解答时要注意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来得出计算所必须的已知量,然后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同时 8、(2010?重庆)重庆在高科技产业方面发展迅速,今年重庆本土生产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下线,使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新的活力. (1)生产电脑芯片的材料主要是高纯硅.工业生产硅的原理为:2C+SiO2 高温ˉSi+2CO↑,在反应中SiO2发生了还

16

原(填“氧化”或“还原”)反应.该反应生产的是粗硅,将粗硅提纯才能得到高纯硅,在提纯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之一是:H2+SiCl4 高温ˉHCl+X,X的化学式为HSiCl3. (2)天原化工厂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得的氢气可用于生产高纯硅.已知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气、氯气(Cl2)和烧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 通电ˉ2NaOH+Cl2↑+H2↑,产生的H2若在潮湿的Cl2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白雾”,“白雾”是盐酸液滴. 9、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图中的三个化学反应 ①CaO+H2O═Ca(OH)2,该反应是放热(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CO2+Ca(OH)2═CaCO3↓+H2O. 高温③CaCO3 ====== CaO+CO2↑,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4======K2MnO4+MnO2+O2↑,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为紫红色. (3)铝和稀硫酸反应2Al+3H2SO4═Al2(SO4)2+3H2↑,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熟悉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必须依据客观事实、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只有熟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和特点,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解答:(1)①氧化钙与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钙.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该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 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③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水. 高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 CaO+CO2↑. 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符合分解反应的概念,因此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 高锰酸钾的颜色为紫红色. (3)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H2SO4═Al2(SO4)2+3H2↑. 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概念,因此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 (1)①CaO+H2O═Ca(OH)2;热量. ②CO2+Ca(OH)2═CaCO3↓+H2O. ③CaCO3 高温ˉCaO+CO2↑;分解反应. (2)2KMnO4 ═△K2MnO4+MnO2+O2↑;紫红色. (3)2Al+3H2SO4═Al2(SO4)2+3H2↑;置换反应.

17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难度稍大. 10、(1)某同学按右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钠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填“左”或“右”).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填“遵守”或“不遵守”).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到空气中去了.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①②⑤;(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分子种类;④分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物质种类.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物质的微粒性;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了空气中会使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减少来分析解答. (2)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来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解答:解:(1)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而烧杯是敞开的,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使质量减小,故指针偏右,但这并不意味着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都不变. 故答案为:(1)右;遵守;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到空气中去了 (2)①②⑤ 点评: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要注意时所用的物质的质量包括气体固体和液体,而气体容易被忽略,所以在设计验证质量守恒的实验时要考虑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11、汽车作为一种常见交通工具,已走进千家万户.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将石油加热,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汽油,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我国已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它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作为汽车的燃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C.(填字母)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乙醇可通过粮食发酵的方法制得 C.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D.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 (2)汽车尾气(含有CO、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物,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催化剂使CO和NO反应,生成两种无毒气体,试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2NO ======= 2CO2+N2. △(3)汽车生产过程中需要各种金属,其中用量最大的是铁和铝. ①工业上炼铁的简要流程如下: 高温高温请写出步骤Ⅱ、步骤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O2 +C ====== 2CO、Fe2O3+3CO ====== 2Fe+3CO2. 18

通电②工业上在通电的条件下,氧化铝分解得到金属铝,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2O 3 =======4Al+3O2↑. 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铁的冶炼;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能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石油受热分馏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乙醇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 (2)由质量守恒定律,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能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 (3)碳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能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由由题意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写出氧化铝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12、结合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利用这个定律判断: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是:Na2CO3+HCl=的物质是D A、H2O B、CO2 C、H2CO3 D、NaHCO3 (2)大理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不可能变成黄金,理由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Na2CO3+HCl=+NaCl中用了等号,说明配平了,根据质量守恒可知,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和原子个+NaCl中,数的差,则少的原子一定在中; (2)大理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不可能变成黄金,理由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解答:解: (1)Na2CO3+HCl=+NaCl中用了等号,说明配平了,根据质量守恒可知,前面有2个钠原子、1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1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后面只有1个钠原子、1个氯原子,少的原子一定在中,故可推测为:NaHCO3,故选D; (2)大理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不可能变成黄金,理由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故答为:(1)D;(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掌握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方法. 13、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为人类生活创造了丰厚的物质基础,而且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请从A盐酸、B纯碱、C活性炭、D氢氧化钠四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①用于消除冰箱异味的是C; ②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B; (2)锂元素(元素符号为Li)及其所形成的化合物,在通讯和航空航天领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用途.它的化合物氢氧化锂(LiOH)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有辣味,具有强碱性和腐蚀性. ①写出氢氧化锂的一条物理性质易溶于水或白色固体或有辣味; OH- Cl- SO42- NO3- Ba2+ 溶 溶 不 溶 Cu2+ 不 溶 溶 溶 Li+ 溶 溶 溶 溶 ②右表是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运用此溶解性表并结合你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理解,从表中选出一种盐,该盐能和LiOH发生复分解反应,请你写出该盐的化学式:CuCl2或CuSO4或Cu(NO3)2.

19

(3)高纯度的单质硅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材料,没有硅就没有你喜欢的计算机. ①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 高温ˉSi+2CO,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下列中的C.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②硅能在O2中燃烧生成SiO2,并放出大量的热,有科学家正研究将硅作为新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较,硅燃烧没有CO2排放,因有助于解决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化学与生活. 分析:(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纯碱;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生成、有气体生成或有水生成,三个条件只要具备其一反应即可进行; (3)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一种重要物质. 解答:(1)①用于消除冰箱异味的是活性炭.故填:C. ②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纯碱.故填:B.(2)①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水溶性等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填:易溶于水或白色固体或有辣味. ②氢氧化锂属于碱,易溶于水,能和氢氧化锂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盐应该具备的性质有:易溶于水,和氢氧化锂混合能够生成气体、或沉淀或水; 氯化铜、硫酸铜、硝酸铜等物质易溶于水,能和氢氧化锂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氯化铜、硫酸铜、硝酸铜等物质都能够和氢氧化锂发生复分解反应.故填:CuCl2或CuSO4或Cu(NO3)2. (3)①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填:C. ②硅燃烧没有CO2排放,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故填:温室效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反应条件、类型的判断等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只要具备其中之一,反应就可进行. 14、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镁条和一个石棉网,将他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然后在石棉网上方将镁条点燃,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白烟,再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发现质量减轻了.有同学据此认为“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定律时,一定要注意是否是参加反应的或生成的全部物质的质量. 解答: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燃烧的镁的质量加上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但在实验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白烟,说明有些生成物散逸到空气中去了,称量的不是全部生成物的质量,故发现质量减轻了,但依旧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故答案为:这种说法不对,因为有一部分生成物以白烟的形式散逸到空气中去了,称量的不是全部生成物的质量,故质量减少. 点评:有气体、烟、雾等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其质量往往容易忽略,致使表面上看和质量守恒定律不相符.但如果把它们的质量考虑进来,就能发现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 15、星期天,小强的妈妈要焙制面包,叫小强取商店买回一包纯碱,小强仔细看了包装说明(如图),并产生疑问: 回到学校,他取出从家里带来的一小包纯碱样品进行实验:准确称取5.5g样品放入烧杯中,在滴加盐酸至刚好完全反应(忽略CO2溶于水),共用去稀盐酸25g,得溶液质量为28.3g(杂质溶于水且与盐酸不反应).求:(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Na2CO3的另一种俗名纯碱;

20

(2)生成CO2的质量是2.2g;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14.6%. (4)通过计算判断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与包装说明相符?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标签图示型;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1)碳酸钠俗称纯碱; (2)根据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可以求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3)根据相关数据可以求出盐酸的质量分数; (4)通过计算可以判断碳酸钠是否符合说明. 解答:解:(1)Na2CO3的另一种俗名是纯碱.故填:纯碱. (2)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g+5.5g-28.3g=2.2g.故填:2.2g. (3)解:设25g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X,碳酸钠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44 Y X 2.2g 73/44=X/2.2g 106/44=Y/2.2g X=3.65g,Y=5.3g. 盐酸的质量分数为: 3.65g/25g×100%=14.6%.故填:14.6%. 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5.3g/5.5g×100%=96.4%,不符合说明.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方面的知识,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6、已知6gA物质和若干克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3gC物质和9gD物质,则参加反应的B物质是16g,若12gA物质参加反应,则生成D物质18g.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物质质量守恒. 分析: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 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物质的质量为:13g+9g-6g=16g.故填:16. 反应时,A和D的质量比为:6g:9g=2:3; 设12gA物质参加反应,生成D的物质为X,则有:2:3=12g:X,X=18g.故填:18. 点评: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 1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承担了某项研究课题的一部分:通过实验探究气体X(已知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元素组成.实验装置如下.将0.17gX气体由注射器A缓缓送入B装置(B装置中的空气已预先除去),使之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用D装置抽取收集.实验的现象和数据记录如下: 现 象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B装置中 逐渐变成亮红色 21.32 21.08 C装置中 变蓝色 32.16 32.43 (1)参加反应的氧元素的质量是0.24g,X中一定有氢元素. (2)经测定,D中的气体由一种元素组成,常温常压下密度是1.25g/L,试推测该气体的化学式是N2,其质量是0.14g.(常见气体密度如下) 气 体 H2 O2 CO CH4 N2 CO2 常温常压时的密度(g/L) 0.09 1.43 1.25 0.72 1.25 1.98 △(3)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3+3CuO======3Cu+3H2O+N2.

21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物质的元素组成;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元素推断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实验操作型;新信息筛选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图表分析,寻找有效数据;根据守恒,找出隐含条件. 分析:(1)装置B中CuO被还原,因失去氧而质量减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氧元素的质量即装置B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根据实验中无水硫酸铜的颜色变化,确定反应生成了水,然后再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元素不变的定律,完成对气体X的组成元素的判断; (2)利用表中所给气体的密度与所测定的气体D的密度相对比,并由D中的气体由一种元素组成,完成对气体D的判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差可计算生成的气体D的质量; (3)根据对反应的分析,确定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原则及方法,完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氧元素的质量=21.32g-21.08g=0.24g;无水硫酸铜吸收了水装置C变蓝,说明气体X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水,根据反应前后元素不变,可判断气体X中含有氢元素; (2)表中有两种气体CO和N2的的密度都与气体D的常温常压下密度密度1.25g/L相同,若气体X为CO,与气体D中的气体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测定结果相矛盾,因此可确定气体D为N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D气体N2的质量=0.17g+21.32g+32.16g-21.08g-32.43g=0.14g; (3)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都不变,及气体X由两种元素组成,可判断气体X是由N、H两元素组成的气体化合物,该气体中N、H元素的质量比=0.14g:(32.43-32.16-0.24)g=14:3,则N、H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14/14): (3/1)=1:3,气体X的化学式可表示为NH3; 综合以上分析,装置B中反应为NH3与CuO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红色Cu、H2O和气体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3Cu+3H2O+N2; △故答案为:(1)0.24;氢;(2)N2;0.14;(3)2NH3+3CuO======3Cu+3H2O+N2. 点评:本题涉及到较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理论和规律,需要具有较强的分析及运算推理的能力.

22

23

2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4p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