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意外伤害自救1

更新时间:2023-07-29 19:1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体意外伤害自救

第一章 概 述

★一、意外伤害

是指突然发生的各种实践或事故对人体所造成的损伤,包括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

★二、人体意外伤害自救

是指人体受到各种突然发生的损害或伤害尚能自我保护时所采取的措施。

三、人体意外伤害救助

是指人体受到各种突然发生的损害或伤害,他人为保护或减少受害人的伤害程度所采取的措施,可以是单一性或群体性

四、世界急救日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国际联合会将每年9月的第二个周六定为“世界急救日”,以此呼吁世界各国重视普及急救知识,让更多的人士掌握急救技能技巧,现场挽救生命和降低伤害。2005年是首个世界急救日, 2011年主题是“急救为人人”。

第二章 自然灾害救治

第一节 地 震

地震:是地壳在内、外应力作用下,集聚的构造应力突然释放,产生震动弹性波,从震源向四周传播引起的地面颤动。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我国国土面积占全球的十四分之一,人口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地震灾害占全球的二分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在各种大自然灾害中,经济损失的比例,气象灾害为57%,人口死亡的比例,地震灾害为54%。

地震的危害

瞬间发生,破坏剧烈,灾害严重,预报困难,社会影响深远。

地震的损害

直接灾害:地面断裂、山崩、地陷、海嘯等

间接灾害:火灾、水灾、房屋倒塌、桥梁断裂等

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

1)机械性外伤:一般占地震伤的95%~98%;

2)埋压窒息伤:因崩塌、滑坡、泥石流;

3)完全性饥饿:断水断食;环境潮湿寒冷,或闷热污浊,使代谢紊乱、抵抗力下降;

4)精神障碍;

5)淹溺;

6)烧伤:地震诱发火灾、有毒有害物质泄漏

7)冻伤

地震造成的主要伤亡形式

直接伤亡;闷压致死;跳楼或逃跑;躲避地点不当;重返危房;抢救或护理不当等

地震的震级与烈度

地震震级:用据震中100KM处的标准地震仪所记录的地震波最大振幅值的对数来表示 震级是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大小强弱,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来决定,同一次地震只应有一个数值。

7级和7级以上——大地震;5级、6级——强震或中震;3级、4级——弱震或小震;1级、2级——微震;小于1级——超微震。目前记录到的最大地震,没有超过8.9级 。

地震烈度:地面及房屋等建(构)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烈度在同一次地震中因地而异,受当地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影响。对震级相同的地震来 说,若震源越浅,震中距越短,烈度就越高。当地的地质构造是否稳定,土壤结构是否坚实,房屋和其他构筑物是否坚固耐震,对于当地的烈度高或低有着直接的关系

地震前兆

1、 地下水异常:水位、水质、水温等变化

“气象观测井-----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2、地声:震前几秒到几天出现,持续几秒到几分钟,强烈、怪异,如雷鸣、大炮或机器轰鸣、狂风呼啸、大树折断声,但树梢和树叶都不动;

3、地光:震前几秒到几分钟出现,持续几秒到几分钟,明亮而恐怖,五光十色,呈片状、带状、柱状、球状等;亮如白昼;但树无影

4、动物表现异常: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牛羊骡马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乱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猫携着小猫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蜜峰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

5、电磁场异常:收音机失灵、日光灯自明等

地震发生时应怎样做?

原则:切忌惊慌,紧急疏散

1、保持镇静,不偏信流言蜚语

2、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 不到阳台上去!

3、要相互关爱

4、人员密集场所不要拥挤

5、听从紧急计划人员的指示疏散

6、让开通道

躲在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

室内避震—安全位置

冰箱等坚硬家电边;厨房或厕所等小开间(远离炉具、煤气管道及易破碎碗碟);有水管、暖气管道等处;承重墙墙根、墙角;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

室内避震—不安全位置★

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玻璃、镜子和大窗户边

室内避震——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随手抓取垫子保护头部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室内避震——注意

1、远离窗户

2、保持镇定并迅速关闭电源、 煤气(天然气)、自来水开关

3、将门打开,避免地震错位后不能出去

3、勿随便点灯火,因空气中有易燃易爆气体

4、注意天花板上的物品(如灯具、吊扇)有无可能掉落下来

5、切忌急着冲出,勿使用电梯

6、穿着皮鞋、皮靴,以防震碎的玻璃及碎物弄伤

7、察看周围的人是否受伤,如有必要,予以急救

户外避震---注意

1、不要跑

2、不要慌张往室内冲,不要往地下走或进入坑道

3、注意头顶上方可能有如招牌、花盆等掉落,用提包保护头部

4、远离兴建中的建筑物、电线杆、围墙、未经固定的贩卖机等

5、若在桥上或地下道,应镇静迅速地离开

6、若在郊外,远离崖边、河边、海边,找空旷的地方避难

地震被废墟埋压怎么办

1、保持镇静、树立信心

2、巩固环境,扩大空间,保护呼吸畅通

3、敲击求救(勿不断大声喊)

4、包扎伤口

5、保存体力,维持生命

地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

1、燃气泄露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

2、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由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3、毒气泄露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4、注意避开的危险场所:生产危险品的工厂; 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

地震急救

1、组织急救。刨挖时快、准、稳,以免再受伤。注意清理口鼻内异物、止血、固定、妥善

处理伤口

2、重伤者优先抢救,如呼吸、心跳停止、大出血、头部、内脏受伤

3、有大批受伤者,必须向急救站、医院、领导机关,通过电话、电报、传真等迅速报告

4、送医院急救,应采用汽车、火车、飞机,尽快将伤员送到

积极参加互救活动

救人原则:1)先救近,后救远;2)先救易,后救难;3)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 救人方法:

1)挖掘被埋压人员以支撑物保护

2)使伤者先暴露头部,清除其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不能自行爬出者,不可生拉硬扯,脊椎损伤搬运时,应用门板或硬担架

4) 一时无法救出,应立下标记,以待救援。

搬运伤员方法

扶行法:适合那些没有骨折,伤势不重,能自己行走、神志清醒的伤病员。

背负法:适于老幼、体轻、神志清醒的伤病员。如有上、下肢及脊柱骨折禁用

抱持法:适于年幼或体轻、无骨折且伤势不重的伤员。如有脊柱或大腿骨折禁用

扶行法 背负法 抱持法

轿杠法:适合神志清醒的伤员

四人搬运法:适合颈、脊椎受伤病人搬运。

拖曳法:适用于狭窄空间或浓烟的环境下

地震拥挤时,避免偶发踩踏事件

1、避免进入拥挤的人群,有防险意识——上策

参加公众活动时,看清楚出口和各种逃生标识;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拥来,避到一旁,勿奔跑;若路边有商店、饭馆等,暂避一时,勿逆人流前进

2、身不由己卷入混乱人群时——采取中策

和大多数人前进方向一致,不逆行;听从指挥人员口令;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

3、 如果不幸摔倒——下策

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没有墙壁时,尽可能

让身体蜷成球状、侧躺在地,做最大努力保持意识清醒、张大嘴呼吸

地震开始,必须离开时,你带什么?

应该在平时就备好应急救生包,包内应有

饮水、食品、收音机、手电筒、电池、毛巾、手纸、蜡烛、打火机、哨子、急救药品(过氧化氢、抗生素、酒精棉签、阿司匹林、抗腹泻药等)绷带、纱布、棉花等

日常生活中对地震危险因素的防范

1、积极参加社区居民防灾知识讲座

2、对大件家具应固定,防止倾倒

3、橱柜、窗户玻璃粘上透明薄膜或胶布

4、墙上悬挂物取下或固定,防止掉下

5、加固房屋、睡床等

6、清理杂物,门口楼道畅通

7、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

8、阳台护墙要清理,花盆杂物拿下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92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