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及低品位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更新时间:2023-04-09 18:0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铜山65万吨/ 年尾矿及低品位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可研报告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公司所属的铜山矿1500 吨/ 年堆浸—萃取—电积厂开采、冶炼工作已于2006年8月20日结束,目前在铜山矿形成了一个废矿石总量为280 万吨的尾矿堆。根据储量报告和实际生产计算,还有4600 吨不易浸出的铜金属量赋存于大尾矿堆中,平均品位0.23%以下。多宝山铜矿H号矿带赋存浅表氧化矿石140 多万吨,平均品位0.4%以下,属表外品位,金属量4000 吨。本项目依据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原则和产业政策要求,拟建铜山65 万吨/年选矿尾矿及低品位氧化铜矿堆浸厂,对现有的铜山矿1500 吨/ 年堆浸—萃取—电积厂进行技术改造,通过重新倒堆方式,把尾矿堆的氧化矿废石进行清洗—筛选—重新破碎—倒筑堆利用;同时开发多宝山铜矿床□号矿带赋存浅表140多万吨的低品位氧化矿石。通过更新设备、生产工艺流程,最大限度的综合回收电积铜1000 吨/年。新建堆浸、供电、供热等设施,项目设计年限为8 年,综合利用尾矿及低品位废矿石总量420 万吨,回收电积铜8000 吨。项目建设期两年,投产当年即可达到设计产量。

2、项目投资计划

总投资32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000万元,其中堆浸、萃取、电积等工程1200 万元,辅助生产等工程600 万元,其它工程费用200 万元;流动资金1200 万元。资金筹措:企业自筹3200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000万元,流动资金1200 万元。

1

3、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制定铜山65万吨/ 年选矿尾矿及低品位氧化铜矿堆浸厂项目堆场规划、电积厂新工艺改造和附属设施改造方案,编制45 万吨/ 年铜山矿选矿尾矿堆开发利用方案和20 万吨/ 年

多宝山矿口号矿带低品位氧化铜矿开发利用方案,进行项目采、浸冶设备的选型、购置。2007年10月对现有的1500 吨/ 年堆浸—萃取—电积厂进行技术改造,2008 年5 月份进行尾矿堆利用试生产;2009年初开发建设多宝山矿口号矿带露天采厂,开始土建施工、设备安装,09 年11 月份试生产。项目建设期两年,投产当年即可达到设计产量。目前已投入资金602.6 万元,其中土建93.7 万元,设备及安装161.5 万元,生产库存材料347.3 万元。2008 年1—8 月45 万吨/ 年铜山矿尾矿堆堆浸—萃取—电积工艺已生产电积铜328

吨,预计全年生产电积铜500 吨。

二、企业基本情况黑河小多宝山铜业有限公司是黑龙江黑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 年1 月并购重组原黑龙江省多宝山铜矿的基础上设立的新企业。矿山位于黑河市嫩江县多宝山镇境内,公司持有三矿沟矿、铜山矿上部氧化矿和多宝山矿二号矿带三个矿权。多宝山矿始建于1958年,日采选能力为50 吨。三矿沟矿始建于1966 年,日采选能力为120 吨,1970 年改扩建为300 吨/ 日采选厂。在省、市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正确领导下,1995 年建成三矿沟矿200 吨/ 年电积铜半工业性堆浸—萃取—电积试验厂,该厂半工业试验成功后,于1999 年建成铜山矿1500 吨/ 年电积铜堆浸—萃取—电积工艺国家工业性中型试验厂及相应辅助设施,该项目属国家重点新技术、新产品发展项目,经原国家经贸委批准立项和验收,填补了我国高寒地区湿法提铜的空白。多宝山铜矿建矿至今累计为国家生

2

产战略物资铜4.6 万吨,铁精矿41 万吨,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目前现有固定资产1.09 亿元,年生产经营标准电解铜1000 吨、铜精矿含量800 吨、铁精矿1.8 万吨、黄金20 千克、白银350 千克。2006 年度实现销售收入10047 万元,上缴税金2176 万元;2007 度年实现销售收入10449 万元,上缴税金2500 万元。连续两年成为黑河市的利税上缴大户(第一),达到了生产发展、员工稳定、效益良好的重组目标。

三、产品需求分析和改造的必要性

1、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铜是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材料,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铜的需求量也迅速增长,由于我国铜的生产能力不足,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金属铜及炼铜原料。据统计,2004 年全国铜的产量为150.6 万吨,而净进口的铜及铜合金、粗铜和铜材的量达82.8 万吨。据权威部门预测,到2007 年,国内铜的需求量大约为330—350 万吨。考虑到新建矿及老矿扩建增加的能力,国内铜的自给率最高可达50%,不足部分仍依赖大量进口,在我国铜将是长期紧缺的物资。正因如此,近年来,由于国内铜需求的刺激及国家价格政策的改革,国内铜市场与国际接轨,电积铜价格上涨迅猛,2006 年电解铜最高价达到8 万元/吨,年平均价格近7 万元/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铜的需求将日趋旺盛,而我国铜产量由于受资源和资金的限制,增长速度将慢于需求增长速度。因此,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国铜的价格将保持平稳和略有上升。

2、项目可利用资源情况公司属下的铜山矿1500 吨/ 年堆浸—萃取—电积厂(以下简称铜山浸冶厂),依据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第二地质调查所提交的《铜山铜矿床I号矿体详查储量说明书》,

后又根据黑龙江省储量委员会《储量审批决议书》中“对部分限于当前技术经济条

3

件暂不能利用的(表外)氧化矿和低品位矿石,矿石生产部门应加以利用的意见”,设计按》0.2% 铜品位做为边界品位对矿体进行圈定,并做为本次氧化矿储量计算和设计的依据。经计算,505m标高以上设计储量为矿石量309 万吨,铜金属量为19269吨

4

铜山矿I号矿体氧化矿部分的开采工作于1998 年底正

式开始,2006年8月20日开采结束,完成堆矿量280万吨。铜山浸冶厂从1998 年底至2006年年底的酸浸出已完毕。目前铜山采区已形成一个废矿石总量为280 万吨的尾矿堆。

根据地质提交的储量为309 万吨、品位0.62%、按预可研设计贫化率为4%、出矿品位0.595%、浸出率为75%、回收率为70%。据此280万吨氧化矿石应回收铜金属1.1662 万吨, 实际铜山浸铜厂截止2006 年8 月20 日累计产铜7060 吨, 按回收率70%计算,还有4600 吨不易浸出的铜金属量存于尾矿堆场内。

公司持有的多宝山铜矿床H号矿带赋存浅表氧化矿石140多万吨,平均品位0.4%左右(表外),金属量4000 吨以上。

同时,随着主矿体开发的进行,尚有大量品位小于0.2% 的剥离废矿石需要综合回收利用。

3、堆浸—萃取—电积技术的先进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作为近二十年来飞速发展的湿法冶金技术,在国外,已达到很大的生产规模和很高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用湿法冶金技术生产的铜产量占总量的比例已由20 年前的2%增长到40%以上,国外评论甚至认为,湿法炼铜已进入了铜冶炼方法的主流。它具有工艺简单(从矿石直接湿法冶炼)、成本低、建设周期短、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成为开发低品位氧化矿、含铜废石、尾矿的经济有效手段。该技术自1968 年在美国兰鸟( Bluebird )公司工业上使用以来已在美国、加拿大、智利、澳大利亚等世界上许多产铜国家成功推广应用,年产铜达100 多万吨。我国从60 年代起即开始了铜湿法冶金技术的开发研究,1983 年建起第一家湿法生产阴铜的工厂。1995

5

年“难处理氧化矿和低品位铜矿直接提取新工艺研究”被列入“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5 个子课题—德兴铜矿的低品位(废石)硫化矿细菌浸矿—萃取—电积,中条山铜矿峪氧化矿就地浸矿—萃取—电积,云南东川汤丹高碱性脉石难选氧化矿氨浸—萃取工艺,大冶铜绿山低品位高含泥氧化铜矿制粒堆浸和铜萃取剂及稀释剂研究,目前已顺利完成,浸出方式有堆浸、地下溶浸、加压槽浸、制粒堆浸,氨浸、酸浸等,大部分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技术和工艺流程。原黑龙江省多宝山铜矿经过多年的准备工作,于1993 年掌握了堆浸—萃取—电积工业的生产技术,特别是解决了高寒地区堆浸—萃取—电积工艺生产电解铜的技术难题,对开发矿区的氧化铜矿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1995 年通过原黑龙江省冶金工业厅组织的技术鉴定。1997 年首先对铜山矿进行开发,建设铜山矿1500t/a 堆浸—萃取—电积厂。该项目1999 年建成,2000 年通过原国家经贸委组织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8 年来生产情况良好,工艺先进,产品质量合格,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正常,

这在我国高寒地区还是首家。

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铜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建设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我国是缺铜国,目前的市场自给率不足45%。所以从80 年代开始,铜在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中一直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

黑龙江省年消耗铜量约2.5 万吨,年产量不足3000 吨,自给率非常低,每年需要大量外进。

根据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目录》中第一条、第三款“有色金属矿山利用难选矿及低品位矿生产金属”的规定和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同志在《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的讲话中“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完

6

善适合我国矿产资源特点的采、选、冶工艺,提高回采率和综合回收率,大力推进尾矿、废石的综合利用”的精神,尽最大限度的回收废矿堆内的铜资源,避免国家资源浪费。利用现有的铜山矿1500 吨/ 年堆浸—萃取—电积厂进行技术改造,通过重新倒堆方式,把废矿石堆的废石进行清洗、筛选、重新破碎、倒筑堆;同时开发多宝山铜矿床口号矿带赋存浅表140 多万吨的低品位氧化矿石。通过更新设备、生产工艺流程,年生产电解铜1000 吨,按每吨铜6 万元/吨价格,企业效益是十分可观的。该生产技术是先进的,闭路循环无环境污染,经济上也是最合理的,同时使国家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综合利用,避免了国家资源的浪费。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条件。因此,建设此项目是非常必要的。

四、改造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1、企业生产现状公司三矿沟矿经过41 年的开采,矿产资源已近枯竭,矿井已超期服务了16 年,生产仅能维持到2008 年7 月。铜山矿氧化铜矿石已于2006 年8 月份开采完毕。目前企业生产仅能维持到2008 年2 月。由于多宝山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周期长、几年内难以见效等因素,黑龙江黑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在2006 年投入1600 万元的巨额费用进行三矿沟老矿接续资源勘查,稳步推进老矿外围地质找矿。因为资源近枯竭,公司别无选择,只有通过综合回收利用铜山矿280 万吨尾矿堆内的铜资源和开发多宝山铜矿床口号矿带赋存浅表140 多万吨的低品位氧化矿石资源,才能解决矿山4600 余名职工家属就业、生活和维护矿山的稳定,才能为新矿山的开发、接续经营赢得时间。因此,项目建设是企业生存的需要。

2、铜山堆浸场、集液池、萃取电解厂现状铜山矿目前堆场建设标准低,因底

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tb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