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水平构件培训练习题库20130403

更新时间:2023-12-30 17:4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1G101钢筋考试试题(水平构件)

项目部: 姓名: 职务: 总得分: 一、填 空 题(每空1分,共60分)

1. 抗震锚固长度系数ζaE,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取 ,对三级抗震等级取 ,15. 当梁腹板高度hw≥ mm时,需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所注规格与根数应符合规范规定。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G打头,接续注写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布置。G4φ1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 根纵向构造钢筋,每侧各配置 根构造钢筋。P 27

16. 梁侧面构造钢筋搭接长度为 ,锚固长度为 ,梁侧面抗扭钢筋搭接长度为 ,锚固长度为 。

对四级抗震等级取 。P53

2. 砼保护层厚度指 ,构件中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P54

3.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不应小于 。P 53

4. 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ζa当多于一项时,可按连乘计算,但不应小于 。

5.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ζa:带肋钢筋的公称直径大于25时为 ;锚固区保护层厚度为3d时为 、为5d时为 。中间时按 值 。P 53

6.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任何情况下不应小于 。P 55

7.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ζl: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25%时取 ,为50%时取 ,为100%时取 。P 55

8. 梁面筋水平间距不得小于 ,第一排与第二排钢筋之间净距不得小于 ,公司工艺要求不得大于 。P56

9. 当受拉钢筋直径> 及受压钢筋直径> 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 10. 下图中、“4A”表示 。

11. 一级抗震框架梁KL1 300×600φ10@100/200(2)3Φ18;3Φ18,该梁的加密区长度为 ;若为三级抗震,加密区长度为 。P85

12. 框架梁梁面第一排支座负筋向跨内伸出的长度为 ;第二排支座负筋向跨内伸出的长度为 。

13. 抗震楼层框架梁,侧面钢筋为构造筋时,其搭接长度与锚固长度为 ;为受扭纵向钢筋时,其搭接长度为 ;锚固长度为 ;其锚固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P28

14. 梁下部钢筋不能在柱内直锚时,可以 ;连接位置离柱边的距离为 。(P81)

17. 下图中,梁高600mm、板厚150mm,按图集要求应设置 根梁侧面构造钢筋。

18. 下图括号内直径φ12的钢筋为 ,括号后直径φ20的钢筋为 。

19. 下图括号前直径φ25的钢筋为 ,括号内直径φ12的钢筋为 。

20. 对于梁:φ8@100(4)/150(2),表示: 箍筋为HPB300钢筋,直径φ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P 27

21. 对于梁:13φ10@150/200(4),表示: 箍筋为HPB300钢筋,直径φ10,梁的两端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为15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四肢箍。P 27

22. 梁附加吊筋端部平直段长度为 。梁高 时,附加吊筋弯折角度为45°,附加吊筋弯折点位置离次梁两侧各为 。(P87)

23. 不深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断点距支座边的距离,在标准构造详图中统一取为 lnl(lnl为本跨梁的净跨值)。(P33)

24. 抗震KZ边柱和角柱柱顶纵向钢筋采用“梁锚柱节点”时,梁上部纵筋锚入柱内按梁筋上皮算起往柱内锚入长度为≥ labE 。P 59

25. 框支梁侧面纵筋弯锚时,需伸至梁纵筋弯钩内侧,满足水平段长度≥0.4labE,弯折段长度≥15d,

且总锚固长度 。(P90)№

26. 梁筋单面搭接焊时,焊接长度不得小于 ,双面焊焊接长度不得小于 。 43. 梁板后浇带采用贯通留筋时,后浇带宽度应满足 ,采用100%搭接留筋时,除了满足前述条件外,还应满足 且 。(P98)

27. 梁箍筋绑扎间距允许偏差为 。板筋间距允许偏差为 。丈量方法为: 。(竖向构件部分,或详GB50204-2011)

28. 非框架梁、井字梁及板的上部纵向钢筋在端支座的锚固要求分两种情况,需由设计指定, 分别为 和 。P33 29. L梁底筋锚入主梁长度一般情况下为 ,当梁配有纵向受扭钢筋时,L梁下部纵筋锚入支座长度为 。当端支座为柱、剪力墙时,梁端部应设 。P86

30. L梁在端支座直锚长度不足时可弯折锚固,其弯钩长度为 ,在主梁内弯钩位置位于 。P33、P86

31. 主次梁相交,附加箍筋范围内, 或 照常设置。 P87 32. 在梁平法中,当为竖向加腋梁时,用b×h GYc1×c2表示,其中c1表示 ,c2表示 。当为水平加腋梁时,用b×h PYc1×c2表示,其中c1表示 ,c2表示 。P 26

33. 对于井字梁,当在结构平面布置中仅由四根框架梁框起的一片网格区域时,所有在该区域相互正交的井字梁均为 。(P30)

34. 贯通两片网格区域采用平面注写方式的某井字梁,其中间支座上部纵筋向跨内伸出的长度 从 开始计算(P31)

35. 井字梁在柱子的纵筋锚固及加密区要求同 。(P91)

36. 设计无具体说明时,井字梁上、下部纵筋均 在下, 在上,短跨梁箍筋在相交范围内通常设置,相交处两侧各附加 ,间距 。(P91)

37. 纯悬挑梁下部钢筋锚入支座的长度一般为 。当悬挑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时,悬挑梁下部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应为 。(P89)悬挑板下部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为 。(P95)38. 悬挑梁第一排钢筋至少保证 根角筋,并不少于第一排纵筋的 ,其余纵筋下弯。P89.

39. 悬挑梁钢筋在端部下弯时,弯后平直段长度应满足≥ 。(P89) 40. 悬挑梁,当l<4hb时,可以 。(P89)

41. 当剪力墙水平分布筋不满足连梁、暗梁及边框梁的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的要求时,应补充注明梁测面纵筋的具体数值,其在支座内的锚固要求 。(P17)

42. 连梁锚入剪力墙的锚固长度为 ,交叉暗撑、集中对角暗撑、对角斜筋的锚固长度为 。(P74-P76)

44. 梁筋焊接接长时,主筋端部应 预弯 。

45. 框架梁梁第一道箍筋距柱边的距离为 。(P85) 46. 框支梁箍筋加密区范围为≥ 且≥1.5hb 。(P90)

47. 板底筋垫块间距为 ,板面筋垫块间距为 ,悬挑板 必须设置垫块。梁底筋垫块间距不大于 ,当梁宽不大于 时设置两个垫块,当梁宽大于 时,应设置三个垫块。(详公司工艺)。

48. 次梁面筋在边支座弯锚入主梁时,弯钩位置位于 。 49. 板面筋在边支座弯锚入梁内时,弯钩位置位于 。

50. 关于绑扎,板底筋绑扎要求为 。分离式配筋板面筋绑扎要求为 :其中扎丝应成 形状。(详公司工艺,理解即可)

51. 板面筋(双层配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为 。

52. 当板面有安装线管时,一般情况下应设置( 抗裂附加钢筋 )。

53. 对于有主次梁的结构,设计未注明时,施工缝应留置在 次梁跨中1/3范围内 ,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 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

54. 斜撑构件(如楼梯)钢筋应采用 抗震(带E符号) 钢筋。

55. 后浇带HJD的两种留筋方式分别为: 和 。P47 56. 同一根钢筋接头数量不得超过 2个 。

57. 抗裂构造钢筋自身及其与受力筋搭接长度为 ;抗温度筋自身及其与受力主筋搭接长度为 。分布筋自身及其与受力筋、构造钢筋的搭接长度为 ;当分布筋兼作抗温度筋时,其自身及与受力主筋、构造钢筋搭接长度为 。P94

58. 图集中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筋向跨内的伸出长度,是从 开始计算。(P38) 59. 板面筋在边支座处弯锚入梁内时,弯钩长度为 ,当直段长度≥la时,可以 。(P92)

60. 有梁楼盖不等跨板上部贯通纵筋连接构造的原则为 。(P93)

61. 当悬挑板端部厚度不小于 时,设计值应指定板端部封边构造方式。(P39) 62. 板筋第一根钢筋的起始位置为 。(P92) 63. 板底筋在支座内的锚固长度为 。(P92)

64. 矩形板,通常情况下板面钢筋 在上, 在下,

板底筋 在上, 在下。 为 。(P79)

65. 有梁楼盖楼(屋)面板,当相邻等跨或不等跨的上部贯通纵筋配置不同时,应将配置 A 、≥ 12d B 、≥ 15d C、≥0.6LabE D、≥0.4LabE 越过其标注的跨数终点或起点伸出至相邻跨的跨中连接区域连接。(P92)

66. 当贯通筋采用两种规格钢筋“隔一步一”方式时,图中标注Φ18/Φ12@100,表示直径为Φ18的钢筋和直径为Φ12的钢筋两者之间间距为 ,直径Φ18的钢筋的间距为 ,直径Φ12的钢筋的间距为 。P37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

1.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最小不应小于 。P53 A、200 B、250 C、300

2. 当锚固钢筋的保护厚度不大于 时,锚固钢筋长度范围内应设置横向构造筋。P53 A、5cm B、5d C、10d

3. 纵向受力钢筋搭接,当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 范围内各设置两道箍筋。P54

A、50mm B、100mm C、150mm

4. 纯悬挑梁XL底筋锚固长度为 。悬挑板底筋的锚固长度为 。P89、P95 A、10d B、12d C、15d D、20d

5. 板内抗裂构造钢筋自身与其受力主筋的搭接长度为 ,抗温度筋自身与其受力主筋的搭接长度为 ,分布筋自身与其受力主筋搭接长度为 。P94

A、12d B、15dmm C、150mm D、ll

6. 规范规定: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级)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其中对抗震钢筋原材料要求方面的强制性条文有 。

A、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B、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C、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D、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7. 抗震楼层框架梁,底筋在中间支座的锚固长度需同时满足 。(P79) A、≥0.5hc+5d B、≥0.5hc C、≥LaE D、≥0.4LabE

8. 抗震楼层框架梁中间支座,梁筋弯锚时,水平段长度为, ,弯钩段长度

9. 非框架梁上部钢筋在边支座的锚固构造,当设计按铰接时,水平段锚固长度为 ,此时支座上部钢筋外伸长度为 。(P86)

A、≥0.35LabE B、≥0.6LabE C、≥Ln1/5 D、≥Ln1/3

10. 不深入支座的梁下部钢筋于支座外0.1ln处阶段,此时ln为 。(P87) A、本跨的净跨度。

B、本跨与左右相邻跨净跨的较大值。

11. 框架梁,三级抗震,梁高600,加密区箍筋间距100mm ,此时加密区箍筋个数为 。(P85)

A、11个 B、10个。 C、9个。 D、8个。

12. 后浇带采用100%搭接留筋时,后浇带宽度应同时满足 (多选)。(P90) A、≥800mm。 B、≥1000mm。 C、 ≥ll D、≥ll+60 13. 板后浇带钢筋采用贯通留筋时,后浇带宽度应满足 。(P90) A、≥800mm。 B、≥1000mm。 C、 ≥ll D、≥ll+60 14. 抗震结构,连梁钢筋直锚时,锚固长度需同时满足 。(多选)(P74)

A、≥600mm

B、≥800mm C、≥LaE D、≥Ll

15. 框架梁第三排支座上部纵筋向跨内伸出的长度为( ),L梁第二排钢筋向跨内伸出的长度为( )

A、1/4 ln B、1/3ln C、由设计指定

16. 抗震框架梁尽端梁时,此框架梁尽端是否需要设置箍筋加密区? 。(P85) A、需要 B、不需要 C、由设计指定

17. 屋面连梁在剪力墙内 ,中间楼层连梁(单洞口连梁)在剪力墙内 。双洞口连梁在中间剪力墙内 。

A、应设置箍筋 B、不设置箍筋 C、由设计指定

三、案 例 题(每题5分,共10分)

67. 阐述下图梁筋配筋信息(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理解即可):

答:

68. 某楼梯图踏步段配筋如下,试阐述其配筋信息(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理解即可):

答: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x1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