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08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

更新时间:2023-06-02 21:3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重庆市2008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

重庆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物 理 试 卷

1.图1是测电笔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由绝缘体构成的部分是(

图1

A.笔尾金属体 B.塑料外壳 C.电阻 D.弹簧 2.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指出下列数据最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A.中学生课桌高约为80cm

B.两个普通鸡蛋中约为10N

( )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D.珠穆朗玛峰山脚今天的大气压约1.5×105Pa 3.如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

A.小姑娘站在穿衣镜前照镜子

B.自然界中的全日食现象

C.有趣的“一笔三折”现象 D.老师在上课时,用投影仪展示图片 4.如图3所示的四个事例中,用做功方式改变内能的是 ( )

1冬天,搓手会让 ○2冬天,嘴对手 ○3炒菜时,铁锅热 ○4水蒸气把软木塞冲 ○

手变暖和 哈气取暖 得烫手 开时,温度会降低

图3

A.○1○2 B.○2○3 C.○3○4 D.○1○4

重庆市2008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

5.如图4所示,关于生活中力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B C D

A.足球被福娃踢出后,会在惯性力的作用下继续向前运动

B.小张用吸管喝饮料,是利用了嘴对饮料的作用力将其吸入口中 C.运动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鞋子与地面的摩擦力 D.小王没有将地面上的箱子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了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6.物理研究中常常会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类比法”等研究方法。下面四

个研究中,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是 ( )

A.研究电流时,把它与水流相比

B.研究磁场时,引入了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C.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保持了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变

D.探究两个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时,可用一个阻值为2R的电阻来代替

7.如图5所示,家庭照明灯的一种按键开关上常有一个指示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当开关闭合时,只有照明灯发光;开关断开时,照明灯熄灭,指示灯会发出微弱光,以便夜间显示开关的位置。根据这种按键开关的控制特性,能正确表示照明灯(甲)和指示灯(乙)连接方式的电路图是图6中

的(

6

二、填空作图题(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2题的作图1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8.一束激光在空气中传播2秒钟,通过的路程约为___________m;当这束激光以30度的入射角射到平面镜上时,反射角是____________度。 9.带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都要使用三孔插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金属外壳与__________相连。 10.汽车散热器等制冷设备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较大的性质;

如果汽车散热器中装有5kg的水,在温度升高10℃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J。[已知c水=4.2×103J/(kg·℃)]

11.一个重6N的实心物体,用手拿着使它刚好浸没在水中,此时物体排开的水重是10N,则该物体受

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_N。 12.在建筑工地上,王师傅想用撬棒将一块大石头挪开。其实撬棒就是一个杠杆,其支点(O)和受力

重庆市2008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

情况如图7所示,请你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根据王师傅使用撬棒的情况,可知此时撬棒是一个_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等臂”)

13.图8是一个小灯泡的电流和电压变化规律图像,物理学中叫做伏安特性图像。由图像可知,当小

灯泡在U=4V时,灯泡灯丝的电阻为________ ;当小灯泡中流过0.3A的电流时,它消耗的功率是___________W。

14.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__________;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了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____现象。 15.2008年5月27日11时02分,“风云三号”精确预报气象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这颗世界上最先进的对地观测卫星将在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会期间发生 重要作用。图9是运载火箭携带卫星发射升空的情景。在火箭点火时 ,只见火箭底部的水池中涌出大量的“白气”,火箭和卫星就逐渐加速 向上腾空而起,场面蔚为壮观。

(1)这些“白气”实质上是水蒸气_________而成的(填物态变化名

称),水蒸气在发生这一变化的过程中需要________热量 (填“吸收”、“放出”)。

(2)根据这个过程中的现象,请参照下面的示例,说出两个与能量相关的物理知识。 示例:火箭点火时,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实验探究题(16题4分,17题6分,18题10分,共20分) 16.(4分)图10是三种仪器的测量情形。 (1)读数时,视线都应该与刻度面____________。 (2)将测量结果写在其下方相应的空格处。

L=__________cm t=_________℃ F=_________N

重庆市2008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

17.(6分)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东同学按照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并设计了如下

记录数据的表格。

(1)小东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11(甲)所示,这时他应将

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

(2)如图11(乙)显示的是烧杯中装如适量盐水后,置于调平的天平上,天平重新平衡时的情景;丙显示的是将烧杯中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的情景。根据图中情景帮小东将下表填写完整。

1总质量为m2;再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为V;然后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m2 m1

V

。与小东测出的盐水密度ρ相比较,则 _______ρ(选填“<”、“>”或“=

)。

18.(10分)实验桌上准备的器材如图12所示:一个电池组(电压稳定)、一个电流表、一个电压表、

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导线若干。小明想利用这些器材测定某待测电阻RX的阻值。 (1)请你用笔画线帮助小明将实物图连接完整,并在右边的虚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5分)。 (2)小明按照要求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前,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_端(选填“左”或“右”),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2分)

(3)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若电压表指针未动或几乎未动,请你分析产生这

类现象的原因有哪些?(3分) 例如:电压表已损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重庆市2008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论述计算题(

19

题6分,20题8分,21题9分,共23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结果的

不给分)

19.(6分)小明放学回家,看见水平茶几的中央放着一个盛有水的平底玻璃杯,如13图所示。于是他

利用家中的皮尺测得水深12cm,粗略测出玻璃杯的底面积为2×10-3m2;又估测出水和杯子的总质

量约为0.4kg;并提出了下列问题。请你同他一起解答这些问题。 (g取10N/kg,ρ水=1.0×103kg/m3) (1)水和杯子的总重力;

(2)水对杯底的压强;

(3)杯子对水平茶几的压强。

20.(8分)物理实验室有一个微型电动机,铭牌上标有“12V3W”的字样。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让这个电

动机正常工作,但手边只有一个电压恒为18V的电源,于是他们找来一个阻值合适的电阻R与之

串联后接入电路(如图14所示),使小电动机刚好正常工作。 求:(1)小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2)整个电路在1分钟的时间内消耗的总电能; (3)小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

21.(9分)中国移动重庆公司的抢险队作为第一支到达灾区的

移动通信抢险队,队员们用鲜血和生命架起了一条条抗震

救灾无形的生命线,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保障。如图15所示,在通讯线路的抢修现场,起重机正将一箱箱设备吊装到3m高的施工台上。其中起重臂下的钢绳是绕在一个动滑轮上的。若每箱设备均重4000N,施工台距离地面

的高度为3m。如果起重机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一箱设备时,

动滑轮上每段钢绳的拉力为2500N,在忽略钢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 (1)起重机提升一箱设备时,对箱子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动滑轮在提升这箱设备时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3)在安全操作的前提下,为了节省时间,加快施工进度,起重机同时将两箱设备以0.1m/s的

速度匀速提升到施工台。求这种情况下,动滑轮上钢绳自由端拉力的功率为多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80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