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2011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版(5)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02 09:0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贵阳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卷

综合理科(物理部分)

U2可能用到的公式 W=Fs ?? ?100% P=IR P?RW总2

W有二、物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这位科学家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体系,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等重要规律,为人类揭示自然奥秘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缅怀他的伟大成就,特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力的单位。他就是图1中的 ....

8.清晨,我们常会看到一些晶莹剔透的露珠附着在小草上,如图2所示。 这些露珠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下列哪种物态变化而形成的 A.汽化 B.凝华 C.升华 D.液化

9.我市正在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每一位市民的文明举止,是城 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开车时不乱鸣笛就是其中之一。如图3所示,是 道路交通“禁止鸣笛”的标志,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城市中的噪声污 染,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是

A.在人耳处 B.在传播途中 C.在声源处 D.以上方式都有 10.请根据你所学习的光学知识,判断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所有光学元件都是利用光的折射来成像的 B.在生活实际中镜面反射比漫反射更为常见 C.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

D.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关 11.如图4所示的实例中,物体重力势能在增大的是

12.小悦将额定电压相同的两支小灯泡L1、L2串联接在电源上,如图5所 示。闭合并关后发现L1发出明亮的光,却看不到L2发光,造成此现象的 原因可能是

A. L2开路 B. L1的电阻相对太小 C.L2的额定功率相对太大 D. L1的实际电压相对太小

第Ⅱ卷

三、物理非选择鼯

(一)填空题(以下各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13.经过两年半的紧张建设,被誉为贵阳“鸟巢”的第九届全国少 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主会场——贵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宛如一顶 桂冠“戴”在了金阳新区,如图6所示。据悉,该场馆建设运用了大量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会场东西两侧总质量达9800吨的钢罩棚由 13330根异型钢构件支撑,这些构件应选用硬度较 的材料;为不使罩棚过重,则外壳应选用密度较 的材料(均选填:“大”或“小

14.如图7所示,闭合开关,发现可自由旋转的小磁针N极 向 方转动,这表明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 ,这就是电

至 “)。

流的 效应。

15.核能的和平利用让人类看到了开发新能源的曙光,核能的 主要优点是 (写出一条即可)。但是,今年3月日本福

岛核电站的几个机组在大地震中因遭受破坏而导致核泄漏,对日本本土甚至亚太地区造成了令人担忧的污染,这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核能的价值。请你对更好地利用核能提出一条建议: 。 16.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 能的机器,它的发明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当今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机器大多是利用电力驱动的,这就是 机,请写出一件内部含有此部件的家用电器: 。

17.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成功地进行了海试,在它从海平面以下潜到3000多米深处的过程中,潜水器的舱体受到水的压强逐渐 ,而潜水器受到的浮力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坐在快速行驶轿车上的小强看到前方一辆同向行驶的卡车向自己 “倒退”而来,这是因为小强以 作为参照物的缘故,由此现象 可推断 车的速度快。

19.正在厨房洗菜的小彤突然看到旁边电水壶中的水烧开了, 她立即伸手去拔水壶的电源插头,她这样做安全吗? 。 原因是: 。

20.如图8所示,工人利用滑轮组以625N的拉力将重1000N的水泥匀 速提高2m。则此过程中,工人拉力做的功是 J;该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是 ;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与其重力相比要

(选填:“大”或“小”)。

21.如图9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 串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最右端时,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为 0.2A,R2消耗的电功率为0.8W;移动滑片将其置于某位置时,电流表 示数为0.3A,R2消耗的电功率为0.9W。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R2= Ω,定值电阻R1= Ω。

(二)简答题(请你对以下问题进行简要回答。每小题3分,共9分)

22.纳米是一个能让人产生美好憧憬的词语,“纳米材料”、“纳米技术”不再是科学家或实验室的专有词汇,它已经悄然进入寻常百姓生活,渗透到衣、食、住、行等领域。如涂有纳米材料的炒锅不粘油;用纳米技术制成的机器人可进入人体血管中清除病灶??。请你振起联想的翅膀,去翱翔于纳米的“天空”,说出你最希望应用“纳米技术”实现的两个愿望。

23.“一滴水珠可能引发一场火灾”,这是危言耸听还是真知灼见?请从光学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见解。 24.在2008年的雪凝灾害中,我省很多电力设施因结上重重的冰凌而被 损坏,如图10所示。今年初我省部分地区再次遭受雪凝灾害,但电力部门采 用了“直流融冰”的新技术,即在原输电导线中输入3000A左右的直流大电流 对输电线路进行融冰,从而避免了输电线路因结冰而杆倒线断。请你分析这种 新技术采用大电流融冰的基本物理原理。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8分)

25.如图11所示,是验证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器材,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要求:电压表测量L1两端电压,导线不能交叉。

26.如图12所示,是冰蓉同学的一张风景写生画,但画中有一处明显违背了光学规律, 请你根据光学知识在答题卡的示意图上用简单的绘画方式将其纠正。

27.一小车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在车厢顶用细绳竖直悬挂一个小球,小球与竖直车厢壁刚好接触但不挤压,如图l3所示。请画出小车突然减速时小球受力的示意图。

29.如图14所示,是一台电子秤的部分工作原理图,它是以电压表指针的偏转程度来显示所称物体质量的大小,即电压表示数越大,质量越大。虚线框内R为滑动变阻器,R0为定值电阻。请在虚线框中完成该工作电路图。要求:当滑动触头P在最上端时,称量质量为零,在最下端时达最大称量。

(四)实验与科学探究题(第29题7分,第30题6分,第31题7分,共20分)

温馨提示:试题文字叙述较长,请耐心、仔细读题,相信你能答好题!

29.为了验证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小薇设计了如图l5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2)小徽先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上,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

(3)排除故障后,她测出了L1、L2支路和干路上的电流分别为I1、I2和I,电流表示数如图16中甲、乙、丙所示,可读出I1=0.5A,I2= A,I= A。根据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 。(写出关系式即可)

(4)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小薇采用了更换不同灯泡继续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你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30.小强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前,他注意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已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l7甲所示。

(1)当他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如图乙所示的情景,则实验装置 可能出现了 问题。

(2)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 ....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 有关。

(3)接着小强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应保持 不变。

(4)小强保持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强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 。原因是: 。

31小豫在公园里看到一个小孩在荡秋千.她发现无论小孩的秋千摆荡得高还是低,来回摆动一交的时间好像并没有不同;当小孩离开后,秋千继续摆动的快慢似乎和有人时也相’同。那么秋千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会受什么因素影响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

A.可能与秋千摆动的幅度有关; B.可能与秋千和人的质量有关; C.可能与秋千吊绳的长度有关。 她决定用单摆来模拟秋千,探究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她准备了不同质量的小铁球、细线、刻度尺、

铁架台等器材.实验装置如图l8甲所示。

(1)实验器材中还应该有: 。

实验 摆幅 小球质量 摆长 时间 次数 (m) (kg) (m) (s) 1 2 3 4 0.1 0.1 0.2 0.2 0.03 0.04 0.04 0.04 0.8 0.8 0.8 1 1.8 1.8 1.8 2.0

(2)小豫完成了实验并将数据记入上表,分析数据可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只与 _________有关,该实验所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摆线悬挂点O的正下方固定一铁钉P,将摆球从A点释放,摆线碰到铁钉后摆球仍能继续摆动,到达B点后再摆回,如此往复,如图18乙所示。若摆长为0.8m,则单摆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一次所需时间应_______l.8s(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不计空气阻力及线与铁钉的摩擦.摆球到达的A、B两点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应用题(解答时需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及过程.其写出计算结果将不得分,第32题6分,第33题8分,共14分)

32.如图19所示,是小彤家的部分电路,她关闭了家中其他用电器,将一个装满水的电热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插座,测得烧开一壶水的时间是5min,消耗的电能是3×10J。已知电热水壶发热电阻丝的阻值为40Ω。 (I)导线E通过插孔与电热水壶的什么部分相连?其目的 是什么?

(2)此时火线与零线间的实际电压为多少?

(3)接着她闭合开关S,使一只标有“220V 100W”的白炽 灯泡L发光,此时灯泡的实际电功率为多少?(不考虑温度对电 阻的影响,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3.研究发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

5

的2~3倍。反应时间是指司....

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刹车需要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如图20所示,....某人酒后驾车沿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3m,车在到达某位置时,发现一人正从路边出发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

汽车的速度为15m/s,距离人的行走路线为30m,若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2s,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再经过1s刚好驶到人的行走路线。

(1)求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多少?

(2)若人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走,请计算说明汽 车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提示:该车的宽度约1.8m) (3)请你为驾驶人和行人各提出一条文明交通的 警示语。

贵阳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战试题

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二、物理选择题

7.A 8.D 9.C 10.C 11.B l2.C 三、物理非选择题 (一)填空题

13.大 小 l4.左 磁场 磁

15.高效、清洁 合理处理核废料(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6.机械 电动 电风扇等 17.变大 不变 l8.轿车 轿

19. 不安全 手上有水,容易引起触电 20.2500 80% 小 21.20 10 (二)简答题

22.纳米技术处理过的汽油使汽车更省油、更环保; 纳米材料制成的计算机薄如一张纸,更便于携带。(其余合理答案均可)

23.水珠相当于凸透镜,它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会因为会聚阳光恰好使易燃物因温度升高而燃烧,发生火灾。

2

24.“直流融冰”技术主要是电流很大,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和P=IR原理,电流在导线上会产生大量的热,而使冰凌被熔化。 (三)作图题

(四)实验与科学探究题 29.(1)断开 (2)L1或

电流表开路 (3)0.52 I I=I1+I2

(4)用改变电源电压继续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评分建议:第(1)问1分,第(2)问1分,第(3)问3分,第(4)问2分,共7分。 30.(1)橡皮管破裂(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深度 (3)深度

(4)不可靠 小强没有考虑到烧杯中因加入盐水而使金属盒到液面的深度发生了变化。 评分建议:第(1)问1分,第(2)问1分,第(3)问1分,第(4)问3分,共6分。

31(1)秒表 (2)摆长 控制变量法 (3)小于

(4)是 根据条件可知,摆球在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A、B两点均为最高点,即重力势能相等,所以所处高度相同(或在同一水平线上)。

评分建议:第(1)问1分,第(2)问2分,第(3)问1分,第(4)问3分,共7分。 (五)综合应用题

32.导线E与电热水壶的金属外壳相连接。 ???????????(1分) 目的是防止发生漏电时,金属外壳带电,人接触它有触电危险。 ???????(1分)

W3?105??1000W ??????????????(1分) (2)P?t5?60 U? (3) RL?PR?1000?40?200V ??????????????(1分)

U额2P额2202??484? ????????????(1分) 100

2002 P???82.6W ???????????(1分) 实RL484 33.(1)因为司机的反应时间是1.2s,且这段时间肉保持15m/s的原速前进。

????????-???????????(1分) 所以S车=v车t反=15×1.2=18m ???????????(2分) (2)汽车从A点到行人的行走路线用时:

t总=t反+t=1.2+1=2.2s ????????????(1分) 在这段时间内,行人行走的路程:

S人=v人t总=1.5×2.2=3.3m ??????????(1分) 考虑到车的宽度问题,汽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 ????????(1分) (3)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严禁酒后驾车; ??????????(1分) U实2 行人过马路要注意看信号灯,不要闯红灯。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分)

2002 P???82.6W ???????????(1分) 实RL484 33.(1)因为司机的反应时间是1.2s,且这段时间肉保持15m/s的原速前进。

????????-???????????(1分) 所以S车=v车t反=15×1.2=18m ???????????(2分) (2)汽车从A点到行人的行走路线用时:

t总=t反+t=1.2+1=2.2s ????????????(1分) 在这段时间内,行人行走的路程:

S人=v人t总=1.5×2.2=3.3m ??????????(1分) 考虑到车的宽度问题,汽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 ????????(1分) (3)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严禁酒后驾车; ??????????(1分) U实2 行人过马路要注意看信号灯,不要闯红灯。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95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