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感想

更新时间:2023-05-11 23:0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感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感想

中国近代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1840-1949)。这是一个过渡的社会,这期间的历史变化非常激烈,“ 中西冲突、新旧杂陈、政治、经济、文化、伦理、风俗无不持变”在生产方式上——旧的未灭,新的产生;在阶级结构上——新旧交错,错综复杂;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错综交织;中国是由好几个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掠夺、侵略的半殖民地。

真的很被梁启超的文笔折服,“过渡时代,则如鲲鹏图南,九万里而一息,江汉赴海,百千折以朝宗,大风泱泱,前途堂堂,生气郁苍,雄心皇皇,其现在之势力圈,矢贯七札,气吞万牛,谁能御之?……”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一部抗争史。为什么是屈辱史呢?看着那一个个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俯首哈腰……哪一个中国人不为此而心痛。而屈辱,我想即使那些代表清政府去签订合约的大臣,那些百年来一直为国人所辱骂的卖国贼,心里也充满着内疚,在无人的时候痛哭流涕……但是这样一个政府——腐朽,落后,愚昧不堪,或许真的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那抗争呢?其实不说大家也明白,中国历史上的抗争震惊着世界,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虽然我们是一个温顺的民族,是一个容易妥协的民族,但是当一种压迫使得我们的人民忍无可忍时,抗争就开始了!就如鲁迅所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而中国人民毅然选择了前者,为了自己的家园,为了中华民族,为了被欺压的祖国,爆发了!农民,地主,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一切的一切,只要还记得自己是中国人,只要还记得自己的祖国正处在一个被奴役被侵占,需要改变的时刻,就会用自己的方法去采取表达自己意愿的行动,去抗争,去拯救!终于有了一代代的中国人站了起来,为了民族的未来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

终于,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从此以后,中国无产阶级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人民有了指路的灯塔,艰巨曲折的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力量,中国革命开始了新的征程。经过抗日战争、和人民
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同时这个胜利,使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旧中国110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感想

会结束了,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但新中国成立以后模仿苏联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严重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后来的“文化大革命”也给国家留下了严重的局面: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温饱没有解决,科技教育落后……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于是,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是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而且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这是我们党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的结果。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就会更加积极地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加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全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就会得到充分发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人民对改善生活的期望很强烈。要使12亿多人都过上更加殷实的小康生活,任务十分艰巨。但我们确信:我们未来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
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得到一些在现在社会学中学习、工作、生活、为人处世的道理。作为一个民族,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必要知道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作为中国人,我们有义务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历史。

“我们唯一从历史中学到的就是,我们从历史中一无所获”。的确,既然有了一战的血腥屠杀,为什么还有二战的干戈不止?既然有了拿破仑滑铁卢的失败,为什么还有希特勒的远征?既然有了王朝更替的教训,为什么还有举不胜举的“揭竿而起”?犹太教这个命运多舛的民族,在战中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却在和平到来之际失去了他
们爱戴的拉宾总理,难道那些犹太极端分子从历史中学到的就只有仇恨与复仇吗?

历史正如一片叶子,有人因一叶而障目,有人因一叶而知秋。学历历史还要记住历史,还原历史的真相。

历史……落上了厚厚的尘土,似乎已经被遗弃在角落,但确实需要我们慢慢品味,品味它的奥妙、它的精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wa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