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65

更新时间:2023-12-09 10:2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的时间是(B)。 A. 1918年11月7日 B. 1917年11月7日 C. 1918年7月11日 D. 1917年7月11日

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C)。 A. 民主与科学

B.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 自强求富

第一次中国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是(A)。 A. 香港海员罢工 B. 二七惨案 C. 安源罢工

D.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五四运动后期斗争的中心由北京转到(A)。 A. 上海 B. 南京 C. 广州 D. 天津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是(C)。 A. 旧三民主义

B. 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 C. 新三民主义

D. 《孙文越飞宣言》

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产业工会是(B)。 A. 上海印刷工会 B. 上海机器工会 C. 上海纺织工会

D. 北京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

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B)。 A. 孙中山发表《国民党宣言》 B.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 C. 中国共产党三大的召开

D. 中共中央杭州西湖特别会议的召开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A)召开。 A. 上海 B. 北京 C. 南京 D. 天津

国民党四大银行完成其金融垄断的有决定意义的步骤是(C)。 A.发行金圆券 B.发行银圆券 C.发行法币 D.发行军票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是(c)。 A. 旧三民主义

B. 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 C. 新三民主义

D. 《孙文越飞宣言》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是(D)领导的。 A.梁漱溟 B.黄炎培 C.曾琦 D.邓演达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C)秘密召开紧急会议。 A.上海 B.南京 C.汉口 D.武汉

国民党在形式上统一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统治的标志是(c)。 A.宁汉合流 B.皇姑屯事件 C.东北易帜

D.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训政纲领》 1929年4月,(B)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 A.土地法大纲 B.兴国土地法 C.井冈山土地法0 D.联盟政权土地法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是(A)。 A. 毛泽东 B. 刘少奇 C. 王明 D. 周恩来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经济上主张实行(C)。 A.土地私人化 B.封建土地制度 C.土地国有 D.地主占有

在中间派别中,由梁漱溟领导的是(B)。 A.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B.乡村建设派 C.中国青年党 D.再造派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c)制度。 A. 人民代表大会 B. 统一战线

C. 各级工农兵代表大会 D. 政治协商

(B)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 中共三大 B. 遵义会议 C. 古田会议 D. 赣南会议

日本开始实施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事件是(A)。 A. “九一八” B. 华北事变

C. 皇姑屯事变 D. 卢沟桥事变

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A.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B.国民革命的影响

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1932年日本在东北地区扶植的傀儡政权是(B)。 A.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B. 伪“满洲国” C. 中华民国维新政府 D. 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1935年1月,(C)召开。 A. 八七会议 B. 古田会议 C. 遵义会议 D. 瓦窑堡会议

日本开始实施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事件是(A)。 A. “九一八” B. 华北事变 C. 皇姑屯事变 D. 卢沟桥事变

以下不是中共中央派到东北组织领导抗日斗争的是(D)。 A. 罗登贤 B. 杨靖宇 C. 赵一曼 D. 蒋光鼐

1934年4月,由共产党提出,宋庆龄等签名发表的号召中国人民自己起来武装驱逐日本侵略者的是(C)。 A. 《论持久战》

B. 《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C. 《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 D. 《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

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发生在(B)。 A. 1937年7月 B. 1937年12月 C. 1938年12月 D. 1938年3月

1936年12月,东北各地的抗日游击队改建为(A)。 A. 东北抗日联军 B. 东北革命军 C. 东北人民革命军 D. 东北人民军

1932年4月15日,宣布对日宣战的是(B)。 A. 南京国民政府

B.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C. 东北抗日同盟军

D. 中共中央人民政府

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任八路军正副总指挥的是(A)。 A. 朱德、彭德怀 B. 林彪、聂荣臻 C. 叶挺、项英 D. 毛泽东、朱德

抗战后期,国民党军队大溃败的战役是(B)。 A. 长沙会战 B. 豫湘桂战役 C. 淞沪会战 D. 武汉会战

1942年初成立的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是(A)。 A. 蒋介石 B. 毛泽东 C. 朱德 D. 史迪威

1938年初,周恩来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以后,掌管宣传工作的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由(A)担任。 A. 郭沫若 B. 叶剑英 C. 李先念 D. 瞿秋白

根据国共两党协议,红军主力改编为(A)。 A.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 抗日义勇军

C.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D. 抗日同盟军

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的国民党将领是(B)。 A. 佟麟阁 B. 张自忠 C. 赵登禹 D. 戴安澜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提出关于抗日的基本主张的会议是(C)。 A. 瓦窑堡会议 B. 中共七大 C. 洛川会议

D. 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

体现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以及人民战争路线的彻底的抗日纲领的是(B)。 A. 《抗战建国纲领》 B.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C. 《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D. 《论持久战》

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大规模破袭进攻战是(A)。 A. 百团大战 B. 平型关战役 C. 阳明堡战役 D. 忻口会战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实质是(A)。 A. 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以取得抗战的胜利 B. 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

C. 防止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政策 D. 独自抗击日本侵略者

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和新四军对日作战采取的基本形式是(A)。 A. 游击战 B. 运动战 C. 正规战 D. 攻坚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不包括(D)。 A. 民族资产阶级 B. 开明绅士 C. 地方实力派

D. 城市小资产阶级

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是在(A)。 A. 1939年冬至1940年春 B. 1938年冬至1939年春 C. 1937年冬至1938年春 D. 1940年冬至1941年春

为了度过根据地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采纳党外人士李鼎铭的建议,实施了(C)。 A. “三三制”原则 B. 大生产运动 C. 精兵简政 D. 减租减息

1940年8月创办的(A)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 A. 延安自然科学院 B. 中国自然科学研究院 C. 国家科学研究院 D. 中国科学研究院

1942年初成立的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是(A)。 A. 蒋介石 B. 毛泽东 C. 朱德 D. 史迪威

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国际会议是(D)。 A. 德黑兰会议 B. 雅尔塔会议 C. 波茨坦会议

D. 联合国制宪会议

1938年初,周恩来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以后,掌管宣传工作的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由(A)担任。 A. 郭沫若 B. 叶剑英 C. 李先念 D. 瞿秋白

抗日战争胜利时,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达到(A)。 A. 120万 B. 100万 C. 220万 D. 210万

蒋介石国民党军队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挑起全面内战,是在(C)。 A. 1946年2月 B. 1946年3月

C. 1946年6月 D. 1947年10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正式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行动口号是在(B)。 A. 1947年10月1日 B. 1947年10月10日 C. 1946年10月10日 D. 1946年10月1日

通过开展清算斗争等,到1947年下半年,解放区即有(C)的地区基本上世纪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A. 二分之一 B. 四分之三 C. 三分之二 D. 三分之一

为了度过根据地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采纳党外人士李鼎铭的建议,实施了(C)。 A. “三三制”原则 B. 大生产运动 C. 精兵简政 D. 减租减息

国统区人民所进行的第二条战线的斗争(C)。 A. 以工人运动为发端 B. 以农民运动为发端 C. 以学生运动为发端

D. 以城镇贫民运动为发端

938年9月至11月,毛泽东明确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的会议是(D)。 A. 中国共产党六届七中全会

B.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D. 扩大的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于1947年2月改称为(B)。 A. 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 B. 中国农工民主党 C. 九三学社 D. 中国致公党

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国际会议是(D)。 A. 德黑兰会议 B. 雅尔塔会议 C. 波茨坦会议

D. 联合国制宪会议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的三种建国方案中,第三种方案的代表阶级不包括(D)。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城市小资产阶级 D. 地主阶级

晋察冀野战军于1947年11月12日攻占(C),开创了人民军队攻占大城市的先例。 A. 天津 B. 济南 C. 石家庄 D. 太原

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文件是(A)。 A. 《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简称“五四指示”)

B. 《中国土地法大纲》

C.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D. 《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 第二条战线正式形成在(C)。 A. “一二·一”运动后 B. “抗暴运动”后 C. “五二〇”运动后

D. 民盟被国民党当局列为“非法团体”之后

1948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于(A)。 A. 香港 B. 澳门 C. 广州 D. 上海

国民党统治时期,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的是在(B)开始的。 A.商业 B.金融业 C.工业 D.运输业

1949年4月21日,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的是毛泽东和(B)。 A. 刘少奇 B. 朱德 C. 周恩来 D. 彭德怀 (D),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A. 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 C.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

D.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是在(D)召开的。 A. 延安 B. 瑞金 C. 遵义 D. 西柏坡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不包括(B)。

A. 规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本政策 B. 规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 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D. 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问题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 (C)是整个社会解放的标志。 A. 少数民族解放 B. 农民解放 C. 妇女解放 D. 儿童解放

在没收官僚资本方面, 1949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C)。 A. 《关于没收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的指示》 B. 《关于改造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 C. 《关于接受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

D. 《关于加入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的指示》

在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 (B)。 A. 聂荣臻 B. 彭德怀

C. 叶剑英 D. 徐向前

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都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因而都具有(D)。 A. 民主主义因素 B. 资本主义因素 C. 新民主主义因素 D. 社会主义因素

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任务是(D)。 A. 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是(D)。 A. 《中国土地法大纲》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C. 《中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实行(A)政策。 A.赎买 B.变卖 C.改造 D.无偿占有

下面不属于1952年开展的“五反”运动的内容是(D)。 A. 反行贿和反偷税漏税 B. 反盗窃国家资财 C. 反偷工减料 D. 反官僚主义

1950年2月,中苏双方签订(C)。 A. 《中苏友好条约》 B. 《中苏互助条约》

C.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D. 《中苏同盟条约》

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都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因而都具有(D)。 A. 民主主义因素 B. 资本主义因素 C. 新民主主义因素 D. 社会主义因素

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D)。 A. 农业 B. 轻工业 C. 交通运输业 D. 重工业

中国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是在(D)。 A. 1949年 B. 1952年 C. 1953年 D. 1956年 1956年1月,(C)首先在全市范围内完成全行业公私合营。 A.河北省

B.四川省 C.北京市 D.天津市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指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D)。 A. 依法治国

B.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的标志。 A.社会主义合作社的建立

B.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 C.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 D.国家资本主义的建立

中共中央正式通过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会议是(C)。 A.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 D. “七千人大会”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A)是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 A. “文化大革命” B. “大跃进”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批林批孔”运动

1971年中国在外交领域的重大成就是(D)。 A. 西方国家纷纷同中国建交 B.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C. 中日两国发表关于建交的联合声明 D.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乒乓外交”指的是中国和(D)两国乒乓球队互访的一系列事件。 A. 日本 B. 法国 C. 俄罗斯 D. 美国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的是(A)。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 中共十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届六中全会

全国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290多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得到了平反和纠正是在(A)。 A. 1982年底 B. 1981年底 C. 1983年底 D. 1980年底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开始于(C)。 A. 1976年5月11日 B. 1977年5月11日 C. 1978年5月11日 D. 1979年5月11日

1980年5月,中央设立经济特区,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和利用外资,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

经营管理方法,设立的经济特区不包括(D)。 A. 深圳 B. 珠海 C. 厦门 D. 苏州

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的会议是中共十一届(D)。 A. 三中全会 B. 四中全会 C. 五中全会 D. 六中全会

1979年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A)的方针,坚决纠正前两年经济工作中的失误,认真清理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影响。 A.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B. 改革、整顿、提高

C. 调整、改革、促进、提高 D. 调整、改革、稳定、提高 海南省成立于(D)。 A. 1984年 B. 1985年 C. 1987年 D. 1988年

1987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七中全会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央制定的(A),决定将其主要内容写入十三大报告稿,提交大会审议。 A. 《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 B. 《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设想》 C. 《教育体制改革总体设想》 D. 《文化体制改革总体设想》 海南省成立于(D)。 A. 1984年 B. 1985年 C. 1987年 D. 1988年

正式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在中共(A)。 A. 十三大

B. 十二届六中全会 C. 十二大

D. 十三届六中全会

通过了《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是在(D)。 A. 十二届三中全会 B. 十三届三中全会 C. 十四届三中全会 D. 十三届六中全会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单选题:

1987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七中全会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央制定的(B),决定将其主要内容写入十三大报告稿,提交大会审议。 A. 《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 B. 《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设想》 C. 《教育体制改革总体设想》 D. 《文化体制改革总体设想》

1987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七中全会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央制定的(A),决定将其主要内容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ry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