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思想史武大乔洪武2014年

更新时间:2023-03-08 17:09:36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武汉大学经济思想史(乔洪武)2014期末考试试题及复习宝典

2014年经济学思想史考试题目

一、简答题

1.阐述重农学派的三个核心思想

2.阐述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基本内容及缺陷

3.论述19世纪末两大方法论论战双方的学派及基本观点 4. 论述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论基本原理

5.论述凡勃伦对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认识及解决方法 二、分析题

1.结合欧债危机谈谈凯恩斯的财政政策对与错

经济思想史期末考试重点提示

重商主义基本观点及早晚期差别; 重农学派基本思想,三个核心; 李嘉图的基本观点及其反对派观点; 马尔萨斯; 历史学派基本观点及新旧历史学派的差别; 制度学派凡伯伦理论及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认识及解决方法; 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三个人国别著作及差异; 维克赛尔的累积过程学说及对凯恩斯产生的影响; 凯恩斯的财政政策

经济思想史重点总结 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

1.考察整个国家的致富之道,即国民财富的增长。

2.看重的财富是货币即金银,衡量一个国家富裕和发展程度的标准是看它拥有的货币量,而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积累货币。

3.不否认工农业产品和自然资源也是财富,也不认为金银可以代替物质产品。

4.一国人口只能依赖物质财富才得以生存和发展,但不认为国家的富裕取决于物质生产的发展,因为超过人口需要的剩余产品如果不能出售是没有意义的,而且生产也是难以维持的。只有能实现为货币的东西才是财富。只是在这个限度内,扩大生产才会造成国民财富的增长。

5. 主张贸易顺差。认为在一国范围内,除了开采贵金属矿以外,生产的扩大,剩余产品的增加,并不能带来货币即金银,国民财富增长的唯一途径是开展国际贸易,即把本国的剩余产品卖给别国以换回货币,或通过转口贸易以赚取货币形态的利润。

6.认为流通领域才能增加财富。

7.政策上,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早期重商主义与晚期重商主义的区别

在积累货币的方式上:

早期主张用行政手段,限制进口,禁止货币输出,在对外贸易中多卖少买或者不买来积累货币,即通过调节货币的运动来达到积累的目的,可概括为货币平衡论或货币差额论。晚期允许货币输出到国外,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购买,但必须保证商品的输出超过输入,即保证贸易顺差,主张大力发展能生产在国外按高价畅销的商品的工场手工业。概括的说就是通过调节商品的运动来达到积累的目的。因此可以称为贸易平衡论或贸易差额论。

对货币的认识上:

早期货币主要被理解为宝藏,因而被称为重金主义或货币主义。晚期则把货币看做是可以使货币增殖的资本。

就历史的作用来看:

早期反对自然经济,反对封建主的极度奢侈,具有反封建色彩。晚期为了扩大出口采取保护关税,压低工资等各种办法,发展工场手工业,直接地推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重农学派基本思想(三个核心)

定义:重农学派是以“自然秩序”为哲学基础,“纯产品”为理论核心,以经济自由和重视农业为经

济主张的理论体系派别。

基本思想:

A. 自然秩序(自然法)

自然秩序的观念是重农主义体系的理论基础。魁奈认为自然秩序是一切实际事件的运行规则和一切人类行为的规律,经济领域和社会、政治领域一样,存在着不以人们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认识支配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的客观经济规律以促进国民财富增长。完成这一任务所应采取的研究方法是抽象法和宏观经济分析方法。

B. “纯产品”学说

“纯产品”学说是重农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 财富增长及其源泉

魁奈认为财富指有使用价值又有出卖价值的东西,即表现为商品的物质产品。所谓商品财富,指的是能够按决定其销售的价值的价格交换成货币的那些东西。

魁奈认为消费使产品成为商品,并且维持着它的价格。消费是再生产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经常的消费引起产品经常的再生产,意味着国家财富的恢复。

生产物的数量,取决于土地的性质和耕地的状况,商品的基础价格由生产或创造商品所需的费用所决定的。

否定了流通是财富增长的源泉。认为货币是贸易的工具,是货物的价值尺度,商品和货币交换不能增加商品的价值。商品和货币的交换或者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是等价交换。买卖是物物交换、对外贸易也只是一种价值的财富交换成另一种同等价值的财富,都没有财富的增加。

? “纯产品”

纯产品是指农业部门生产出来的财富超过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财富的余额。魁奈定义为:从土地取得的盈利扣除了一切支出后,所余的产品就是构成国家收入的每年创造的财富,实际上是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价值超过生产中耗费的价值的余额。纯产品产生在租地农场主雇佣工人进行大规模经营的农业中。这种农业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但是土地耕种者所得的工资却只相当于维持他们生存的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格。纯产品学说实际上又是农业工人为农业资本家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学说。

杜尔哥从工资上考察纯产品。把劳动出卖给别人的勤劳工作的工人,由于竞争,他们的工资只限于维持他们的生活的必需。由于土地肥力和智慧的自然结果,农民的劳动生产出超过劳动工资以外的东西。这个超过额就是纯产品,纯产品归结为土地给予耕种土地的人的礼物,即垫支和劳动工资以外的那一部分。当土地耕种者和所有者分离开,纯产品成为土地所有者分得的份额或收入。

纯产品只产生于农业中而不产生于工业中,这是因为农业生产中有各种自然力参加工作而且不要求任何报偿,而工业则没有或很少有自然力的参与,因而纯产品来自土地的恩惠。

? 国民收入在各阶级的分配

纯产品是构成国民收入的各年创造的财富。魁奈以是否生产或占有纯产品为标准,把社会成员划分为三个集团,揭示它们之间的经济联系,分为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和不生产阶级。生产阶级是指从事农业的人,包括租地农业家和农业工人,是惟一的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包括地主及其从属人员。他们以地租和赋税的形式,从生产阶级那里取得全都“纯产品”。不生产阶级,是指从事工商业的人,包括工商业资本家和工人,不产生纯产品。

三个社会集团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生产阶级占首要地位,特别是其中的租地农场主,由于他们的投资才使大农场创造出“纯产品”,从而才能使社会各个成员获得的生活资料和收入,国家才得以繁荣。不生产阶级虽然无助于国民收入的增加,但生产着能满足人们需要和使生活过得安逸的各种物

品。土地所有者阶级,虽然什么也不生产,却在经济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土地所有者阶级占有以货币表示的全部国民收入,通过消费使这个价值额分配到其他两个阶级,这两个阶级的支出才通过流通得到补偿,再生产才得以继续;土地所有者的消费倾向还决定再生产是在缩减还是扩大的基础上进行。

杜尔哥将生产阶级和不生产阶级明确的划分为两个阶层,即提供垫支的企业家或资本家阶层和挣取工资的劳动者阶层。后者只能获取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格作为工资。前者的收入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资本的利息,取决于借款人的需求和贷款人的供给之间的关系。二是利润。土地产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土地耕种者的工资、利润、垫支的报酬和垫支的利息;另一部分是土地所有者的份额。

? 单一税

赋税是农业国家土地的纯产品派生的收入的一部分,赋税所实现的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由于全部纯产品是作为地租交于土地所有者的,因此唯一正确的赋税制度是废除各种税收,实行单一的地租税,即只对地租课税或全部赋税由土地所有者负担。这种单一税有利于地主阶级,君主和全体国民。

C. 经济表:分析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总结在经济表中。

? 认为投在农业上的资本才是生产的资本,而投在工业和商业上的资本是不是生产的资本。资本指不用于个人消费而是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性财富。只有土地和耕种企业家的预付才是农业国家收入的唯一源泉。资本是能产生纯产品的由商品构成的生产资料。流通中的财富是不提供收入的财富。不否认存在商业利润,但认为这是在自由竞争不充分的情况下贱买贵卖的结果,对整个社会来说,商业没有产生新的收入。

? 研究了资本在流通中所采取的形式。把农业资本分为两部分,年预付和原预付。年预付是每年都要预付出去,并且要从当年的生产物中获得补偿的资本如种子、肥料、工资,原预付是开办时或最后几年才支付一次,并且每年根据其消耗程度部分的从生产物中取得补偿的资本如仓库、农具等。

? 区分了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

李嘉图理论核心

一、价值理论

1.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

效用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不会有交换价值。

1)政治经济学分析的商品,不是劳动无法增加的罕见的商品,而是数量可以由劳动增加生产不受限制的进行竞争地商品。前一种商品的价值取决于买者的财富和嗜好,后者取决于生产成本的增减,即生产所耗费的劳动量的变化。如果用商品中的劳动量规定商品的交换价值,则劳动量增加,商品的价值增加,反之减少。

2)决定价值量的因素

劳动的复杂程度——不同性质的劳动即劳动复杂程度不等的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是不等的。不同性质劳动之间的比较,会在市场上得到准确的调整,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相对熟练程度和完成的劳动的强度。复杂劳动会在市场上实际还原为倍加的简单劳动。不同性质的劳动对于决定每一个商品的价值是重要的,但对不同商品之间的相对价值影响很小。

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不仅包括直接生产该商品时耗费的劳动,还包括生产生产资料耗费掉的劳动。后者按在每一次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不同程度转移到商品之中。在生产过程中,创造价值的是工人在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生产资料本身不创造价值,只是将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商品中去。

社会必要劳动——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不是实际耗费的个别劳动,而是社会必要劳动。 2.价值和交换价值

商品的相对价值,即两个商品之间的交换的比例,取决于生产它们所必须的劳动量,即它们的绝对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3. 价值和生产价格

价值等同于生产,省去了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李嘉图肯定斯密提出的价值应成比例于生产中所投入的劳动量,否定斯密的商品价值决定于该商品所能换得的劳动量,认为后一者劳动量不等于前一者劳动量,购买到的劳动量不能成为价值的尺度。李嘉图还否认了斯密由三种收入构成价值的观点,认为工资、地租、利润是价值在三个阶级之间的分配,与价值决定无关。

劳动价值论的两个矛盾

资本与劳动交换和价值规律的矛盾;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和价值规律的矛盾。 二、货币理论

1.货币及其流通量

货币即金属是一种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由劳动取得。金属的价值取决于取得金属并把它运上市场所必需的劳动总量,随着开采的难易,金属矿的丰度,运到市场的条件变化而变化。

货币不同于一般商品之处在于它是表现它们的价值的媒介,作为一般媒介来估计其他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定量货币上,就是它的价格。撇开供求关系引起的波动,商品的价格是以商品的价值和货币的价值为转移。商品的价值不变时,商品的价格同货币的价值成反比;货币的价值不变时,商品的价格同商品的价值成正比。

货币流通量的一般规律:在商品的数量及价值不变时,一国所能运用的货币量取决于其价值。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

主张用最廉的媒介代替最昂贵的媒介,即用纸币代替金属币。 2.货币数量说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处于流通中的货币量取决于货币本身的价值。货币价值在进入流通以前就已经确定了,流通中的货币量的增减由货币的价值来决定。因而金属货币中,数量较小的货币可以同数量较大的货币一样执行流通媒介的职能。

实际处在流通中的货币量和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不一致,是由作为商品的黄金的供求不一致导致的。但是供求的不一致是偶然的暂时的,货币商品最终会恢复供求的平衡。

当黄金的数量超过流通所需的货币量时,它的相对价值会低于其内在价值;当黄金的数量少于流通所需的货币量时,它的相对价值会高于其内在价值,李嘉图实际提出了相反的命题—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决定货币的相对价值。

货币会通过它的相对价值和内在价值之间的背离运动,恢复货币数量和流通所需的货币量之间的平衡。当货币的相对价值低于内在价值时,金的生产者会因利润下降而减少生产,改变原来货币供给量过多的情况,使之与流通所需的货币量相一致;当货币的相对价值高于内在价值时,金的生产增加,改变原来货币供给量过少的情况,使之与流通所需的货币量相一致,此时金的相对价值与内在价值相一致。

李嘉图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各国拥有的金量与本国流通所需的货币量之间是一致的,但当某国由于技术的改进而输出的商品大量增加时,就会破坏这种平衡,货币会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价值。各国之间货币价值的平衡,即恢复到其内含劳动量所决定的金的内在价值,是通过国际自由贸易来实现的。当货币数量超过该国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时,与其他国家相比,该国货币的相对价值降低,商品价格上涨,金会输入,商品会输出。所以货币在各国分配数量刚好调节有利的物物交换所必须的数量。此时,各国的货币价值和金的内在价值相一致。这表明一国流通所需的货币量由货币的价值所决定。

三、分配理论

1.李嘉图认为,全部土地是以地租、利润和工资的名义,在地主、资本家和劳动者三个阶级之间进行分配的,分配的比例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中是不同的。政治经济学的主要问题是确立支配这种分配的法则。

价值归结于劳动,认为价值的生产先于价值的分配。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在三个阶级之间的分配是:工资决定于物化在工人得到的生活资料中的劳动量,利润是商品价值扣除工资后的余额,地租是商品价值超过工资和利润的余额,是农产品的由最大劳动耗费量所决定的社会价值超过个别价值之上的超额利润。

2.地租理论

级差地租:资本主义的级差地租,有两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指在不同土地上由于肥沃程度不同造成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所产生的地租。第二种形态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追加等量的资本和劳动,由于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地租。地租总是由于使用两份等量资本和劳动而获得的产品之间的差额。

地租是由于追加的劳动量所获得的报酬相应的减少而产生的。地租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下降从而随着谷物价值的提高而上涨。如果优良的土地的存在量远多于人口生产粮食所需要的量或者在旧土地上可以无限制的使用资本并且无报酬递减现象,那么地租不会上涨。

地租是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差额。同量资本和劳动投入肥沃的土地比投入不肥沃的土地会生产出更多的谷物,因而土地上单位产品的价值低于由最大劳动耗费量决定的社会价值。两者的差额化为地租归地主占有,耕种任何一类土地的资本家只得到平均利润。

地租不是谷物价格的构成部分,谷物价格与地租无关。即使地主放弃全部地租,谷物价格也不会降低。 3.工资和利润的对立

李嘉图认为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原因是工资变动总会导致利润变化。

劳动本身是商品,劳动的自然价格即劳动的价值是由工人维持自身及家属的生存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而生活资料的价值则是由生产它们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所以工资决定于物化在工人得到的生活资料中的劳动量。劳动的市场价格与劳动的自然价格不同,受劳动的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劳动的市场价格具有符合自然价格的倾向。

按照地租理论,谷物价值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减少而增加。即使劳动的自然价格不变,或者用谷物量计算的实物工资不变,实物工资所包含的价值量也会上涨,从而货币工资会增加。而商品的全部价值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构成资本利润,另一部分构成劳动工资。

因而工资利润会成反比变化,工资的变化归结于生产工人所必须的生活资料所耗费的劳动量的变化,利润的变化也只依存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4.地租和利润的对立—李嘉图分配理论的核心

李嘉图认为导致地租和工资的提高及利润的跌落通常是同一原因的必然结果,原因是食物的需求增加,生产食物所必需的劳动量增加及引起的劳动价格变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谷物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由于连续投资于同一土地所得到的报酬递减或耕种肥祆程度越来越差的土地,地租会上涨,农业劳动生产率会下降。生产单位谷物耗费的劳动量增加,因而谷物价值上涨。与此同时,由于工资是决定于物化在工人得到的生活资料中的劳动量,因而,随着谷物价值上涨,工资上涨;而工资上涨的必然结果,就是利润下降。

工资上涨不意味着工人状况的改善。尽管由于谷物上涨得到更多的货币工资,但谷物工资却减少了。谷物上涨相反使得地主的货币地租和谷物地租都增加。在谷物上涨的情况下,真正得到利益的只有地主,地主的利益总是同社会中其他各阶级的利益对立。但是谷物价格上涨和利润下降是自然趋势,责任不在地主阶级。但用法令禁止输入廉价谷物,人为地维持谷物的高价,此时地主和消费者的利益就是有冲突的。反对因为照顾地主阶级的利益而放弃低价进口的谷物利益。

四、国际贸易理论 1.国际自由贸易思想

贸易的益处在于增加产品的数量。

进口商品的价值取决于为了交换它而提供的本国商品所包含的劳动量。对外贸易的扩张有助于一国商品总量的增长,但却不会直接增加一国的价值总量。

一般的对外贸易不能提高本国的利润率。不否认某些部门的商品在对外贸易中取得的利润,高于国内的一般利润。但这仅仅是由于这些商品的市场价格暂时偏离自然价格。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会流入这个有利部门,增加这种商品的供给,井促使市场价格回复到自然价格。

特定情况下比如从外国购进廉价的谷物能提高本国的利润率。因为对外贸易会降低劳动者的必需品的价值从而工资下降,此时利润提高。

一般的对外贸易虽然不增加利润,但如果能换回廉价的外国商品而消费又不增加的条件下,可以节约一定的价值,有助于本国的储蓄和积累。

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节约劳动。对外贸易的意义在,贸易比在国内制造能获得更多的数量,同量劳动能生产出更多的商品,从而单位商品的价值下降。

国际自由贸易是必要的,因为对外贸易中垄断会存在种种弊处。批评斯密在考察对殖民地的贸易时,关于母国从殖民地贸易中得不到利益的说法。指出母国对殖民地按高价出售商品,按低价收购产品,能获得丰厚的利润。但是由于垄断,排斥了别国竞争,这会使母国变更投资方向,而这种变更常常是有害的。如果母国能按低价输出商品,就不需要独占的特权,如果它们的售价并不低,为了整体利益,就不应该鼓励它们继续经营不能与别人同样有利经营的行业。对殖民地贸易的垄断,会保护母国的落后行业,使母国的总资本不能按有利于生产的原则配置。最能保障整体利益的就是把总资本作最有利的分配,也就是实现普遍的自由贸易。国际自由贸易会使人们都得到好处,以利害关系和相互交往的共同纽带把文明世界各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社会。

2.比较成本说

主张每一个国家都应生产和输出本国具有比较优势条件的商品,可以不顾及这种商品的生产成本是否高于别的国家。在国际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国只要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就都可以节约劳动,这样各国的总资本都能在生产结构上实现合理的配置。

李嘉图反对派观点

? 托伦斯

认为劳动决定价值只适用于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中,价值取决于生产所需的资本量或积累劳动量。

认为资本的利润不属于生产费用的一部分,利润相反是生产费用支付后的一种新的创造。

认为一切发明有提高实际工资的趋势。批评李嘉图关于机器的应用能减少劳动需求的观点。认为劳动的联合能提高工资率。

? 匿名作者

反对李嘉图劳动价值论:认为如果价值指劳动,那么就会涉及劳动本身的问题。如果把劳动理解为商品依以生产的劳动,就会涉及并非由劳动生产出来的土地的价值问题。

指责李嘉图,把价值说成某种绝对的东西而不是相对的东西。

? 贝利

关于商品价值的本质或性质,指责李嘉图把价值由某种相对的东西变成了绝对的东西。认为价值除了仅仅表示两个物品作为可交换的商品相互间的比例以外,不表示任何肯定的或内在的东西,而人们习惯用货币来表示这一比例,所以才形成价值概念,因此商品的价值就是货币价值,决定价值也就是表现价值。

批判李嘉图劳动时间决定劳动价值,认为价值可以归结于劳动之外的因素。认为价值是对物体的一种主观估价,一切在商品交换中间接或直接对人的意识起决定性影响的情况,都可以看做价值的原因。

抓住李嘉图价值规律同资本和雇佣劳动相交换的矛盾。反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取决于生产劳动时所使用的劳动量的观点。贝利认为,劳动的价值是劳动所得的货币同与之想交换的生活资料的比例,这一比例随货币与生活资料的价格波动而波动。

否认李嘉图把工资归结于维持工人及家庭所必需的最低生活资料的观点。 否定劳动与资本的交换是不等价的交换。

贝利认为利润量同总资本而不同劳动成比例,反对李嘉图关于利润是商品价值减去工资以后的余额从而利润与工资对立的观点。

察觉到李嘉图混同利润和剩余价值,把价值等同于生产价格及由此引起的矛盾。

? 马尔萨斯

反对观点见马尔萨斯加黑部分

马尔萨斯

一、《人口原理》

1.两个公理:人具有食欲和性欲两个本性

2.两个级数:人口在无妨碍时以几何级数率增加,即1、2、4、8、16...。生活资料以算数级数率增加,即1、2、3、4...。人口增长快于粮食增加。

3.人口周期倍增:人口没有受到抑制的话25年增加一倍。

4.保持两者平衡的手段一是直接地抑制或积极的抑制:生活资料的增长收到土地有限性的限制,只能通过抑制人口的增长保持两者平衡。生活资料的稀少会直接减少现有人口数量来与生活资料相适应。二是道德的抑制。后者与公理相悖,因而不有效,真正有效的抑制人口增长的手段是前者。

5.人口自然法则:人口必然为生活资料所限制;除非受到显著地抑制,只要生活资料增加人口会增长;抑制人口保持人口和生活资料平衡的力量是道德的节制,罪恶和贫困。

6.维护私有制,社会弊病的原因是自然规律和人类情欲,社会制度只是表面原因,影响很小。 二、价值论

1.否定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由商品所能支配的劳动量决定,即由商品实际消耗的累积劳动与直接劳动加上以劳动估算的一切垫支的不等量利润来衡量。商品价值包括劳动所形成的价值(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工资)和利润,利润归结于让渡利润。

2.商品价值无法确定,因为利润无法确定

3,一般商品的价格随由工资、利润和地租所构成的生产费用的增减而变化,但这与供求关系决定并不矛盾。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价格和自然价格的最主要因素,生产费用属于从属地位,仅仅在影响供求关系的场合才会对价格发生影响。

三、地租论

1.地租是总产品价值中扣除各种耕地费用后归于地主的部分或总产品价值中扣除劳动工资和投资利润的剩余部分。用货币来计算就是,总产品价格超过生产费用的余额。

2.地租的形成三个原因:a.土地的性质是能生产出比维持耕种者的需要还多的生活必需品。b.生活必需品的性质是在适当分配后能产生其自身的需求,按生产量的多寡养成若干的需求者。c.肥沃土地是相对稀少的。a是地租的基础,b是说明了剩余为什么总是有有效需求从而具有价值。c说明为什么剩余会与工资,利润分开形成地租。肥沃土地有限,资本投入次等土地,农产品价格不变但生产费用降低,因为一方面同量劳动得到的产品数量减少从而利润下降另一方面更多的资本投入农业和和农产品的增加,人口过剩严重,劳动供过于求迫使工资下降,这样较优土地上农产品价格超过工资和利润的部分就分离出来形成地租。农产品价格超过地租由土地性质决定,是自然对人类的赠与。

3.地租上涨的社会意义问题:一方面由于资本的增加,农业的改良会降低生产费用。另一方面农产品的特性是其需求增加价格上涨。因此价格超过生产费用的余额即地租是不断上涨的,表明社会的利益的增加。如果用法律降低农产品价格减少或取消地租会导致社会发展的停滞。

四、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1.政治经济学研究目的是说明使生产能力发挥因而财富增加的主要原因。只有兼顾生产能力和消费愿望才能促进财富增长。

2.国家的富裕程度看物质的供应对比领土面积,人口总数的丰裕程度。

3.财富的增长取决于生产技术的发展,财富表现为具有价值的商品,如果缺乏有效需求其价值不能实现财富的生产也不能继续。所以财富的增长决定于比例关系,首先是生产和有效消费的比例。要寻找到一个兼顾生产能力和消费愿望的中间点才能促进财富的增长。积累和消费的正确比例是财富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4.国家在不同条件下调节积累和消费比例的政策重点不同。当一国资本和对产品的需求相比稀少时,需暂时节制消费,准备资本的供给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

5.节约以不至于破坏生产的动机为限度。长期缩减消费来积累资本不能使国家富裕因为积累超过了供给产品有效需求所需要的程度。

6.认为商品交换归结为物物交换这种抽象的论证方法是不正确的。流通媒介对财富的分配和激励上有重要作用。商品不都是和商品交换,很多商品直接和生产性劳动或私人服务交换。李嘉图仅仅把有效需求看做是一种商品来交换另一种耗费了等量劳动的商品,忽视了商品和社会欲望的关系是不正确的。李嘉图的错误在于认为需求总是能保证的。但事实上积累的资本全部流向必需品的生产时会引起人口的大量增加,工人贫困的加剧从而必需品的生产会超过需求所能容纳的程度。

7.有效需求不足论

刺激财富增长的因素:资本积累、土地肥力、技术进步。

如果有效需求不足市场上的商品就会生产过剩生产就会停滞,所以仅有增加供给的因素没有需求的相应增长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创造出充分的有效需求,即要能以补偿资本家支付的生产资料的代价和工资加上平均利润的价格购买生产出来的全部商品的需求。

弥补有效需求不足要依靠不从事物质生产,不出售产品但对商品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消费者即地主阶级等。

历史学派的基本观点

旧历史学派的基本观点

1.以生产力的培植反对交换价值(财富)的追求;

2、否认存在普遍经济规律,反对在经济研究中使用抽象演绎法,主张使用历史归纳法。

3、以国家主义反对世界主义,认为古典学派的根本缺陷在于世界主义,不顾各个国家的性质及特有利益情况,不应照搬经济规律预测未来而应从各国的历史轨迹中去类比归纳,强调“国民经济学”,认为应当建立适合本国特点的国家经济体系。

4.以国家干预经济反对自由放任。强调政府的积极作用,批判古典学派过分强调个人利益,认为经济生活应与更高尚的社会目标相和谐。统一的国家和国家政权代表了总体,是协调这种关系最适当的机构。

5.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三个阶段,应分别实施不同的经济政策。i)农业时期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积累财富。ii)工业发展时期,生产力水平不及先进国家,应有步骤的实行保护政策,保护本国工业。iii)工商业发达时期,应采取自由贸易政策,让外国工业品参与竞争。

新历史学派的基本观点

1,继续宣扬经济发展阶段论。

2,强调心理因素和伦理道德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强调法律对经济有重大的制约作用。

4,特别重视国家的职能,鼓吹国家的超阶级性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决定作用。 5、提出改良主义的“社会经济政策”。

新旧历史学派差异

1、方法上:新比旧更走向极端,它们不仅把历史学派关于经济学研究的抽象方法、历史方法向排斥相对立的见解推到极端,而且对旧历史学派没有否定的各民族经济发展的特殊历史规律也表怀疑,加以否定。 2、对社会经济及其历史的研究和叙述方面:新历史学派研究经济问题时大量运用统计资料和当时已较为发达的统计方法,以取代旧历史学派的历史生理方法;而且他们特别强调心理因素、伦理道德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甚至认为社会经济组织不过是受伦理道德规范制约的秩序,而经济范畴不过是心理、伦理或道德范畴的表现。

3、政策主张:新历史学派特别强调国家对经济生活的重要作用,极力宣传国家的超阶级性,鼓吹可以由国家通过法律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解决社会问题,给各种改良主义贴上“社会主义”的标签;旧历史学派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实质在于指望国家保护德国国内市场,使落后的德国资本主义得以发展,新历史学派强调国家作用的实质在于抵制、削弱社会主义的影响,并通过德意志的干预实现德国资本主义向世界扩张的要求。

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国别,著作,差别

门格尔:奥匈帝国的新桑地克。著作:《国民经济原理》(1871年)《经济学和社会学方法论研究》(1883年)《德国国民经济学的历史主义谬论》(1884年)

杰文斯:英国利物浦。著作:《数理经济学简论》(1862)《政治经济学理论》(1871)《数理经济学书目》

瓦尔拉:法国埃夫勒,著作:《纯粹经济学纲要》(1874-1877)《应用经济学研究》(1898)《社会经济学研究》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论证及局限性

论证原理是,一种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和其他商品(替代品或替补品)的价格。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是本身价格的函数也是整个价格体系的函数,Di=F(P1...Pn),某种商品的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联合着决定,当整个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都供求相等时,市场就达到了一般均衡。

假定市场上有n种货物的供给,不考虑生产,这些供给是固定不变的。设Si(i=1,...,n)代表第i种货物的供给。

对任何一种货物的需求可以写成价格向量的函数,Di=Di(P1,...,Pn)。 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时有:Di(P1,...,Pn)= Si(i=1,...,n)。

在均衡方程中,有n个价格,取定某一个价格为标准,令其等于1,所有其他价格都用标准价格来表示。

瓦尔拉定律:需求总值等于供给总值,即∑P1D1=∑P1S1。如果有n-1个市场处于均衡(D1=S1,...,Dn-1=Sn-1),则余下的一个市场也必然处于均衡(Dn=Sn),因此,有一个方程是多余的,在Di=Si(i=1,...,n)中只有n-1个独立方程,n-1个方程可以唯一的决定n-1个未知数,最后得出是所有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的价格。

市场上有m种商品和n种生产要素,推导出4组方程,说明原理。

假设商品m种(A,B,C...),生产要素n种(L,K...),以商品A价格作为标准,令其为1,所有其他价格用标准价格来表示。因此,需要决定的只有m-1个价格。

<1>用O表示产出(供给):Oj = F(PA,PB,PC...,PL,PK...) j= L,K... 共n个方程

<2>用D表示商品需求:Di = G(PA,PB,PC...,PL,PK...) i=A,B,C... 共m个方程

<3>每一种商品都对要素j形成需求:aj1dA+ aj2dB +... =Qj (总的对j的需求) = Oj (总的对j的供

给) j= L,K... 共n个方程

aj1 :系数 dA:商品A对要素j的需求

<4>每一种商品有价格,价格等于生产成本: Pi = PLaLi + PKβKi + ... i=A,B,C... PLaLi 表示L的成本等于L的价格*该商品对L的需求量 共m个方程

所有方程同除PA,总共还剩2m+2n-1个方程,最终解出:m个商品的均衡数量,m-1个商品的均衡价格,n个要素的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

局限性:论证不科学,系数要求正定,即使正定也不一定有解

制度学派凡勃伦理论

制度学派主张以历史的起源的方法研究经济制度的产生、发展及作用,以此了解当前的社会经济及发展趋势。认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源在于和经济生活有关的各种制度,又为发展的制度所制约。

凡勃伦理论

1.关于制度趋势的研究:社会心理制度主义。

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经济生活借以实现的各种制度,最主要的是满足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技术制度和私有财产制度。

制度是由人们的心理动机和生理本能所决定的思想和习惯形成的,因而制度是一种思想习惯或精神态度。而经济制度就是在社会的生活过程中接触到它所处的物质环境时如何继续前进的习惯方式。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们主观心理的基础上产生的以思想习惯为标志的经济制度。

2.达尔文主义:提出进化论的经济学,主张研究制度的演变。

制度的演进过程是人类思想和习惯的自然淘汰过程或人类应付外界环境的心理的变化过程,并且同生物的生存竞争过程具有一样的性质。当人口增加以后,人们支配自然力量的知识和技巧有了扩大和提高以后,社会结构应适应这种形势而变化。人们在新制度下要提高自己在生活条件的分配中的便利程度,即获得物质利益,就必须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原有的观念,与新的制度相适应。

制度演变的速度和顺利程度取决于新的制度对社会各个成员物质利益的影响程度,旧制度中的既得利益者将对社会的转变发生阻碍作用。

否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符合自然秩序的正常的稳定不变的制度,认为不存在适合于社会一切发展阶段的不变的自然的规律。指出一切生命和生活都在不断的变更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物的发展一样,也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过程和正常这两个概念是对立的,不能认为符合某一发展阶段的人为分类现象和范畴是自然的,而认为另一些不符合这一阶段的人为分类现象和范畴是不自然的。不存在适合于社会一切发展阶段的不变的自然的规律。

3.批判奥地利学派的个人主义方法论及与之相关的边沁的苦乐主义心理学,强调集体行为的重要性,认为制度作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4.在政策主张上,反对经济自由主义,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

认为资本主义的企业经营已阻碍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提出社会改良方案,企图从制度或结构方面来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的缺陷。

凡勃伦对资本主义内部矛盾认识及解决方法

? 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认识

1.凡伯伦认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是机械操作和企业经营的矛盾——实质上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经济生活中有两个主要制度,即满足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技术制度和私有财产制度。这两种制度都以人类的本能为基础。前者建立在改进技艺本能的基础上,后者建立在追求利益本能的基础上。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两种制度各有具体的表现形式。在现代社会中,生产技术制度的表现形式是机械操作,而私有财产制度的表现形式则是企业经营,即作为资本所有者的企业家对企业的生产和流通的全部过程进行运筹和控制。

以机械操作为特征的现代工业制度本来是能够无限制的扩大商品生产的,但是,企业经营却不顾及社会生产系统所要求的均衡,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因而矛盾产生了——协调客观上要求的工业平衡的权限是掌握在企业家的手中,而企业家从事企业经营的目的不是无限制的商品生产,而是依靠对价格制度的运用来获得优厚的利润。

凡勃伦通过对企业经营的作用进行了历史的考察,认为在手工业时期,由于市场的不断扩大,企业追逐利润和扩大生产是一致的,不存在矛盾。但是,在机器生产时期,由于机械操作极大地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市场却不能随生产的增加而按比例地扩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企业之间势必进行激烈的竞争,其结果,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所以,从19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运行不再处于周期性的变动中,而是陷入商品过剩、利润下降的长期的慢性的萧条中,表明企业经营已经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 解决方法

1.合并,即建立垄断组织,重组成一个自相平衡大体上独立的工业体系那样规模的垄断组织。

“企业经营”统治“机械操作”的后果是工业存在长期的慢性萧条,摆脱这个困境的途径是,增加非生产的消费以实现生产和消费的平衡。但是只要工业效率仍然保持着现在的水平,尤其是收入分配仍然继续着现在的情况,就不能希望消费能赶上生产,因此也就不能防止萧条趋向。凡勃伦认为,惟一办法是彻底合并,即建立垄断组织重组成一个自相平衡大体上独立的工业体系那样规模的垄断组织。由于这种规模的垄断组织可以调节产量,消除竞争销售和竞争投资,规定产品的售价以及购买材料、劳动和其他劳务的价格,就可以达到生产和消费的均衡,并保证获得利润。

2.由技术人员取代企业家掌握经济控制权,形成技术人员苏维埃。

凡伯伦依据机械操作和企业经营的划分,把资本主义社会分为两大阶级:一是物质生产者,包括工程师、技术员、科学家等实际管理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二是老板、经理、推销员等企业家,他们依靠所有权而控制工业,以获取丰厚利润为目的。随着社会进化和工业生产的发展,这两个阶级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会发生相反的变化。在手工业时代和机器应用的初期,财产所有者通常亲自监督工厂的生产,兼做工业生产的技术专家和商人。但是在进入发达的工业社会以后,他们日益成为有闲阶级。与此相反,由于技术上的需要越来越高,技术人员的地位和作用则大大提高。事实上他们形成了工业体系的总参谋部,随着技术人员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他们已成为能与企业家及其所代表的有闲阶级相抗衡的力量。国内工业管理的处置权和责任将从金融家那里过渡到维护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工业体系的技术人员那里。在技术人员掌权后,追求商业利益的企业经营将被地弃,机械操作和企业经营之间的矛盾将被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前景将是出现一个技术人员苏维埃。但是人们的思想习惯还未成熟到可以进行这种改革的程度,所以像技术人虽苏维埃这样的组织在美国还是一个不容易出现的事。

维克赛尔累积过程学说的核心思想

1. .对货币数量论的批判

维克赛尔认为货币数量论中关于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假设是错的,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个有弹性的量;货币数量论中货币数量与价格水平始终存在正比关系也是不正确的,货币数量不一定影响价格,其间的媒介是利率;维克赛尔将货币与实体经济联系起来,货币不再是覆盖在实物经济上的一块面纱,而是会切实影响实物经济。

2.维克赛尔的累积过程学说

1)自然利率的三个定义:a.相当于实物资本生产率的利率。b.借贷资本供求相一致所形成的利率。c.使货币保持中立,商品的一般价格水平保持稳定的利率。

第一个定义用以表示自然利率的本质即来源,关系到生产过程。第二个定义用来说明自然利率的决定或形成,关系到资本市场。第三个定义用以表示自然利率的作用,关系到商品市场,这三个定义一致,相

互独立又相互依存。

第一个定义的来由——假定经济中没有货币,是实物经济,一切交换和借贷用实物进行。假定企业家没有资本,至少没有流动资本,资金向资本家借,所借的是产品,支付给劳动者和地主的报酬都是产品。生产阶段结束时,他用自己生产的产品或换成其他产品还给资本家。生产的结果除了补偿耗费的资本外还产生一个剩余。所以企业家在向资本家还本外还需付租,否则资本家宁愿自己生产。这个利息和所借资本之比就是自然利率。自然利率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第二个定义的来由——自然利率的高低决定于资本供求,当资本供求一致时,自然利率等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如果资本需求大于资本供给,利率会上升,直到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或报酬率;如果资本需求小于供给,利率下降,企业家扩大生产有利可图,企业家会争相借入资本,需求又会上升,利率上升,直到资本供需相等。

第三个定义的来由——资本供求一致时,自然利率等于资本边际生产力的情况下,企业家无扩大生产或缩小生产的意欲,同时企业家无增加资本需求或供给的意欲,经济于是处于均衡。货币经济中企业家向资本家借入货币资本,支付给资本家报酬的是一定数额的货币利息。当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在量上相同时,资本供求一致,经济处于均衡。货币在这种情况下是中性的,不会使价格水平上升或下落。

2)货币均衡的三个条件:货币利率等于自然利率;资本需求等于供给;商品价格水平稳定不变。 只有三者同时满足,经济才能达到均衡。其中,条件一制约着条件二,条件二决定条件三。具体说,如果货币利率偏离自然利率,投资就不等于储蓄,价格水平就要发生变动。因为企业家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只要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超额利润就会产生,企业家会扩大生产,增加对资本的需求,投资大于储蓄,导致对生产要素和商品的需求增加,在供给不变下,价格水平上涨。货币利率高于自然利率,亏损就会产生,企业家会缩减生产,减少对资本的需求,投资小于储蓄,导致对生产要素和商品的需求下降,导致价格下降。所以第一个均衡条件具有决定意义。

3)现实中自然利率与货币利率经常变动且变动的方向不尽一致。原因是二者的决定因素不同且经常发生变动。自然利率决定于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及工资和租金水平。由于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经常变动,资本边际生产率变动,自然利率变动。在剩余产品一定时,工资和租金水平越高,归于资本家的利息越低,而工资和租金水平取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现有存量及劳动和土地的供求关系,这些因素可变,因而工资和租金水平可变,自然利率可变。货币利率决定于银行当局。平均自然率的变动是持续不间断的,而货币利率则大都是在突跃的方式下作譬如千分之五或百分之一的提高或降低,两个利率准确的吻合是不会有的。当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不一致时,投资和储蓄就不相等,于是价格水平的变动就发生了。

4)价格水平累积过程是一个不均衡的运动过程。当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时,价格水平将上涨,而且累积性地上涨;反之,当货币利率高于自然利率时,价格水平将下降,并且,累积性地下降。

价格水平上涨的累积过程:假定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企业家获得超额利润,即超过相当于货币利息的利润,原有的企业家将扩大生产,增加投资,使生产要素的需求增加,不是企业家的人也会创办企业,生产要素的需求将会增加更多,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收入将会上升,而收入增加导致消费品需求的增加,消费品价格会上涨,由于社会资源被假定充分就业,一部分生产要素由生产消费品转为生产资本品,消费品供给减少,消费品价格将上涨的更高,货币利率的低下抑制了储蓄,刺激了消费,消费品价格上涨又增添了一个因素。当上涨蔓延到大多数消费品时,一般价格水平上涨就不可避免。

如果此时货币利率上升到自然利率,超额利润没有了,企业家不会再投资扩大生产了,投资下降到等于储蓄,但此时的价格不再回到原来的价格水平而是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这是因为,生产要素价格提高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家预期的商品价格也会保持在较高水平从而利润不会减少。

如果此时货币利率仍然保持在低于自然利率的水平上,会使价格水平累计的上涨,因为企业家的获利动机趋使他们不断地增加投资扩大生产,生产要素和消费品需求保持增加,而消费品的生产和供给减少,投资与储蓄,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缺口越来越大,再加上乐观的预期,价格水平上涨的更快。

5)①政策目标:价格水平波动危害社会,所以首要经济政策目标是——稳定一般价格水平。 ②政策措施:根据维克赛尔累积过程理论,导致价格水平波动的主因是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的偏离。因此,要稳定物价,关键在于采取有效措施使两种利率趋于一致。而自然利率无法人为控制,因此,使两种利率一致的唯一办法就是调节货币利率:

(封闭型经济)以当前的商品价格水平作为测量标准,价格水平上升则表明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银行应提高利率;价格水平下跌,表明货币利率高于自然利率,银行应降低利率。

(开放型经济)必须依靠国际合作。各国银行采取与本国国际收支状况相适应的利率政策,即收支逆差的国家提高其贴现率,收支顺差的国家降低其贴现率;全世界银行采取共同的利率政策,即价格上升时

提高利率使其下降,价格下降时降低利率使其上升;各国应把调节物价的职能委之于各国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而不要委之于政府间的货币政策;为了使银行更加灵活地调节利率,使价格水平稳定,应在国际范围内取消金本位制,实行纸币本位制。

维克赛尔对凯恩斯的影响:

维克赛尔第一次把处于分离状态的传统经济理论和货币理论融为一体。传统经济理论是相对价格形成理论,而传统货币理论则是绝对价格水平理论,维克赛尔把这两种理论被有机地结合在一个理论框架中了,它为现代货币经济理论的创立做出了第一个成功的尝试,凯恩斯不论是前期的《货币论》还是后期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都深受维克赛尔理论的启发和影响。

维克赛尔建立了第一个现代宏观经济均衡体系,强调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必要性。维克赛尔认为,由于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不一致,储蓄不会始终等于投资,从而总需求不一定等于总供给。凯恩斯借鉴了维克赛尔的不均衡体系。根据维克赛尔的累积过程学说创造了有效需求理论,只要取消维克赛尔理论的充分就业的假定前提,就是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维克赛尔的自然利率就类似于凯恩斯的资本边际效率,维克赛尔的货币利率就类似于凯恩斯的债券利率。

结合现实论述凯恩斯财政政策

1.以凯恩斯的宏观收入均衡分析为理论基础,采用短期分析,假定生产技术、资本设备的数量和质量、劳动量的数量和技巧等不变,将宏观调节限定在总需求上。在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需求不足产生萧条和失业,此时应扩大和刺激总需求。在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过度需求产生通货膨胀,此时应抑制和减少总需求。

2.在封闭经济下,改变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 (1)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占首位,扩大政府开支的膨胀性财政性政策是实现充分就业的最重要的措施。财政政策不仅可以刺激总需求以维持充分的就业,在出现需求过剩时,也可依靠财政政策抑制需求,避免通胀。

宏观财政政策包括两方面,一是收入政策,主要是税收政策。二是支出政策,主要是政府的公共工程支出、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政府对居民户的各种支出等。

凯恩斯摒弃了斯密以平衡财政收支为原则的政策,认为政府应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松或紧的政策,松就是减税,扩大财政支出,紧就是增税,缩减财政支出。

萧条时期,应采取松的政策。通过减税使人们留下较多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增加消费,刺激投资或扩大财政支出促进消费和投资,使总需求上升从而克服萧条。通胀时期,应采取紧的政策。增税或减少财政支出来压缩人们的消费和影响企业扩大投资,从而降低总需求,消除通货膨胀。

在采取松的财政政策时,减少税收和增加支出会出现财政赤字。凯恩斯提出弥补财政赤字主要靠发行公债。凯恩斯把扩大财政支出以刺激总需求的措施成为举债支出,即包括政府一切举债净额。购买公债的资金只能是企业和个人手中不打算存入银行和购买商品的闲置资金,才能通过举债支出扩大总需求。如果这些资金本来就是准备用于消费或投资的,只不过是把私人支出变为政府支出,总需求就不会发生变化。政府是公民的代表,政府欠公民的债等于自己欠自己的债,政府举债支出即保证了公民的债权又解决了萧条,所以不必为发行公债担心。在采取紧的财政政策时,政府会有财政盈余,通胀时期,应把财政盈余作为财政部的闲置资金冻起来,等到萧条时期再使用。如果现在使用会增加消费和投资,不利于消除通胀。

(2)货币政策

宏观货币政策一般由政府制定,由中央银行负责执行,通过货币信贷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利息率,进而影响经济活动,尤其是投资,使总需求和总供给向适应。货币信贷政策通过三种办法来进行:调整法定准备率;调整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即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通过卖出或买入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应量。在萧条时期,中央银行可通过买进政府债券,来扩大总需求。在通胀时期,可通过卖出政府债券来缩小总需求。

3.相机决策行动——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包括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各自各自发生作用的快慢和猛烈程度以及波及面的大小均不相同。政府应根据实际需要和总需求升降幅度的目标,配套的运用各种措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2w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