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政府行政效率

更新时间:2023-12-22 17:0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我国政府行政效率

---如何有效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谢 伟

[内容提要]

在经济逐步走向全球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形势下,我国正积极投身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之中。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必须是高效率、高速度的建设,为这种现代化建设的行政管理部门也必须是高效率的。本文通过对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意义加以论述,以图唤起各级行政机关对提高行政效率紧迫性的认识;通过对影响行政效率因素的;在分析的基础上联系我国行政管理的现状,对提高行政效率的基本途径进行了初探。

[关键词]

行政效率、政府职能、 现状、 对策

Enhances th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speeds up the modernization step of our country

【Abstract】

Moves towards the globalization gradually in the economy, under the market competition day by day intense situation. Our country joins in positively into in during the socialism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socialism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must be the high efficiency, the high velocity construction, for this kind of modernization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also must be the high efficiency.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enhances th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o elaborate, arouses all levels of administrative organ by the chart to enhance th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pressing understanding; Through to affects th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factor, searchrelates our country administration in the analysis foundat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to enhanced th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the essential way to carry on initially searched.

【Key words】

Th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the government

function

,curr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

1

1、行政效率的概念和内涵

1.1 效率的概念

效率的概念指把经济活动的劳动效果同消耗的劳动进行比较,以考察某项经济活动的有效程度。同样在现代行政管理学中,主要是从“效果”的角度考虑行政效率的,认为行政效率效果与消耗之比。效果,是指行政机关为社会提供的服务效益,即通过行政管理活动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科学价值及社会价值。消耗则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等内容的综合性消耗,含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两种。 1.2行政效率的含义

一是指投入产出的定量比例关系;二是指最佳的选择;三是指能达到的最高纪录;四是指完成既定目标的程度;五是指及时有效的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上述几个方面都是从宏观上评价行政效率,而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则应结合实际予以综合衡量和评价。我们经常用以评价、衡量、测算行政效率的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种行政费用测量法(从单位费用、人均负担费用来测量);行政功能测定法(将每项目标与理想目标和必须达到的标准进行比较);因素评分法(给人力、经费、物资、机构、制度、方法打分)。我们也可换个视角来考察行政效率:局部与整体(坚持局部效率从属于整体效率);短期与长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单纯经济效益应从属于社会效益);正效益与负效益(全面衡量)。

总之,行政效率是对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效果的度量和评价。且行政效率=行政产出/行政投入。

2、我国政府行政效率低下的现状分析

2.1行政效率低下的表现

政府是社会发展的必要保障,政府存在的必要性是无疑的。但同时我们必须要了解的是,政府具有内在的低效率倾向,其干预行为的结果不是十全十美的,它的副作用主要是产生浪费和无效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政府失灵”的情况。

当今,政府低效率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实践上看,我国行政管理的效率还是不尽人意的,其低效率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经费上,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缺乏成本概念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是世界上政府管理成本较高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行政机关一个明显的特征是成本意识淡薄,缺乏经济理性,缺乏效益观念,缺少公共财政的理念,办什么事只管结果,不计办事成本,不讲究投入产出比例,总认为经费越多越好。

2

而以GDP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机制,则导致一些地方政府不可遏制的投资冲动。为了获得骄人的政绩,千方百计地加速经济增长,推动投资。当前低行政效率下GDP的“注水”导致的GDP虚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健康、稳健发展的瓶颈。 2.1.2人力上,行政规模庞杂,人浮于事

机构设置是使行政权力得以运行的组织保证,也是综合地影响到行政效率的成本、时间、效果的重要因素。由于机构庞大,副职多,闲职多,人浮于事,结果只好成天忙于请示报告,批转文件,无所事事;同时,由于机构臃肿,部门林立,层次多,往往因某些部门和环节互不衔接,相互矛盾,推拉扯皮,甚至造成对峙和混乱局面,致使这些部门和环节运转不灵。这与“精简、统一、效能”的办事原则差距甚远。 2.1.3在处理公务上,行政机关官僚习气严重

在处理公务上,有的行政机关官僚主义严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讲,事难办。公事不公办,走后门,拉关系。在贯彻执行上级决议时,往往也是几经周折,一拖再拖;合“胃口”的就执行,不合“口味”的就拖着不办,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方面妨碍了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导致行政审批事项无所不包,效率低下。 2.2政府行政效率低下的危害

2.2.1政府低效率将会产生政府财政危机

从效率公式,政府行政效率=政府行政产出/行政投入,我们可以看到最直观的解释。政效率低、数值小,就意味着在分子一定的情况下,分母偏大。即在维持一定行政产出的情况下,行政投入过大,而行政投入资金来源主要是税收。 2.2.2政府低效率还会导致政府信用缺失,引发政府信用危机

所谓政府信用缺失就是指政府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不能很好地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未能科学地、负责任地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自己应当承担的义务,从而导致政府信用的不断丧失、降低,逐渐失去公众的信任。 2.3效率低下的表象特征

现象,是浮在事物表面的东西,当我们要探究事物的本质的时候,就必须首先透过大量的现象,分析现象的特征,这个探究的过程就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对于我国行政管理活动中出现这些低效率的现象,我们可以从总体上概括出普遍性和持续性两个特点:

普遍性是指这些现象并不是局部的、个别的问题,而是存在于我国不同层级的政府和不同职能的部门的,其原因也是错综复杂的;而持续性则是指这些问题是已经存在相当长的时间,而且还是正在发生和发展的。

3

目前,我们同发达国家之间劳动生产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极大地提高行政效率,来保证我国能够及时快速地运用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科学成果,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现有的资源,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不断地提高全社会系统的整体效率,逐步赶超发达国家。行政效率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直接影响到我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能否占有重要一席之地,更关系到我国在世界上的发言权。提高行政效率对当前我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那么,什么是行政效率?影响我国行政效率的有那些呢?

3、响我国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

现代政府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无论是秩序导向型政府还是发展导向型政府,政府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着当今社会的发展走向。公共行政效率作为政府能力的主要表现,是衡量政府工作状况的基本综合指标。我国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分别是全国最高权力机关和地方各级权力机关的行政执行机关,是社会行政管理活动的主体。衡量政府行政效率,不仅要分析政府行政办事效率,还要分析政府行政行为的结果即社会效率。因而,分析影响我国政府行政效率的因素,也要从政府职能发挥和政府行政决策运行过程及社会效果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当今,影响我国行政效率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行政机构的设置是否合理。(2)行政职位的设置是否合理。(3)管理方式是否科学。(4)行政人员的素质状况与使用状况。(5)国家机关及其行政人员在工作中所遵循的原则和运用的方法如何等等。 3.1行政机构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影响我国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什么都管的政府往往什么都管不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应该是掌舵;而不是划桨。中国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促进市场良好运作的间接经济管理手段,关键又在于建立一个保证经济稳定的、在间接管理下活跃发展的市场及全面经济环境。目前中国政府职能与商业职能的混淆日益加重。应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哪些属于政府管辖范围,哪些由政府与非政府机构共同管理,哪些应归非政府机构自行管理。由于现实及潜在的利益冲突,目前中国出现协调机构卷入它们所调节的商业活动等等不正常的现象。按照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的目标,到20lO年我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必须大力推进机构改革,精简机构和人员。机构设置是使行政权力得以运行的组织保证,也是综合地影响到行政效率的成本、时间、效果的重要因素。建国以来,我国以精简机构为主要内容的行政体制改革先后进行过5次,从指导思想上看。几次机构改革始终没能摆脱计划经济体

4

制的影响,主要是在机构的收放分合和编制增减上做文章,未能从根本上触及政府的职能和效率等实质性问题。伴随经济领域行政权力的放放收收,行政机构一再出现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恶性循环。这几次机构改革只停留在与经济发展的相关部门,并没有触及行政主体结构,是一种“投入型”的改革。直到目前,机构重叠、职能交叉、职能错位、职责不清、人浮于事现象依然十分严重,造成行政效率低下,直接阻碍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党、政府和群众之间的美系。没有政府和没有市场的经济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经济,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机构改革要动真格的,采取“突变式”与“渐进式”相结合,真正做到“小政府”来适应“大社会”。机构改革要“标”、“本”同治,切实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实现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的目的。行政机构改革应充分借鉴世界上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因地制宜。行政机构的设置按公共管理宏观调控的要求,能够把环境保护、人口控制、公众福利、城市设施、交通发展、科技文卫、整治公共秩序、弘扬社会公德等办好管好。按职能定机构。明确机构各自的职责权限,做到既不出现行政管理上的断层,又不出现新的多头行政。机构内部各部门的职能也要明确并落实到人,使人民群众知道他要办的事去找哪个行政机关的哪个部门。对设立后的机构要不断进行检查、对照和改进,不断进行调整、改革和完善,不能搞机构一经设立就一成不变。机构改革涉及到政府角色的转换、重新定位、职能和权力的重新调整,也涉及到政府内部的职能权力的划分,必须下决心排除各种阻力克服人为因素干扰,知难而进不能虎头蛇尾。

3.2行政职位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影响我国行政效率发挥的又一主要因素

我国党政机构职位设置重叠现象非常严重,这样严重影响了行政效率的发挥。由于现在我国的党管干部原则,政府领导干部的使用实际上取决于上级党委,法定的人大选举和任命流于形式,政府领导职务任期与政府届期不同步。一些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成为“目光短浅”的政治家。为在短期内制造出漂亮的政绩,为个人升迁捞取足够的“政绩票”,一些人就把“宝”押在“短平快”泡沫政绩项目上,只关注近期内的事,热衷于做取悦上级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等短期行为,而不顾长远发展问题,导致发展效率的低下。如河北省某市十年里换了七任市长,每任市长平均任期不到一年半。在“换官变政”、“人去政息”等不良风气的影响下,穿衣戴帽,各有一套,官员们“各自出新”,不可避免地留下了大量诸如机场扩建、煤化工项目等“半拉子计划”、“半拉子工程”。这样不可避免的影响了行政机关行政效率的发挥。

3.3管理方式的科学性是影响我国行政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5

有专家指出,各级政府在决策当中,往往对各种媒体和社会舆论视而不见,决策咨询系统积极参与公共政策决策还不普遍,政府决策和社会舆论没有形成良性互动,我国政府决策实质上形成一种相对封闭的决策局面。这样,就难以排除个人偏好和权力滥用等因素对决策的影响。一方面,传统的首长拍板决策的方式,没有理论研究的支撑,不经过决策前的缜密没有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决策失误难免发生。另一方面,决策层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是依靠下级层层口头的汇报或书面材料,由于受利益驱动,导致这些信息极度失真和片面。所以,信息传输渠道的单一性以及信息准确度较低,也导致决策失误,致使决策不符合实际,其执行达不到预期效果,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也得不到保障。 3.4行政人员的素质状况与使用状况也直接影响我国行政效率的发挥

政府工作人员的状况如何,对政府行政运转效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是对政府公务人员的理想要求,是人们对政府公务人员的期望,也是政府工作高效率的保证。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和严格的监督,我国政府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违法行政和腐败行为的存在,导致政府机关和政府工作人员行政行为的低效,直接影响到政府决策的执行和政府机关运转效率。建设一支合格的、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是提高各级政府管理水平的基础。而现在的情况,一是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尚不到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冗员”直接影响效率。二是缺乏有效的公务员道德保障机制,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已经不再有效,公务员的公仆意识、服务意识淡化。三是现行的公务员管理制度效果有限。逢进必考流于形式,能上不能下的事实和缺乏淘汰机制,公务员缺乏竞争压力和危机感,滥竽充数的官员比比皆是,难以保证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以功绩制为基础的考核制度,难以激发和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四是缺乏社会监督,公务员没有外部压力,难以克服自身的惰性。造成很多公务员服务意识不强,进取心不强,纪律涣散,工作推诿,广泛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行政运转效率低下。邓小平同志讲,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行政工作人员是管理国家事务的主体,承担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任。因此组织人事部门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去识别人才、选拔人才、任用人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选拔机关工作人员,往往出现偏重于那些唯命是从的执行型、老成持重四平八稳的保守型、老实听话的实用型干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职能正向有益于经济高度发展的方向转变。选拔任用行政机关干部应从过去的传统观念和标准转变,应从单纯型、执行型、保守型、资历型向复合型、开拓型、开放型、能力型转变。组织人事部门要坚决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陈旧观念,大力进行整体性人才开发。

6

为市场经济配置最优化的人才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行政管理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尤其是管理国家的官员在知识素质和技能的现代化。行政人员是行政管理的主体和运作者,是行政效率的力量源泉。人是决定因素,公务员素质提高了,才能不断提高行政效率。高素质具有综合能力的国家公务员,才能够娴熟地运用行政科学知识、法律知识、现代科技知识,懂得国际规则和国际习惯,能够开创性地为部门工作创造新的生机,注入新的活力,创造新的发展环境,取得卓越的成就,提高行政效率。我国的行政官员要加速从单一型向综合型、多功能型转变,提高综合工作能力,成为全方位人才。广大行政人员要有深入学习行政管理、领导科学、领导艺术、法律、经济学等方面知识的紧迫感责任感。领导干部特别要加强学习经济学。“所有的国家事务都需要有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才能在处理它们时取得进展。没有系统学习过经济学的人,就不具备足够的条件思索国家事务。政府领导人必须经常不断地进行有关经济学的重要决策,但政府领导人本身当然不必是职业的经济学专家。他所需要的是作一个对别人提供给他的(往往相互低触)经济咨询意见的明智的消费者。”目前,我国行政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要加强对行政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行政工作人员应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勇于创造,自觉奉献”的要求,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3.5国家机关及其行政人员在工作中所遵循的原则和运用的方法如何也将对我国行政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

国家行政机关的一切管理活动都必须严格地依照宪法、法律和法规进行。由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人们的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禽淡薄,没有形成重视法律、遵守法律、严格执行法律的氛围,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缺乏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平和自觉性。一些公务人员由于无知和受个人利益的驱使往往违法行政,致使政府的政策不能完全落实。一是违反程序、滥用职权。有的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行政决定、行政执法行为不符合行政程序,经常发生违法行政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二是执法不力。对违法行为查处不力或以罚代处,不能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很多都与执法不力有关。如国务院严肃查处的一些地方违法违规乱上项目问题、安徽阜阳毒奶粉事件,都起看关机关和执法人员违规操作和执法查处不力的结果。三是执法犯法。一些行政人员,在具体行政过程中搞“变法”,钻政策和法律的空子,使法律法规或上级决策的目的不能达到。

由于我国行政机关办公设备陈旧,方法落后。因而,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制约着我国行政效率的提高。所以。实现办公自动化现代化势在必行,现代行政办公需要愈来愈多、愈来

7

愈准确的各种渠道的大景信息,并且需要迅速地加以准确的处理。办公自动化现代化使管理事务不再以手工操作处理,提高了处理事务的速度和质量,避免了行政工作人员在“文山会海”中消耗大量的工作时间,并且能很好地解决行政管理业务信息量剧增的尖锐矛盾,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从而大大地提高行政效率。我们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努力创造条件,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具提高行政办公自动化。从而也提高了我国的行政效率,加快了我国的经济建设的发展,希望我国各个部门,都能从重点入手搞清楚什么是行政效率,它对经济建设有什么影响,并分析其内函,从根本上去决解问题,使我国的经济建设更上也个台阶。

4、提高行政效率的现实意义

行政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是检验行政改革成果的重要尺度,其作用的效果更是有效地保证了政治和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因此,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4.1提高行政效率是加速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等领域的协调发展,而且包括国家行政管理的科学化与现代化。行政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各行各业管理活动的,制约着社会管理系统的整体效率,也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4.2提高行政效率是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迫切需要

当代政府权威的建立,最主要的是树立政府在公民和社会中的良好形象。高效的政府会赢得人民和社会的好评和极力拥护,有助于实现政府与社会和公民的良性互动,推动整个社会和谐发展和全方位的进步;同时有助于降低政策的执行成本,对政府目标的实施和推进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3提高行政效率是迎接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迫切需要

世界新技术革命使当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形势的异常迅猛,并导致全球化的经济竞争,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与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效率意味着能否把握住机遇,能否快速适应环境变化,能否实现信息的相互沟通和快速协调。我国如不抓住机遇,加快科技发展,提高管理水平以提高效率,就势必会在这种节奏快,竞争强的经济发展中失败。

8

4.4提高行政效率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保证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它可以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保障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更快地提高。提高行政效率也是为实现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题中要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才能真正的做好人民的公仆。因此,没有高效率的行政管理,就不能很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总之,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和支出是大势所趋,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也是时代前进与发展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

5、提高我国的行政决策水平的途径方法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众对政府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集权的,大包大揽的政府已不再适合中国发展的要求。行政效率低下已经严重制约了社会系统的整体效率,成了我们前进的绊脚石。

与此同时,我们更加要看到,我们同发达国家之间依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行政效率直接关系到我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能否占有重要一席之地,更关系到我国在世界上的发言权。

在强大的内外双重压力下,加强和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是一项艰巨复杂而又相当紧迫的任务。但我们必须勇敢地面对挑战,结合国情,坚持标本兼治、内外结合、多管齐下原则使我国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5.1更新观念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前提

随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种情景下,观念的更新尤为重要。 (1)要树立效率观念

把行政效率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各工作部门及公务员政绩的主要指标,在政府机关中形成人人讲效率、事事讲效率的良好风气,具体来说,就是要树立全局观念,从小生产者的私有观念,本位主义和狭隘性中解脱出来,自觉地服从大局需要,减少推诿扯皮。 (2)要树立人才观念

行政部门是政府的组成部门,又是人才聚集的机构,要切实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观,只有在选才上有了新的观念,才能把干部选得准、用得当,在所在的岗位上才能有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好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作用,工作起来才会讲效率,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3)要树立时间观念

9

现代的竞争实质上是时间的竞争,人们越来越强调“四维”空间,越来越感到时间就是财富。同时,行政管理活动中,有些内容本身应有很强的时效性,超越一定的时限就会失去实效,给政府造成损失,因此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必须把时间作为坐标,处处珍惜时间,事事讲求实效。

5.2强化行政体制改革是提高行政效率的根本 5.2.1合理设置政府机构,科学规范政府部门职能 (1)实现“政党、政企”分开

“政党分开”即党和行政机关及其它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职能分开,明确各自不同的责任以及履行这些责任所需要的不同的领导体制、组织方式和工作手段,使之各司其职。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企业生产经验管理权力交换给企业。

(2)合理划分权限

要妥善处理好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关系,改变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该下级办的事应该把决定权交给下级,使权责一致,界限分明。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同时,充分发挥地方和基层行政组织的积极性。 (3)真正精兵简政,建立廉价政府

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必须实行精简的原则。”所谓精简,其一指机构数量要少、层次要简、机构人员要精,其二指政府职能要明确界定和优化配置。就政府组织本身而言,公务人员队伍建设、政府机构设置都要考虑成本。目前,我们还未用财政支出指标来判断政府规模。政府机构改革往往是精简政府人员规模,但是事业单位的人员和编制却相应增加了。政事分开,首先应从法律上明确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的界限,避免行政成本的虚假精简。 5.2.2加强法制建设,科学约束政府权力

政府权力和职能的扩张是导致政府规模扩大的主要源泉,所以,合理界定并约束政府权力是防止政府规模无限增长的有效途径。

(1)首先加强成本监督控制,这是行政管理中浪费现象乃至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要健全对行政成本的监督体制,需要改变传统的对下不对上的监督机制,建立横向的监督体系,使监察、审计等监督部门真正具有足够的权力,独立行使监督职能。

(2)其次要文明执法,杜绝长官意志和“瞎指挥”,消除目前政府机关中存在着的形形色色的不正之风,特别是买官、卖官、跑官和对有不同意见者动辄以辞退、解聘等手段进行打

10

击报复以及官僚主义、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徇私枉法等腐败现象。

(3)最后还要强化立法,置政府行为于法律规范和监督之下。具体来说,一是依法设定政府的权力,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以减少随意性所带来的成本;二是依法运作政府行为,并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和程序运作,以降低政府运行成本;三是实现政府机构、职能、编制的法制化。国家机构审核委员会要对各级机构的数量及编制规模做出明确规定,并授权监督机关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其进行调查监督,逐步实现政府机构、职能、编制的法制化,以防止机构反弹所增加的政府行政成本。

5.2.3健全财政预算机制,约束政府行政成本

行政成本降低必然要求通过完善财政预算体系,促使我国财政预算支出管理更加规范, 更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1)实现财政支出项目合理化、细明化。要细化到具体部门、具体单位、具体项目。加大编制部门综合预算力度,统一管理,确保综合财政预算的收入到位,从源头上杜绝随意开支的现象。预算一经确定,应保持其严肃性,坚决按预算办事,不得随意更改。与此同时,我们在进行项目的决策投资时,要和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国民生产总值、政府行为创造的总收益形成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把每一分财政资金用到实实在在的刀刃上。

(2)制定合理的定员定额标准。以本级财政可用财力为基础,结合当地成本差异情况及部门之间业务量的差异情况确定。对于公用支出,要区分项目,进行合理的相关系数分析,不能简单地“一刀切”或一律按人均多少分档。对于一些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的或政策规定比较粗略的公用支出、少数人员支出,进行分类分档,并出台相应的标准和定额。

(3)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建立健全覆盖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强化事前和事中监督,促进监督与管理的有机融合。一方面,人大的预算审查要在做深做细上下功夫,努力做到由程序性审查逐步变为实质性审查;另一方面,加强预算执行监管,建立重要财经情况报告备案制度和重大支出行为的审查批准制度,结合对预算执行的检查,落实对预算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 (4)实行绩效预算模式。制定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将部门经费与绩效评估直接挂钩,把部门应达到的绩效指标与实现这一指标所需要支付的货币量联系起来,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在这种预算模式下,通过绩效评价实现了对资金的到位情况、项目的效益情况进行跟踪检查,那些无绩效或低绩效现象就凸显出来,这就为财政合理削减支出及政府机构和人员精简提供了依据,最终实现了预算资金的有效配置。

5.2.4健全人事制度,优化行政人力资源的素质和配置

11

我国公共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已成为困扰政府竞争力与政府效率的症结之一。人事制度的种种弊端,容易造成机构庞大,部门林立,冗官冗员多,干部老化,素质不高,思想僵化,纪律松弛,工作缺乏活力,效率低下。因此,要提高行政效率,就要优化行政人员结构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1)建立科学的人事治理体制。主要是制定和建立一整套适合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严格的干部考核、录用、培训、奖惩、晋升和退休制度,以及按照“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要求,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的年轻干部进入国有行政机关,并鼓励他们平等竞争,激发工作热情,以提高行政效率。

(2)加强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自觉接受培训,政府部门也要建立起一套终身的教育和培训机制,不断提高行政人员的职业素质,同时,还应当有选择地借鉴公司制度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经验,在继续教育培训、竞争任用、激励奖惩等方面有所突破,以激活公务员的工作热情和内在潜能,提高行政效率。

(3)加大对行政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培养其爱国家、爱人民的良好情操,这是转变工作作风,加强服务意识的重要一环。建立和健全科学民主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机制。 5.3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关键

在现代社会,由于节奏加快,信息量激增,科学技术以日新月异的态势向前发展,行政管理如果依旧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来运行,显然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来武装行政管理,帮助提高行政效率。

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大力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特别是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建立“电子政府”,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行政效率。运用科学的现代决策方法,可以提高决策水平,更迅速、准确地选出最佳方案;实现办公信息化、自动化,可以大大提高政府运行效率;一般办公设备和其他行政活动技术设备装备的更新和改造,也对提高工作效率有积极作用。实现行政管理技术手段现代化,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高效快速发展。

5.4引入竞争机制是提高行政效率外在要求

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各种类型的竞争,以此打破长久以来的行政垄断,是振兴公共机构,防止政府规模无限增长的重大举措。具体地说:(1)是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使部分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提供社会化,改变过去一切社会事务由政府独家垄断的状况。(2)是在政府内部建立竞争机制,以便在市场竞争和私人承包都不可行的领域改进政府服务质量,提高政府效率。例如:实施分权化管理,推行竞争性人事制度,实行政务公开,推动公民参与管理以及舆论监督等等。

12

5.5加强与民互动,调动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催化剂

活力、效率、积极性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所追求的目标。积极性指的是各级行政管理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提高行政效率的极为重要的问题。我们要在精简机构、下放权力、转变职能和行政管理方式的基础上,健全民主制度,保证各级行政管理人员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依法做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大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共同为实现行政管理的根本目的一一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总任务而奋斗。 尤其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完善群众监督机制,扩大公众知情权,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活动的透明度,发挥舆论压力,这样才能让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才能感受到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与工作的压力,才能变自发为自觉,积极主动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

13

【参考文献】

?1?刘华富.行政经济学——政府行政的经济分析[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2?周志忍.行政效率的三个发展趋势[J].公共行政,2000,(3):48. ?3?章原.重塑政府[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8:53.

?4?张玲.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行政伦理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5). ?5?汪向东.行政效率低下的成因和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J].人文杂志,2002,(2).

?6?栾凤廷,尹鸿雁1新公共管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J]1行政论坛. 2003.(5):20. ?7? 齐明山.公共行政的熵值效应——管理效率递减规律初探[J].行政学院学报1999(3):11-14 ?8?焦建国.控制财政支出,降低行政成本[J].宏观经济管理,2003,(2):30. ?9?黄安心.略论行政成本问题[J].经济师,2003,(9):244.

?10?谭和义1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J]1湖北社会科学,2002 (9): ?11?任晓.中国行政改革:目标与趋势.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1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op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