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那点事完整版

更新时间:2023-04-28 01:0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心理学那点事

【引子】在心理学历史上,奇人异事甚多。弗洛伊德是个“老流氓”,山川河岳都能想像成生殖器;皮亚杰是个“老顽童”,天天琢磨和小孩玩游戏;罗杰斯是个“老好人”,谁的意见都尊重;华生则是个“小愤青”,极端到做实验把小孩子吓成恐惧症;而斯金纳却似“虐待狂”,以折磨鸽子、白鼠为乐……然而,心理学恰恰因为有这些人而倍添魅力。

【冯特童年】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廉?冯特出身名门望族,父母家族中有历史学家、神学家、经济学家、地理学家等等;另外一些,不是医生就是官员。有人说,当时的德国没有哪家比老冯家牛。然而,冯特却有一个悲催的童年,哥哥在外求学不在家,妈妈又生俩孩子,不过婴儿期就挂了。冯特童年只有一个伙伴,还是个弱智。

【初为人师】1857年,冯特到海德堡大学任生理学系教师,开设了一门实验生理学,开始了大学教师生涯。不过他获得的教职属于无薪岗位,学校不给钱,收入由学生的学费来付,选修课程的学生越多,老师也就赚得越多。结果:只有4名学生选修了冯老师的课。不久,冯特就病了,去阿尔卑斯山疗养了。#当年的大学老师就不好当啊#

【心理实验室】1876年,莱比锡大学给冯特老师分了间房子,来放实验器材,房子原先是学生食堂,现在成了冯老

师的仓库。冯老师上生理心理学,要做一些实验,但每次把器材搬到教室太麻烦,就在仓库做。冯老师有心人,仪器越买越多,也霸占了临近的一些房子。1879年开始做心理学实验,科学心理学就这样诞生了。

【名正言顺】冯特的实验室虽然在1879年之前就已经运行了好几年,并号称在这一年建立了科学心理学,但其实直到1883年,也未获得官方认可,在莱比锡大学官方目录中并没有冯特这个引以为豪的心理学实验室。后来,冯特老师生气了,威胁校领导,再不承认走人,要跳槽去别的高校,校方屈服了,认可了冯老师的实验室。#牛人要有牛脾气# 【美国之旅】1909年,克拉克大学建校20周年,心理学出身的校长霍尔想找点专家撑撑场面。邀请冯特,并开出了750美金的旅费,但冯特一个老学究,讨厌旅游和新鲜刺激,就推说自己年纪大了,不愿意动了;邀请以研究遗忘曲线成名的艾宾浩斯,他想来,但没来就挂了;邀请弗洛伊德,开出了400美金的旅费,弗爷说不行啊,正开业去美国收入太受影响。霍尔说要不差旅费全报,和冯特一样待遇,也750美金,还给您老发个学位——弗洛伊德来了。#心理学历史因此而变#

【意见相左】霍尔请弗洛伊德来美国,弗爷从此扬名天下。不过弗洛伊德在克拉克大学演讲时,两个人的表现很有

意思:科学心理学的正宗传人铁钦纳,听一会就走了;而功能主义大师詹姆斯虽然重病在身,带病听了一天。——这种态度,和今天精神分析遇到的评价两极的待遇基本一致,哈哈。

【闪亮登场】下面这张照片就是弗洛伊德的美国之行,在克拉克大学。铁钦纳、詹姆斯、霍尔、弗洛伊德、荣格,当时心理学界的牛人们都在上面,你们找找吧,在哪里?

(注:第一排左二铁钦纳,左三詹姆斯;左六霍尔;第一排右三荣格,右四弗洛伊德)

【帅哥老师】行为主义者华生是芝加哥大学的第一位心理学博士,也是芝加哥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英俊潇

洒,年轻有为,毕业就留校任教,这样的年轻男老师自然获得众多学生女粉丝的关注。一次华生监考,有个女生见到他激动万分,情难自己,不写考题了,直接考场上就给华生写起了情书,“他那乌黑浓密的秀发,炯炯有神的眼睛……”之类的,华生收完考卷收情书,最后收了女学生。她叫玛丽·伊吉斯,来自上流社会的勇敢女生,成了华生的第一任妻子。

【牛人牛语】"请给我十几个健康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在我的特殊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十几个婴儿之中,我随便拿出一个来,都可以训练他成为任何一种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族是怎样的,我都能够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或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界首领,或者甚至也可以训练他成为一个乞丐或窃贼。"——这是心理学历史上有名的“愤青”华生所说的,这段话也一直被人们公认为环境决定论的经典表述。

【性很重要】华生很重视男女性事,他曾有句格言:“性使人安静”,一结婚就不暴躁了。同时,他也非常重视性教育,第二次婚姻中,孩子刚会讲话,妻子就教孩子“生殖器”的正确发音,以后又向他讲这个东西的具体功能。华生认为,要交给孩子真实客观的性知识,所以,他和老婆面对孩子亲自示范……囧吧?

【多才多艺】许多人谈到心理学,只知弗洛伊德而不知斯金纳,但后者对心理学科的影响更强大,美国心理学会的调查中影响力居首。斯金纳的研究,从基础理论一直到应用实践,都颇有建树。而且他还能写小说,还常上电视,不仅接受访谈,还做动物训练表演。纵观心理学史,无人能出其右,所以相对弗洛伊德,我粉斯金纳。

【博取眼球】斯金纳第一次上电视,就石破天惊整出一句,“如果在烧掉自己孩子还是自己的书籍之间做出选择的话,我愿意先烧掉自己的孩子。”这当然导致舆论大哗,效果就如同马诺那句“宁做宝马车里笑,不做自行车上哭”一样。心理学家这样说多吸引眼球啊,结果各家电视台就不断邀请他,斯金纳便经常露面,就有名了。

【学霸之路】斯金纳回忆他的研究生生活:“六点起床,学习到吃早点,然后到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一天之内不列入作息时间表的时间不超过十五分钟,一直学习到晚上九点整,然后去睡觉。不看电影或比赛,也很少听演奏会,几乎没有任何约会,除了专攻心理学和生物学外,什么也不读。”#凡事有因果#

【人丑心善】马斯洛是近亲结婚的产物,他的爸爸是犹太人,娶的表妹生的他。优生没做好,所以小马长得丑,自小自卑。爸爸还火上浇油,和大家说,“你们见过比他丑的

孩子吗?”爸妈关系差,对他也不好。学校里的老师同学也不喜欢犹太人——后来,马斯洛提出了非常有爱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

【聪明悲观】弗洛伊德的父亲有两次婚姻,他是父亲第二个老婆的第一个儿子。老夫少妻孩子聪明,弗洛伊德就符合这个规律,他太聪明了,考个试玩似的,以至于其父向别人吹说,“我儿子,脚趾头都比我大脑好使”。——整个家庭的人也都宠着他,大家对他太好了,最后他提出了基于人性恶的精神分析理论。

【心理有缘】皮亚杰爱上心理学与母亲有关,她母亲的心理不大健康。皮亚杰婚姻与心理学有关,他的老婆也是他的心理研究合作者。皮亚杰心理学成就与儿子有关,有了孩子起他就一直观察其成长,最后成就其认知发展阶段论。他的长相与心理学有关,多年研究孩子,自己也长得慈眉善目起来。

【爱好广泛】费斯廷格因认知失调理论的研究而声名鹊起。不过,后来玩腻了,放弃社会心理学,建立了一个感知觉实验室,进行生理实验研究;后来又玩腻了,开始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后来又玩腻了,开始研究宗教文化……后来,成果还没发表呢,老先生挂了。

【小狗逆袭】塞利格曼开始研究的是习得性无助,主要做法就是通过电击虐待狗,在历经多次逃避电击失败之后,一些实验狗放弃了躲避痛苦,默默忍受电击,甚至抑郁了。然而,也有一部分小狗,不管研究者如何电击多少次,它们永不放弃躲避,屡败屡战,始终兴冲冲打不倒,很讨厌,与假设不符,开始时候作为极端值干掉了。后来,塞利格曼一琢磨,这不就是屌丝逆袭的证据吗,这些打不倒的小狗,成了塞利格曼倡导积极心理学的重要原因。

【引子】华生(John B.Watson,1878-1958),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认为心理学研究必须抛弃“内省法”,而应采用自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法,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华生在使心理学客观化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华生是一个个性突出、毁誉参半的人,赞美他的,因为他鲜明的观点、惊世骇俗的研究,诋毁他的,往往是因为他并不怎么光彩的桃色事件。——e1bb70a4b9f3f90f77c61b29

【童年】华生家里有六个孩子,他排行第四。华生有个严厉的妈妈,她是虔诚的教徒,孩子抽烟、喝酒、开party,统统不许,按照一名未来牧师的样子来培养华生。有严母,但没有慈父,华生爸爸可以说游手好闲,相当不靠谱,当地名声也不好。华生13岁那年,这个坑人的爹竟然抛妻弃子,离家出走,到外边搞起了3P,是的,到外面和两个印第安

女人同居了。和马斯洛不原谅他妈一样,华生也一辈子没原谅自己的父亲。虽然不喜欢,但遗传的功能就是强大,后来华生也在男女关系上出了问题。

【差生逆袭】华生中学时代,就是一个标准的差生,懒惰、反叛、堕落、暴力……局子就进过两次,到处找黑人打架就是他生活的乐趣。就这样的表现,申请哪家大学会收他啊。华生自己也这么认为,思前想后,直接找到弗曼学院的校长,点对点公关,竟然成了,顺利进入大学。当然,也有人说是他妈走了后门。

【帅哥】华生上了大学,暴风骤雨的青春期也差不多了,学习上了正轨,成绩也上来了。人聪明,没办法,考试之前整罐可乐精神一下,紧急突击死记硬背,便成了唯一通过希腊文考试的学生。不仅聪明,还俊啊,少女师奶通杀,多年以后,还有老太太回忆说,“华生是我见过的最英俊的心理学家。”

【留级】华生的硕士导师戈登?摩尔,历史上名气不大,但脾气不小。跟学生讲清,谁迟交论文,那就是不及格。华生交晚了,果然不及格。所以,华生硕士不得不多念了一年,华生悔惨了,跟导师斗没个好啊。——其实导师对他还好了,后来介绍他到芝加哥大学,继续深造。

【师承】芝加哥大学,华生的博士导师是安吉尔。注意,这也是个大神,本科和哲学家杜威混,硕士跟的是心理学家詹姆斯,然后去了德国在冯特那里学习,不过冯老那里人太多了,没拿到博士学位,但有这样背景,一激动搞了23个荣誉博士学位,心理学家最多。——华生可以说是詹姆斯和冯特的徒孙。

华生的导师安吉尔

【精神分析】华生对心理健康问题有着特殊的热情。其中一个原因是年轻的时候曾遭遇精神问题困扰,并接受了心理分析,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有益的帮助,所以就“记恨”精神分析这一套了,认为心理分析不过是“装成科学的鬼神学”。后来便以倡导行为主义,批评精神分析为己任了。

【恐惧实验】华生经典研究中那个倒霉的孩子华生称之为“小艾尔波特”,才11个月大。给呈现小白鼠,艾尔波特要摸,华生在后面哐当敲铁棒,孩子吓哭了;又放白鼠,还

想摸,哐当敲铁棒,又哭了;连续几次,一见白鼠就哭了;后来不止白鼠,见着兔子也哭,见着狗也哭,见着毛大衣也哭,甚至见着圣诞老人的白胡子都哭。——证明,恐惧是习得的。

【艾尔波特】后来这个恐惧泛化的倒霉孩子怎么样了?有传说他的恐惧症又被华生通过行为主义方法治好了,这并不属实,华生是制定了恢复方案。但孩子吓成这样,家长想想不对劲,抱走不让华生来搞了。这个写入心理学教科书的孩子真名叫Douglas Merritte,并没有健康长大,六岁的时候脑积水死掉了。

【阴谋论】华生在做了史上那个著名的没人性的恐惧实验后,又在论文中对弗洛伊德进行了嘲讽,他说如果成年后,艾尔波特对毛皮恐惧,精神分析的治疗者“可能从他身上梳理出一个梦的详细叙述,他们对此梦的分析将表明,艾尔波特在3岁时曾试图玩弄他母亲的阴毛而受到激烈的责骂。”#心理学家小心眼#

【师生恋】华生的两次婚姻都是师生恋,第一任老婆当年在课堂上就写给华生情书,顺利拿下华生,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长江后浪推前浪,她之后还有更猛的女学生。在一个不负责父亲的遗传下,华生暧昧关系众多。华生曾做过过一个很牛的婴儿恐惧实验,让孩子怕怕了任何有毛的东西;

其实产生恐惧的不仅是孩子,还有华生老婆,因为小三就是这个实验的助手……

【女助手】艾尔波特中华生的实验助手叫罗莎莉,初见华生19岁,年轻貌美还有钱,出身世家,他爸经商,他叔排电影,老版的《泰坦尼克号》;年轻教授见到女学生,以研究的名义天天黏在一起,好得一个人似的。屋漏偏逢连夜雨,眼看小三得势,大婆却又有生病切了子宫,性欲减退,脾气见长。两口子除了打架还能做什么?

【情书】虽然心生醋意,但大婆还是有风度有心计之人,表面上对罗莎莉依然热情有加,两家还经常互相串门呢。一次到罗莎莉家的大宅子做客,华生原配待着待着就喊哎呀头疼,小三经验不多,说那到我屋歇一会吧。一进闺房,把门一插,翻箱倒柜,地毯式搜索,找到了华生写给女学生的14封情书。

【闹婚变】找到情书之后,大婆先和华生谈判,只有不再来往,既往不咎继续过;然后又找到小三亲爹,你这家庭出这事不丢人啊,让你姑娘到欧洲转一转,断了两个人的念想吧。罗莎莉的爸爸同意了,但罗莎莉不同意。小三说我和华生是真爱,爱咋咋地。华生也过来劝大婆,要不你先到国外住一段,冷静一下?

【小舅子】虽然两口子吵架闹离婚,但别人还不知道,可华生运气不好,又摊上了一个败家的小舅子。华生的小舅子不务正业一个人,从姐姐那里得到情书,去要挟小三的父亲,不给钱我就公开。罗莎莉爸爸本来想花点钱息事宁人,又一想,公开的话华生就倒霉,然后可能女儿就不爱他了呢,死活不掏钱。错了。

【真爱】小舅子没得到钱,一怒之下把华生的情书交给了校领导,那时候师德是个大问题的。华生被解雇了,婚也离了,又是主要过错方,赔了好多钱。好在罗莎莉确实是真心爱着华生,即使他没了工作,没了钱,还是和华生在一起了。

华生和他的第二任妻子罗莎莉

【铁钦纳】华生桃色事件,在当年也是街谈巷议,满城风雨,各种媒体各种报道大学教授道德败坏,勾引女学生之

类,声名狼藉。虽然和罗莎莉结合了,但代价是新妻子和家庭断绝了关系,他们入不敷出,生活拮据。他的许多朋友和同事都不再与他交往,唯一的一个对他没有落井下石还算关照的是铁老,铁钦纳。

【广告界】高校不能呆到哪里去呢,只有穷人帮穷人,一个因为性生活不检点被芝加哥大学解雇的社会学家托马斯,把华生引荐给汤普森广告公司的总裁,铁钦纳也写了推荐信,后来,广告公司给华生开出年薪上万美刀,比大学当教授多多了。从此,性情中人华生就开始在广告界混了。

【科学精神】华生在广告业做得风生水起,年薪7万美刀成了副总裁,比起当年小硕刚毕业时25美元/月,天上地下。华生将科学精神带给了广告界,不过,他并没有让广告研究科学化,他认为,这种研究比白鼠实验和儿童实验精确性不够。后来,郊区买了个农场,想养动物做实验,但新老婆早逝,没心情搞了。

【重获认可】告别旧婚姻,新妻子给华生生了两个儿子,不过好日子并不长,妻子30岁便感染疾病去世了。华生心灰意冷,从此再没有写过心理学文章,两个孩子也被送进了寄宿制学校。

【起名】华生和新妻子生的两个儿子,一个叫William,一个叫James。我们知道,那个心理学的大师就叫William

James,从辈分上讲是华生的师爷。你们说,他这是向心理学致敬呢?还是痛骂心理学是我儿子呢?

【儿子】华生创建了行为主义,但令人遗憾的是,他两个儿子却带着心理创伤长大,都被严重的抑郁症所困扰。其中一个是精神病学家,后来自杀了。另一个儿子叫詹姆斯,活下来了,但他将自己能够生存下来的原因归于长期的精神分析治疗,而不行为主义的功劳。

【重获认可】随着心理科学的发展,学界越来越看到华生当年对于心理学的重要作用。80岁时,美国心理学会准备给他颁个奖感谢其为心理学做的贡献,华生本来兴冲冲去了,但40年的学术流浪让他近乡情怯,怕情难自己,泪洒当场,最后只是让别人代为领奖。第二年,逝世。

【性实验】华生准备研究性行为,但找不到被试,想跟老婆来做实验,老婆不愿意;后来找女学生,华生身体力行,把自己和女学生身上连上各种仪器,边真刀实枪性活动,边记录数据。还没等研究完呢,东窗事发,老婆发现了,没收了所有的数据。然后离婚娶女学生。这件事曾写入一本教材,它是真的吗?

【考证】华生和女学生真刀实枪进行性研究的故事,来自于McConnell对华生广告同事的访谈,最后收录在自己编写的一本教材中,从此这个事广为人知。不过,2007年,

Benjamin在《美国心理学家》上撰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考证,结论是这个事纯属扯淡。所以,华生性心理实验那个确实只是野史传言而已了。

【性生活】1988年APA大会的一篇文章中,德高望重的心理学史家和《行为科学史杂志》的主编John Burnham 回顾了华生丰富多彩的一生,并且推断,华生在性生活方面“可能是跨时代的伟大情人之一”。#榜样不是说出来的# 【引子】卡尔·荣格(Carl G.Jung,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早年曾与弗洛伊德合作,后来由于两人观点不同而分裂。与弗洛伊德相比,荣格更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其理论更代有一些神秘色彩。2011年,拍过《蝴蝶君》的著名导演大卫?柯南伯格又拍了一部心理学有关的电影:《危险方法》,主要谈的是荣格、弗洛伊德以及他们女病人的故事。而弗洛伊德、女病人恰恰也是荣格一生的关键词。

【爸爸】荣格出身在牧师之家,爸爸是牧师,叔叔大爷们也多是牧师。牧师有文化,荣格又聪明,自小就跟爸爸学拉丁语,学得好就可以看古文了,古文一看多就有想法了。后来,荣格在弗洛伊德的个人无意识基础上提出了集体无意识,你今天的想法不仅是小时候两跨之间的因果,也是祖先生命的残留。

【妈妈】荣格没事的时候观察他妈,别看她平时就是一家庭妇女,有时候处事风格却像个爷们;又联想自己平时是个男人,但内心深处却有着一个女性的形象。然后,就提出了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概念,前者指的男性心灵中的女性形象;后者指的是女性心灵中的男性形象。阿尼姆斯一膨胀,春哥曾哥排成行。

【爸和妈】荣格他妈个性糟糕,风一阵雨一阵的。爸妈关系不好,总打仗。3岁时,妈妈因病离家在外疗养数月,小荣同志理解不上去,很痛苦,没形成安全型依恋。爸爸是牧师,又总带他去参加葬礼。一个小孩子,总去看葬礼会有什么结果?后来就孤独敏感喜欢瞎想了,就成了崇尚神秘感的心理学家了。

【石头】荣格自小就神神叨叨,想的东西往往超越同龄人智商。比如,坐在石头上就会想:当我坐在石头上,石头在下面。那么这个石头会不会想,“我躺在地上,而这个人坐我的上面”呢?如果两个都这么想,那么,“我是那个坐在石头上的我,还是那个上面坐着人的石头?”——“庄生晓梦迷蝴蝶”。

【小人】荣格10岁的时候,亲手雕刻了一个小人,涂上颜色,穿上衣服,放在铅笔盒里;又找来一块黑色长方形石头,也放铅笔盒里,然后把铅笔盒放在一个禁止他人入内的

阁楼里。当他遇到不开心的事,就进阁楼,打开铅笔盒,默默地注视着这个小人……你想到哪部恐怖片了?

【眩晕】荣格这小时候学习一般,偏科,爱好自然科学,但数学差;热衷哲学,但又讨厌宗教;基本算是成绩不良的学困生。12岁时,同学推了一下,头撞上了石头,小荣一阵眩晕。这下荣格可找到理由了,以后每次不愿意去学校时,都眩晕。——后世有许多孩子一上学考试之类就闹肚子,就是向荣格致敬。——当然,另外一些孩子不闹肚子,他们向荣格致敬的方式更简单,遇到不如意的事会说:“我晕!”

【穿越】荣格小时候去朋友家玩,在湖里乱划船,引起主人不满。争执中,荣格突然感到,他不是他了。他是一个十八世纪的老人,穿着扣型装饰鞋,带着假发,驾驶着马车。这种感觉很强烈,他看到一辆十八世纪的马车,就感觉到那是我的;看到姨妈家十八世纪的雕塑穿的鞋,就感觉那是我穿过的。穿越了。

【祖爷爷】总往十八世纪穿越,那么这个老人是谁呢,荣格迷惑了。当时有传闻,说荣格的爷爷是歌德的私生子,所以荣格就感觉这个穿越的“我”和歌德很像,几年后,开始阅读不知道是真祖爷爷,还是假祖爷爷的作品:《浮士德》,读着读着,天眼就开了,就看到上帝了,就更多稀奇古怪的事情发生了。

【绰号】荣格小时候学习不好,除了拉丁文小时候学过表现不错,老师们都认为这孩子太迟钝了,同学们给他起了个外号:“亚伯拉罕大爹。”上大学后,小伙子长开了,开始英俊潇洒起来,不过又养成了酗酒的毛病,天天喝,人送外号:“酒桶!”

【灵异】荣格的家就是“大仙之家”,灵异事件太多,做点稀奇古怪的梦稀松平常,关键还有怪事发生。一年夏天,荣格正在复习功课,咔嚓一声,桌子就裂开了缝;又过两星期,又咔嚓一声,切面包的刀子炸裂成碎片;再加上表妹是个灵媒,每周都带大家玩大仙附体的降神会,荣格也常去,还爱上了她。

【一见钟情】荣格21岁时,到一位朋友家去串门,看到一位14岁的少女亭亭玉立与台阶之上。荣格大仙附体马上穿越,立即确认这个人就是我未来的老婆。朋友说拉倒吧,人家是有钱人家小萝莉,会爱上你个穷医生?荣格不信,求婚果被据。三年后再战,这次答应了,找了个有钱的老丈人,他又可以胡思乱想了。

//@Dustin吖达:如果荣格真有法宾斯德那么帅(《危险关系》中演荣格的男星),那么富白美看上他也没什么奇怪了啦~

——荣格身高185,穷是穷,但又高又帅没问题的。

【老婆】荣格的老婆叫艾玛,婚后经历就是用北方话读她的名字:“哎妈!”荣格先搞了个女病人,然后分手了;之后把另一个女病人变成助手,然后又变成小三,每周都往家领,还跟弗洛伊德写信分享,我老婆不容易啊……后来,三人关系竟然稳定下来了,斯腾伯格知道了这个事,提出了爱情三角形理论。

//@猪猪猪逼逼逼: 爱情三角论是这样提出的吗..

——当然不是了,那个是斯腾伯格自己离婚又再婚之后搞出来的。

荣格一家

【情人1】荣格娶了个有钱的老婆,两人也很恩爱,但这一点不影响荣格找情人。1904年,他在布勒霍尔兹利精神病院接的第一位女病人,就爱上了他,然后他也爱上了她。后来,他想分手她不干,找弗洛伊德帮忙,然后他俩一起骂

她,后来她也成了心理学家……2011年,有个电影专门说这个事:《危险方法》

电影《危险方法》海报

【情人2】荣格还有一个情人,公开交往几十年,也是他从病人培养出来的。一开始老婆不同意,闹。当然,伟大的心理学家不是一般人,一番辛苦顺利摆平,小三竟也成为荣格一家的朋友,常常去他家,每到周日就到荣格家吃饭,三人倒也和平相处。后来,这个由病人变情人的女子,也成了心理学家。

//@老编洪大水: 最能耐的是,荣哥哥基本还是富裕的豪门老婆养着……然后就在他们家的小游船上幽会啥的。唉传记这玩意真不能看太多。

【病人1】美利坚有钱女社交恐惧症,找荣格治疗,说俺贼拉有钱,给你包机到美国;荣格架子更大,要看病到欧洲。有钱女来了,咨询一小时,结束,等下周再约。有钱女说,一周一小时,这平时干等你啊?荣格说,要不你买账火车票,围着阿尔卑斯山转吧。上了火车,闲得难受,找人说话,社交不恐惧了。

【病人2】和弗洛伊德去了趟美国,英俊小生荣格名气也大起来了,女病人纷纷为他移情:有一个女病人要求为荣格生个孩子;另一个病人见人就说荣格就要离婚了,要娶一个女大学生;还有一个病人自称我就是荣格的情妇……荣格按倒葫芦起来瓢,不管病人怎样,反正老婆比较抑郁,荣格马上又给老婆解梦…

【金花】《太乙金华宗旨》,本来是中国道教内丹经典,假托吕洞宾所授,说的是咱们道家修炼到家就可以开天眼啊之类的。后来有人给翻译成德文、英文在欧美也流行了,不过名字叫《金花的秘密》,荣格看到了很喜欢,写了很多评论,说这道家太好了,这里头说的不就是咱们心理分析的冥想吗?想着想着,印堂发亮,看的东西就是曼陀罗。

【易经】荣格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当然对易经也感兴趣了。一次有机会见到胡适,对,就是新文化的胡适,对《易经》问东问西的,不过胡适是杜威学生,受的都是理性、实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vg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