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第2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

更新时间:2023-07-18 00:2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会计学原理入门篇

第二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

会计学原理入门篇

第一节一、会计科目

会计账户

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 项目。例: 现金—货币形态—为生产作准备—有严密的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物资形态—直接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价值与实物 的管理 所以,会计核算有必要作进一步分类,将性质、具体内 容相同的归一类,设立一个科目,凡是具备这些特征的 业务都在这个项目下核算。

为了保证会计核算资料在全国范围内口径一致,会 计科目的名称、编号、规范内容和科目对应关系都 有一定规定。

会计学原理入门篇

二、会计账户(一)账户的概念及设置账户的意义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户头,具有一定的结构,用来 连续、系统地记载各项经济业务的一种手段。 它是全面、连续、系统地反映和控制会计对象,按 会计科目所确定的经济内容,分类记录经济业务, 整理、汇集所记录的会计数据的工具。 会计科目既是开设账户的依据,也是会计账户的名 称。但它只是分类核算的项目,本身没有具体的格 式,不能用来记录经济业务。因此,需要按规定开 设一系列用来反映不同经济内容的账户,以对各项 经济业务进行记录。

会计学原理入门篇

会计对象

资金运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分类会计要素

分类

收入、费用、利润 应收账款、短期借款、实收资本等

会计科目(账户) 主营业务收入、管理费用、本年利润等

会计学原理入门篇

(二)账户的结构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方,每一方再根 据实际需要分成若干栏次,用来分类登记经 济业务增减变动及其结果。 账户的格式设计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 日期和凭证号数(记录经济业务日期和依据) 摘要(概括说明经济业务的内容) 增加和减少的金额

会计学原理入门篇

账户的基本格式如下表所示:年 凭证 月 日 号数 摘 要 借方 金额 贷方 金额 借或 余 贷 额

借贷金额:分别登记增加或减少,差额为余额 余额: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

会计学原理入门篇

账户某一方在一定时期内所登记的数额 之和,在会计上称为本期发生额; 期初余额加上增加发生额,再减去减少 发生额所得差额,在会计上称为期末余 额,它表明特定会计对象的结果。 账户左右两方所登记数额的结果应满足: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

会计学原理入门篇

在会计教学中,为了方便起见,将账户的基本 格式简化,突出账户左右两方的金额栏,舍去 其他栏次,叫“丁”字形账户。 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左方 右方 ━━━━━━┳━━━━━━ ┃ ┃ ┃ ┃

会计学原理入门篇

(三)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分类会计科目按照对会计对象分类的详细程度不 同,可以分为一级科目(也称为总账

科目) 和明细科目。 根据一级会计科目设置的账户,称为一级账 户或总分类账户; 根据明细会计科目设置的账户,称为明细分 类账户。

会计学原理入门篇

(四)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联系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名称一致,科目名称就是账户的 名称; 设置科目和开设账户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提供分 类核算的会计信息; 要反映的经济内容相同。会计科目所需要反映的经 济内容就是账户中要登记的内容。

会计学原理入门篇

(五)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区别⑴会计科目仅仅是分类核算的项目,不存在结构, 而账户有结构; ⑵作用不同。会计科目是进行分类核算的依据,而 账户则是进行分类核算的载体; ⑶会计科目由我国行业会计制度统一规定;账户由 本单位根据会计科目要求自行设置。

会计学原理入门篇

五、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的类别账户的经济内容是指账户所要反映和监 督的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包括六大会 计要素。因此,账户按其所反映的经济 内容,可以归纳为五类,即资产类、负 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

会计学原理入门篇

1、资产类账户是反映资产的账户。按所反映资产的流动性,又分 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账户两类。如:流动资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其他应 收款、预付账款、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

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

2、负债类是反映负债的账户。按所反映负债的流动性,又可 分为流动负债账户和长期负债账户两类。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 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预计负债

会计学原理入门篇

3、所有者权益是反映所有者权益的账户。如: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4、成本类是反映生产成本的账户。如: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研发支出

会计学原理入门篇

5、损益类是反映各种收益和各种费用的账户。按反映收益还 是反映费用,又分为收益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两类。 收益类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费用类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 费用

会计学原理入门篇

第二节 复式记账法一、记账方法及其种类记账方法是指在账户中登记经济业务的方法。

(一)单式记账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只对引起变动双方中的一个方 面进行登记。 缺点:记账结果无法提供全面、完整的会计信息,不能全面反映经 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只是孤立地反映某项经济业务引起资金 运动某一方面的变化。同时,账户设置不完整,账户之间缺 乏有机的内在联系,不能保证正确性。

优点:比较简单,能够适应小生产的需要。

会计学原理入门篇

(二)复式记账是对每项经济业务都按相等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账户中全面地、相互联系地记录的一种记账 方式。 优点:可以了解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可以通过账户记录,完整、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 结果。 对记录的结果可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记账方法,现在世界各国都普遍 采用复式记账法。

会计学原理入门篇

理论基础: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分类借贷记账法 增减记账法 收付记账法现金收付记账法、资金收付记账法、财产物资收付记 账法等

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中 国境内所有企业都应该采用借贷记账法。

会计学原理入门篇

二、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一)定义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为记账符 号,对每一笔经济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账户的相反方向以相等金额全面地,相互 联系地进行记录的一种专门方法。

会计学原理入门篇

(二)主要特点特有的记账符号;以及“借”、“贷”记账 符号的抽象双重含义; 对于每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 账户的相反方向作等额反映。 每笔经济业务反映记录的形式,都是有借必 有贷,借贷必相等,没有同是借方的会计记 录,也没有同是贷方的会计记录。

会计学原理入门篇

(三)借贷记账法的产生和发展借贷记账法大约产生于12世纪的意大利。 经历了由单式发展到复式的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w8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