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依法治国背景下检察机关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调查

更新时间:2024-01-04 02:3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调研报告:依法治国背景下检察机关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调查

检察权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多少、社会影响等又是检察权运行状况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近年来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新的不稳定因素增加,公平正义的司法权威受到挑战,“信访不信法”的现象还存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就要加强对检察机关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调查,提出新思想、新方法。

一、基本数据

201X年至201X年,我区涉法涉诉信访总量达300多件近500余人次,立案受理108件,其中举报类信访案件28件占25.93%,控告类信访案件43件占39.81%,申诉类信访案件13件占12.04%,其他信访案件24余件占22.22%;越级上访案件56件占51.85%;闹访、缠访、集体访17件占15.74%,近一年出现了人数在50人以上大规模集体访案件3件;彻底化解老案、积案9件占受理信访案件的8.33%。特点为:信访数量和人数逐年上升;越级上访的比例不断升高;闹访、缠访、集体访、大规模集体访有所抬头。

二、主要做法

营造良好环境。打造好了近500平方米的各类信访接待用房,安装了安检、监控等系统,配置检务公开触摸屏等。在显著位置公布信访流程、投诉指南及相关规定,设有应急药品、物品寄存处和残疾人绿色通道等,提供了整洁舒适的来访场所。公示接待人员情况、受案范围、每月案件办理情况,在门户网站上开通了网上检务大厅,公布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开通QQ视频专线接访、安装“12309”举报专用电话等,通过完善各项专门设施,营造了良好接待环境。

实现信访全覆盖。在偏远乡镇设立了派驻检察室、联络点,检力下沉,加强信访和法律宣传工作,解决群众信访远、难问题。率先开通“邮政信访绿色通道”,一律免去信封和邮资费用,为群众搭建“便民、亲民、利民”的信访渠道。充分利用远程视频接访系统,有10余件信访案件通过远程视频接访实现了与上级院面对面、点对点的接访,极大地方便了信访群众。坚持每月一次的大下访、大接访、大走访活动,零距离接访,实现现场联合办理。

建立预警机制。建立了检察内部刑事申诉信访预警机制,在办理刑事案件时重点把握当事人是否有提出刑事申诉的请求,确定申诉警戒标准,发现申诉倾向,第一时间向信访部门预警,及时做好处置机制,防止社会不稳定、事态恶化,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如公诉部门在办理刘某集资诈骗案时,就预先对谢某某等8名刑事被害人可能会提起刑事申诉而向控申部门进行了预警。控申科提前介入,做好预案。果然法院对刘某判决后被害人不服要求检察机关抗诉。控申部门依法受理后起

动预案并引入律师参与化解,最终妥善处理好了这起集体信访案件。

探索多方化解机构取得成功。一是引入律师以独立第三人的身份参与涉法涉诉案件的接访和办理工作,与法律机构等建立了涉法涉诉信访联系会议、疑难问题商讨、应急处突机制,构建互通、互联、互动平台,形成化解合力;确立了律师及法律专家等自选制度和公示制度,设律师工作室等。近年在律师参与和代理下已成功化解10多起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其中1件是信访积案,1件是集体访案件,效果明显。二是邀请人民监督员等多方参与信访案件的公开审查、公开答复、公开听证等活动。如201X年邀请人民监督员和社会公众人士公开答复并成功化解了一起长达十年的信访积案。

三、经验认识

重事实,依法化解。涉法涉诉信访人大多数对处理决定所认定的事实不服,对法院判决所依据的事实和认定的证据存在疑问等,要求检察机关监督、纠正。检察机关要依法查明,还原事实真相,找出法律依据,对证据“三性”再次审查,把事实真相和所有证据联系起来,综合确定。在答复时重事实、重证据,必要时出示案件事实、证据,把信访人的一个一个请求和疑问解开,该支持的依法支持,不该支持的不能违规支持,该驳回的依法驳回,确立法律的威信、威严。

融入情、理、法。情即感情、心理上的共鸣。情是首位的,热情接待,平等接访,真诚听取倾诉,拉近距离,建立起信任沟通的桥梁,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3wx.html

Top